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波

F波(F wave)是運動遲發反應,它出現在複合肌肉動作電位之後。在上肢腕部刺激正中神經和尺神經,F波出現的潛伏期常為25~32ms。在下肢踝部刺激腓神經和脛神經,F反應出現的潛伏期為45~56ms。

F反應起源於逆向傳導的動作電位,後者傳導至前角細胞並使其出現後發放電位,此動作電位沿著神經傳導,再經過刺激點到達肌肉。F反應實際上是小的CMAP,代表了所檢神經支配肌纖維的1~5%水平。F反應傳入與傳出通路均為純運動纖維,其中沒有突觸傳遞,不能算真正的反射。

每個F波在潛伏期、形態及波幅上會有所差異,因為每次刺激會興奮不同數量的前角細胞。其中最短潛伏期反應直徑最大及最快速傳導運動纖維。數個指標用於評估F反應,以最短潛伏期F波潛伏期最為常用。F波出現率是在一定數量刺激後出現F波的數量。正常F波出現率為80~100%,應始終在50%以上。F波離散性是用於評估F波最小和最大潛伏期差異的指標。F波離散性在上肢為4ms以內,下肢為6ms以內。F反應可在任何神經引出。但其中腓神經是唯一的例外,即使正常人也很難在腓神經引出F反應。應注意病人在睡眠或鎮靜時F反應可消失。

基本介紹

  • 名稱:F-波
  • 所屬分類:神經電生理
檢查方法,臨床套用,

檢查方法

為引出F波,設定與運動傳導檢測一樣,並在周圍神經遠端刺激。然而,應對EMG機器進行調整以記錄F反應。增益設在200uv(因為F波的波幅很低);掃描速度依據所檢神經長度的不同調至5~10ms。應確保每次均為超強刺激,刺激器反向使陰極面向神經近端。儘管F波也可以在刺激器置於標準的位置下獲得(陰極面向遠端),但從理論上來說存在陽極阻滯可能(即陽極下神經處於超極化,阻滯從陰極下神經去極化傳導來的動作電位)。注意刺激頻率應不快於每兩秒1次(0.5 Hz)。這樣可避免後一次刺激發生在前一次刺激後的反應期內。

臨床套用

F波在臨床套用價值非常有限,因為它對於病變部位和病因的確定缺乏特異性。通常都認為F波是用來評估神經近端的功能,但實際上它是檢查了整條神經。儘管如此,F波能夠檢測整條神經環路,也可用作內對照來協助判斷其他神經的異常。通常有人會認為F反應應在神經根或神經叢診斷中發揮更大作用。但從臨床實際角度來看,F反應在這些疾病診斷價值有限。與其他運動神經傳導檢測一樣,症狀側及無症狀側F反應的比較可提供有用的臨床信息。如果周圍神經遠端潛伏期正常,F反應延長可見於近端神經病、神經叢或神經根病變,F波檢測不能為上述病變的進一步定位提供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