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是由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創立的一家教育性非營利組織,主旨在於利用網路影片進行免費授課,現有關於數學、歷史、金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學等科目的內容,教學影片超過2000段,機構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齡學生的學習速度。
可汗學院(Khan Academy),通過線上圖書館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師的教學視頻,向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免費的高品質教育。該項目由薩爾曼·可汗給親戚的孩子講授的線上視頻課程開始,迅速向周圍蔓延,並從家庭走進了學校,甚至正在“翻轉課堂”,被認為正打開“未來教育”的曙光。創始人可汗老師全名叫薩爾曼·可汗,孟加拉裔,自小課業優異,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大學雙修數學和電機電腦工程,工作後讀了哈佛的MBA課程,可汗老師什麼都教,從數學,物理,化學,一直到理財人生,但他自己從來都不出現在鏡頭前面。
基本介紹
創辦初衷,教學特點,學院發展,學院影響,不足,案例,創始人介紹,
創辦初衷
2、由於受到廣泛好評,相關影片觀看次數急速成長,受到鼓勵的薩爾曼於2009年辭去工作,全職從事相關課程的錄製。已有自己的獨立網站。該機構曾獲得2009年微軟教育獎,2010年穀歌的一百次方計畫教育項目的兩百萬美元資助。
教學特點
1、可汗學院利用了網路傳送的便捷與錄影重複利用成本低的特性,每段課程影片長度約十分鐘,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以由易到難的進階方式互相銜接。
2、教學者本人不出現在影片中,用的是一種電子黑板系統。其網站開發了一種練習系統,記錄了學習者對每一個問題的完整練習記錄,教學者參考該記錄,可以很容易得知學習者哪些觀念不懂。
3、傳統的學校課程中,為了配合全班的進度,教師只要求學生跨過一定的門檻(例如及格)就繼續往下教;但若利用類似於可汗學院的系統,則可以試圖讓學生搞懂每一個未來還要用到的基礎觀念之後,再繼續往下教學,進度類似的學生可以重編在一班。
4、在美國某些學校已經採用回家不做功課,看可汗學院影片代替上課,上學時則是做練習,再由老師或已經懂得的同學去教導其他同學不懂的地方這樣的教學模式。
5、可汗老師教學的方式,就是在一塊觸控面板上面,點選不一樣顏色的彩筆,一邊畫,一邊錄音,電腦軟體會幫他將他所畫的東西全部錄下來,最後再將這一則錄下的影片上傳到網上,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6、他的教學視頻,沒有精良的畫面,也看不到主講人,只想帶領觀眾一點點思考。
學院發展
可汗的事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認可。2009年,“可汗學院”被授予“微軟技術獎”中的教育獎。他本人也因此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隨之而來的物質支持,讓這個免費網站更加活躍。一方面,由於教學視頻點擊量極高,可汗每月可從YouTube網站獲得約2000美元(約合1.3萬元人民幣)的廣告分成。另一方面,許多學生會自發給他匯錢,從幾十到一兩萬美元不等。據報導,美國著名風險投資家多爾夫婦,就曾捐給他10萬美元。2010年,“可汗學院”先後接到了兩筆重要捐助:一筆是比爾·蓋茨夫婦的慈善基金捐助的500萬美元,另一筆是谷歌公司贊助的200萬美元。利用這些錢,可汗將現有視頻翻譯成了西班牙語、法語、俄語、漢語等10餘種語言,並聘請了一些助手。
大量捐助的到來,意味著可汗獲得了肯定。比爾·蓋茨曾說,可汗的成功“令人難以置信”:“我和孩子也經常使用‘可汗學院’。他是一個先鋒,他藉助技術手段,幫助大眾獲取知識、認清自己的位置,這簡直引領了一場革命。”
愛達荷州在2011年立法通過中學畢業47學分中的2分必須為線上學習課程,而2013年可汗學院的課程會在二十多所公立學校採用。
學院影響
有分析認為,“可汗學院”的成功,對當前的教育體系是一種抗議和挑戰。根據YouTube網站的統計,可汗的課程比他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製作的免費網上課程還受歡迎。許多大學的網上課程,不過是把教授上課的過程攝製下來,強調的是“教”;而可汗的教學視頻,則突出“學習”的過程。有媒體指出,“可汗模式”讓人們對高等教育的許多“不二真理”產生了質疑——是不是只有專家才是最好的老師,每節課一小時左右最合適……美國教育中,也有視頻教學課,但是效果一直不佳,學生們一人對著一台電腦,與老師的交流也有限。如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兩個學校,已在五年級和七年級試用“可汗學院”的教學視頻,學生們在家裡觀看視頻自學,老師則在課堂上答疑解惑,輔導學生們完成功課。可汗表示,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我的目標就是做出大家願意跟著學習的視頻課程。看到人們在‘可汗學院’的幫助下進入大學,或取得好成績,我實在是太高興了。”可汗的下一個目標是,在未來5年內製作出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課程,以及部分大學課程,如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等。
