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預警機(E-3A預警機)

E-3預警機

E-3A預警機一般指本詞條

E-3預警機(英語:Boeing E-3 Sentry AWACS),是美國波音公司根據美國空軍“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英文縮寫AWACS——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計畫研製的全天候遠程空中預警和控制飛機,具有下視能力及在各種地形上空監視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的能力。

E-3“望樓”由美國波音公司生產,原型為波音707/320客機。E-3採用四台普惠公司的TF33-PW-100A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93.4千牛。

E-3背部的雷達罩是E-3在外觀上與其他飛機相比最特別的地方。該雷達罩直徑9.1米,厚度1.8米,用兩個支柱支撐在離機身3.3米高處。內部安裝有雷達天線系統,這一雷達系統使E-3能夠提供對大氣層、地面、水面的雷達監視能力。對低空飛行目標,其探測距離達320千米以上,對中空、高空目標探測距離更遠。雷達系統上的敵友識別分系統具有下視能力,並能抗地面雜波干擾。而其他一些雷達在這種條件下無法去除干擾。E-3的單價高達2.7億美元,價格受昂貴的電子設備影響很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E-3預警機
  • 外文名:E-3 Sentry (AWACS)
  • 研製時間:1975年
  • 服役時間:1977年3月
  • 國家:美國
  • 生產商:波音公司
  • 長度:46.61 m
  • 翼展:44.42米
  • 高度:12.6米
  • 機翼面積:283.4平方米
  • 動力系統:四台普惠渦輪風扇發動機
  • 雷達:AN/APY-1型S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
  • 首飛時間:1972年2月5日
發展沿革,歷史背景,定型生產,生產裝備,升級方案,技術特點,性能數據,衍生型號,服役動態,裝備部署,裝備情況,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防空警戒體系是由地面預警雷達和預警機EC-121組成。60年代初,由於轟炸機速度的提高,低空突防方式的廣泛採用與遠距離空-地飛彈的出現,原有防空警戒系統無論從預警距離、預警時間、還是從搜尋低空目標的能力來說均已不能滿足需要。
從1962年起,美國空軍開始考慮發展新的警戒系統,並研究了這種飛機在戰術空戰中作為空中監控與指揮站的可能性。1963年,美空軍防空司令部與戰術空軍司令部提出對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的要求。1964年,美空軍系統司令部在分析當時的雷達技術水平後開展了“下視雷達技術”計畫。1966年3月簽訂雷達技術鑑定契約,1967年決定採用脈衝都卜勒體制,經兩輪對比試飛的篩選,於1973年選取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研製的雷達。
E-3預警機
波音E-3“望樓”預警機
“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的研究契約於1966年4月簽訂,通過方案競爭於1970年選取了波音公司的方案。首先由該公司用波音707-302B型民航機改裝兩架試驗機,用於試驗機載電子設備。試驗機代號為EC-137D,於1972年2月7日首次試飛。首先對比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的雷達,然後用3年時間對雷達、數據處理、顯示和通信系統進行了各分系統的樣機驗證試飛與全系統的綜合試飛。隨後又以波音707為基礎研製了3架E-3A的原型機,1975年E-3A的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用這些飛機對生產型電子設備進行了飛行試驗

