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b定律

Hebb定律,又名赫步定律,1949年Hebb提出了突觸學習的模型,這個模型被稱為“Hebb定律”。1973年Bliss和Lomo第一次闡述了在哺乳動物的腦中存在的長時程增強機制(LTP:Long-Term Potentiation)。這些發現十分重要,它們奠定了在神經生物學分子層次上研究學習的基礎。在神經生物學中,學習定義為人或動物通過神經系統接受外界環境信息而影響自身行為的過程,學習在腦中分子層次發生的過程是神經元突觸處連線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Hebb定律
  • 別稱:赫步定律
  • 提出者:Hebb
  • 提出時間:1949年
相關實驗
在hebb的實驗中,被試者在被隔離12、24、48小時後,被要求做簡單算術、字謎遊戲和組詞等測試.結果發現,被隔離的時間越長,測試的成績越差。有的被試者變得很難集中注意力,並容易激動,還有對刺激過敏、緊張焦慮、情緒不穩、思維遲鈍等症狀。奇怪的是,有的還出現了錯覺和幻覺。儀器顯示出他們的腦電波比隔離前明顯減慢。隔離時間如果過長,有些人會無法忍受,要求中途退出實驗。
這個實驗達到極端會是怎樣呢?德國法西斯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們把兩個犯人各自關在一間房子裡,與外界完全隔絕。經過較長的時間,一個人發瘋了;另一個人自己和自己下棋,被放出來時成了一流棋手。
這些實驗告訴我們,人如果不能持續地從外界獲得刺激,身心就會變得不正常。這個定律叫做“感覺剝奪定律”。
神經元具有活動依賴性的可塑性變化。突觸傳遞的可塑性指突觸前神經元的反覆活動,導致突觸傳遞效能產生的改變。其中在給予強直刺激的條件下,有突觸後電位增大的長時程增強和突觸後電位減少的長時程抑制。突觸前細胞的重複刺激可以增加突觸效應並使突觸後興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