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ebesgruss

《愛的禮讚》亦譯作《愛的問候》及《情人的問候》,是艾爾加獻給妻子愛麗絲的求婚曲,原名“Liebesgruss”(Love's Greeting)。本曲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風格,輕鬆而典雅,是極適用於舞會和沙龍等場合的音樂。是世界名曲。樂曲結構、曲風

樂曲為典型的ABA三段體加一個尾聲構成。A段主題為E大調,小提琴在高音區奏出飽含深情的旋律,恰似來自情人的綿綿情話;樂曲的B段主題轉為G大調,柔美的曲調中多了一絲哀怨的情調,經過帶有泛音色彩的華麗過門,樂曲又回到A段,經過帶有複雜情緒的尾聲,全曲在A段主題的變奏形式下逐漸減弱而終了,仿佛是情人還在喃喃私語。

基本介紹

愛的禮讚簡介,作者生平、創作背景,樂曲套用,

愛的禮讚簡介

愛德華·埃爾加(Edward Elgar,1857-1934)英國作曲家,自幼隨父親學鋼琴與小提琴,異常勤奮,主要靠自學掌握了多種樂器的演奏,尤以小提琴見長。其父為伍斯特的音樂書商及管風琴師。埃爾加未受正規音樂教育,但學習過管風琴、小提琴和大管。他有志成為專業小提琴獨奏家,在倫敦從阿道夫·波利策上過幾次課,但後來放棄了這一想法。他早年擔任過的工作有伍斯特合唱隊指揮(1879)、伍斯特郡精神病院管樂隊指揮(1879)和伍斯特業餘器樂協會指揮(1882)。

作者生平、創作背景

1885年承父業任伍斯特教堂風琴手。他的音樂真實自然,富於創新精神,對英國音樂的發展很有促進。與卡羅琳·艾麗斯·羅伯茨結婚後赴倫敦,但發現倫敦不利於他事業的發展,遂於1891年定居莫爾文。
其妻卡羅琳·艾麗絲·羅伯茨對他幫助極大,其成功之作幾乎全是在婚後創作的,著名的有:大合唱《傑龍修斯之夢》、《b小調小提琴協奏》、《第一交響曲》、《第二交響曲》、《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合唱曲《黑色騎士》和《奧拉夫國王》等等,他的藝術毫不偏狹,思維極為寬廣,曾受德國浪漫主義的影響,風格莊嚴而淳樸,英國人民把他看作是英國的貝多芬
他的第一場重要演出是伍斯特聯合唱詩班節上的音樂會序曲《弗魯瓦薩爾》(1890)。接著是各種合唱曲:《黑武士》(伍斯特,1896),《生命之光》(伍斯特,1896),《聖喬治的旗幟》(倫敦,1897),《卡拉克塔利斯》(利茲,1898)。管弦樂曲《謎語變奏曲》(1899)和清唱劇《傑隆修斯之夢》(伯明罕,1900)--他的幾部受天主教教義啟迪而寫的作品之一--樹立了他作為第一流作曲家的聲譽。但這部作品的演出次數不多,直到1902年在杜塞道夫才認為他的傑作。
此後的二十年(至1920年其妻去世)作有清唱劇兩部,幾部大型管弦樂曲和一些室內樂。1920年以後無重要作品,英國廣播公司約寫的《第三交響曲》和歌劇《西班牙夫人》僅完成草稿。曾任伯明罕大學教授(1905-1908)及王室樂師(1924)。1904年受封為爵士,1931年受封為從男爵。
他作為浪漫派作曲家終身不渝,雖然成熟時期茂盛的風華凝聚為老年人的深思和懷舊。他喜愛色彩變化,對樂隊的駕雙在當時無出其右。作品的充沛感情駁斥了某些人認為英國音樂應當穩重、含蓄的看法。但對更多的人來說,他那豐富的人道主義精神猶如新的覺醒。他所創造的風格和音樂語言極為個性化,贏得了“埃爾加式”的美稱。他對別人的研究--在《謎語變奏曲》和《法爾斯塔夫》中--實際上是自身的投影。他的《第二交響曲》常被看作愛德華時代的圖畫,實際是作者自身的寫照。他怕成為名人,但許多人即使從未聽過他的嚴肅作品也熟悉他的進行曲。他的幾部清唱劇是自幼培植起來的信抑的表白。《傑隆修斯之夢》歷來被認為是最優秀的作品,因為它是個連貫的整體。但近年來對他以後作品的重新評價,至少有一位權威(艾德里安·博爾特爵士)認為《王國》在結構上勝過《傑隆修斯》。
他一生忠心耿耿地為提高英國的音樂水平而努力,1904年曾封為爵士並獲功績勳章。此外,還獲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坎脫勃萊及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博士學位,1924年被聘為英王御前音樂教師。
這首《愛的禮讚》(Salutd`Amour)是艾爾加在1888年與朋友遠行時依據未婚妻艾莉絲.羅伯特小姐送給他的短詩“愛的優雅”譜寫成的甜蜜樂章返鄉後他便以此曲向艾莉絲求婚由於旋律優美動聽非常深受大眾喜愛是一首容易入門的古典音樂。

樂曲套用

《愛的禮讚》曾被七公主、楊丞琳翻唱為現代歌曲。
1.韓國七公主的《Love Song》(愛的禮讚)
2.楊丞琳的《慶祝》
PS.金色的琴弦op《Brand New Breeze 》里也有一段是《愛的禮讚》的旋律,《愛的禮讚》在金色的琴弦中也多次以5重奏、2重奏、大提琴獨奏、鋼琴獨奏等等被演繹。。。
3.日本bl電影《春風物語》中,托生(柳下大)給義一(加藤慶佑)拉的小提琴曲就是這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