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支撐系統架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IT支撐系統架構
  • 外文名:Theinfrastructure of IT support system
IT支撐系統發展現狀,BSS系統,OSS系統,MSS系統,IT支撐系統架構規劃,

IT支撐系統發展現狀

BSS系統

BSS系統主要實現對電信業務、電信資費、電信行銷的管理,以及對客戶的管理和服務的過程,它所包含的主要系統包括:計費系統、客服系統、帳務系統、結算系統以及經營分析系統等。目前國內各電信運營商的基本發展情況如下:
中國移動:中國移動從2001年起開始建設全省集中、一體化的業務運營支撐系統(BOSS),經過了BOSS 1.0、1.5以及2.0的建設,目前正在考慮向下一代BOSS即NGBOSS的演進。
中國電信:中國電信各省公司從2003年起陸續按照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ITSP)的思路開始規劃自身的BSS/OSS系統,原有系統模組的劃分有所變化,但系統功能仍然保留。系統建設仍逐漸由本地網集中向省集中過渡,功能模組之間將共享核心數據模型。
中國聯通:聯通BSS也是以省為中心分別建設各個子系統,包括綜合營賬、綜合結算、專業計費、客服等,目前正在啟動新一代BSS系統試點工程,提出了“兩分兩合”的系統架構以及統一軟體功能需求和業務需求的要求,其重點在於構建穩定的綜合帳務系統和靈活的CRM系統。總體上,各大電信企業都在朝著集中化方向大力建設BSS系統,BSS系統的支撐力度和服務質量總體上有了顯著提高。隨著競爭的日益加劇、業務和資源的形式多樣化以及客戶服務質量要求的提高,各運營商都在加強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應對措施,因此構建快速高效的BSS系統、縮短推出新業務和新產品的周期已經成為爭取市場份額的關鍵。

OSS系統

中國移動:經過幾年的大力發展,目前各省公司圍繞各專業網路,建立了以話務網管、數據網管和傳輸網管為主體的網路支撐系統,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網路管理體系,基本能夠支撐各項業務開通及服務保障功能的實現。
中國電信:繼續落實和推進CTG-MBOSS的發展思路,加大了省集中化的建設力度,在梳理、分析各地市公司現有系統的基礎上,逐步在各省公司建設了以綜合網管和綜合資源管理系統為主的綜合類OSS,極大的提升了網路部門的支撐服務能力。
中國網通:由於企業組織架構以及管理等諸多方面原因,中國網通的OSS在建設模式、系統功能、技術架構等方面都比較複雜,其OSS還處於比較分散的狀況,僅長途話務網管等少數系統實現了統一規劃與建設。目前,網通集團與各省公司正在根據發展規劃中的目標與思路,探索有自身公司特色的OSS建設模式。總的來看,OSS已經得到了國內各大電信運營企業的高度重視,並且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但是國內OSS與國際先進運營商的OSS仍有較大差距,在建設過程中還面臨不少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問題。比如,在建設綜合的網管系統過程中,如何針對日益複雜的專業網路,建立一套完整、合理、規範的資源模型,如何使系統適應不斷調整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等,都是今後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MSS系統

