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胃後固定術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禁忌症,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名稱

Hill胃後固定術

別名

Hill修復胃後壁固定術;Hill operation

分類

胸外科/食管手術/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手術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手術治療

ICD編碼

44.6606

概述

此術式是經腹部切口行裂孔疝修復,進而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手術原理:
1.恢復腹段食管,保持腹內食管段的長度。
2.加大胃食管角(His角)。
3.緊縮賁門部套索纖維,使食管下括約肌的腔內壓升高。

適應症

Hill胃後固定術適用於:
1.頑固性反流性食管炎,系統內科治療無效者。
2.反流性食管炎已引起食管潰瘍、狹窄、出血及呼吸道併發症。
3.食管裂孔疝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且伴發腹內臟器病變,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或幽門梗阻,需作腹內手術者。
4.較大的食管裂孔疝已對胸內臟器產生壓迫,出現心肺功能障礙者。
5.Barrett食管。

禁忌症

1.患者肥胖,腹部顯露困難者。
2.營養狀態低下且未獲得矯正者。
3.食管周圍粘連嚴重者。
4.其他不適宜手術者。

麻醉和體位

1.硬膜外麻醉或靜脈全麻,氣管內插管。
2.平臥位,左季肋部稍抬高(30°)。

手術步驟

1.經上腹正中切口,上達劍突,下至臍,如劍突粗大或向腹內彎曲影響術野顯露可一併切除。如果脾臟粘連於胃大彎,嚴重影響游離度,也可一併切除。
2.進入腹腔後先切斷肝左葉三角韌帶,並將肝左葉牽向右側,助手再協助將胃向左側牽開。切開膈食管膜,顯露膈食管裂孔部位,儘量保留胃食管連線處形成的膈食管束的纖維蜂窩組織。
3.切斷小網膜顯露食管裂孔,游離食管下段並將食管輕輕牽向左側,將賁門與膈肌附著處切開。分離食管裂孔周圍的纖維組織。一般不必切斷胃短血管,必要時可切斷最上面的一支。切斷膈食管韌帶和脾胃韌帶的上半部分,使胃底向上方游離,將胃牽向左側,顯露胃後方的解剖結構。於腹主動脈前筋膜後可以觸到腹主動脈和腹腔動脈。正中弓狀韌帶正好位於腹腔動脈幹上方。切開腹主動脈前筋膜,將手指由腹主動脈前筋膜下方伸過直抵腹腔動脈,作鈍性分離,輕輕推壓腹腔動脈,將腹主動脈前筋膜由腹主動脈上分開,顯露正中弓狀韌帶。緊貼手指用Babcock鉗將腹主動脈前筋膜提起,縫線可直接穿越腹主動脈前筋膜,避免損傷腹腔動脈。
4.將食管裂孔在食管後方用不吸收縫線疏鬆縫合對攏,以通過一手指尖的寬度為宜。將胃翻轉,顯露前、後膈食管束。用不可吸收縫線由前膈食管束進針,穿經後膈食管束及主動脈前筋膜。通常縫合4~5針。首先將上方3針打單結,而後用長止血鉗夾住。此時要測定胃食管交界區壓力,將一根測壓管經鼻置於胃食管連線處,根據測壓結果調整線結的鬆緊。如壓力大於5.33kPa(40mmHg),則將打結的縫線放鬆;如壓力小於3.33kPa(25mmHg),則應收緊線結。壓力調整合適後[3.33~4.67kPa(25~35mmHg)],先繫緊上面3針的第二個結,而後將其餘2根縫線打結。這時腹內食管的長度約3~4cm。最後將胃底和膈肌縫合1針固定。

術中注意要點

1.剪開膈食管膜時,注意膈食管膜切緣的止血。
2.胃固定時注意保護腹腔動脈和腹主動脈免受損傷。
3.縫合時勿傷及迷走神經。
4.分離時勿傷及脾臟。
5.本術式操作複雜,臨床套用較少。

術後處理

1.呼吸道分泌物多時,除套用抗生素外,可用纖維氣管鏡吸除呼吸道分泌物。
2.胃腸持續減壓。給予靜脈高營養。
3.胃管拔除後,進軟食並繼續飲食療法和抗酸治療。

併發症

1.迷走神經損傷。
2.胃麻痹或幽門梗阻。
3.術後肺部炎症,肺不張,甚至形成膿腫。
4.切口感染,膈下膿腫,腹膜炎。
5.晚期併發症有裂孔疝復發,食管炎及食管狹窄加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