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GE

NEW AGE

New Age被翻譯為新世紀音樂,也被翻譯成新紀元音樂,是種寧靜、安逸、閒息的音樂,純音樂作品占的比重較多,有歌唱的占較少。New Age可以是純ACOUSTIC(即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電子化的,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New Age音樂通常被目為頗為中產階級的音樂,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New Age唱片公司,New Age代表樂手有ENYA、GEORGE WINSTON、WILLIAM ACKERMAN、YANNI、KITARO等等。

定義,音樂的審美觀,風格流派分類,起源,與古典音樂,哲學理念,發展歷史,特點,基本分類,代表藝人,中國音樂家,賈鵬芳,何訓田,鄧偉標,林海,劉星,

定義

New Age(新世紀)又指The Aquarian Age(寶瓶座時代),西方神秘學認為新世紀之初是一個轉型期,正準備進入“寶瓶座時代”。“寶瓶座”象徵人道主義;人類由追求社會的、物質的、科技層面的進步,將演進到注重“心靈”、“精神”層面的探索,找到超越人種、膚色、民族、國籍以及宗教派別的人類心靈的共通點,認知人類的“同源性”和“平等性”,從而達成四海一家與和平的遠景。

音樂的審美觀

New Age Music作為20世紀純音樂的最大發現,來自於一種可以帶來內在平靜的審美觀點。通常來說,它們是一些帶著新世紀哲學理念的和諧與非破壞概念的唱片,它們可以鼓舞精神上的超脫和生理上的治療,其中一些唱片既能給我們以藝術上的享受,又能給我們以精神上的恢復,更有一些音樂家,通過他們特別設計的音波和“無污染構思”音樂理念來使聽者的精神境界升華。
NEW AGE音樂NEW AGE音樂
新世紀音樂是新世紀哲學的對應,它包容從現代輕鬆音樂一直到冥想型靈魂探索音樂。
新世紀音樂採用電子樂器,包括西方與非西方的樂器,及偶爾的歌唱,創造緩和的旋律來適應現代生活快節奏。
為尋求精神治療和超越,新世紀音樂人時常借用非西方音樂的元素--就像新世紀哲學對非西方哲學的吸收一樣。
這種介於輕音樂和古典音樂之間的新樣式。它們大致上可分三大類。第一類是用自然樂器演奏的,包括一般聽眾熟悉的常規樂器,如鋼琴小提琴吉他等等,其中被用得最多的,一方面是接近東方樂器音色的樂器,如雙簧管、英國管等,另一方面,民間性質的樂器,如曼多林、手風琴、排簫等也常可聽到;有些演奏者特別喜歡東方的打擊樂器,如小鈴、大鑼和鍾等,有些新紀元音樂家熱衷於把那些非洲的戰鼓等原始的樂器摻入他們的音樂中,第二類則是電聲樂器,它所製造的音響也偏重神秘的、飄渺的色彩,許多新紀元音樂家都是電腦音樂高手。第三類是前二者的混合。有些唱片商在製作這三類演奏形式時,往往還會加上自然界的音響,如鳥鳴林嘯、風聲鶴唳等等。

風格流派分類

分為三種:一是直系類(如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等)、二是旁支類(如Adult Alternative等,注意這裡的旁支與New Age Music的關係可以是被包括,也可能是包括)、三是地球人都知道(如Natural、Healing等)。對於前兩類我會說得多一些,對於都知道的就點一下就完了,沒什麼可多說的。
直系類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在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音樂中蘊含著New Age音樂中的激進電子樂(Progressive Electronic)的美學,但是它卻更多的來自於廣泛的情感和風尚。激進電子樂講求的是豪華、精細以及宏大的作曲,而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卻自由得多,以至於其作曲很簡潔、沉靜,也有加入明顯的個人獨奏以加強其旋律上的可聽性。當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想營造一種柔美舒適的情調時,這時音樂家們就會採用大量的原聲樂器。80年代早期的鋼琴家George Winston的唱片確立了這種音樂的發展方向。
不是所有的此類音樂藝人都信奉New Age哲學,即使他們的音樂經常是由相類似的情感所發;而且,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可以從流行、搖滾、爵士、民謠、古典以及世界音樂等音樂中汲取元素。80年代和90年代之後,這種音樂和其它音樂類型進一步的交叉融匯,使得某些音樂家不僅僅局限在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之中。
Neo-Classical
這種音樂有兩點:一是受到古典音樂的影響;二是不用通常的古典音樂演繹方式。很多當代的器樂家都是玩古典音樂出生,但是這些人就不贊成古典音樂中的條條框框,而是打破這些束縛,另闢蹊徑,有的就直接將前人的作品拿來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重新演繹,這即是新古典。在新古典音樂中除了有來自古典音樂的影響外,還有取自巴洛克、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等諸多元素。
Ethnic Fusion
不要將這裡的Ethnic Fusion和World Fusion(爵士音樂和世界音樂的融合)以及Worldbeat(加入了西方流行音樂元素的世界音樂)搞混了。Ethnic Fusion一般是建立在New Age音樂的聲音和哲學之上,是將傳統的各民族音樂融入當代的電子音樂中,以期在西方的偏重技術和自然與民族的文化間找到一種和諧與平衡。爵士音樂家Tony Scott和Don Cherry可能是第一次將世界音樂合成到西方音樂體裁中;Jon Hassell的著名的音樂拓寬了這些Ethnic Fusion實驗的範圍,並由此在70年代促成了這種音樂類型,後來他又在80年代早期和Ambient的先驅Brian Eno進行合作。漸漸地,這種音樂類型成了當代諸多敢於冒險的器樂家們借用新鮮的節奏和非西方的樂器來拓寬自身音樂領域的一種樂衷的方式,而另外一些人則是在獨特的民族音樂中加入當代器樂或是新世紀音樂的成分。後者的藝術家如Clannad(塞爾特民謠)、Ottmar Liebert(弗拉門哥)、Kitaro(日本傳統音樂)和R. Carlos Nakai(美國本土笛樂)。90年代早期,Enigma, Dead Can Dance和Deep Forest又在這種音樂中引入了俱樂部跳舞節奏以及混音技術,其套用可以從歐洲中世紀音樂直到採樣的非洲土著音樂。但儘管如此,這種音樂也很少可能有更大的市場突破。
Meditation
冥想(可以看作是一種高級的打盹方式)。在New Age風行的當下,冥想成為New Agers實踐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也產生了配合這種方式的音樂。在New Age音樂中就有很多的音樂就是專門為冥想活動而做的(有時是不太適合當音樂來聽的)。這種音樂一般沒有明顯的節奏,音樂上表現地平滑、流暢,使聽者能夠放鬆身心,有時音樂家們也會藉助一些自然的聲效來加強意境的渲染。
Solo Instrumental
這種音樂通常是音樂家們經由民間音樂激發的靈感而創作,其演繹通常是純樂器,如鋼琴、吉他、塞爾特的豎琴純樂器,甚至還有鑄打成的洋琴。這種音樂直接促成了Windham Hill和Narada這樣的成功的新世紀音樂廠牌,而這些廠牌又在其發展中將這種音樂導向印象主義的方向。這種音樂中有不少作品是頗具創新的,並且也非常感人。只是到後來,有些二流的音樂機會主義分子混進來,結果使得這種音樂落了個“聽覺壁紙”這么個名聲,當然,一些出色的音樂藝人仍一直在向人們展示著這種音樂的真實所在。
Techno-Tribal
Techno-Tribal是Ethnic Fusion的獨特變種。尤其多見在一些激進的電子原音音樂家的作品中,他們將人類最原始的音樂表達和當今的技術手段(尤其是電子音樂技術)進行創造性的融合,具體來說就是將非洲、澳洲以及南北美洲的部落音樂節奏用高超的電子音樂重新演繹。創作這種音樂需要極高的技藝和對音樂的感知,如果音樂家能夠成功地將以上兩者結合在一起,則結果將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而反之,則將成為此音樂賴之以存的那些文化的拙劣模仿。
旁支類
Adult Alternative
這種風格包括的範圍較廣,他是在人們不想聽一般的流行樂但又不想偏離主流的背景下產生的。這種風格的音樂受到Pop、Rock以及Jazz Fusion影響較多,大部分情況是以器樂為主,好的音樂家可以創造出優美的旋律、豐富多彩的樂器音色以及富於活力的節奏,偏離主流而不脫離主流,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作品只是陳詞濫調的流行樂而已。
註:Adult Alternative是個寬泛的詞,並不僅指New Age Music
Ambient
這個不用多說了吧!想必大家都知道的。
Chamber Jazz
這種音樂的外在表現是以小型的基於原聲器樂的演奏團體形式出現,在這種音樂中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即席創作,這時就更偏向於爵士風格;二是其中的民族樂(Ethnic)元素,因此上它也吸取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傳統音樂。這種音樂的創作傾向於新古典主義的音樂美學以及受到印象派的影響。
Electro-Acoustic
這種音樂的風格經常會代表著音樂技術發展的本身,但是與一般採樣和用合成器合成複製原音不同的是,這種音樂的作曲者是在於要將原音進行變異的處理,有時甚至會達到一種不可感知的狀態。真正的此類藝術家從不會用現代合成器上預設的音色,而是自己創作出獨特的音色。在這類音樂中的前衛領域中,電子的成分在作品的整體理念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而同時也套用原音樂器來為作者的技術增加一種全新的聽感角度。最後,這種音樂具有其兩面性:好的作品可以給予聽、想和感知一種全新的世界,而差的作品則便會沉溺於技術而忽略音樂的情感表達。
延伸類
Healing
照字面理解就行了,這種New Age音樂可以讓聽者在聽音樂的同時能夠得到類似治療的效果,這種音樂的結構和聲音大部分都取自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Nature
無需多說!在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音樂中融入自然的聲音,以此將藝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Self-Help
這種音樂也是建立在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基礎之上,也許同時就是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Self-Help更加突出這種音樂的意圖-讓聽者能夠聽著輕柔的音樂來放鬆心情。
Relaxation
理解同Self-Help
Spiritual
理解同Healing

