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LTE/SAE移動通信網路技術》本書系統地介紹了LTE/SAE移動通信網路的系統架構及其關鍵技術機制,同時穿插介紹了GSM/GPRS、UMTS網路的基本理論與技術機制,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闡述了移動通信網路技術發展演進的思路,便於讀者深刻理解LTE/SAE網路的相關核心技術。
編輯推薦
本書適合於從事移動通信網路設備開發和網路規劃設計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通信、網路、計算機等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考書籍,同時可供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3GPP網路技術及演進 1
1.1 移動通信概述 1
1.2 3GPP標準的發展 2
1.3 LTE/SAE發展歷程 4
1.4 本章小結 7
第2章 EPS系統架構與功能 9
2.1 系統架構 9
2.1.1 EPS總體架構 9
2.1.2 無線接入網架構 11
2.1.3 分組核心網架構 11
2.1.4 網路實體與功能 14
2.1.5 參考點 16
2.2 接口與協定 17
2.2.1 E-UTRAN通用協定模型 17
2.2.2 控制平面協定棧 17
2.2.3 用戶平面協定棧 21
2.3 EPS系統的主要功能 22
2.3.1 網路接入控制功能 22
2.3.2 移動性管理功能 23
2.3.3 無線資源管理功能 26
2.3.4 負荷分擔與容災功能 27
2.3.5 網路節點選擇 28
2.3.6 安全性功能 30
2.4 EPS系統的QoS機制 30
2.4.1 EPS承載概念 30
2.4.2 承載級QoS參數與屬性 32
2.4.3 EPS QCI與UMTS QoS參數的映射 34
2.5 EPS系統中的標識 34
2.6 本章小結 36
第3章 LTE無線傳輸關鍵技術 37
3.1 多址技術 37
3.1.1 下行多址接入技術 37
3.1.2 上行多址接入技術 40
3.2 多天線技術 41
3.2.1 下行MIMO技術 42
3.2.2 上行MIMO技術 44
3.3 鏈路自適應技術 45
3.3.1 功率控制 45
3.3.2 自適應調製編碼(AMC) 47
3.3.3 混合自動請求重傳(HARQ) 48
3.4 分組調度技術 52
3.4.1 分組調度算法 52
3.4.2 LTE系統中的分組調度 53
3.5 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 54
3.5.1 小區間干擾隨機化 54
3.5.2 干擾刪除 55
3.5.3 干擾協調與避免 55
3.6 網路自組織技術 56
3.6.1 網路自配置 57
3.6.2 網路自最佳化 58
3.7 本章小結 58
第4章 空中接口協定 59
4.1 協定框架 59
4.2 物理層 61
4.2.1 物理層功能 61
4.2.2 幀結構 62
4.2.3 物理信道與傳輸信道 63
4.2.4 下行鏈路的物理層設計 64
4.2.5 上行鏈路的物理層設計 68
4.3 數據鏈路層 72
4.3.1 MAC子層協定 73
4.3.2 RLC子層協定 74
4.3.3 PDCP子層協定 77
4.4 無線資源控制層 79
4.4.1 RRC層功能 79
4.4.2 RRC層協定狀態及轉換 79
4.5 NAS層 80
4.5.1 AS模型與NAS模型 80
4.5.2 NAS層協定狀態及轉換 81
4.6 一個完整的數據封裝流程 83
4.7 本章小結 83
第5章 基本信令流程 85
5.1 接入與鑒權流程 85
5.1.1 IP位址分配 85
5.1.2 附著管理 86
5.1.3 服務請求 90
5.1.4 S1釋放 92
5.1.5 ME-ID校驗 93
5.1.6 GUTI重分配 94
5.1.7 用戶數據管理 94
5.2 移動性管理流程 96
5.2.1 位置更新 96
5.2.2 空閒模式的信令減少(ISR) 98
5.2.3 E-UTRAN系統內切換 99
