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址機制 LBA是非常單純的一種定址模式﹔從0開始編號來定位區塊,第一區塊LBA=0,第二區塊LBA=1,依此類推。這種定址模式取代了原先作業系統必須面對
存儲設備 硬體構造的方式。最具代表性的首推CHS(cylinders-heads-sectors,磁柱-磁頭-扇區)定址模式,區塊必須以硬碟上某個磁柱、磁頭、扇區的硬體位置所合成的地址來指定。
CHS 模式對硬碟以外的設備來說沒什麼作用(例如
磁帶 或是網路存儲設備),所以通常也不會用在這些地方。過去
MFM (Modified Frequency Modulation, 改良調頻式)和RLL(Run Length Limited)存儲設備都曾使用CHS模式,ATA-1設備更將延伸CHS(Extended Cylinders-Heads-Sectors, ECHS)也派上了用場。
SCSI SCSI 採用LBA抽象定址。實際上硬體控制器還是以CHS來定址區塊,但無論
驅動 程式還是任何以低級訪問磁碟的應用程式(例如資料庫軟體)通常都不再需要這個參數。各種要求區塊低級訪問的系統調用把定義好的LBA傳給驅動程式﹔最直接的情況下(邏輯器件與實體設備單一對應)驅動程式只是將LBA再傳給硬體控制器。
邏輯器件 當邏輯器件是經由
虛擬化 或是集合所構成的,像是RAID(磁碟陣列)和SANs(Storage Area Network)這種複雜的情況,就得把應用程式根據其觀點中的磁碟來指定的LBA轉換成每個實體存儲設備上的LBA。在複雜的分散式
存儲結構 下,從發出要求的應用程式到實體甚至是
遠程 設備之間,會有太多這樣的LBA轉換。
LBA設備 ATA-1規範中定義了28位定址模式,當成LBA或是CHS都可以。如果用CHS這28位拆成: 磁柱16位、磁頭4位、扇區8位。注意CHS模式扇區是從1開始算,所以在這個規範中扇區數最多只有255個,最大扇區編號為255(0xFF)。
ATA 規範採用當時,CHS的BIOS規範只有24位: 磁柱10
比特 、磁頭8位、扇區6比特,定義在BIOS的INT 13H軟體中斷里,而且已經用在DOS的
MBR (Master Boot Record,主要開機記錄)。這造成了BIOS CHS跟ATA CHS之間必須經過轉換,否則各參數只能用到兩者的最大公因子即CHS
比特數 ={10, 4, 6},也就是1024×16×63個扇區,以每扇區512位組計算得504 MiB。轉換方式其一是Large模式或稱Enhanced BIOS模式(又名Bit Shift Translation, 位移轉換),此方式會重新對應偵測到的磁柱和磁頭數而扇區數不變﹔方式其二是將頭一種CHS對應到LBA之後再換算成另一種CHS機制,稱為LBA-assist。
即使利用這些轉址方式,BIOS定給MS-DOS邏輯扇區(以及Windows NT 4.0硬碟分區)的CHS比特數={10, 8, 6}機制頂多也只能達到7.84 GiB。以每扇區512位組來計算,ATA-1所定義的28位LBA上限達到128 GiB。2002年ATA-6規範採用48位LBA,同樣以每扇區512位組計算容量上限可達128 Peta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