起源

1981年,有一位名為坡·文特的薩克斯的演奏家,更是身體力行:拒乘轎車,堅持吃素,最後躲進森林裡去,用他的薩克斯與狼對嘯。他被認為是“新紀元”音樂的教父,然而我們完全可以往前追溯得更多些年代找到更多的祖宗。

與古典音樂

把如今“新紀元”音樂家們的作品和早期的浪漫派音樂相比,難道不會使我們發現什麼有趣的相似之處嗎?我們在柏遼茲的《恰爾洛德在義大利》中所感受到的,不也是一種自我放逐的孤獨的快樂嗎?能否把李斯特的《降D大調音樂會練習曲》放在“新紀元”專柜上賣呢? 它也不正表現了人們面向大自然時的冷淡和安詳嗎?華格納對16世紀騎士時代的緬懷,與恩雅的那些朦朧而神秘的歌聲,又有什麼不同呢?
在新紀元音樂唱片的專柜上,還可以找到許多乾脆就是把維瓦爾第、考累利等古典音樂家的作品配上瀑布聲音作為“新紀元”音樂發售。這多少說明了這種新紀元音樂的倡導者們的意圖:聽著這種音樂,讓人仿佛置身於大自然之中,換句話說,就是忘記西方現代文明社會的喧囂和忙碌。因此,除了大自然之外,久遠而神秘的古代,純樸而素雅的民謠,也是新紀元藝術家們所熱衷的題材。恩雅之所以能夠走紅,正是因為她的歌適應了厭倦摩托時代的聽眾的需要。你怎會想到,一張發黃的小照作為封套的唱片,對於懷舊的人們竟有如此的魅力。

哲學理念

的確,從反叛的角度而言,新紀元和浪漫主義有很多相似之處。音樂史上每一種新的風格,都是在時髦與反時髦的鬥爭中形成的。就像穩健的古典主義是對輕巧的洛可可風格的反叛;感情至上的浪漫主義又是對崇尚形式的古典主義的反叛一樣,新紀元音樂是輕音樂領域裡的後現代主義思潮對傳統審美觀念的反叛。所不同的是,古典的也罷,浪漫的也罷,它們的反叛都是在傳統的審美範疇中進行的。儘管在風格上、思想觀念上有很多變遷,但二者的背後卻有著共同的哲學觀念,那就是對生命、對快樂的理解: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應當活得崇高而有意義。平衡、和諧、安定是這世界上最完美的境界。然而二十世紀的哲學新潮--過程主義的擁護者們卻認為,過程和終極是對立的兩個哲學範疇。生活應當是生命的自由的過程,它是最實際的存在;活著,就應當努力去體會這過程。生命如果被外力---例如種種功名利祿的終極目標---所牽制,就被降低為機械而不自由的過程,這也就否定了生命的價值。因此,為著消除這種異化的最好的途徑,就是自我鬆綁,返璞歸真,改變傳統的以未來某個目標為生活中心的人生觀,把自己從功利目的中解放出來。
伴隨著這種哲學,西方出現了反理性的藝術,它的主要觀點是,在作品中強調或為著建立一個終極目標--例如高潮或是中心--以及為此所作的種種努力,那是對藝術的本質的束縛。生命既是一種維護和擴展自己的過程,那么和諧、安定、平衡便是不可能永久存在的。追求完美是不切實際的。

