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問題概述,原理,相關比較,
問題概述
ECDLP即橢圓曲線上的離散對數問題。1987年,Koblitz利用橢圓曲線上點形成的Abelian加法群構造了ECDLP。實驗證明,在橢圓曲線加密算法中採用160bits的密鑰可與1024bits密鑰的RSA算法的安全性相當,且隨著模數的增大,它們之間安全性的差距猛烈增大。因此,它可以提供一個更快、具有更小的密鑰長度的公開密鑰密碼系統,備受人們的廣泛關注,為人們提供了諸如實現數據加密、密鑰交換、數字簽名等密碼方案的有力工具。
在1976年,由於對稱加密算法已經不能滿足需要,Diffie 和Hellman發表了一篇叫《密碼學新動向》的文章,介紹了公匙加密的概念,由Rivet、Shamir、Adelman提出了RSA算法。
隨著分解大整數方法的進步及完善、計算機速度的提高以及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為了保障數據的安全,RSA的密鑰需要不斷增加,但是,密鑰長度的增加導致了其加解密的速度大為降低,硬體實現也變得越來越難以忍受,這對使用RSA的套用帶來了很重的負擔,因此需要一種新的算法來代替RSA。
1985年N.Koblitz和Miller提出將橢圓曲線用於密碼算法,根據是有限域上的橢圓曲線上的點群中的離散對數問題ECDLP。ECDLP是比因子分解問題更難的問題,它是指數級的難度。
原理
橢圓曲線上離散對數問題ECDLP定義如下:給定素數p和橢圓曲線E,對Q=kP,在已知P,Q 的情況下求出小於p的正整數k。可以證明由k和P計算Q比較容易,而由Q和P計算k則比較困難。
將橢圓曲線中的加法運算與離散對數中的模乘運算相對應,將橢圓曲線中的乘法運算與離散對數中的模冪運算相對應,我們就可以建立基於橢圓曲線的對應的密碼體制。
例如,對應Diffie-Hellman公鑰系統,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在橢圓曲線上予以實現:在E上選取生成元P,要求由P產生的群元素足夠多,通信雙方A和B分別選取a和b,a和b 予以保密,但將aP和bP公開,A和B間通信用的密鑰為abP,這是第三者無法得知的。
對應ELGamal密碼系統可以採用如下的方式在橢圓曲線上予以實現:
將明文m嵌入到E上Pm點,選一點B∈E,每一用戶都選一整數a,0<a<N,N為階數已知,a保密,aB公開。欲向A送m,可送去下面一對數偶:[kB,Pm+k(aAB)],k是隨機產生的整數。A可以從kB求得k(aAB)。通過:Pm+k(aAB)- k(aAB)=Pm恢復Pm。同樣對應DSA,考慮如下等式:
K=kG [其中 K,G為Ep(a,b)上的點,k為小於n(n是點G的階)的整數]
不難發現,給定k和G,根據加法法則,計算K很容易;但給定K和G,求k就相對困難了。
相關比較
ECC與RSA的比較
ECC和RSA相比,在許多方面都有對絕對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抗攻擊性強。相同的密鑰長度,其抗攻擊性要強很多倍。
計算量小,處理速度快。ECC總的速度比RSA、DSA要快得多。
下面兩張表示是RSA和ECC的安全性和速度的比較。
攻破時間(MIPS年) | RSA/DSA(密鑰長度) | ECC密鑰長度 | RSA/ECC密鑰長度比 |
10 | 512 | 106 | 5:1 |
10 | 768 | 132 | 6:1 |
10 | 1024 | 160 | 7:1 |
10 | 2048 | 210 | 10:1 |
10 | 21000 | 600 | 35:1 |
RSA和ECC安全模長得比較
功能 | Security Builder 1.2 | BSAFE 3.0 |
163位ECC(ms) | 1,023位RSA(ms) | |
密鑰對生成 | 3.8 | 4,708.3 |
簽名 | 2.1(ECNRA) | 228.4 |
3.0(ECDSA) | ||
認證 | 9.9(ECNRA) | 12.7 |
10.7(ECDSA) | ||
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 | 7.3 | 1,654.0 |
RSA和ECC速度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