定型生產

1977年3月,第一架生產型E-3交付使用。到1978年5月,由首批8架飛機形成了初步作戰能力。到1984年6月,34架E-3(含3架原型機)全部交付完畢。這些飛機在美國本土、歐洲和遠東等地進行過多次演習。按計畫,這些E-3中的1/3駐紮在國外,作為防空警戒與戰術空軍的空中指揮機,其餘駐紮在美國本土,用於本土防空和作為後備力量。
E-3預警機
E-3“望樓”
E-3已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採用,該組織以20億美元的費用引進18架E-3,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防空預警系統。由於在構想的歐洲空戰中,飛機密度比美國原構想的高,因此該型須加大目標處理能力,並改裝抗干擾通信系統。
E-3預警機是直接採用波音707商用機的機身加上旋轉雷達模組、陸空加油模組,雷達直徑9.1m中央厚度1.8m用兩根4.2 m支撐架撐在機體上方。AN/APY-1/2水平旋轉雷達可以監控地面到同溫層之間的空間,包含水面,四具引擎可以提供1兆瓦特的電量給雷達。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E-3預警機採用波音707客機的結構設計
所用的都卜勒脈衝雷達有250英里半徑以上的範圍可以偵測高海拔低速飛行體(以雷達地平線為準),水平脈衝波(BTH)有400英里範圍偵測中低海拔(以雷達地平線為準)的空中載具,雷達組中的副監督雷達子系統可以進一步對目標進行辨認和標出敵我機,並消去地面物體造成的雜亂訊號
其他主要子系統是導航、通訊、電腦(資料解讀)。電腦控制台上顯示器把資料以圖形和表格方式呈現,監視、確認目標、兵器控制調度、戰術管制、通訊...等都是在電腦控制台上完成的。E-3的雷達和電腦子系統可以綜整顯示當下戰場狀態,資料隨時收集隨時更新。包含敵機敵船的持續追蹤,資料可以傳給後方指揮中心,緊急時還可以直接傳給美國的國家指揮中心。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波音E-3“望樓”預警機
在支援空對地行動時,它可以協調禁飛,偵查,空運和近距離轟炸支援等等多種戰術,還有全面的空中資訊提供給指揮官進行空戰部署,所以也是極大的空中防禦資產,E-3可以偵測,辨識,追蹤美國和北約遠方邊境的任何飛機並直接調派戰機攔截。
E-3在美國和北約服役的機型一次加油可滯空8小時(4000英里),新型的英、法、沙特版本換裝CFM56-2引擎後一次可以飛10小時(5000英里)。航程還可以用空中加油來延長,機上還有組員輪班休息區。
首架E-3的工程測試評估在1975年十月開始,1977年三月552空中預警管制中隊 (現為552空中管制中隊,在Tinker空軍基地,奧克拉荷馬州),投入首架E-3服役。

生產裝備

總共有68架生產,兩架半成品(一架是北約、一架是美國空軍)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北約E-3和F-16
美國空軍就有33架E-3現役。28 架在Tinker空軍基地屬於空中指揮部。四架E-3在太平洋空軍部的Kadena基地,日本沖繩和阿拉斯加Elmendorf基地等處。一架TS-3型則是波音測試機。
北約組織有18架 E-3A和相關支援設施。自從規定所有航空器都要有註冊國,北約的18架都註冊在盧森堡,這個沒有空軍的國家。第一架北約E-3於1982年1月交貨。
北約成員英國法國 並不使用北約的E-3A 而是參加研發專案。英法都有自己的E-3。英國有7架。法國有4架,全部都是新型CFM56-2引擎。英國在1970年代曾經預計用Hawker Siddeley Nimrod飛機去接替Avro Shackleton作為預警機平台,後來測試結果不理想而採用E-3。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E-3A以波音707-320B型民航客機為基礎
沙烏地阿拉伯也有五架,也都是CFM56-2引擎。日本有四架波音767預警機上面的裝備和E-3幾乎一樣。
E-3第一次參戰是海灣戰爭沙漠盾牌行動;建立一個全方位雷達網去防堵伊拉克。 而沙漠風暴期間,E-3完成400次任務和超過5,000小時飛行。歷史上第一次有預警機雷達紀錄下了所有空戰經過.,除了提供即時的敵軍動態,E-3 也支援了40次空對空擊落中的38次。

升級方案

雷達系統升級方案(RSIP)由美國和北約共同開發,加強E-3的電子反制措施和系統可靠度、可用性、維護性,軟硬體的提升加強了偵測目標的能力尤其是那些低雷達反射度的物體(如飛彈、匿蹤塗料物體),增強電子反反制來對抗現今威脅的能力,雷達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R&M)以內建在控制臺和維修面板的嵌入式測試裝置來達成。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系統升級
升級利用都卜勒脈衝壓縮波增加資料採樣率、處理範圍、速率解析度,減少訊號完成時間,新的訊號處理算法加強敏感度和明確範圍判定,也加強雷達設定和監控。(RSIP)方案是多方面的跳躍式進步,為了在更遠距離偵測和追蹤更小的目標,好比給雷達加上瞭望遠鏡。加強雷達硬體的可靠度和可維護性能夠減少備品數量和維修時間。控制和處理算法可以防止敵人用電戰反制系統或欺敵假目標。
美軍在2004會計年度完成了升級,法國在2005年完成。
波音707機體已經很久沒有生產,所以日本自衛隊的E-3預警機規劃要用767機體,也就是E-10 MC2A將來也會用來替換美軍的E-3,RC-135和E-8聯合之星指揮機也都是用767機體;然而國防預算的減低為此計畫投下不確定性。

