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Y在大鼠炎症性腸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NPY在大鼠炎症性腸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NPY在大鼠炎症性腸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柳巨雄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NPY在大鼠炎症性腸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柳巨雄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炎症性腸病(IBD)是近年來在我國及歐美諸多國家極為普遍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紊亂在IBD發生髮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中樞神經系統是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網路中的一個核心部分,在維持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穩態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神經肽Y(Neuropeptide Y, NPY)是一類重要的腦腸肽,在溝通神經與免疫、胃腸等系統之間的信息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探討NPY在大鼠炎症性腸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本項目擬以人工誘導的IBD大鼠為模型,利用腦立體微量注射、免疫組化、免疫印跡、流式細胞術及實時螢光定量RT-PCR等技術,探討NPY在IBD大鼠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下丘腦、胸腺、脾臟、外周血淋巴細胞、結腸等部位的變化規律及其作用機制,以期為炎症性腸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為豐富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理論提供實驗依據。

結題摘要

本項目以人工誘導的IBD大鼠為模型,從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與機體免疫穩態調節的角度出發,探討了NPY在IBD發生、發展中不同組織部位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TNBS誘導的IBD大鼠模型在第3天IBD大鼠腸管淤血,第7天IBD大鼠腸管壞死,腸管與周圍組織粘連,病變最為嚴重,第14天IBD大鼠腸組織病變從嚴重狀態中恢復,第30天結腸眼觀病變基本恢復。伴隨疾病的發展,IBD大鼠下丘腦NPY mRNA表達逐漸升高,且在疾病第7天和第30天最顯著;結腸部位和脾臟部位,NPY mRNA發病早期的第3天和第7天,表達量下降,隨著疾病的轉歸,逐漸回升至正常水平;在胸腺部位,造模後第7天NPY mRNA表達升高;在結腸和脾臟部位,伴隨著疾病的發展,NPY受體Y1表達均出現先下降後升的趨勢;下丘腦、胸腺和外周血淋巴細胞的Y1受體均在疾病的第7天,表達量顯著升高,隨後降至正常水平,提示其與疾病發展過程相關。通過ELISA檢測模型大鼠血清和腦脊液中NPY含量發現,血液和腦脊液中NPY濃度發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與疾病發展過程呈負相關。利用CaCO2結腸上皮細胞系檢測了不同濃度NPY對於CaCO2細胞繫緊密連線蛋白Claudins、Occludin和TJP表達的影響,結果顯示,TNF-a顯著降低CaCO2細胞系TEER,提高了上皮的通透性,單獨NPY對TEER無影響,但可以削弱TNF-a誘導的TEER的降低,提示NPY對TNF-a誘導的上皮細胞屏障損傷具有保護作用。10nM的TNF-a處理CaCO2細胞系24小時,Claudin1、Occludin、Tjp2、Tjp3表達量顯著降低,Claudin2表達量顯著升高,Tjp1、Claudin3、表達未見明顯變化。10nM NPY預處理2小時後,可以抑制TNF-a所致的上述效應。通過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體外培養,發現 NPY能夠抑制LPS誘導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活化和iNOS的表達水平,從而抑制LPS誘導的IL-6、TNF-a mRNA的表達和分泌。以上結果提示,NPY可以影響機體免疫機能及腸上皮細胞屏障作用,從而參與對IBD發生髮展的調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