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hew Bourne

Matthew Bourne

Matthew Bourne,馬修·伯恩(又譯馬遜·伯尼),1960年1月13日生,英國影畫先鋒舞蹈團著名舞劇編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修·伯恩
  • 外文名:Matthew Bourne
  • 出生日期:1960年1月13日
  • 職業:英國影畫先鋒舞蹈團舞劇編導
  • 畢業院校:拉邦中心
  • 主要成就:五次獲得奧利弗獎
    唯一同時獲托尼獎最佳編舞、最佳導演獎的人
    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
    漢堡莎士比亞藝術獎(Shakespeare Prize for the Arts)
  • 代表作品:男子版《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灰姑娘》等
個人簡介,相關事件,社會影響,

個人簡介

馬修·伯恩(Matthew Bourne)被譽為英國最受歡迎、最成功的編舞和導演。他創編過世界上演出時間最久的芭蕾舞劇,曾五次獲得奧利弗獎,是唯一同時獲得托尼獎最佳編舞獎和最佳導演獎的人。
馬修·伯恩馬修·伯恩
馬修·伯恩22歲時才開始接受舞蹈訓練,他在拉邦中心學習舞蹈、戲劇與編舞,1985年畢業,之後在拉邦中心下屬的演藝公司Transitions工作了一年。馬修·伯恩做了14年專業舞蹈演員。1987至2002年,馬修·伯恩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舞團——影畫先鋒舞蹈團(Adventures in Motion Pictures),15年裡他擔任舞團的藝術指導,其間該團成為英國最創新、最受歡迎的舞團。
AMP公司作品包括Overlap LoversBuck and WingThe Infernal GalopTown and Country(奧利弗獎提名),《胡桃夾子》(奧利弗獎提名),《男子版天鵝湖》(兩座托尼獎,戲劇委員會獎,外部評論獎,阿斯泰爾獎,奧利弗獎,南岸秀獎,TimeOut獎,洛杉磯評論獎,MEN獎,Dramalogue獎),《灰姑娘》(奧利弗獎,洛杉磯評論獎),《卡門The Car Man》(標準晚報獎,曼徹斯特晚間新聞獎,奧利弗獎提名)等。馬修·伯恩及AMP公司長期受到美國洛杉磯觀眾的歡迎,在阿姆斯特丹劇院也大受追捧,這裡曾於1997年首演《男子版天鵝湖》。AMP公司的作品享譽世界,曾在紐約演出季、東京、香港、莫斯科、歐洲、澳洲及美國演出。
2002年,馬修及其搭檔羅伯特·諾博爾共同創立了第二家舞團Adventures,並推出了兩部大獲成功的作品。Play Without Words贏得當年奧利弗獎最佳娛樂獎,隨後開啟巡演之旅並先後在紐約、洛杉磯、莫斯科進行了2005年首演。另一部劇《胡桃夾子》2002年同樣在薩德勒威爾斯劇場進行首演並立刻在觀眾、評論家中風靡,次年演出再次大獲成功並開啟巡演。該劇成為BBC1台20多年裡播出的首部芭蕾舞劇。2012年《胡桃夾子》迎來20年紀念,同時成為英國上演時間最久的芭蕾舞劇。
馬修·伯恩在排練中馬修·伯恩在排練中
2005年劇團創作了一部新作——根據蒂姆·伯頓電影《剪刀手愛德華》改編的同名作品。該劇在薩德勒威爾斯劇院首演並在全英巡演,隨後於2006、2007年赴遠東和美國演出,其間獲得戲劇委員會獎(Drama Desk Award)最佳娛樂獎。2008年,該劇成為首部在悉尼歌劇院暢銷達三周的英國舞蹈作品。
此外,馬修·伯恩的經典傳奇作品《天鵝湖》仍在全世界巡演,在英國不斷刷新演出記錄。另一作品《卡門The Car Man》於2007年再次上演,比之前在倫敦和英國各地更受歡迎。其間,伯恩因在舞蹈、巡演及觀眾培養方面的成就獲得戲劇經理人協會特別獎。馬修·伯恩是薩德勒威爾斯劇院的駐場藝術家,Adventures公司亦與該劇院及觀眾擁有近20年的良好合作關係。
馬修·伯恩還為多部重排的經典音樂劇編舞,包括卡梅隆·麥金托什的作品《奧利弗》(1994及2009年兩獲奧利弗獎提名),《窈窕淑女》(2002年奧利弗獎),以及《南太平洋》(2002年)。2004年,馬修·伯恩與理察·艾爾共同導演並與史蒂芬·米爾共同編排了音樂劇《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該劇在倫敦西區大受歡迎,伯恩憑此劇獲奧利弗獎最佳戲劇編舞獎。2006年此劇在新阿姆斯特丹劇院舉行了百老匯首演,並再獲兩項托尼獎提名。《歡樂滿人間》至今仍在新阿姆斯特丹劇院上演。
馬修·伯恩曾與多位知名導演合作,如Trevor Nunn, Richard Eyre, Sam Mendes, Yukio Ninagawa及John Caird等,並為Jonathan Pryce, Lynn Seymour, Dawn French, Adam Cooper, David Walliams, Julie Walters, Michael Sheen及Rowan Atkinson等演員編過舞或設計角色。
馬修·伯恩被搬上熒幕的作品包括《天鵝湖》(1996艾美獎提名),《卡門The Car Man》(2001),《胡桃夾子》(2003),以及Late Flowering Lust(1993)。1997年英國“南岸秀”舉辦了以馬修·伯恩為主題的展覽。1999年他主持了第4頻道的舞蹈節目。該台的紀錄片《為舞而生》(Bourne to Dance)由他主持,於2001年聖誕節播出。史蒂芬·戴德利大熱的電影《跳出我人生》(Billy Elliot)也講到了馬修·伯恩的作品《天鵝湖》。
1997年馬修·伯恩成為拉邦中心(Laban Centre)的榮譽合伙人。2007年伯恩獲萊斯特公開大學和德蒙特福德大學(De Montford University)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獲普利茅斯大學和金斯頓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1年再獲羅漢普頓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三一拉邦藝術學院的Companion。
馬修·伯恩兩度獲奧利弗獎最佳導演獎提名,他的編導才華在國際上廣受承認,獲得三十多個國際獎項,包括倫敦標準晚報獎(The Evening Standard Award)、南岸秀獎(South Bank Show Award)、TimeOut獎(Time Out Award)、阿斯泰爾百老匯舞蹈獎(Astaire Award For Dance on Broadway)等。2001年“新年榮譽榜”評選中,馬修·伯恩因在舞蹈方面的貢獻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2003年,伯恩榮獲聲譽卓著的漢堡莎士比亞藝術獎(Shakespeare Prize for the Arts),他是繼英國最著名的芭蕾舞蹈家瑪戈·芳婷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舞蹈界人士。2010年,伯恩成為獲The British Inspiration Award的第一位藝術界人士。
馬修·伯恩為New Adventures製作的最近一部原創作品《道林·格雷》在2008年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上首演,成為該藝術節65年歷史上最成功的舞蹈作品。2010年,他見證了《天鵝湖》勝利回歸紐約城市中心。當年製作新版《灰姑娘》並打破莎德勒威爾斯劇院所有票房記錄,隨後在全英國開啟200多場巡演,觀眾超過24萬人。2010年,馬修·伯恩的友人和同事共同創辦了新曆險編舞獎(New Adventures Choreographer Award)以慶祝該公司成立50周年。
2011年初,馬修·伯恩執導的威廉·戈爾丁作品《蠅王》在格拉斯哥皇家劇院上演,由當地學校幾乎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年輕人出演。2012年是《胡桃夾子》20周年紀念,也是伯恩的AMP公司和New Adventures公司成立25周年。