發展歷史

一般認為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於70年代興起,至80年代中逐漸成熟。1973年,一群多半是素昧平生的音樂工作者,因在舊山舉辦的The San Francisco Festival in Honor of Comet Kohoutek而得以交流。這次音樂節讓音樂工作者,如Joel Andres、 Steven Halpem 等人發現即使他們從前末曾交流及合作,但大家的音樂創卻有許多共通之處。他們的音樂同時是以冥想與心靈層面為出發點而創作,由於這種音樂風格跳脫過去人類所有的音樂型態,於是人們將這種音樂定名為「新世紀」。
在20世紀80年代初,一位名叫米恰·瓊斯的加拿大鋼琴家寫了一本曲集。那裡收進的樂曲,都有很美麗的、畫面似的標題,例如《彩虹之後》、《夢境之外》、《陽光谷》、《太空蝴蝶》等。他在前言裡面寫了一個自己的小傳,說他曾想成為一個音樂畫家,後來,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的音樂語言。這時候,他不再追求用音樂去描繪什麼形象,而是表現感覺,那種靜夜裡雪花落下輕觸地面的感覺;吹過莎草的清風的乾燥呼吸的感覺;遠天閃電的折紋的感覺;傍晚的湖水拍打著岸邊的感覺……
米恰·瓊斯的樂曲都很安靜,大多數都用一種音型不斷地反覆著;和聲簡單,很少有複雜的不和協音響,似乎變格進行和調式風格更多見;旋律純樸,通俗易懂;音調的個性不強,有時甚至沒有旋律。聽著,聽著,你會忘了這是米恰·瓊斯的音樂,而是樹葉的悄悄細語。
這位鋼琴家在1983年的時候遇到一家音樂出版公司的經理,這位出版商一直想推出一種新鮮口味的、適合人們在休閒時候聽聽的音樂。兩人一拍即合,不久米恰的作品便漸漸在美國流傳起來了。最初,這種音樂還不那么起眼,各家唱片店的老闆又不知道該把它放在哪一欄里,它像輕音樂,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可又有幾分古典音樂的風骨和氣派;它是通俗的,可又顯示著超脫的情調;它是易於流行的,但是卻沒有一般的流行音樂那么平庸或騷動。有些唱片店就只好把它列在所謂最新到貨專櫃下,漸漸的,就成了氣候,港台的一些刊物亦隨之改譯作“新紀元”或“新世紀”音樂。
New Age早期的音樂形態是以環境音樂(Ambient Music)為基礎演變而成。也有人稱環境音樂為自然音樂、綠色音樂等。New Age Music錄製過程大多以自然聲響及旋律構成,其音樂形態受風行於70年代後期的Fusion(融合音樂,即爵士樂和搖磙樂結合的風格)樂風所影響,因此New Age Music會如Fusion Music一樣,在音樂當中加進了電子合成音效,如使用回音、電子樂的迴響(Reverb)以及其他利用空間創造出的聲音技巧,營造極其優美的曲風,模擬幻化的空間質感。
80年代之後,許多年輕樂手 (搖滾派/融合派) 放棄了電子音樂的華而不實,重投Acoustic(即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人們開始放棄了物質世界的追求,投向追求理性自然的生活,追尋心靈的滿足。因此80年代中期,以尋求心靈與自然滿足的New Age Music發展已經逐漸成熟, 不僅延續修身的冥想,並且不斷加入重視環保、闡揚人文思想、關懷世界的理念,因而奠定它自成一派的寬大視野。
1994年來自德國「謎」(Enigma)樂團推出了一張充滿新世紀色彩的葛利果宗教音樂,在全球創下千萬張的銷售量,奠定了New Age的地位,使其和古典樂、流行樂鼎足而立於當今樂壇。在當時,可謂音樂界最大的震撼,音樂界人士都認為新世紀音樂的時代終於來臨了。

特點

1.節奏
New Age的節奏很多是存在於音樂自然的律動與音符的強弱之間。其實,大部分NewAge之所以要摒棄傳統的節奏,是因為有了鼓、貝司與打擊樂器,音樂的形態就會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著風一般的流線姿態。
2.旋律
New Age的旋律就與流行樂完全不同,其即興演奏的味道很濃。聆樂者不僅很難記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終止。這也就是New Age音樂結構賦予大家極大想像空間的原因之-。
3.和聲
New Age所用的和聲大部分是相當和諧的,不協和音在New Age里使用甚少。這也是為何New Age聽起來予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4.音色
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滿朦朧氛圍,老實說,聽New Age聽到深處時,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變幻。
除了這音樂的四大要素之外,New Age最大的魅力就是賦予聆聽者一個極大的想像空間,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無限的想像空間中馳騁。

基本分類

談到將新世紀音樂進行分類,要將之分成特別嚴謹的類別是非常困難的。新世紀音樂是注重感覺的音樂類型。它的分類前提不是音樂上的元素而是聽覺上的效果。比如太空音樂,環保音樂,氣氛音樂,聖歌,這些都是在聽覺上的分類。但新世紀音樂還存在另一種分類的方式,那就是從製作方式劃分。而製作方式又分兩種,一是製作的器材,是電子樂器還是原聲樂器或者混合樂器,還有就是製作素材中的音樂素材,是古典還是民族,是純樂器還是純人聲。基本上公認的有以下幾種:
1、部落(Techno Tribal)高科技音樂與民間音樂相結合的音樂。
2、精神音樂(Spiritual)著重精神感染力的音樂,擴張人想像力。
3、太空音樂(Space)營造無比龐大的空間感,令人飄飄欲仙。
4、器樂獨奏(Solo Instrumental)這種風格是真正的新世紀發燒友喜歡的,比較典型的是BANDARI(班德瑞)這樣通過樂器來體現心靈對自然感悟的音樂。
5、自助音樂(Self-Help)重視個人化的體悟。
6、新古典(New Classical)歐美古典音樂的現代化,使用電子音效代替原本的大型交響樂團,並且將人聲電子處理,進行更新。
7、電子新世紀(New Age Electronic)純電子製作的新世紀音樂。
8、原聲新世紀(New Age Acoustic)人聲為主的新世紀音樂,例如法國的音樂家,將人聲表現得無與倫比。
9、民族混合(Ethnic Fushion)實際上是將世界音樂與新世紀音樂徹底得融合,有很多這樣的專輯,最大好處是保存了許多世界角落裡的根源音樂。
10、氣氛音樂(Atmospheres)著重於音樂的氣氛渲染,象一些與宗教有關的音樂。據說在國外佛教的念佛聲都有新世紀的版本。
還有新世紀音樂中最大的一支:凱爾特音樂。這是一種純粹的民族劃分。前幾年的鐵達尼號這樣的電影原聲也使這類音樂風行。
60年代末期,德國一些音樂家將電子合成器音響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興表演方式,啟迪了許多新新音樂家運用更多元的手法開拓新的領域。該時期的音樂具備了New Age的發展雛形。到了70年代,在一群藝術家的不懈努力下,New Age得以正名,他們把這種非流行、非古典、具實驗性質的樂風取名為New Age,它指的是一種“劃時代、新世紀的音樂”。如今,樂界形成一股百家爭鳴、各擁其妙的新勢力。正因如此,New Age不只是一個單純界定樂風區別的名詞,而是象徵著時代的演進、形而上精神內涵改良的世紀新風貌。
New Age的四大要素:有存在於音樂自然的律動與音符的強弱之間的節奏,總體感覺自然而自由,有著風一般的流線姿態;其旋律具有即興演奏的味道,在音樂結構上賦予大家極大想像空間;所用的和聲大部分是相當和諧的,給人祥和之感;其音色透明、神秘,充滿朦朧氛圍。
New Age音樂包容從現代輕鬆音樂一直到冥想型靈魂探索音樂,所採用的是電子樂器,包括西方與非西方的樂器,及偶爾的歌唱,創造緩和的旋律來適應現代生活快節奏。作為一種涉及範圍很廣泛的音樂種類,其下又分為——部落Techno Tribal、精神音樂Spiritual、太空音樂Space、器樂獨奏Solo Instrumentl、自助音樂Self-Help、新古典New Classical、電子新世紀New Age Electronic、原聲新世紀New Age Acoustic、民族混合Ethnic Fushion、現代器樂Contemporary Instrmental、氣氛音樂Atmospheres。

