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摩爾
michael moore一般指本詞條
基本介紹
中文名 :麥可·摩爾外文名 :Michael Moore別名 :麥克·莫爾 、Michael Francis Moore、The Big Man國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 密西根州弗林特出生日期 :1954年4月23日星座 :金牛座 身高 :182 cm 職業 :作家、演員、編劇、導演代表作品 :羅傑和我、科倫拜恩的保齡、華氏911主要成就 :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書籍作品,編劇作品,導演作品,製片作品,參演綜藝,參演電視劇,參演電影,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1954年4月23日,麥可·摩爾出生於美國北部密西根州弗林特小鎮的一個愛爾蘭家庭。高中時,麥可·摩爾對政治顯示出濃厚的興趣,他18歲競選校董事會,成為美國競選公職者,之後進入美國
密西根大學弗林特分校 ,不久從該校退學,開始全身心地投入政治和寫作活動中。
《醫療內幕》 在從事紀錄片製作工作之前,摩爾先後在美國中西部受好評的一份非主流刊物《密西根之聲》以及知名的左翼雜誌《瓊斯母親》等擔任編輯,期間已經開始撰寫文章反映底層工人階級生活的艱辛。後來,因為他自作主張用一名普通的通用汽車廠男工人的肖像做為舊金山某雜誌的封面,被老闆辭退,回到老家弗林特。
演藝經歷 1989年9月9日,拍攝的紀錄片《羅傑和我》在加拿大上映,該片獲得1990年的國際紀錄片協會傑出紀錄片獎和
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榮譽提及獎;同年,該片獲得第1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人民選擇獎-最佳故事片獎;12月17日,參與配音的電視劇《
辛普森一家 》在美國首播。
麥可·摩爾 1991年2月27日,參演的紀錄片《臉上有血》在美國上映;同年,參演脫口秀節目《查理·羅斯》。1992年,麥可又回到弗林特拍攝了23分鐘的短片《寵物或肉:重返弗林特》,該片是《羅傑和我》的續集。
1995年6月8日,自編自導的首部劇情片《
反轉加拿大 》在西班牙上映;9月,拍攝的紀錄片《電視化的民族》獲得
第47屆黃金時段艾美獎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信息系列獎。1996年7月,參演脫口秀節目《囧司徒每日秀》;9月,憑藉紀錄片《電視化的民族》獲得
第48屆黃金時段艾美獎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信息系列獎提名。
1997年8月,出版書籍《縮小這個!》;8月11日,參演的脫口秀節目《觀點》在美國首播;9月6日,拍攝的紀錄片《大傢伙》在加拿大上映;同年,拍攝的紀錄片《真相追擊》獲得
第51屆黃金時段艾美獎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非劇情片獎提名;10月10日,參演的電影《I Think I Cannes》在中國香港上映;12月9日,拍攝的紀錄片《電視化的民族》在美國上映。
華氏9·11 1998年10月 ,出本書籍《電視國家的冒險》。1999年憑藉《真相追擊》獲得
第51屆艾美獎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提名。2001年,憑藉《真相追擊》再度獲得第53屆艾美獎其他和技術類獎項提名。2000年9月,拍攝的紀錄片《真相追擊》獲得
第53屆黃金時段艾美獎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非劇情片獎提名;10月24日,犯罪喜劇片《內神外鬼》在美國上映,麥可·摩爾在片中飾演沃爾特。
2002年10月,創作的小說《愚蠢的白人》出版,他在小說中嚴厲抨擊布希的內政外交,該小說連續50多周位居美國售書榜首,加印30多次,並獲英國“年度圖書”大獎;5月26日,拍攝的紀錄片《科倫拜恩的保齡》獲得
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55周年特別獎。
2003年3月23日,紀錄片《
科倫拜恩的保齡 》獲得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紀錄長片獎。2004年,執導的紀錄片《
華氏911 》獲
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美國導演協會獎和Palme d'Or獎;同年,出版書籍《夥計,我的國家在哪裡?》;1月,出版書籍《華氏911的官方讀者》;10月,出版書籍 《他們還會相信我們嗎?》。
2007年,拍攝紀錄片
《神經病人》 ;6月22日,執導的紀錄片《醫療內幕》在美國上映;9月27日,拍攝的紀錄片《跟著麥可·摩爾游美國》加拿大上映;12月7日,獲得由國際紀錄片協會頒發的年度事業成就獎。2008年,出版書籍 《2008年邁克的選舉指南》。
摩爾奪得第57屆法國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 2015年4月18日,參演的紀錄片《羅斯安妮當選總統》在美國上映,該片由埃里克·韋恩里布拍攝;9月8日,參演的電視脫口秀節目《史蒂芬·科拜爾深夜秀》在美國首播;12月23日,拍攝的紀錄片《接著侵略哪兒》在美國上映。
人物評價 麥可·摩爾才華橫溢,言論激進,可能是最讓美國當局頭疼的電影人,攝影機對他來說就像槍,一種更自由更具殺傷力的武器;他善於也喜於以嬉笑怒罵的手法及帶有極端直接的批判傾向的紀錄片引起廣泛爭議。他從不動搖,他是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守護者,他的所有片子都能讓觀眾開始對自己以前忽略的事實開始反思。他是一個真正的美國英雄,他的視角總是落在最犀利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上,多以時事政治事件為題材,敢於直接質問當權者,政論紀錄片是他鮮明的旗幟。(
新浪網、導演羅伯特·德尼羅、《大眾文藝》、國際紀錄片協會常務理事桑德拉·魯赫綜合評 )
《神經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