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illance”,中文意為“相互監視”。最初在學術研究中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監視,後也被學者用於描述人們通過網際網路搜尋、監視、窺探他人信息的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相互監視
- 外文名:coveillance
- 具體含義:人與人互相監視
概念起源,概念發展,現狀,內容,影響和意義,
概念起源
“Coveillance”一詞是“Coveiller”的名詞形式,後者是由意為“相互”的前綴“co”與意為“看、監視”的詞源“veiller”共同構成的。其法語原詞為“Côteveillance”。
2003年,Mann,Nolan以及Wellman首次提出該概念,用於描述實驗中被試者之間通過設備相互監視的行為,並在次年發表的論文中將其定義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監視”,並指出“Coveillance”是“Sousveillance”(逆向監視,參見“Souveillance”詞條)的下屬概念,特指那些發生在處於平級位置的對象之間的“Sousveillance”行為。
概念發展
Rainie和Wellman在其合著的《Networked: the New Social OperatingSystem》一書中,將“Coveillance”用於描述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以搜尋引擎、社交網站等為主要信息源,查看、窺視其人際交往對象(包括家人、朋友、工作夥伴甚至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等)的個人信息的行為。
現狀
書中提到,2009年的Pew網際網路調查結果顯示,69%的網際網路用戶表示曾在網路上搜尋過他人的信息,而這一數據在2001年和2006年分別是30%和53%。而後續的調查結果也顯示:
· 46%的網際網路用戶曾搜尋過他們過去認識的,或者已經失去聯繫的人的信息
· 44%的網際網路用戶曾搜尋過他們在某些專業領域有可能合作或共事的人的信息,比如醫生、律師或者水管修理工
· 38%的網際網路用戶曾搜尋過他們的朋友的信息
· 30%的網際網路用戶曾搜尋過他們的家人的信息
· 26%的網際網路用戶曾搜尋過他們的共事者、研究同事或者商業合作夥伴的信息
· 19%的網際網路用戶曾搜尋過他們的鄰居或者同一個社區的居住者的信息
· 19%的網際網路用戶曾搜尋過那些他們剛剛見過面,或者即將第一次見面的人的信息
· 16%的網際網路用戶曾搜尋過他們的約會對象
內容
他們都搜尋些什麼呢?聯繫方式(69%)、社交網站個人信息(48%)、照片(43%)、學術或事業成就(36%)、個人背景信息(27%)、關於離婚或破產之類的公開記錄(27%)、對方的感情狀態(17%)。
影響和意義
Rainie和Wellman認為,這些在網路上監視自我和他人的行為將會引起人們對疏離的人際關係紐帶(weak ties)的重視,並可能改變他們組織人際網路的方式。這種個人間的相互監視使人們更好地認識到人際網路的潛在力量,以及那些可能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特定的人們。從前只在一個相較私密、小範圍的人際網路(如親人、朋友等)里分享的信息,如今變成人際網路中職業能力或個人資質的重要體現。並且,這種對人際關係紐帶的重視還能夠讓人們更加了解那些處在他們人際網路之中的人們的諸如政治觀點、文化品味、朋友圈子、生活方式喜好、甚至日常活動等信息,而這些在從前都是無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