代表藝人

恩雅
恩雅——新世紀音樂女王,天籟美聲代言人
恩雅(Enya),這位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崛起的愛爾蘭女歌手是全球唱片銷量最高的新世紀音樂家,4座葛萊美獎得主、奧斯卡獎得主、世界音樂獎得主、全英音樂獎得主、全球最佳藝人獎得主。她的歌有著中世紀的幽靜和飄逸。身為音樂奇才的恩雅與著名音樂製作人Nicky Ryan及Nicky Ryan的妻子——著名的詩人Roma Ryan組成3人製作團體,集作曲、演唱、編曲和演奏於一身,甚至連混音與合成都一手包辦。她週遊於流行樂和古典傳統樂之間,天籟般美妙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嗓音迷煞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聽眾。 《水印》、《牧羊人之月》、《凱爾特人》、《樹的回憶》、《星空彩繪》、《雨過天晴》、《永恆之約》、《歲月之聲》及2008年新作《冬季降臨》,她的專輯張張都是唱片行最熱銷的唱片,張張都躋身多國榜單的前十。
恩雅在新世紀樂派的領導地位幾乎已無人可以挑戰,平均每張唱片銷量在1000萬張,已擁有7000多萬張的唱片銷量,是全球唱片銷量最高的歌手之一,全球唱片銷量最高的新世紀音樂家,全球唱片銷量最高的愛爾蘭音樂家。曾為英國女王和瑞典國王等演唱過。還應邀為包括《魔戒(指環王)》在內的多部大片製作和演唱主題曲。2000年發行的專輯《A Day Without Rain雨過天晴》在全球狂賣1300萬張,其中的單曲《Only Time唯有時光》在美國9.11事件後更成為人們的安慰劑,美國各大電視台均用《Only Time唯有時光》作為背景音樂。難怪恩雅每出一張新專輯,就連我們中國的中央電視台都會馬上報導,也難怪中國著名的本土詩人西川都會專門寫了一首讚美詩送給恩雅呢!
喬治·溫斯頓George Winston
George Winston是美國密西根州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生於1949年。其柔美優雅極富文人氣息的清新曲風,使他成為新世紀(New Age)音樂界中極具代表性的卓越人物。 喬治.溫斯頓的曲目是鋼琴美學史上最純淨逸品之大成,他的音樂舒俊流暢、旋律優美,極具可聽性。是新世代音樂中極具代表性的卓越人物。他因其優異的音樂才華而多次獲得格萊美大獎和格萊美聯社大獎提名的極高榮譽,每年都因樂迷們的強烈要求而進行100 多場全球巡演,受到世界各地觀眾們的熱忱歡迎。他成長的蒙他那州的季節變化景象,豐富了他在創作時的靈魂。
喬治·溫斯頓於1972年錄製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為《民謠與布魯斯》(Ballads and Blues),當時並沒有得到多大的反響。而直到1979年,威廉·阿克曼(William Ackerman)與他談起為他的新唱片公司錄製專輯的事情。起初,喬治·溫斯頓只是用夏威夷吉他彈奏了一些簡單的音樂作品,之後有為電台的夜間節目做背景音樂,這樣也就成為了喬治·溫斯頓的專輯《秋日》(Autumn)。在音樂中,他將秋日描述成為萬聖節的頌歌。這張專輯《秋日》後來被聽眾大受好評。之後他的專輯《十二月》(December)和《辭冬》(Winter into Spring)都獲得了白金唱片的稱號,並在1996年的的葛萊美獎中獲得最佳新世紀音樂專輯。由於他對史努比花生漫畫的喜愛,他在1996年製作了音樂專輯《Linus & Lucy-The Music of Vince Guaraldi》,這張專輯是獻給格拉第(Vince Guaraldi)為花生漫畫所做的音樂。在2002年他將19世紀60年代門戶合唱團的音樂製作成專輯《Night Divides the Day - The Music of the Doors》,與其不同的就是音樂使用的是鋼琴的獨奏,並且音樂更加的恬靜怡然。
喬治溫斯頓之四季(All the seasons of george winston)是首張收錄喬治溫斯頓二十五年來精彩絕倫的的鋼琴獨奏名曲精選輯。這張精選輯選自六張鋼琴獨奏專輯《秋季》(Autumn)1980《辭冬》(Winter into spring)1982《十二月》(December)1982《夏日》(Summer)1991《森林》(Forest)1994以及”音樂聖殿"(Linus&Lucy-themusic of vince guaraldi)1996。此外,還收錄四首從未發行的樂曲:分別是”瞌睡蟲小精靈(Sandman)""無際的北邊原野(Northernplains)""我那熟睡小寶貝的臉(Sleepbaby mine)”以及亞洲地區獨家收錄的"夕陽餘暉時的吟唱(Evening song)”。
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卡農變奏曲)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首歌,受很多人追捧。在《我的野蠻女友》中曾出現過的女主彈的鋼琴曲。
Karunesh
Karunesh於1956出生在德國科隆。他從小就就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加入了各式各樣的少年樂隊參加了很多演出表演。他修的是圖形設計專業,但卻經常感覺到這不是他生命中真正想期待的東西。在經歷了那場車禍,一場差點讓他喪命的車禍後,他毅然決定放棄他的原有的工作。這次"接近死亡"的經歷被證實成為他生命中靈魂的一次轉折點。Karunesh旅行至印度,他在poona的阿什拉姆(印度教徒隱居地)遇到 Osho 奧修,正式為自己取了個宗教名字——Karunesh,梵文譯中為"同情,憐憫"。
1984年,他的第一張專輯《Sound of the Heart 心靈之聲》發行了,並迅速成為"新世紀音樂"市場中銷量最好的一張專輯。憑著《Sound of the Heart 心靈之聲》450000張CD的銷售量,Karunesh確立了自己在世界頂尖New Age藝術家之中的地位。而在接下來的一年內,他的另5張專輯也同樣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
作為第一個把世界音樂緊密融入新世紀音樂的藝術家,他的作品贏得了無數的榮譽和尊敬。其被命名為World beat或world fusion的樂風成了眾相模仿的對象。
喜多郎——新音樂的先驅
可以說,早在70年代便開始致力於研究電子合成音樂的喜多郎(Kitaro),是New Age音樂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著日本New Age音樂開路先鋒的獨特風格。將古典、流行、爵士融入電子音樂,這種不同於西方音樂的東方魅力,使得Kitaro從首部作品《天界》面世開始,就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聽眾的肯定(當然很多人對於他的音樂比對他本人更為熟悉)。
