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特點
借鑑創新
俄羅斯AK-130型艦炮配備了炮瞄雷達、紅外和光學
火控系統,即使在強烈干擾或艦隊電子系統戰損的情況下,還可用炮塔右上方的光電瞄準裝置進行半自動自主控制,以保持戰鬥力,具有極高的射擊精度和很高的可靠性、生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射速高達每分鐘70發,在對岸打擊時可以提供持續的猛烈火力支持,相比之下,同口徑的地面火炮持續射速不過每分鐘2~3發。在執行對岸火力支援任務時,1門這樣的艦炮便可抵得上1個炮兵營的地面火炮。
H/PJ38型單管130毫米艦炮,設計部分借鑑了
俄羅斯AK-130雙管130毫米
艦炮的成熟技術,借鑑主要為艦炮機械設計上,這是中國艦炮領域較為薄弱的地方。而火炮電氣控制和瞄準隨動系統則全部採用國產化全新設計。
為提高適裝性,此炮在原理樣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減重設計和反后座力設計。原設計採用採用單管雙鏈路供彈、水冷卻;身管長(連炮尾)70倍口徑;使用彈種:榴彈、爆破彈、炮射飛彈;全自動裝填;火線高2.5米至3米;射速40發/分鐘(左右);射程(非制飛彈)29.5千米;全炮重量(不含外圍設備)大於50噸;採用玻璃鋼隱身防盾;炮本體安裝甲板下設定二層供彈系統,一甲板為彈鼓轉運間、二甲板為彈藥艙及下揚彈機。此炮的工作方式為“中心”戰鬥工作方式和“維修”工作方式。
減重設計
為達到設計目的,提高適裝性,H/PJ38 型艦炮進行了大膽的減重設計。從披露的照片看,該炮的炮塔相比於它130 毫米的口徑,顯得小巧緊湊。從052D 型艦的俯視圖可見,該艦艦首錨艙之後是單130 主炮,炮後則是32 單元垂髮裝置,艦體前段區域留給“單130”的長度比“現代”級短得多。這意味著艦炮系統甲板之下的部分,也進行了深度的輕量化、小型化改造,這才使得該炮的彈藥艙、裝填機構體積明顯比AK130 縮小。當然,這樣的改造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對備彈鼓進行改造,就會減少待發彈的數量。但作為艦上的輔助武器,130 毫米主炮現在一般並不用於對空射擊,待發彈數量少一些,不會影響該炮的對海/ 對陸炮擊能力。
不過,H/PJ38 型艦炮雖然在設計上儘量輕量化,但該炮的火線高度相比於AK130 型艦炮,不降反升。從照片上分析,該炮的火線高約2.5 米,炮塔為火炮俯射留了足夠的餘量,說明新型艦炮吸取了MK45 等西式中口徑艦炮的成功經驗,注重加強火炮的俯角,以便於在各種複雜海況、艦艇受損側傾時,火炮仍能正常瞄準射擊。
減重設計在保證結構強度的要求下儘量採用鋁合金部件,這也是各國艦炮減重設計的一個通行做法,如俄羅斯AK-176型艦炮就大量採用鋁合金構件;再就是取消一路供彈鏈路,單管艦炮雙鏈路供彈的好處是可以在射擊中快速進行任務轉換,由於雙路供彈可掛載不同種類彈藥,轉換時不需要進行彈種識別,減少彈藥損耗。單管單鏈路供彈在遂行單一任務時,射速並無影響,但在射擊中進行任務轉換時,需要增加彈種識別的時間,並會消耗一些炮彈。
反後坐力
反后座力設計就是減小艦炮發射時后座力的能量,以期降低對艦載設備所帶來的衝擊和振動。這裡有一個數據,雙100毫米艦炮射擊時的后座力為225552.9N(單管,雙管乘2),從而可見艦炮射擊時后座力之大。鑒於單130毫米艦炮的初速、射程等指標已經固化,減小后座力的措施估計為加裝炮口制退裝置。
其火炮系統參考了俄制的AK130艦炮,射程近30公里,射速約40發/分鐘,特別是具備發射火箭增程制導炮彈的能力,射程過百公里,在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中尚屬首次。
測速雷達
H/PJ38型單管130毫米艦炮,炮管根部安裝一部小型測速雷達,可在炮彈出膛後測定該枚彈丸的速度。從安裝方式看,這部測速雷達看上去是非常“隨意”地安裝在炮管上的,更像是一種試驗裝置——“昆明”艦是該型火炮第一次裝艦使用,入役後將在靶場對該炮進行長時間的測試,在靶場測試時,測速雷達可以儘快掌握火炮的實際射擊諸元,與理論計算值對照,從而出台該炮的全部射表。在正式服役後,主炮的測速雷達並不一定要安裝在炮管上或炮塔上,也可以安裝在艦橋上,以避免火炮發射時的劇烈震動對精密設備造成的損壞。
性能數據
H/PJ38型單管130毫米艦炮參考數據:
身管長
| 70倍口徑(連炮尾)
|
使用彈種
| 榴彈、爆破彈、炮射飛彈
|
裝填方式
| 全自動裝填
|
火線高
| 2.5米至3米
|
射速
| 40發/分鐘(左右)
|
射程
| 29.5千米(非制飛彈)
|
全炮重量
| 大於50噸(不含外圍設備)
|
防盾材質
| 採用玻璃鋼隱身防盾
|
總體評價
總體上看,H/PJ38型單管130毫米艦炮採用了傳統的130 毫米身管和彈藥,但在炮塔設計、減重措施等方面,卻沒有走入俄式火炮的俗套,是一種集成東西各國艦炮優秀特點的新穎產品。人們期待新型艦炮在未來海軍的演習、作戰行動中取得良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