MSS系統是面向管理的支撐系統。狹義的MSS包括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工程管理系統、OA系統、電子郵件系統及企業信息門戶等。廣義的MSS除包含上述系統外,還包括基於BSS、OSS、狹義MSS基礎上面向管理需求的數據綜合挖掘及分析,如企業級的運營決策支撐系統、企業工單流系統,以及包含網路資源和碼號資源在內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等。目前國內各電信運營商的發展情況基本如下:
中國移動:中國移動的MSS建設已由早期OA系統的建設升華到企業統一信息平台的建設。包含人力、財務等的MIS系統的建設在繼續向縱深方向發展的同時,也不斷擴展管理內容,向企業的資源管理系統(ERP)方向發展。
中國電信:中國電信從2003年制定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IT-SP),一年後推出CTG-MBOSS規範,細化了包括MSS在內的各IT支撐系統的建設思路。經過近幾年的發展,MSS逐漸向省集中方向發展,同時各省公司也正在以財務系統為突破口分別進行有關MSS系統的試點。
中國聯通:中國聯通在2002年提出了UNI-IT信息化架構,2003年在山東、浙江兩省分公司試點ERP系統,2005年6月已完成全公司ERP系統的集成,並且逐漸加入人力資源、網路資源管理等功能,MSS系統的雛形也在2005年6月基本完成。總體來說,國內各運營商MSS的建設基本採取集團、省兩級建設模式,逐步向縱深化發展,但同時也分別結合了本企業的發展特點,進行有重點、有突破性的建設,其中突破口一般是企業的最關注的方向,如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
IT支撐系統的規劃建設必須有明確、清晰的架構方法論指導。對於電信運營商的IT支撐系統總體框架,TMF NGOSS給出了eTOM藍圖乃至NGOSS模型。參照eTOM及NGOSS,一般可從功能、流程、數據和基礎設施等多種角度進行總體落地規劃。我們需要不斷歸納總結有關實踐案例經驗。
通過IT支撐系統規劃落地,形成了企業的IT能力。運營商的IT能力框架一般可從業務能力、技術架構和管控架構三個維度建模。我們需要重點關注IT能力框架方法以及IT支撐系統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成熟度模型的指標定義。
其中,技術架構是對系統技術實現框架的規劃,一般包括門戶、集成架構、套用架構、數據架構和基礎架構等內容。我們需要研究各種技術架構模型與方法以及在工程中的運用方案。技術架構的核心是套用架構,它是業務能力的映射,我們需要研究並掌握套用架構設計方法。一般可採用決策矩陣方法設計套用架構,按功能和數據的聚合性原則對套用進行邊界規劃,確保系統內高內聚,系統間松耦合。另外還需辨別公共要求,確定基礎公共服務共享平台。良好的技術架構的設計目標是實現IT資源均衡利用、易擴展,確保系統高可靠性,確保信息安全,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共享和服務集成,快速支撐業務。
業務能力主要從企業決策分析能力、人力財務綜合管控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客戶管理能力、網路運營管理能力、業務支撐管理能力等方面細化。
管控架構主要包括安全策略的制定、安全防護體系的建立、安全評估和安裝加固的對策、身份認證體系的建立、運維管理模式的探索、系統監控和服務流程的落實。
基於“集中化、標準化、信息化”的指導思想,我們需要重點研究有運營商特色的IT支撐系統架構和IT系統全生命周期的管控。集中化可最佳配置全網資源,最大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的運營模式;標準化包括流程標準化、數據標準化、功能標準化、界面標準化等;信息化是低成本、高效運營的基石。

IT支撐系統架構規劃

IT支撐系統的規劃建設必須有明確、清晰的架構方法論指導。對於電信運營商的IT支撐系統總體框架,TMF NGOSS給出了eTOM藍圖乃至NGOSS模型。參照eTOM及NGOSS,一般可從功能、流程、數據和基礎設施等多種角度進行總體落地規劃。我們需要不斷歸納總結有關實踐案例經驗。
通過IT支撐系統規劃落地,形成了企業的IT能力。運營商的IT能力框架一般可從業務能力、技術架構和管控架構三個維度建模。我們需要重點關注IT能力框架方法以及IT支撐系統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成熟度模型的指標定義。
其中,技術架構是對系統技術實現框架的規劃,一般包括門戶、集成架構、套用架構、數據架構和基礎架構等內容。我們需要研究各種技術架構模型與方法以及在工程中的運用方案。技術架構的核心是套用架構,它是業務能力的映射,我們需要研究並掌握套用架構設計方法。一般可採用決策矩陣方法設計套用架構,按功能和數據的聚合性原則對套用進行邊界規劃,確保系統內高內聚,系統間松耦合。另外還需辨別公共要求,確定基礎公共服務共享平台。良好的技術架構的設計目標是實現IT資源均衡利用、易擴展,確保系統高可靠性,確保信息安全,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共享和服務集成,快速支撐業務。
業務能力主要從企業決策分析能力、人力財務綜合管控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客戶管理能力、網路運營管理能力、業務支撐管理能力等方面細化。
管控架構主要包括安全策略的制定、安全防護體系的建立、安全評估和安裝加固的對策、身份認證體系的建立、運維管理模式的探索、系統監控和服務流程的落實。
基於“集中化、標準化、信息化”的指導思想,我們需要重點研究有運營商特色的IT支撐系統架構和IT系統全生命周期的管控。集中化可最佳配置全網資源,最大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的運營模式;標準化包括流程標準化、數據標準化、功能標準化、界面標準化等;信息化是低成本、高效運營的基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