《絲綢之路》系列的推出以及佳作《敦煌》的面世,都讓國內的聽眾備感親切。對中國題材音樂如此情有獨鍾,難怪喜多郎先生一直堅持“中國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
沉浸在喜多郎的音樂宇宙里,你就會發現自己猶如沉醉於自然萬物的流動韻律,只要閉目聆聽,便有意想不到的美妙天籟應運而生了。
如果此刻你正打開音響感受喜多郎,那么你發現流淌在你周身的音樂給你帶來什麼變化了嗎?請同樣好好感受這一次自己的深呼吸……
雅尼——音樂也講創新
雅尼,當今最偉大的New Age大師,全球聞名的演奏家、作曲家,兩度被葛萊美獎提名,其作品在過去十年中一直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廣播音樂的最愛。
雅尼1954年11月14日出生在希臘一個沿海的小鎮,家中有三個孩子,雅尼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小鎮上每到夜幕降臨,總會有人歡躍的起舞,雅尼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對音樂產生了興趣。
雅尼出生在一個雖談不上貧寒,但也並不富裕的家庭,父母每天都要為家人的生活而奔波,雅尼和同年齡的夥伴一樣,在游泳、釣魚和上學這三件事為主的度過童年生活,八歲開始彈鋼琴,去接觸這個八十八鍵的樂器,但是他卻拒絕上鋼琴課,而父母也同意他那樣子彈鋼琴,“好,想什麼時候彈就什麼時候彈,想彈什麼就彈什麼吧!”他的父母在雅尼成名後如是說道。
童年的雅尼把看電影做為自己的一項樂趣,而在每場電影中,他並不十分注重電影的故事情節,而是極力的去用腦子記下電影的配曲,回家後再用鋼琴模仿的把它們彈出來,並在以後逐漸豐富旋律,他給這些曲子取名為新音樂,因為他總是在不斷的給每個曲子加進去更好的效果做更好的改善!
雅尼在故鄉希臘的童年生活和希臘所特有的氛圍給他今後的很多曲目賦予靈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星球大戰的配曲——桑托里尼。
雅尼不僅僅是一個愛好音樂的人,在1969年他14歲那年,打破了希臘國家男子50米自由式記錄。
1972年,在父母的鼓勵下,他離開了希臘,奔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開始他的大學生活。在大學的幾年裡,他開始運用電子合成器和鋼琴來做出新的音樂效果,並得到很大啟發!
最初,雅尼曾立志成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18歲的時候,他被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所大學接收,移居美國並主修心理學。然而,畢業後雅尼卻選擇了他鍾愛的音樂事業。“我決定用一年的時間去嘗試。我參加了一隻名為“Chameleon”的搖滾樂隊,並在一些夜總會進行演出。整整一年我沉浸於音樂當中,我從沒感到過生命是如此令人愉悅。就這樣,我找到了值得我用一生去做的事。”
與LINDA EVANS在Oprah Winfrey show中登場是雅尼一生的巨大轉折點。之後雅尼的事業蒸蒸日上。從紐約Radio City Music Hall的演出開始,他的音樂會通過電視先後在65個國家播放,1998年的TRIBUTE在全美巡演總排行中位列第二。但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卻教會雅尼許多東西,使他一直受益。“回顧過往,我了解到我學到了許多準則,讓我可以集中意志以使創作順利進行。沒有人會教給你這些,只有用心體驗生活才能獲得。”
雖然出生於希臘,雅尼卻認為地點與靈感無關。“你不必在高山之巔俯瞰風景,也無需在草地上久坐。說真的,我最鍾情於黑暗。我有很多作品都是在地下室完成的。那裡沒有窗戶,很暗,也很靜。靈感總能到來。”
對雅尼而言,這種忠於內心的創作方式是他音樂生涯所不可少的。“我認為如果你全身心地投入某一事物,體驗這內心之旅,你就會深深地沉浸於其中以致令生活向你展露它的本質。當我作曲時,我考慮的不是我在“作曲”。音樂是一種用來探索我內心世界的媒介。”
雅尼對音樂始終保持著無限的熱情。“音樂是一種難以形容的語言--它越過了正常的邏輯思維,直接向人們的心靈傾訴。因此我不喜歡在我的作品中加入明確的唱詞。對我而言,必須考慮的事就是忠實於情感。我盡全力去表現事實。我要傳達的是我的生活感受和那些對我非常重要的事物。”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氣候以及不同的語言對於雅尼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多年的奮鬥後,於1976年畢業於明尼蘇達大學,並獲得心理學士學位。畢業後,他決心利用一年時間來全身心的投入音樂,他在以後的回憶中,他曾說過那是他最快樂的日子,儘管當時他們只是出入一些酒吧及歌廳等娛樂場所做演出來掙得生活的基本來源,儘管他們經常會過著沒有依靠的日子,但是,在他仍然樂此不彼的去實現他的夢想。後來他參加一個樂隊,並在樂隊里充當鍵盤手。
雅尼最終放棄研究心理學而投身音樂,並決定以後在音樂中度過一生,這個時候他已經能夠熟練的掌握鋼琴和合成器,於1980年推出他的第一張新個人專輯《Optimystique》,並開始一心一意的走他的音樂道路。
此後,雅尼嘗試運用更多的樂器進行音樂編排,並連續推出兩張個人專輯,之後移居到美國電影工廠——好萊塢。在1986年到1996年的十年里,每年推出一張專輯,直到世界巡迴演出《TRIBUTE》的推出。
1993年9月25日,他在希臘雅典衛城的音樂會,是他人生的一個偉大轉折,也是他登上人生音樂舞台的全新起點,從此雅尼不再是一個無名小卒。1996年開始他一連貫的世界巡迴音樂會將他的音樂推向世界,而並不是去圖經濟目的,多數的演出收款都捐給家鄉或者當地的社會福利機構。他是第一個來中國紫禁城演出的西方音樂家,當時在機場接他的是我國文藝界人士蔡國慶。在此後的將近四年時間內,他和他的樂隊並沒有沉迷在所做的成績,於2000年推出新專輯《IF I COULD TELL YOU》,雖然有人對這張專輯的評論是和《DARE TO DREAM》那張專輯中多數曲子的節奏很感覺是一樣的,但是這是他推出全新的一張純電子音樂專輯,雖然說不及音樂會的現場版,但是同樣精彩。
在《IF I COULD TELL YOU》專輯推出後便開始忙於挑選更多的音樂新人並繼續按照自己的夢朝前走的雅尼推出一張全新專輯《ETHNICITY》,正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地做巡迴演出,相信不久演出的實況可以會買到了。
