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CFA法郎:穩定性十分脆弱的非洲地區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區是一個與法國法郎掛鈎的
貨幣聯盟。如果只把它看作是一個
貨幣聯盟,那么它似乎並不是一個十分可取的
貨幣區,然而,若把它看作是大法郎區的一部分,它的活力和好處就會更加明了。
JAMESM .BOUGHTON
JAMESM .BOUGHTON
作者簡介:美國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秘書處的國際貨幣基金史學家。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處的顧問,印第安納大學經濟學教授。獲杜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非洲的50多個國家絕大多數是窮國,在過去的10年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然而,它們的經濟情況和政策卻大相逕庭。1989年的人均產值從莫三比克的不足100美元到利比亞的5300多美元。80年代的年
通貨膨脹率查德為-1%,烏干達則為108%。1989年製造業產值占產出的比率坦尚尼亞為4%,辛巴威為25%。1989年底的外債總額,模里西斯相當於7個月的出口收入,索馬里則相當270個月的出口收入。以
特別提款權計算,80年代的
匯率年平均變化率烏干達貶值近135%,盧安達則升值1.7%。
匯率問題
最後一項統計,即
匯率情況,可能是很難理解的,但它卻表明了各國在克服過去10年中遇到的困難時,所採取的主要不同措施。
匯率在
經濟政策中起著十分重要然而又是矛盾的兩種作用。它可以作為
金融穩定的避風港:如果一個國家採取的
金融政策使
匯率與主要貨幣保持穩定,那么,這個國家將取得別國的信任,增強其經濟信心。然而
匯率也是進行外部調整的手段。如果一個國家的工資和價格過高,而通過
匯率貶值降低其實際價值,那么這個國家就會增強
國際競爭力。因為這種關係十分複雜和不確定,加之
金融穩定和
競爭又是持續的實際經濟成長的兩個前提,所以在
匯率政策方面,沒有哪·個是絕對“正確”的。
在世界所有的
開發中國家中,大約有2/3國家選擇
匯率穩定,而不喜歡變動。他們把
匯率同一種
貨幣或
一攬子貨幣“釘”在一起,或通過干預匯率市場,限制對某種貨幣的
匯率變動(這種情況為數不多)非洲便是這種選擇的縮影:在有資料可查的50個國家中,有34個國家採取了某種形式的“釘住”措施。兩個國家“釘住”南非蘭特,5個國家“釘住”美元,13個國家“釘住”
特別提款權,14個國家“釘住”法國法郎。這最後一種現象是十分有趣的:對這么多情況各異的非洲國家來說,把
匯率與單一的
歐洲貨幣牢牢釘在一起有意義嗎?這些措施可能過分地限制了某些成員國的經濟政策,這是歷史的偶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