技術特點

E-3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子系統,包括導航、通信和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等。E-3的導航與導引系統可達到綜合導航精度不大於3.7公里。數據顯示和控制系統主要由數據顯示器、多用途控制台、電傳打字機和輔助顯示器組成。顯示有正常與放大32倍兩種倍率,後一種可用於監控和指揮多架戰鬥機的空中格鬥。數據處理系統,能記錄、存儲和處理來自雷達、敵我識別器、通信、導航和引導系統以及其它機載數據蒐集和顯示系統的數據。據稱能處理400個不同目標;為適應歐洲的需要,還要把容量加大到600個。機上的操作員通過控制台上的顯示器,以文字或者圖形的多種格式查看各種信息,並做出各種監視、識別、武器控制、戰場管理和通信的操作指令。
E-3能將收集到的戰場信息實時的傳送給不同的部隊,這些信息包括敵機敵艦、和友機友艦的位置和航向等。當情況緊急時,如核襲擊,這些信息還可以直接被送往美國本土的最高指揮機關。
由於E-3作戰時在空中飛行,它在戰場上生存率較高。其飛行路徑可根據任務和生存需求迅速改變。E-3在空中巡航執勤的時間約為8小時,通過空中加油可大大的延長。
動力裝置
翼下吊艙內裝4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3-PW-100/100A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93.4千牛(9525公斤),駕駛艙後上方有空中加油受油口。
座艙
第一批生產型可載17名乘員,其中駕駛員4名,系統操作員12名,後者分別負責操作通信設備、計算機、雷達和9台多用途控制台,另有值勤軍官1名。
在上層機艙內,由駕駛艙向後依次排列有:通信設備機櫃與通信操作台,數據處理設備機櫃與計算機操作員工作檯,3個一排的9台多用途控制台,值勤軍官工作檯,雷達接收機與雷達操作員工作檯,以及信號處理機機櫃。機尾處是乘員休息間和備用救生器具存放櫃。機艙前部計算機工作檯 左側有跳傘投放機構。原波音-707前貨艙處經改裝後裝有飛行控制設備機櫃,通信設備機櫃,中心配電盤,直流電源機櫃和救生傘櫃。後貨艙改裝後裝有雷達發射機輔助動力裝置,艙壁上開有輔助動力裝置進氣口。參加海灣戰爭的E-3飛機乘員增為機組4人,系統操作員19~29名。
系統
一套液冷系統,用於冷卻雷達發射機,一套循環式空調系統與一套閉迴路衝壓冷卻式空調系統用於乘員和電子設備的空調。發電機容量為600千伏安。後貨艙內有輔助動力裝置。有兩套互不連通的獨立液壓系統;應急時,每一套系統都能滿足操縱飛機和驅動旋轉雷達天線罩的需要。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E-3空中預警機
機載設備可分成搜尋雷達、敵我識別器、數據處理、通信、導航與導引和數據顯示與控制6個分系統。
雷達