雅尼一生都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事業,而是在孜孜不倦的引導自己和他的朋友們進行音樂創作。
雅尼說:“你不必在高山之巔俯瞰風景,也無需在草地上久坐。說真的,我最鍾情於黑暗。我有很多作品都是在地下室完成的。那裡沒有窗戶,很暗,也很靜。靈感總能到來。”他經常告訴他的朋友不要在他構思音樂的時候去打擾他,即便是核子彈爆炸也不要去告訴他,我想他的這份對音樂的執著和對音樂的喜愛已經在感染感染更多的人。
如今雅尼已移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創建了私人音樂公司。相信他的夢一定會更好的實現,他的音樂也會陪他走到UNTIL THE LAST MOMENT。
雅尼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具有創新精神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之一,他成功地掀起了一陣熱潮。他最擅長的事情是通過音樂與人達到共鳴,無論是通過他的音樂會還是通過電視和電台的廣播,或者通過他的音樂專輯。
強力推薦的是他的專輯《雅尼雅典衛城音樂會》,作為他的第十個個人專輯包含了他那些最經典的音樂作品(專輯包括了“聖托里尼島”,“給想像鑰匙”和他那首白金熱門曲“熱情的反射”),管弦樂隊在新版本中並不是追加的,而是作為整個音樂的整體。作為一個作曲家,Yanni從來不去遵守那些過去確立的規則,在這個專輯裡也不例外,他打破了交響樂團那些傳統的經驗,這么做的結果是產生了豐富的節奏並且優雅的音樂。
和平之月——東方神韻
和平之月 Pacific Moon,一個專門製作New Age和World Music的亞洲著名音樂公司,是由日本一家名為"Pacific Moon"(中譯:和平之月)公司錄製發行,旗下精英薈萃,有賈鵬芳、城之內美莎、京田誠一、邵容、姜小青、菅井愛里、恩田直幸、小宮瑞代、吉田潔、渡邊雅二、吉岡一政和里安娜等人,融合民族和世界、東方樂器和西方配樂的典型效果創造屬於Pacific Moon風格的作品,公司大部分專輯都用一兩個漢字來作為專輯的名稱,顯示了專輯本身的特點和音樂人的風格
該系列已發行至六十四張專輯,Pacific Moon 公司還特別在 2000 年發行黃金特版兩張,此兩張黃金特版只單獨銷售日本,在日本掀起搶購風潮。和平之月系列是以東方樂器如琵琶、古箏、二胡、揚琴等為主奏,或加上鋼琴等西洋樂器,輔以電子合成樂的編曲,有的則以人聲吟唱或以東洋、南洋的打擊樂器來表現旋律,創造出清新自然的New Age風格,此系列還有個最"特別"之處是:每張專輯都附送迷人香味真正可燃燒的"香"。"Pacific Moon"的網站上有詳盡的每張專輯介紹,日本站相對內容較新資料較全。
和平之月系列是以東方樂器如琵琶、古箏、二胡、揚琴、尺八等中國樂器和日本樂器為主奏,或加上鋼琴、長笛等西洋樂器,輔以電子合成樂的編曲,有的則以人聲吟唱或以東洋的太鼓及南洋的打擊樂器,或者是宏大的交響樂團來表現旋律,創造出清新自然的New Age風格。
班得瑞(Bandari)——自然全接觸
班得瑞樂團是由一群年輕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採樣工程師組成的,1990年發跡瑞士。他們從開始執行音樂製作,便深居在阿爾卑斯山林中,直到母帶成品完成。置身在自然山野中,讓班得瑞樂團擁有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也擁有最自然脫俗的音樂風格。班得瑞的音樂里,展現了他們獨特的編曲手法,以清爽的配樂架構出零壓力、零負擔的樂曲,他們細酌每一軌聲道的解析度,使音域更寬廣,音場效果更具空靈感,完全讓你融入到大自然中去……
他們共推出13張NEW AGE專輯《仙境》、《寂靜山林》、《春野》、《藍色天際》、《迷霧森林》、《日光海岸》、《夢花園》、《琉璃湖畔》、《微風山谷》、《月光水岸》、《霧色山脈》、《翡翠谷》和《旭日之丘》。
可惜的是,班得瑞是否存在是難以證明的。國內沒有多少人聽說他們,甚至國外沒有人知道——沒有一個關於他們的網站。中國的班得瑞專輯是否是真的,也沒有證據。
神秘園——怎能不神秘
神秘園是一支著名的新世紀音樂風格的樂隊,它由挪威作曲家兼鍵盤手(羅爾夫·勞弗蘭)和愛爾蘭女小提琴手(菲奧諾拉·莎莉)組成。樂隊融合了愛爾蘭空靈飄渺的樂風以及挪威民族音樂及古典音樂,樂曲恬靜深遠,自然流暢,使人不知不覺便已融入其中。
其首張專集《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的傷感絕對能殺死人,讓人像迷失在神秘的叢林裡,黑暗的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這樣的黑暗中,像一個人孤獨地坐在路邊大樹的陰影下,靜靜看路上人來人往,別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為你害怕,因為你孤獨,你知道這不是什麼好事,但只有這樣,受傷的心才能感到一絲安全,這樣的孤獨一直在誘惑你。其中的《夜曲》(Nocturne)一曲是樂隊的成名作,曾獲1995年歐洲歌唱大賽冠軍。另一曲《來自神秘園的歌》(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在組建樂隊前就在挪威發表並流行。迷幻之樂配以天籟之音,整首曲子讓人聽完後如同經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難怪身邊總有人按下REPEAT鍵,一次又一次讓這段旋律在耳邊迴旋。
莎拉·布萊曼說:我只是盡我所能,發揮上帝賜予我的天賦。在美麗、冷艷的外表後面,她遊走於音符之間,放任在流行與古典的邊緣。她的歌聲充滿了個人特質,讓人充滿迷惑與想像,能給航行在海上的水手帶來一種方向感、歸依感。她的音質純淨、通透,尤其演唱不食人間煙火的角色時格外惹人憐惜。
作品首推其巔峰之作《LA LUNA》?月光女神 。這是一張以“月亮”為概念的專輯,其中收錄了古今歐美知名的與月亮有關的單曲,包括流行歌曲、電影配樂,甚至是古典音樂重新填詞,再經過高雅精緻的編曲混音,搭配上莎拉布萊曼獨一無二的空前美聲,該專輯絕對給你一種充滿迷惑與想像的輕鬆飄逸感。
英格瑪——中世紀魅力
Enigma(謎)這支來自德國的樂隊,是早期準許引進內地的國外音樂之一。對於Enigma來說,他們喜歡用現代電子樂來表現神秘主義的主題,使人產生一種時空交錯的奇妙感覺。樂曲中的人聲也非常美妙:女聲亮麗動人,如夜鶯一般悅耳;男聲低沉隱約,令人著迷。這是一種天生的美國式的聖歌,一種通過西方流行音樂節奏表現出來的遙遠的非洲部落或嚴肅的宗教的回聲。
1990年首張發行的Enigma大碟《神秘古國之聲》(Sadness Part)中,有著中世紀教堂唱詠以及極具誘惑力的女聲獨白,電影配樂式意境在House Beat上,構成宗教意味加神秘色彩的舞曲……