不足
不過,也有人指出了“可汗模式”的不足。邁阿密大學教育學教授沃爾特·斯卡達認為,可汗的教學方式存在“過度簡化”的缺陷,“他總是利用特定例子來解釋概念,如果人們遇到其他例子時,可能會糊塗……這表面上看是個小問題,卻可能為以後的學習埋下隱患。”但不管怎樣,可汗憑藉一己之力,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平台,將“家庭教師”免費送給渴望知識的人,確實給了現代教育更多的啟發。
案例
當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新生妮科爾·尼西姆被三角幾何學困住時,她沒有去請教老師或同學,而是在YouTube網站上找了一段“可汗老師”講解三角幾何學的視頻,反覆看了幾遍,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整個過程既方便又快捷,而且沒花她一分錢。這個可汗老師,就是目前網路上“最紅的教師”——薩爾曼·可汗。他從2004年起陸續製作了2300多段視頻輔導材料,內容從數學到越南戰爭,無所不包。有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3億人次觀看他的YouTube“教學錄像”。
創始人介紹
薩爾曼·可汗成為“網路老師”,完全出於偶然。他出生在美國紐奧良市,父親是孟加拉裔,母親來自印度。可汗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了婚。他13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從此成了他唯一的親人。可汗從小就聰明好學,中學畢業時曾作為學生代表上台致辭。後來,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一口氣拿下了數學學士學位、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此後,他又在哈佛商學院拿了一個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全能型”的可汗進入美國的一家基金公司,做著與教育毫不相干的工作。
2004年,可汗上七年級的表妹納迪亞遇到了數學難題,向這位“數學天才”表哥求助。通過雅虎通聊天軟體、互動寫字板和電話,可汗幫她解答了所有問題。為了讓小妹妹聽明白,他儘量說得淺顯易懂。很快,其他親戚朋友也上門討教。一時間,可汗忙不過來了。他索性把自己的數學輔導材料製作成視頻,放到YouTube網站上,方便更多的人分享。他有意識地把每段視頻的長度控制在10分鐘之內,以便網友有耐心理解、“消化”。沒想到,視頻很快就受到了網友們的熱捧。“他們的留言充滿了感謝與鼓勵,讓我欲罷不能。”可汗說,那時,他每天下班後,就一頭扎進臥室的衣櫥間裡,用放在其中的簡單設備拍攝、製作視頻,平均每晚要工作3個小時。不久,他又開始嘗試製作科學、電腦等相關科目的輔導視頻。
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營利性的“可汗學院”網站,用視頻講解不同科目的內容,並解答網友提出的問題。除了視頻授課,“可汗學院”還提供線上練習、自我評估及進度跟蹤等學習工具。很快,這個網站每月的平均點擊量,達到200多萬次。2009年,可汗乾脆將基金公司的工作辭掉,全身心投入到“可汗學院”的建設中來。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可汗的教學視頻,也許會感到有些失望。你看不到製作精良的畫面,也看不到眉飛色舞、口若懸河的主講人。實際上,那些視頻中根本沒有人,只有一塊寫字板,上面有一堆文字、數字、公式等,偶爾配上一些顏色鮮艷的線條。但是,你可以聽到可汗清晰的旁白。他是故意選擇“不出鏡”的。“傳統的教學視頻中,老師站在黑板前滔滔不絕,會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讓網友產生壓力。我選擇這種形式,是希望能更好地帶領觀眾跟著我一點一點地思考。”
瀏覽“可汗學院”網站的,有功課遇到困難的學生,有想從這裡得到啟發的老師,還有特意就某個問題前來求教的人。大家的留言總是讓人振奮:“我剛想放棄物理課,是你救了我”、“你簡直就是數學上帝”……對於“可汗學院”的巨大魅力,伊塔卡學院的新媒體專業教授金·格萊格森指出:“大家都是在想學知識的時候來觀看這些視頻,因而效果比較好。而傳統的教育體制,多少都帶有強迫性。此外,這些視頻可以反覆觀看,直到你弄懂為止。”可汗給“可汗學院”的定位也非常明確:“我希望我所成立的是一個獨立的虛擬學校,所有人只要想學習,就可以來到這個平台,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不斷前進。他們可以在這裡得到反饋、評價和訓練。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而老師更像是教練。”
可汗每天製作3段視頻。精通數學的他,可以僅憑記憶就製作出大部分數學輔導視頻。但是,隨著“可汗學院”所涉及領域的不斷擴展,他意識到了充電的重要性。如果他對哪門想教的課不熟悉,就會自己先“惡補”一番。一次,可汗在製作一段視頻前,花了兩個星期來準備。“我打電話給所有認識的教授和熟人,對他們說,‘咱們出來喝杯酒,聊聊吧’。蒐集了兩周的材料後,我對這個問題終於有了清晰的理解,這才開始動手製作視頻。”在他看來,網路教學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得到即時的反饋,讓他可以根據網友的反饋,不斷完善視頻。“如果觀眾沒能理解,或者發現了其中的錯誤,我會重新製作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