5.2.4 與現有3GPP網路的切換 102
5.3 會話管理流程 107
5.3.1 專用承載激活 107
5.3.2 承載去激活 108
5.3.3 承載修改 110
5.3.4 UE請求的承載資源修改 111
5.3.5 多PDN的支持 113
5.4 本章小結 115
第6章 非3GPP接入EPS網路 116
6.1 非3GPP接入網路架構 116
6.1.1 網路結構 116
6.1.2 網路實體與功能 119
6.1.3 參考點 120
6.1.4 接口協定棧 121
6.2 非3GPP接入網發現與選擇 123
6.3 網路附著與激活 123
6.3.1 附著與去附著 123
6.3.2 資源請求與釋放 129
6.4 3GPP與非3GPP接入之間的基本切換 130
6.4.1 基於PMIPv6協定的S2a/S2b切換 131
6.4.2 基於DSMIPv6協定的S2c切換 133
6.4.3 基於ANDSF的切換 134
6.5 E-UTRAN與HRPD之間的切換最佳化 135
6.5.1 系統架構 135
6.5.2 切換最佳化流程 136
6.6 移動模式選擇 141
6.7 網路節點選擇 141
6.8 本章小結 142
第7章 EPS安全 144
7.1 安全層次與架構 144
7.1.1 EPS安全層次 144
7.1.2 EPS安全架構 146
7.2 EPS密鑰體系 148
7.2.1 密鑰體系結構 148
7.2.2 密鑰標識符與有效期 150
7.2.3 狀態轉移過程中的密鑰處理 151
7.2.4 切換過程中的密鑰處理 151
7.3 EPS系統的認證流程 154
7.4 安全算法協商 156
7.4.1 安全算法協商需求 156
7.4.2 安全模式命令過程 157
7.4.3 安全算法協商流程 158
7.5 網路域安全 159
7.6 本章小結 160
第8章 策略控制與計費(PCC) 162
8.1 PCC概述 162
8.2 架構模型 163
8.2.1 參考架構 163
8.2.2 功能描述 164
8.2.3 功能實體 166
8.2.4 接口與參考點 168
8.3 PCC規則與策略信息 169
8.3.1 PCC規則信息 169
8.3.2 PCC相關策略信息 170
8.4 傳統PCC流程 170
8.4.1 IP-CAN會話建立 171
8.4.2 IP-CAN會話終止 171
8.4.3 IP-CAN會話修改 173
8.4.4 PCRF中簽約信息更新 175
8.4.5 Rx接口相關流程 176
8.5 R8 PCC機制 176
8.5.1 Off-Path模式 176
8.5.2 R8 PCC流程 178
8.5.3 支持多IP的PCC機制 181
8.5.4 EPS網路的計費 183
8.6 本章小結 186
第9章 業務連續性 187
9.1 語音呼叫連續性(VCC) 187
9.1.1 VCC簡介 188
9.1.2 SR-VCC概述 193
9.1.3 SR-VCC功能體系架構 194
9.1.4 SR-VCC切換信令流程 195
9.2 CS語音回落(CS Fallback) 199
9.2.1 CS Fallback概述 199
9.2.2 CS Fallback功能體系架構 200
9.2.3 CS Fallback信令流程 201
9.3 中心化IMS業務控制(ICS) 205
9.3.1 ICS概述 205
9.3.2 ICS的需求 205
9.3.3 ICS功能體系架構 206
9.3.4 ICS信令流程 208
9.4 多媒體會話連續性(MMSC) 210
9.4.1 MMSC概述 210
9.4.2 MMSC功能體系架構 212
9.4.3 MMSC信令流程 213
9.5 本章小結 217
第10章 LTE的演進——LTE-Advanced 218
10.1 LTE-Advanced的目標與需求 218
10.2 LTE-Advanced的核心技術 220
10.2.1 載波聚合技術 221
10.2.2 多天線技術的擴展 222
10.2.3 CoMP技術 222
10.2.4 Relay技術 223
10.2.5 自組織網路技術 225
10.2.6 頻譜共享技術 225
10.3 本章小結 226
縮略語 227
參考文獻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