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指南:LTE,LTE-Advanced,SAE,VoLTE和4G移動通信

LTE指南:LTE,LTE-Advanced,SAE,VoLTE和4G移動通信

《LTE指南:LTE、LTE-Advanced、SAE、VoLTE和4G移動通信》是2017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LTE指南:LTE、LTE-Advanced、SAE、VoLTE和4G移動通信
  • 作者:(英)克里斯托佛·考克斯(ChristopherCox)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
  • ISBN:978711157055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的是4G移動通信系統中的LTE相關技術,介紹了包括用於在基站和移動台,以及用於在網路上傳輸數據和信令訊息的無線通信技術。在結構上,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1部分為基礎知識,包括第1章引言,第2章系統架構演進,第3章數字無線通信,第4章正交頻分多址,第5章多天線技術。第2部分主要講的是LTE的空中接口,包括第6章LTE空中接口協定的架構,第7章小區獲取,第8章數據傳輸和接收,第9章*接入,第10章空中接口層2。第3部分介紹了管理移動台的行為信令過程,包括第11章上電和下電的過程,第12章安全機制,第13章服務質量、策略和計費,第14章移動性管理,第15章與UMTS和GSM的互操作,第16章與非3GPP技術的互操作,第17章自最佳化網路。後一部分介紹了更專業的主題,包括第18章版本9的增強,第19章LTE-A和版本10,第20章版本11和版本12,第21章電路域回落,第22章VoLTE和IP多媒體子系統,第23章LTE和LTE-A的性能。

圖書目錄

原書前言
縮略語
第1章 引言
1.1 UMTS和GSM的架構
1.1.1 高層體系架構
1.1.2 無線接入網的架構
1.1.3 核心網的架構
1.1.4 通信協定
1.2 移動通信系統的歷史背景
1.2.1 1G到3G
1.2.2 第三代系統
1.3 LTE的需求
1.3.1 移動數據的增長
1.3.2 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
1.3.3 提高系統容量
1.3.4 其他目的
1.4 UMTS到LTE
1.4.1 LTE的高層體系架構
1.4.2 長期演進
1.4.3 系統架構演進
1.4.4 LTE語音呼叫
1.4.5 LTE的增長
1.5 LTE到LTE-A
1.5.1 4G的ITU規範
1.5.2 LTE-A的規範
1.5.3 4G通信系統
1.5.4 4G的意義
1.6 LTE的3GPP規範
參考文獻
第2章 系統架構演進
2.1 LTE的高層體系架構
2.2 用戶設備
2.2.1 UE的架構
2.2.2 UE的功能
2.3 演進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
2.3.1 E-UTRAN的架構
2.3.2 傳輸網
2.3.3 小區和家庭eNB
2.4 演進分組核心網
2.4.1 EPC的架構
2.4.2 漫遊架構
2.4.3 網路區域
2.4.4 編號、定址和識別
2.5 通信協定
2.5.1 協定模型
2.5.2 空中接口傳輸協定
2.5.3 固網傳輸協定
2.5.4 用戶平面協定
2.5.5 信令協定
2.6 示例信令流
2.6.1 接入層信令
2.6.2 非接入層信令
2.7 承載管理
2.7.1 EPS承載
2.7.2 默認和專用承載
2.7.3 採用GTP協定的承載實現
2.7.4 採用GRE與PMIP協定的承載實現
2.7.5 信令無線承載
2.8 狀態圖
2.8.1 EPS移動性管理
2.8.2 EPS連線性管理
2.8.3 無線資源控制
2.9 頻譜分配
參考文獻
第3章 數字無線通信
3.1 無線傳輸和接收
3.1.1 載波信號
3.1.2 調製技術
3.1.3 調製過程
3.1.4 解調過程
3.1.5 信道估計
3.1.6 調製信號頻寬
3.2 蜂窩網路中的無線傳輸
3.2.1 多址接入技術
3.2.2 FDD和TDD模式
3.3 接收信號的損傷
3.3.1 傳播損耗
3.3.2 噪聲和干擾
3.3.3 多徑和衰落
3.3.4 符號間干擾
3.4 錯誤管理
3.4.1 前向糾錯
3.4.2 自動重複請求
3.4.3 混合ARQ
參考文獻
第4章 正交頻分多址
4.1 OFDMA的原理
4.1.1 子載波
4.1.2 OFDM發射機
4.1.3 OFDM接收機
4.1.4 快速傅立葉變換
4.1.5 OFDMA的框圖
4.1.6 傅立葉變換的細節
4.2 OFDMA的優點和附加功能
4.2.1 子載波正交
4.2.2 子載波間隔的選擇
4.2.3 頻率特定調度
4.2.4 碼間干擾的降低
4.2.5 循環前綴插入
4.2.6 符號持續時間的選擇
4.2.7 分數頻率重複使用
4.3 單載波頻分多址
4.3.1 OFDMA功率變化
4.3.2 SC-FDMA的結構圖
參考文獻
第5章 多天線技術
5.1 分集技術
5.1.1 接收分集
5.1.2 閉環發射分集
5.1.3 開環發射分集
5.2 空間復用
5.2.1 操作原理
5.2.2 開環空間復用
5.2.3 閉環空間復用
5.2.4 矩陣表示法
5.2.5 實現的問題
5.2.6 多用戶MIMO
5.3 波束成形
5.3.1 操作原理
5.3.2 波束控制
5.3.3下行鏈路多用戶MIMO技術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第6章 LTE空中接口協定的架構
6.1 空中接口協定棧
6.2 邏輯、傳輸和物理信道
6.2.1 邏輯信道
6.2.2 傳輸信道
6.2.3 物理數據信道
6.2.4 控制信息
6.2.5 物理控制信道
6.2.6 物理信號
6.2.7 信息流
6.3 資源格線
6.3.1 時隙結構
6.3.2 幀結構
6.3.3上行鏈路定時提前
6.3.4 資源格線結構
6.3.5 頻寬選項
6.4 多天線傳輸
6.4.1 下行鏈路天線連線埠
6.4.2 下行鏈路傳輸模式
6.5 資源元素映射
6.5.1 下行鏈路資源元素映射
6.5.2 上行鏈路資源元素映射
參考文獻
第7章 小區獲取
7.1 獲取步驟
7.2 同步信號
7.2.1 物理小區標識
7.2.2 主同步信號
7.2.3 輔同步信號
7.3 下行鏈路參考信號
7.4 物理廣播信道
7.5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7.6 系統信息
7.6.1 系統信息的組成
7.6.2 系統信息的傳輸和接收
7.7 獲取後的流程
參考文獻
第8章 數據傳輸和接收
8.1 數據傳輸流程
8.1.1 下行鏈路傳送和接收
8.1.2 上行鏈路傳送和接收
8.1.3 半持續調度
8.2 PDCCH上的調度信息的傳輸
8.2.1 下行鏈路控制信息
8.2.2 資源分配
8.2.3 示例:DCI格式1
8.2.4 無線網路臨時標識
8.2.5 PDCCH的傳送和接收
8.3 在PDSCH和PUSCH上的數據傳輸
8.3.1 傳輸信道處理
8.3.2 物理信道處理
8.4 PHICH上的混合ARQ指示的傳輸
8.4.1 引言
8.4.2 PHICH的資源元素映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