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簡介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F1)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它是賽車運動中等級最高的一種。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SA)規定標準製造的賽車。這些標準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規定
F1大賽的統籌工作,均由FIS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FISA要求F1賽車採用排量為3L、12缸以下、不加增壓器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F1賽車的底盤採用碳化纖維為製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賽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50-70毫米。與普通的汽車相比,F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極為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謂“開式車輪”。
每輛F1賽車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傑作。一輛這種賽車的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甚至不亞於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F1汽車大賽,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和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後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福特汽車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車大賽比作“高科技奧運會”。在汽車大賽中推出的新型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凝聚著眾多研製者的心血,並代表著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車大賽還是各國科技人才素質的較量。據悉,德國約有2000多名專業人才直接從事賽車的設計、製造和研究工作、美國約有1萬人;而日本則最多,估計近2萬人左右。
所有參加F1大賽的車手,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世界車壇的精英。每一位車手在躋身F1大賽前,都必須經過多個級次的選拔,例如小型車賽、三級方程式(F3)車賽等等,堪稱過五關、斬六將,而要成為世界冠軍,更非易事。他必須身經百戰,集賽車技術、天賦及鬥志於一身。
根據FISA的有關規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所有駕駛F1賽車的選手,都必須持有FISA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每年只有少數的優秀車手有資格參加決賽。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16個賽場。他們有的現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非;有的則是街道串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弄不好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鬱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S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衝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每一賽車都需在車賽前三天進行試車,然後根據試車圈速排列起跑位次。通常在試車的時候,共有28-30輛賽車參加計時,但最終只取前26輛賽車參加比賽。正式比賽開始,各車手按排位從相繼不遠的起跑位置出發。進入前6名可得分。第一名是10分,第二名是6分,第三到第六分別是4到1分。
定義
除了一級方程式外,也有二、三級方程式。例如:F3(三級方程
賓士F1(12張)式)——程叢夫就曾經參與其中。 在以前也有F2(二級方程式),但由於經營不善,被後來的F3000(尾氣排放量均為3000CC的方程式賽車)所取代。但是F3000由於市場推廣不利於賽車成本的原本,被更具競爭力的GP2賽事所取代——霍肯伯格就是2009年GP2的總冠軍。 將方程式賽車由低級別至高級別排列可列為:卡丁車;康巴斯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和寶馬方程式、FC2000;F3;GP2、A1;F1。 想成為F1車手,一般都要經過F3和GP2的磨練。而很多優秀車手都可以從F3直接進軍F1。更有甚者直接從雷諾、寶馬方程式進入F1,芬蘭車手基米·萊庫寧(KimiRaikkonen)就是這樣的天才。 除了F1之外,還有其它不同等級的方程式比賽像是F3、F3000、FormulaFord、FormulaRenault等等,他們都屬於方程式賽車的一種,只是各自的規範不同,而F1是FIA所制訂的方程式賽車規範中等級最高的,因此以1命名。 F1的主辦單位是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汽車協會FIA(法文:FederationInternationaledel'Automobile的縮寫),主席是讓-托德(JeanTodt)先生。FIA與伯尼-埃克萊斯通(BernieEcclestone)所擁有的F1管理公司(FOM:FormulaOneManagement)關係密切,總部設於英國倫敦的FOM負責的是F1在世界各個賽站的商業與廣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