Ni/Pd/Pt摻雜的BaTi1-xCoxO3薄膜帶隙工程的理論研究

Ni/Pd/Pt摻雜的BaTi1-xCoxO3薄膜帶隙工程的理論研究

《Ni/Pd/Pt摻雜的BaTi1-xCoxO3薄膜帶隙工程的理論研究》是依託蘇州科技大學,由馬春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Ni/Pd/Pt摻雜的BaTi1-xCoxO3薄膜帶隙工程的理論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馬春蘭
  • 依託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吸收和利用太陽能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目前廣泛使用的光伏器件,太陽能轉換效率太低,研製高效光伏器件成為當務之急。本項目結合密度泛函理論與動力學平均場理論,研究BaTi1-xCoxO3薄膜中過渡金屬Co的摻雜濃度、Ni/Pd/Pt替代Co的比例、氧空位的濃度、原子的相對位置及薄膜的厚度對薄膜的結構穩定性、帶隙、極性、電子結構和透光性能的影響。目的是設計一種多層膜,各層薄膜的帶隙為直接帶隙,帶隙大小逐層減小(2.0 eV ~1.6 eV),對應的吸收峰波長從621 nm增加到776 nm。因這些吸收峰覆蓋太陽光譜輻照度強的主要能譜,因此該多層膜結構對太陽光具有極高的吸收效率。設計的薄膜具有較好的電荷分離性質,因而可獲得較高的太陽能轉換效率。我們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可推進對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理解;同時具有重要的套用價值,可縮短高效光伏器件的開發周期。

結題摘要

用基於局域密度近似(LDA)和Heyd–Scuseria–Ernzerhof (HSE)雜化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o摻雜濃度對體材料BaTiO3帶隙的影響;Ni/Pd/Pt替代BaTi1-xCoxO3中部分Co對其帶隙的影響;氧空位對Co摻雜和(Co, Ni)/(Co, Pd)/(Co, Pt)共摻雜體系帶隙的影響;各體系的極化特性。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用LDA方法和HSE雜化密度泛函方法計算BaTiO3的帶隙,結果分別為1.74 eV和3.3 eV,後者與實驗值(3.4 eV)符合得很好。(2)構建了32種摻雜體系,用LDA最佳化結構,HSE計算電子結構,發現有9種體系符合高效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帶隙要求。其中單原子摻雜有5種:BaTi0.875Pd0.125O3與BaTi0.75Pd0.25O3帶隙分別為1.85 eV和1.95 eV,BaTi0.875Co0.125O2.875、BaTi0.926Co0.074O2.926和BaTi0.963Co0.037O2.963帶隙分別為1.95 eV、1.92 eV和1.90 eV;(Co, Ni)/(Co, Pd)/(Co, Pt)共摻有4種:BaTi0.75Co0.125Pd0.125O2.75帶隙為1.95 eV,BaTi0.926Co0.037Ni0.037O2.926帶隙為1.80 eV,BaTi0.926Co0.037Pd0.037O2.926帶隙為1.86 eV,BaTi0.926Co0.037Pt0.037O2.926帶隙為1.86 eV。電子結構分析表明,摻雜Pd引入的Pd_4d態提供新的導帶底,比原來Ti_3d導帶底更靠近費米面,從而降低了帶隙。對於(Co, Ni)/(Co, Pd)/(Co,Pt)共摻雜情形,Co 3d能帶稍稍跨過費米面,產生部分空穴,當氧空位存在,氧空位提供的電子填滿這些空穴,則產生新的能級較高的價帶頂,從而減小帶隙。其中(Co, Pd)共摻雜情形,價帶頂升高與導帶底降低同時發生,從而帶隙大大減小。(3)發現上述9種體系中有8種保留有較好的極化特性,其中(Co, Ni)/(Co, Pd)/(Co, Pt)共摻雜體系極化較強,不含Co的單摻雜體系極化較弱,表明Co對保留鈦酸鋇的極化性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項目工作可為研製高效光伏器件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