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重返月球熱潮中,航天專家又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在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的基礎上,在
近地點作一
次軌道機動,使
遠地點達到月球,從而成為
地月轉移軌道。GTO軌道的近地點高度約200千米,遠地點高度約36 000千米,近地點速度是10.239千米/秒,要把它變成地月轉移軌道,只需在近地點提供0.677千米/秒的速度增量。
將GTO軌道變成地月
轉移軌道,比起將200千米的圓形停泊軌道變成地月轉移軌道,大大減小了對速度增量的需求,但因為這個速度增量一般是由月球探測器的軌控發動機提供,這個速度增量需求仍然很大,發動機的連續工作時間很長,重力損耗會很大。減小這種損耗的有效做法是將一次機動分成幾次進行,逐步提高
近地點的速度。這種新的設計方案就是在GTO軌道與
地月轉移軌道之間增加幾條調相軌道(phasing orbit)。在國際上,我國的嫦娥1號
月球探測衛星首次採用這種方案來發射。
嫦娥1號具體的發射方案是,先由長征3號甲
運載火箭將探測器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千米、
遠地點高度51000千米、運行周期約為16小時(15.81小時)的“超GTO軌道”;探測器與運載器分離後,先在這條軌道上運行兩圈,在這期間將在遠地點作一次小的軌道機動,將近地點抬高到600千米;在16小時軌道上運行第三圈到達近地點時,進行第一次大的軌道機動,將軌道周期變為24小時;在軌道上運行一圈,再次到達
近地點時,作第二次大的軌道機動,將運行周期增加到48小時。探測器在這三條大
橢圓軌道上共運行約5天。探測器在調相軌道運行結束到達近地點時,再作第三次大的軌道機動,使
探測器進入
地月轉移軌道。隨後探測器將沿著這條轉移軌道飛向月球,飛行116小時後到達
近月點。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嫦娥1號選擇這種方案有幾個優點,一是可以確保重力損耗控制在5%以下。二是將
運載火箭的入軌點和三次機動的
近地點安排在同一地區,有利於軌道機動時的地面監測。三是由於中間安排了24小時的軌道,可以比較方便地解決發射日期後延的問題。具體的做法是:在確定了
地月轉移軌道近地點的時點後,我們不是提前5天,而是提前6天發射。如果能按時發射,則在24小時的軌道上運行兩圈;如果不能,則可推遲到第二天發射,相應在24小時的軌道上只運行一圈,兩種情況都可以使探測器在預定的同一時刻到達轉移軌道的近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