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點是指心電圖QRS波與ST段開始的連線點,是心室除極的QRS終末突然轉化為ST段的轉折點,它標誌著心室除極結束和心室復極開始。當心電圖J點從基線明顯偏移後,形成一定的幅度,持續一定的時間,並呈圓頂狀或駝峰形態時,稱為J波或Osborn波。在正常情況下,J波代表心室最晚除極區的時限約為10ms。J點移位常見於運動引起心率加快、早期復極綜合徵、心肌缺血與損傷、心包疾病、急性心肌炎和束支傳導阻滯等。
正常形態,臨床意義,
正常形態
1.J波常始於QRS的R波降支部分,其前面的R波與其特有的頂部圓鈍波形成尖峰一圓頂狀。
2.J波形態呈多樣化,不同的機制可產生不同的J波形態。
3.J波呈頻率依賴性,心率慢時J波明顯,心率快時,J波可以消失。
4.J波幅度變異較大,高時可達數毫伏。
5.J波以Ⅱ或V6導聯最常見(占85%),然而在低溫時以V3或4導聯最明顯。
6.V1、aVR導聯J波多為負向,其餘導聯多呈正向波。V1導聯為正向J波時,又像局限性右束支阻滯圖形。
7.低溫情況下,J波發生率高,體溫在30℃以上J波較小,體溫在30℃以下J波明顯增大。
臨床意義
1.低溫型J波,常伴竇性心動過緩、房室或室內阻滯、Q-T間期延長,易發生惡性室性心律失常。
2.高鈣性J波,同時伴QT間期縮短,一般不伴快速心律失常。
3.神經源性J波,常出現在顱腦損傷、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死亡等患者中,多不伴快速心律失常。
4.早期復極綜合徵的J波,一般不伴器質性病變。
5.特發性J波,即原因不明的J波,在長間歇後更明顯,常可引發致死性惡性室性心律失常。
6.其他:如心肌缺血、心包疾病、束支阻滯等易可引起J波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