女巫醫——夢囈神曲
可能《女巫醫》本身遠比它的作曲新紀元音樂全才梅德溫來的更有名氣。該專輯的樂器演奏,運用南美的輕鬆節奏,直笛、鍵盤及敲擊樂器演出天籟之音,讓人閉上眼可以想像出一幅熱帶雨林的奇異景色,百聽不厭。梅德溫說:“我的音樂使人們減輕壓力並放鬆精神,它具備某種精神和你心靈深處的靈感,它具有震動的音調,不猛烈的節奏。我的音樂與其說是我的創造,不如說是對靈魂的洗滌。我不想讓人們睡覺而是讓他們進入能做任何事情的夢境;鼓勵他們發揮他們自己的創造力。”
神思者——組合樂隊
作為日本New Age音樂三巨頭之一,擅長寫心靈音樂的“神思者”S.E.N.S.,是由Akihiko Fukaura(深浦昭彥)和Yukari Katsuki(騰木由加莉)兩人成立於1984年的電子鍵盤樂團。
樂隊原名“Sensitivity Project”(感性企劃室),後為了讓樂迷們能夠藉著《海上絲路》配樂三部曲(分別為《海神》、《伽羅》、《茶之圓舞曲》),加深對他們的印象,更名為有“Sense”(感性)和“Cense”(焚香)兩種意義的“S.E.N.S”。步入千禧年以後,“S.E.N.S”的創作理念,延伸到“Sound(聲響)、Earth(土地)、Nature(自然)、Spirit(心靈)”的層次。 1988年,“神思者”因在日本NHK公共電視制播的紀錄片“絲路系列”的《海上絲路》中,擔任作曲、編曲與演奏的工作而聲名大噪。
姬神作為日本NewAge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姬神在音樂會上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以平泉毛越寺的淨土曼陀羅音樂會為發端,在日本全國各地燃起姬神的熱火。姬神將大多數音樂會舉辦於野外,屢獲成功,比較著名的除前述平泉法樂會外,還有小岩井農場音樂會、青森縣三內丸山繩文文化遺蹟音樂會和青森縣裡津輕十三湖音樂會。而除致力於反映本國本土傳統文化,為本國人民創作屬於日本的新民族音樂外,姬神也積極地向海外發展,吸引其他國家的音樂元素,比如曾經與姬神數度合作的大陸著名二胡演奏家許可(風之繩文中的『花かんざし』就是)。2000年秋天,為紀念姬神二十周年而在埃及、以色列舉行的音樂會更讓世界感受到了姬神。回國後發行的『千年迴廊』吸收了中東當地的音樂,聽來別有不一樣的風味。
Daydream
他是一位35歲的處世風格神秘的音樂家,他從未在大眾面前曝光。
5歲就開始學鋼琴。在大學主修現代藝術,而且在寫詩方面也相當活躍。
深厚的藝術背景,讓他的音樂帶有感傷的特質,而且有一種特殊的美感。
他所演奏的是我們記憶里共同的事,他用非常優雅與平和的風格傳達音樂。
同時他也活躍於音樂、文學、美術三個不同領域中,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也已發行七本詩集,並於日本舉辦音樂結合畫展的演奏會。
他的專輯有《Dreaming》、《Little Comfofrt》、《Melody Tree》等。
久石讓
久石讓的音樂觀念受到菲利浦·葛拉斯(Philips Glass)、史提夫·萊奇(Steve Reich)、史托克豪森、約翰·凱吉(John Cage)等人,以及日本近代作曲家武滿徹、三善晃的影響。 1981年久石讓推出第一張專輯《Information》,確定了自己的音樂風格,之後更為《風之谷》、《W的悲劇》(根據夏樹靜子推理小說改編)、《兩個人》等影片配樂,這些出色的音樂令他聲名鵲起,從此幾乎日本知名賣座電影都找他創作配樂,數量已經超過40部。除了令他聞名遐邇的電影配樂外,他還創作了不少現代風格的音樂專輯,邀約不斷的久石讓自稱三天可以寫出七十首作品,有著旺盛的創作力。
梅德溫
梅德溫(Medwyn)的音樂旋律優美,富於表現力,給人以激情。它的作品中不僅有描寫南美安第斯風情的,如“女巫醫”;又有描繪美洲印第安部落的,如“守護神”,“鷹的精神”;還有崇尚大自然的,如“海豚”等。這些作品把人的精神帶入了崇高的境界,遠離世俗的喧囂。Medwyn Goodall從在Cornwall的鄉下的家中和工作時里開始Medwyn Goodall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通過音樂來表現大自然的美麗和靈秀。雖然他的主要工具就是吉他,但是他還可以演奏許多種其他的樂器,就是靠著吉他,他發展了一種獨特的音樂類型 - 旋律優美,富於表現力 -即使人心靜如水,又讓人富於激情。
Nicholas Gunn
長笛家Nicholas Gunn是一位很早就進入新世紀音樂圈的音樂家從長發瀟灑的Nicholas富有激情的The Sacred Fire到留一頭精神而時尚的髮型顯得更有魅力的Crossroads到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造型,留了一小撮鬍子的Nicholas從歲月里看出了滄桑。
2001年推出了個人的首張精選輯,濃縮自己所有專輯的精華,並加以融合改變讓其成為一張富有整體感的全新專輯。
Nicholas Gunn的長笛永遠是我最陶醉的樂器之一,略帶澀音笛管里所發出的陣陣優美讓人嚮往。作為一代Newage音樂大師的他由聖火一炮而紅,大峽谷讓他家喻戶曉,十字街頭更是讓人流連忘返。每個成功音樂家都有自己的特點,Nicholas的音樂總是有著固定的節奏,一定音場範圍,它屬於自然,屬於廣大的空間。對於一直處於鋼筋森林裡的人們是一劑很好的綠色調味酒。滋潤心靈的良藥。
作為一個非常灑脫而充滿靈犀動感的作者和演奏者,Nicholas Gunn一貫給了我們所永遠可以隨時品味和享受的音樂,而無需考慮當時的心情是陽光或者烏雲的,因為Nicholas Gunn的音樂就是那樣的流澈,清涓而仿似不沾染一絲人間的俗氣,永遠是那樣的脫俗,乾淨而充滿靈性。無論是耀眼的陽光下,他仿佛為一杯清涼而爽口的冰鎮烏梅汁,可以舒服的更加感受陽光心情的快樂;也可以在烏雲密布的悲哀失望時,更似一味心靈雞湯,給你振奮,給你鼓勵,不斷的沖刷中,過濾掉許多的煩惱和憂愁,仿似站立在懸崖峭壁,神臂展望四周般的心血澎湃。作為一貫的Nicholas Gunn的清澈的音樂風格,貫穿在作者的所有作品中,或許這種靈感來自他親臨美國西南部的大峽谷後,但是,他幾乎每張專輯都有其獨有的個性和內涵,激動的,溫存的。
馬修·連恩(Matthew Lien)
馬修·連恩是一位出生於聖地亞哥、寄居於加拿大、卻又因為熱愛大自然而四海漂泊的歌手和作曲家,也是一位熱衷環保事業並用音樂來喚起人們環保意識的藝術家。從《狼》的推出到《馴鹿宣言》,無一不充滿人類對身邊最忠實的朋友——動物的關愛。
Era
Era,英文原意為"時代、世紀",是一個風格與Gregorian(格林高利合唱團)接近的音樂團體,其靈魂人物是法國音樂家Eric Levi。關於Eric Levi,我們所知的確實不多,甚至也只在Era的作品中見過他的名字。但是Era系列幾張作品獲得的成功反響,為他與日俱增的名氣奠定了優厚的基礎。