威斯汀豪斯公司研製的AN/APY-1型S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主要由尺寸為7.3米×1.52米的平板隙縫陣天線、雷達發射機、雷達接收機與數字式信號處理機組成。可選用脈衝或脈衝都卜勒、高脈衝重複頻率或低脈衝重複頻率、垂直掃描或不垂直掃描、主動或被動等多種工作方式。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條件把360°方位圓劃分成32個扇形區,分別在每一扇形區內選用恰當的工作方式組合,排出雷達掃描工作程式,以適應下視、超地平線遠程搜尋、海上目標搜尋和干擾方位測定等不同作戰任務的需要。雷達有主波瓣窄、旁瓣低、有跳頻、多脈衝重複頻率、動目標顯示等技術特點,能有效地抗禦電子干擾。雷達天線罩是橢圓形截面,直徑9.1米,厚1.8米。中央段為鋁蒙皮加強肋結構,下方通過轉台結構和兩根支柱固定在後機身上。在轉台上有轉動軸承和電器與波導管旋轉關節系統。雷達天線、敵我識別天線、高速戰術情報數據傳輸天線、雷達天線冷卻系統、雷達罩空調系統和玻璃鋼天線罩等均固定在中央段上。雷達工作時,旋轉天線罩由液壓驅動,每分鐘6轉;雷達不工作時,每分鐘1/4轉,以保持軸承的潤滑。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北約E-3
預警機的雷達一般都利用都卜勒頻移來區分目標和地物雜波,但所用天線卻 多種多樣。E-3家族不同於其他飛機的突出特徵是,機背上裝有一個直徑近10m 的“鐵餅”形旋轉天線罩。 其內裝的天線在方位上機械轉動掃描,在仰角上電子掃 描。它的水平波束很窄,能精確分辨開在方位上靠得很近的目標。
E-3 飛機上除了裝有有源和無源雷達探測設備之外,還裝有通信設備、敵我識別設備、導航設備和信息處理 設備等,構成一個小的C1系統,成為戰區C1系統的重要組成環節。這種預警機可同時探測60多個目標,跟蹤其中的200多個,可同時引導和指揮10多架飛機對敵作戰,能保證每天指揮數千架次的飛機對上百個目標採取動。因此可以說,預警機是奪取戰場主動權和贏得勝利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據報導,美國進行的一次計算機模擬表明,預警機可把對敵作戰的效能提高15~30倍。
敵我識別器
雙卡特勒·哈默公司研製的AN/APX-103詢問機為基礎的高方向性詢問-接收編碼式敵我識別系統。其天線與雷達天線背靠背地安裝在雷達天線旋轉罩內。其詢問與接收信號均經信號處理機由中央數據處理機控制。通過該系統能獲取裝有編碼應答機的目標的方位與距離信息。敵我識別系統在一次掃描中能詢問200個以上裝有應答機的空中、海上或陸上目標,給“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指揮官以完整的陸、海、空力量配置情況。
通信系統
裝有14種高頻、甚高頻、超高頻通信設備,以確保E-3對E-3、對空、對地和應急通信。在第三批批生產飛機中加裝三軍通用的時分數字數據傳輸系統。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英國E-3
導航與導引系統
裝有兩套德爾科公司的輪盤木馬Ⅳ慣導系統,諾斯羅普公司的ARN-99奧米加導航設備和瑞安公司的APN-200都卜勒導航儀,綜合導航誤差不大於3.7公里。

