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DNA載量和亞型及宿主遺傳標記與乳腺癌相關性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任澤舫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EB病毒DNA載量和亞型及宿主遺傳標記與乳腺癌相關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任澤舫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現有的大量相關研究僅揭示了約50%的乳腺癌病因。EB病毒(EBV)是一種新的乳腺癌可疑危險因素,已在乳腺癌組織被發現;在EBV高度相關的鼻咽癌高發區,我們發現了反映EBV重激活的血清EBV-IgA抗體與乳腺癌顯著相關。然而,此抗體並非反映EBV存在的直接指標,其DNA才是;乳腺癌與正常人群體內EBV-DNA載量差異是確定乳腺癌與EBV關係的重要證據,但未見報導。此外,EBV亞型、特定環境及機體易感性與具有致癌性的EBV激活過程也密切相關。故此,本項目將利用我們已建立的乳腺癌病例對照(各1200例)人群,檢測其血液單個核細胞中EBV-DNA載量和亞型及宿主相關基因多態性,同時調查與EBV激活的相關環境因素,從而綜合分析其互動作用對乳腺癌發生風險的影響,以明確EBV與乳腺癌的關聯,獲得致癌EBV亞型及其相關環境因素和易感標記物,為EBV致癌機制提供線索,也為針對性防控乳腺癌提供依據。
結題摘要
本項目收集了乳腺癌病例和對照人群各1600餘例以及近3000例乳腺癌佇列人群,獲得了所有研究對象的流行病學信息和血尿等生物樣品,並對2400餘例病例人群進行了常規追蹤隨訪;檢測了血液單個核細胞(PBMC)中EBV-DNA載量及其兩種EBV亞型和多種相關基因的遺傳多態性,如EBV激活相關基因、甲基化基因、FGFR2通路基因等,並對多種可能與EBV激活等相關的環境因素進行了調查,如某些金屬類金屬水平、體育鍛鍊和睡眠等。結果顯示,PBMC中EBV-DNA及其基因組中的 F/f亞型與乳腺癌風險無關聯,但其D型顯著增加乳腺癌發生風險;廣州地區成年女性均存在EB 病毒既往感染,抗VCA-IgA陽性率隨著年齡逐漸增高,而抗EBNA1-IgG OD 值則逐漸下降;EBV激活相關基因TSG101 rs2292179 變異等位基因與低BMI可協同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ATF2 rs3845744變異等位基因顯著降低乳腺癌風險,尤其在絕經後女性;FGFR2 rs2981582與ER陽性但非陰性乳腺癌關聯顯著,FGF1 rs250108 和 RBFOX2 rs2051579則與陰性但非陽性乳腺癌顯著相關,FGFR2 rs2981582與體育鍛鍊對乳腺癌風險具有效應修飾作用,FGFR2 rs2981582 和 MTHFR rs1801133兩位點的變異等位基因也協同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甲基化相關基因及其多態性位點MTHFR rs1801133的變異等位基因可與低硒水平協同增加乳腺癌風險;等位基因不平衡基因MUC16 rs2591592 和SLAMF1 rs1061217與乳腺癌發病風險相關,而ZNF331 rs8109631 和 CHRAC1 rs10216653則與乳腺癌預後相關;另外,夜班可增加乳腺癌發生風險,午睡可降低其風險,睡眠時間過短和過長也均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值夜班和過長睡眠時間會協同增加乳腺癌風險。上述結果從另一個角度闡明了EBV與乳腺癌的關聯,特別是提出了這種關聯可能受宿主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影響。本項目已達至原計畫研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