中國音樂家

賈鵬芳

中國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人。中國傳統樂器——二胡的演奏者,有著“代表亞洲的藝術家”的極高評價。最近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的服部克久音樂會的巡迴演出中擔任二胡獨奏現場演出活動。1988年赴日,其間參與了久石讓、宗次郎等音樂家、電影音樂《十面埋伏》《幽靈公主》、電視紀錄片原聲《故宮三部曲》《漢詩紀行》的演奏和錄製工作。2005年在中國台灣、義大利和日本的巡演取得了巨大成功。東京藝術大學畢業。天華二胡學院院長。

何訓田

何訓田,著名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作曲指揮系系主任。其學生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和國際作曲比賽中獲得高獎。作為音樂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多次應邀出席國際音樂節和國際作曲家會議。傳略被編入《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和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編纂的各類《世界名人錄》。
1983年創立了RD作曲法the RD Method of Musical Composition(任意律和對應法),任意律窮盡了律制的劃分,對應法則以全新的思維來結構音樂,是中國第一位用自己的音樂理論進行創作的作曲家。
1995年出版的《阿姐鼓》開闢了音樂創作的新領域,是國際唱片史上第一張在全球發行的中文唱片,在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出版發行。1997年創作的《聲音的圖案》等作品建立了新的音樂語言和新的音樂結構。
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BBC、ABC、CNN、NHK等全世界四百多家新聞媒體和學術刊物發表和評述了他的作品,作曲技法和創作思想。他的作品在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出版發行,廣播和演出。他的理論和作品被譽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無法在西方文獻中找到藍本”、是“最具個性的中國作曲家”、“幫助中國人實現了讓其音樂走向世界的理想”、“他的音樂出現,標誌著中國有了自己的音樂學派”。

鄧偉標

鄧偉標一直以來從事音樂創作,擁有烏克蘭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作曲理論碩士學位,並獲得包括“中國流行音樂十年成就獎”在內的全國、省、市等各項音樂評獎與流行音樂排行榜獎項30多項。
2005年開始從事新世紀音樂創作、製作,相繼出版個人音樂作品專輯《空》、《千江匯流》、《古城今昔》、《紅樓十二釵》、《新世紀粵曲I》、《》、《情殤》、《古情記》、《寒風鎮電影原聲大碟》、《瑩瑩花語》等。
鄧偉標先生是近年來中國最活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不依附明星而以作曲家身份獨立面對聽眾群體的作曲家。
1990年開始從事流行音樂創作,是中國流行音樂明星製造體系中的第一代音樂製作人,相繼製造過多位流行音樂明星,並獲得包括“中國流行音樂十年成就獎”在內的全國、省、市等各項音樂評獎與流行音樂排行榜獎項30多項。
《空》一版再版,被評為近年來十大受歡迎的唱片之一,並為紐約大學音樂圖書館收藏。同年又發行了被譽為音樂史詩的《千江匯流》與有“廣州名片”之稱的小提琴協奏曲《古城今昔》。2006年發行了《紅樓12釵》、《新世紀粵曲1》以及《色》等,2007年的二胡協奏曲《情殤》引起了巨大反響,2008年發行了《鄧偉標電影原聲大碟-寒風鎮》、《龔玥VS劉三姐》、《奇異恩典》等幾張專輯。
這就是鄧偉標,帶給人寧靜、祥和,回歸自然的新世紀音樂家。

林海

兩岸最受矚目鋼琴才子的林海,樂評人說他是個右手東方、左手西方的天才音樂家;“有著蕭邦的氣質,以及德布西的慵懶與優雅”;“具有George Winston親和而強烈的旋律性,及Keith Jarrett豐富而充滿想像的思考性。”二十歲從全國競賽中脫穎而出,代表中國參加美國范·克萊本(VAN CLIBURN)鋼琴大賽,成為有史以來首位入圍準決賽的中國人。1992年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林海遊藝於古典、New Age、現代、爵士多風格之間,琴音流露出乾淨、空靈、溫暖、恬靜、自然的況味。
藝術簡歷
著名音樂製作人 鋼琴演奏家
國內跨界音樂 流行演奏曲 Newage音樂 Jazz音樂的權威
遊藝音樂
十二歲開始接觸爵士樂,加上紮實的古典音樂訓練,讓林海的音樂散發著獨特的氣質。他的鋼琴,猶如印象派波光粼粼;突如其來的轉調,聰明得讓人驚奇;簡單的動機,可以發展成令人目炫的光影;單純的旋律,瞬間蛻變為壯麗的浪漫。 他遊藝於古典、New Age、現代、爵士多風格之間,乾淨、空靈、溫暖、恬靜、自然。淡淡流露的文學況味,讓樂曲飄散著人文氣質,樸素、簡靜的創作風格,再現了他自己的心靈世界。
聽他的音樂,成為最大的享受,因為發現了自由中的即興、即興中的自由。

劉星

1997年的作品《湖》/《Spirit of Lake》
靜靜地,沒有聲息。我感覺到它,它總是這樣想說又不想說。純靜,和諧,與世無爭,就像一個泛音。它騷動是因為風的誘惑,湖性如此。一個甜的膩人的夢,在反覆抒情之後,將命運交給別人,有想像,無創造。它從不涌動也絕不流露,無論是在陽光下還是在月光下。我望著它,它平靜的不行。
專輯曲目:
1.State of Ignorance無知的境界
2.The Rays光線
3.Form狀態
4.The Invisible Sword無形之劍
5.Dark Grey深灰色
6.Sense of Security安全感
7.Guise裝束
8.Floats飄浮物
9.Imagination想像力
10.The Lake湖
11.Nothingness虛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