相關事件

新編舞劇將故事移到五十年代,天鵝全部由男性擔任。音樂沿用柴可夫斯基原曲,但傳統芭蕾舞嘲蕩然
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現代城市背景。故事梗概如下:小王子被女王母親冷落,渴望母愛的王子不能承受王室生活的壓力,他幻想中看到一隻天鵝,他強健美麗而又自由自在,天鵝身上擁有王子所渴望的一切。王子長大後仍然不討母親喜歡。某個晚上,隱藏身份的王子在酒吧里和人發生衝突,被趕出了酒吧。沮喪的王子在公園裡撞上一群天鵝,其中一隻和王子夢幻中的天鵝一模一樣。王子愛上了天鵝,心裡洋溢著希望。在宮廷舞會上,一位英俊的黑衣青年不速而來,他與王子在公園裡相遇的天鵝非常神似,但黑衣人瀟灑而傲慢,和所有在場的女士調情,並贏得了女王的歡心,他還模擬天鵝的舞姿來挑逗王子,使其大出洋相。當大臣宣布黑衣人同女王訂婚的訊息時,王子的精神徹底崩潰。奄奄一息的王子躺在臥室里,天鵝們突然出現,將王子帶進了一個美好平靜的世界。女王進來時,發現兒子已經死去,而此時在窗外,天鵝懷抱著少年王子挺立在星空下,王子的靈魂終於在愛人的懷抱里找到了歸宿。
劇照劇照

社會影響

馬修·伯恩因創新編排芭蕾舞劇《天鵝湖》大獲成功而出名。男子版《天鵝湖》是一部把現代芭蕾編舞並融合了音樂劇元素的作品,由俄羅斯浪漫經典芭蕾《天鵝湖》改編而成,但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風格受到了懸疑大師希區柯克電影《鳥》的影響。於1995年在英國倫敦的薩德勒威爾斯劇院首演後,成為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常演的芭蕾作品。伯恩憑此劇在1996年獲英國戲劇最高獎奧利弗獎(Oliver Awards)的最佳新編舞蹈製作獎,在1999獲得美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托尼獎(Tony Awards)的“最佳音樂劇導演”、“最佳編舞”、“最佳服裝”等重份量獎項。至今,這一版本的《天鵝湖》已斬獲三十餘項國際大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