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優047(2001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01010)

K優047(2001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01010)

K優047該組合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品種,全生育期平均為149天,株高109厘米,苗期長勢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K優04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  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
  • :稻屬
詳細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與種植,制種技術要點,

詳細信息

品種審定編號:國審稻2001010
品種名稱:K優047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K17A×成恢047;K優047是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和水稻高梁研究所用K17A與成恢047組配選育而成。
省級審定情況:2000年四川省、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葉片稍窄,劍葉直立,葉色深綠,單株分櫱15~20個。穗容量大,一般達18~20萬/畝,成穗率70%左右。穗呈紡錘形,每穗平均著粒數136.7粒,實粒114.7粒,結實率83.9%。抽穗整齊,黃熟轉色好,穀粒淡黃色,長粒型,稃尖紫色,無芒,籽粒飽滿,千粒重26.8克。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1%,堊白度1.6%,堊白率22%,膠稠度4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1%,食味較好。抗性:葉瘟3~5級、頸瘟0~5級、白葉枯瘟1級,抗病能力明顯優於汕優63。
該品種全生育期147天左右,與對照汕優63相近,株高108.9厘米,主莖葉片數16.5葉,株型緊湊適中,葉片窄直上舉,透光性好,葉色濃綠,生長茂盛,分櫱力較強,單株分櫱15-20個。穩長24.4厘米,穗著粒136.7粒,結實率83.9%,千粒重26.8克,後期黃熟轉色好,抗病性鑑定結果,葉瘟3-6級,頸瘟1-7級。米質檢測,糙米率82.2%,整精米率51%,拉長6.9毫米,長寬比3.0,堊白率22%,堊白度1.6%,膠稠度4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1%。

產量表現

1998—1999年參加四川省優米組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19.7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0.67%;1999—2000年參加貴州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64.9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10.5%。1999年參加四川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0.2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3.5%;2000年參加貴州省生產試驗平均產畝產601.1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2.5%。

栽培與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早播,培育多櫱壯秧,要求稀播勻播;
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適宜密度為13.2厘米×23厘米,寬窄行栽培可採用(16.5厘米+30厘米)×13.2厘米的排列方式,每穴栽雙株,每畝基本苗要求達到10~12萬;
3、科學管理,建立高產的群體結構:在重施底肥的基礎上,早施分櫱肥,促進早發穩長,提高分櫱成穗率。氮、磷、鉀合理配合,適時施入,本田畝用氮量8~9公斤,底肥占70~80%,追肥20~30%,多施有機肥,少用氮化肥;
4、綜合防治病蟲害

制種技術要點

播期:K優047在成都地區夏制,父本3月底~4月初播種,調時差50~52天,葉差9.0~9.2葉。
全國品審會審定意見:該品種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平均為149天。豐產性好,抗性較強,米質較優,食味較好。適宜在四川省種植汕優63的地區和貴州省海拔1100米以下的水稻種植區種植。經審核,符合國家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
親本來源:K17A(♀)成恢047(♂)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類型: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適種地區:四川、重慶種植汕優63的地區和貴州省海拔1100米以下的水稻種植區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用K17A與成恢047配組育成的三系雜交中秈組合(敬樹忠等, 2000; 刀忠文等, 2004)
2001年重慶審定,編號:渝農作品審稻20010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