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超新星(I型超新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介紹I型超新星的最高光度,大於第二類,光度的衰減也更加不規則。

關於Ib類超新星(也有人願意稱為第三類超新星)的一個可能例子就是仙后座A超新星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I型超新星
  • 外文名:supernova (Type I)
名詞解釋:,Ib類超新星,

名詞解釋:

supernova (Type I)
幾乎沒有或很弱氫譜線的超新星爆炸,可能是雙星系統中白矮星和另一顆恆星合併而觸發的超新星爆炸。又細分成 Ia, Ib,Ic 等三型,天文學家認為 Ia 型的最大亮度,可能是常數值,所以 Ia型超新星是重要的距離指標。
I型超新星的最高光度大於第二類,光度的衰減也更加不規則。從光度與光譜方面來解釋的話,只是簡單的由於爆發星的化學成分不同,主要依靠恆星的化學成分和年齡分為兩個星族。第一類超新星在漩渦星系的暈里和橢圓星系裡都能觀測到,而第二類超新星只能在年輕恆星——渦旋星系的盤裡。但是這是膚淺的解釋。8至10個太陽質量的恆星能作為第一類的超新星爆發,但是能量只能由碳的燃燒提供。
現有一種爆發機制解釋:第一類超新星要求有碳和氧組成的白矮星,並且是密近雙星系統的一員。從伴星吸引過來的氦緩慢的積累在白矮星表面上,當外層的溫度和密度到達一定限度時,聚變才發生,導致光度劇增,然後又緩慢的衰減,正如第一類超新星爆發時所看到的那樣。這個雙星模型的一個變種假定是白矮星接近其1.4太陽質量的穩定極限。白矮星表面上氣體的不斷積累就會使其質量增加到超過這個危險的閥值。於是星體發生引力收縮,哪怕是微小的收縮也足以引起碳(白矮星的主要成分)反應並在瞬間轉變為鎳和鐵。白矮星就在爆發中被摧毀。
不過出現了一種被稱作“危險地加碼”的新版本解釋。由兩個離得很近的白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其軌道能量會由於引力輻射而消耗,兩顆星就會在遠短於宇宙年齡的時間內越靠越近,最後的猛烈碰撞所釋放的能量就可能高到第一類超新星的規模。

Ib類超新星

關於Ib類超新星(也有人願意稱為第三類超新星)的一個可能例子就是仙后座A超新星遺蹟。這個星雲(已經膨脹出去的物質)的優越性是在光學、X射線和射電波段都能看到它。對星雲膨脹速度的測量表明那個超新星必定是1670年左右在僅為九千光年的距離處爆發的。但是沒有任何有關的記錄,儘管那個時候有許多天文學家在注視著天空,因而一個如此鄰近的時間不可能被漏掉,更何況有一個月的時間它比天狼星還要明亮。有一些科學史研究者分析了天文學家Royal John Flamsteed的著名星表(有漂亮的星座圖),似乎發現了這個星的蹤跡。這個星表是依據在1680年進行的觀測而於1725年問世的,它在仙后座A的位置上顯示有一顆六等星(正是肉眼所能見的限度),被Flamsteed稱為仙后座3,但是在更早的星表里和後來從1835年開始匯集的星表里都見不到。當時沒有人注意到這顆微弱的星是剛剛出現在天空中的。但是為何爆發會如此微弱,有種可能是膨脹的外殼裡形成的極大量塵埃吸收了所有來自中心的光,不過鐵的缺乏意味著這個星雲與第二類超新星遺蹟不同,而且似乎並沒有留下一顆中子星,因為一顆形成三百年的中子星的表面溫度應當仍有三百萬度,因而應該是一個可以探測的X射線源。於是這個只有可能是罕見得多的Ib類超新星,其起因可能是一種不同的恆星爆發機制,即不是由恆星核心的引力坍縮而是由一種屬於“沃爾夫—拉葉”(Wolf-Rayer)型的極熱恆星的不穩定性所引發。一個在法國薩克雷的核研究中心發展起來的理論模型得出,這種爆發的最大光度只是太陽的1億倍,也就是比“正常的”I類(Ia類)超新星小十倍。這樣一種爆發將使恆星完全瓦解,而不留下一具緻密的殘骸。當然還有人推測恆星的簡併核心仍然發生坍縮,但是並不是形成中子星而是黑洞,所以爆發威力也大大減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