性能數據

E-3預警機參考數據
乘員
4人(飛行員、飛行指揮官、領航員、飛行工程師)
長度
46.61米
翼展
44.42米
高度
12.6米
機翼面積
283.4平方米
空重
73,48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57,397千克
動力系統
4×TF33-PW-100非加力發動機
推力
4 × 93.4千牛
最大飛行速度
855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
12,500米
航程
7,400千米
爬升率
2000 呎/min
翼載荷
555.4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24
值勤巡航速度
0.6馬赫
值勤巡航高度
9140米
值勤續航時間
11.5小時(值勤站在起飛點)
8小時(值勤站離起飛點970公里)
6小時(值勤站離起飛點1600公里)
24小時(空中加油)

衍生型號

E-3的主要型別有E-3A、B、C,D四種。EC-137D是用波音707-302B改裝的試驗機,裝4台JT3D-9渦扇發動機,共改裝兩架,其中一架在試飛工作完成後返廠改裝成E-3A生產型。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E-3預警機內部
E-3A
E-3A為美軍的首批生產型。機艙內作了很大的改動,改裝後的機艙內可載乘員17名。其中機組4人,系統操縱人員12名,值勤官1名。系統操作人員分別負責操作通信設備、計算機、雷達和9個多用途控制台。機載設備可分成搜尋雷達、敵我識別器、數據處理、通信、導航與導引、數據顯示與控制等六個部分。
雷達系統有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AN/APY-1型S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條件把360度方位圓劃分成32個扇形區,分別在每個扇形區內選用恰當的工作方式組合。敵我識別系統在一次掃描中能詢問200個以上裝有應答器的空中、海上和陸上目標。
美國太平洋戰區共有4架E-3預警機。分別隸屬961空中管制中隊,基地設在日本,以及阿拉斯加州埃曼多夫基的962中隊。此外,沙烏地阿拉伯訂購E-3A5架,於1987年交付完畢。
英國訂購7架,法國訂購4架,於1989~1992年間交付。到1991年共交付59架E-3。法國採購價格為1.833億美元/架,英國採購價格為2.06億美元/架。日本已提出採購E-3,因波音707已停產,改為採用波音767機體和E-3的電子設備,這表明原E-3的生產已告終止。
E-3A為美軍的首批生產型。機艙內作了很大的改動,改裝後的機艙內可載乘員17名。其中機組4人,系統操縱人員12名,值勤官1名。系統操作人員分別負責操作通信設備、計算機、雷達和9個多用途控制台。機載設備可分成搜尋雷達、敵我識別器、數據處理、通信、導航與導引、數據顯示與控制等六個部分。雷達系統有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AN/APY-1型S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條件把360度方位圓劃分成32個扇形區,分別在每個扇形區內選用恰當的工作方式組合。敵我識別系統在一次掃描中能詢問200個以上裝有應答器的空中、海上和陸上目標。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E-3預警機
E-3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子系統,包括導航、通信和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等。E-3的導航與導引系統可達到綜合導航精度不大於3.7公里。數據顯示和控制系統主要由數據顯示器、多用途控制台、電傳打字機和輔助顯示器組成。顯示有正常與放大32倍兩種倍率,後一種可用於監控和指揮多架戰鬥機的空中格鬥。數據處理系統,能記錄、存儲和處理來自雷達、敵我識別器、通信、導航和引導系統以及其它機載數據蒐集和顯示系統的數據。據稱能處理400個不同目標;為適應歐洲的需要,還要把容量加大到600個。機上的操作員通過控制台上的顯示器,以文字或者圖形的多種格式查看各種信息,並做出各種監視、識別、武器控制、戰場管理和通信的操作指令。
E-3B
E-3B是美軍用頭兩架E-3改進發展的,與A型比提高了目標處理能力,並改善了探測艦艇的能力。E-3C和E-3D是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英國空軍的型號,基本與E-3B相同。
北約組織以20億美元的費用引進了18架E-3。第一架於1982年1月交付。1981年沙烏地阿拉伯訂購了5架E-3A和6架KE-3加油機(E-3的加油型號)以及配件、訓練和後勤設備,1984年沙特將KE-3的定貨量提高到8架。英國己經周折,削減了定購數量,於1987年訂購了6架E-3,價格為2.06億美元/架,後追加了一架;法國訂購了3架,價格為3.3億美元/架,交貨時間為1989年至1992年,也追加了一架訂貨。
E-3C
美軍E-3最後10架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使用型,其基本特點與E-3B相似,但要改裝適合歐洲作戰環境的抗干擾通信系統。為配合E-3C的使用,還將改裝其防空體系中的地面台站的通信設備。
E-3D
英國型,裝CFM-56-2A-3渦扇發動機,1991年開始交付,1992年3月交付完畢。
E-3F
法國型,裝CFM-56-2A-3渦扇發動機,採用部分法國電子設備,1991年5月22日向法軍交付,1992年4架全部交付完畢。2017年7月法國對E-3F預警機隊進行航電系統升級,使其至少服役到2035年。
KE-3A
利用E-3機體為沙特製造的加油機,共8架,無雷達天線罩,用CFM-56發動機。
JE-3C
1987年波音接受美軍2.415億美元改型計畫契約。要求在美國與北約的E-3上加裝AN/AYR-1電子支援測量系統,以發現來自敵/友機的電磁信號,為美國與北約改裝的各一架試驗機於1991年交付。

