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醫學指數)

社區牙周指數是一種操作簡單,重複性好,適合大規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的牙周健康狀況檢查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區牙周指數
  • 外文名: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 簡稱:CPI/CPITN
  • 發明時間:1982年
  • 適用領域:牙科
發展背景,適用人群,記分標準,

發展背景

Ainamo等(1982年)提出社區牙周指數,世界衛生組織(WHO)使用該指數建立了各國牙周病流行情況的資料庫。CPI的設計者認為,牙周組織由健康轉為疾病狀態是連續的過程,即從牙齦炎症(出血)、發展為牙石沉積、淺牙周袋和深牙周袋。因此有牙石的牙面也被認定為探診出血陽性,有中或深牙周袋者也被記為有牙齦探診出血和牙石。但研究結果顯示,有牙石的牙中,實際上有18%並無牙齦探診出血;有牙周袋處,有54%未探到牙石,13%無探診出血。

適用人群

CPI只適用於大樣本人群的粗篩,根據患病的區段數和病情,決定該人群對牙周治療的需要和牙科醫療人力的規劃等,而對於牙周病的程度、有關危險因素等則不能提供足夠的信息量。

記分標準

0=牙齦健康
1=齦炎,探診後出血
2=牙石,探診可發現牙石,但探針黑色部分全部露在齦袋外
3=早期牙周病,齦緣覆蓋部分探針黑色部分,齦袋深度在4~5mm
4=晚期牙周病,探針黑色部分被齦緣完全覆蓋,牙周袋深度在6mm或以上
X=除外區段(少於兩顆功能牙存在)
9=無法檢查(不記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