服役動態

裝備部署

E-3在海灣戰爭的沙漠盾牌行動中,是最早投入部署的飛機之一。在戰爭期間,E-3執行了超過400項任務,記錄下的執勤時間長達5000小時。在聯軍40次空戰勝利中,E-3參與了其中38次。
舉世矚目的為期42天的海灣戰爭以伊拉克徹底戰敗,無條件接受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而宣告結束。以美國為首的28個參戰國的多國部隊取得完全的勝利。這次海灣戰爭顯示了美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空中優勢。這次部署在海灣地區的飛機有3000多架,20多種型號,如F-15, F-16,F/A-18等戰鬥機,F-14護航機,F-117A隱身機,B-52轟炸機,E-3 預警機 …… 等等。在42天戰爭中,空襲有38天,多國部隊出動10萬多架次 飛機,平均每天 出動 2500架次,絕大部分在夜間進行。投彈量達50萬噸,韓戰三年才為68萬噸。空襲消耗、壓制、 摧毀伊拉克兵力的百分之五十。這場空戰對整個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場戰爭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了“空地一體戰”的概念。
在這次“沙漠風暴”行動中,美空軍E-3預警機大規模地參加實戰尚屬首次,但其戰功卓絕,這是以說明,現代戰爭大有無預警機不可之勢。這 次海灣戰爭,多國部隊動用34架預警機,其中E-3為15架(E-2“鷹眼”艦載預警機為19架),美國7架是從美國俄克拉何馬洲空軍基地552空中預警飛行聯隊中抽調,進駐沙特的。北約3架。北約 從1977 年起決定採用 “E-3”預警機作為歐洲主要空防體系,”北約“共訂購18架,美國從1985年起陸續交貨。 沙烏地阿拉伯自1981年訂購5架,於1987年9月美國已全部交貨。“E-3預警機”具有預警與指揮雙重功能,在空戰中有兩大作用:
流動的空中雷達站。“E-3”預警機在空中生存力強,它可長時間地警戒、識別、跟蹤敵方 空中力量,成為一 個強有力的流動空中雷達站。它從基地至值勤站可遠達160多公里,工作時間為6小時,識別低空飛行目標的探測距離為40公里,中、高空探測目標的距離為500多公里。一旦發現敵方目標,如是飛機,則“E-3”機立即通知巡邏機隊或地面空戰司令部,準備迎戰,並給出具體攔截路線和方位,很容易將敵機擊落。如是低空飛彈,則也通過空一地通信數據鍵與“愛國者”防空飛彈控制中心取得聯繫之後, 發射飛彈攔截。
空中指揮中心。“E-3”預警機作為指揮和控制中心,它可通過戰術空軍司命部來支援快速反應,部署和採取戰術行動。這次海灣戰爭的第一天,即1991年1月17日凌晨2:30,多國部隊空襲巴格達,出動飛機數千架次,共有16個機種。例如大家熟悉的F-15,F-16,F-17A隱身機,B-52轟炸機,其中也有“E-3”預警機。在空襲中,“E-3”預警機的空中指揮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E-3”機一般巡航高度為9000米,居高臨下,同時可跟蹤600個目標,可指揮10架飛機作戰。根據戰場變化,隨時部署飛行計畫,充分顯示“實時”指揮的威力,同時也可實時地進行協調,保證每天數千架次飛機對上千個目標進行有序的作戰行動。它通過通信數據鏈引導戰鬥機到攻擊點,如1月27日空戰中,在“ E-3”引導下,兩架美F-16以三枚 “麻雀” AIM-7、兩枚AIM-9 打下伊方三架米格 23,一架幻影 F1。飛行員說:” 空中預警與指揮系統飛機棒極了”。 ”E-3”機還用於監視和引導被占領的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上空的繁忙空中交通。

裝備情況

E-3預警機總產量68架,除裝備美國外,還出口英國、法國、沙烏地阿拉伯。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北約的E-3,採用了北約紀念塗裝
北約
駐紮在德國北約基地Geilenkirchen的有18架,後來一架在希臘墜毀。所有飛機的註冊地都在盧森堡,負責監控歐洲區域。
法國
法國有四架E-3F,裝備類似英國E-3D。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有五架E-3A和八架KE-3A加油機,1983年購買。
E-3預警機(E-3A預警機)
沙特的E-3
英國
英國皇家空軍原本有六架E-3D,後增為七架。於1986年12月購買。英國把其命名為為Sentry AEW1。
美國
美軍有34架現役E-3A(24架升級為E-3B、10架升級為E-3C)。1995年9月22日一架E-3B因為左邊兩個引擎吸入鴿子而墜毀,導致24人死亡。另有部份飛機借回波音作測試研發之用。

總體評價

E-3哨兵式預警機(又稱望樓式)是波音公司生產的全天候空中預警機(AWACS),主力提供管制、控制、通訊、偵察等功能。美國、英國、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北約組織等國家或組織都有使用,1992年生產線關閉前一共生產了68架。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