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公益慈善評級機構

CCN公益慈善評級機構是China Charity Navigator(中國慈善指南網)第三方獨立公益慈善評級機構的簡稱,CCN公益慈善評級(以下簡稱CCN)是對中國慈善組織進行綜合評級的信息服務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CN公益慈善評級機構
  • 外文名:China Charity Navigator
  • 屬性:非營利性
  • 類型:第三部門
機構簡介,歷史沿革,機構特點,機構使命,評級方法,環境概況,美國慈善外部監督及慈善評級環境概況,中國慈善外部監督及慈善評級環境現狀,

機構簡介

CCN以公民身份,運用知識和技能,於公共開放的網路空間提供諮詢供公眾參考。為保持獨立性,CCN的工作人員並沒有任職於任何慈善組織,現暫時以私人機構的形式運作。CCN通過完善我國慈善外部監督的第四方力量,即建立獨立機構對慈善組織監督,以避免慈善文化受官方意識形態影響,並促進慈善組織的規範化運營,增加公眾對慈善事業的信心。
中國慈善指南網中國慈善指南網
當前,中國的慈善組織中,基金會的數據在公共空間較為方便,故現階段中國慈善指南網對基金會的評級較為完全。截至2011年12月,中國慈善指南網CCN已對中國的1500多家基金會及社會團體進行了評級,另有近千家基金會的財務等信息暫未獲取,僅收錄了其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基金會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等均屬於社會的第三部門,是第一部門(政府)及第二部門(企業)發展高度成熟後失靈充分表現出來後產生的現象,我們可以稱其為“後現代”現象,它們普遍的目標是公共利益。第三部門的機構多數可屬於慈善組織。
第三部門受到政府、企業和海外力量等方面影響,缺乏自主性,屬於“依附式發展”,並且依附關係長期存在。中國的第三部門整體弱小,缺乏自主性,命運掌握在政府、企業、海外力量等手中,尚不具備主宰自己未來的能力,存在結構和功能的失調,將長期處於“依附”地位而發展。受到政策和資源的限制及外部力量各有所需是造成第三部門“依附”的原因。
任何行業都需要監督才能保證良性發展,而對慈善行業的監督力量有四:一為政府監督,主要為主管機關和稅務機關的監督;二為社會監督與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制度,包括慈善組織自身對公眾公開信息以及政府對公眾公開慈善組織的信息(此即政府的監督效能);三為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包括捐贈者、受益者及媒體的監督;四為獨立機構的監督,包括行業規範機構和獨立評級機構。(詳細可見下方參考資料《我國慈善的外部監督》)
在此之前,中國慈善界普遍透明度不高,加上如上的前三種監督均不力,公眾對慈善組織普遍保持著一顆質疑之心而又沒有大規模的爆發,對慈善組織的看法比較微妙。2010年下半年,中國首次嘗試建立慈善界的第四方監督力量基金會中心網,該機構為行業規範機構。2011年5月的“郭美美”事件引發了公眾對慈善組織的大規模聲討與質疑,同時也是中國慈善界開始轉型的導火線。同年,中國慈善指南網CCN建立,標誌著中國慈善組織的監督的第四方力量的全部建立。至此,中國慈善組織的四方監督力量建立完全。

機構特點

1、中國首家獨立第三方專從慈善組織評級的機構:CCN專門從事對慈善組織的評級,借鑑了全球首家專從慈善組織評級的機構Charity Navigator,並作出相應的修改,以讓其適合中國慈善界的發展情況,並以此監督以促進中國慈善界的發展。
2、全面的評級系統:CCN不僅對慈善組織的財務狀況進行了評級,還針對慈善組織的透明度、問責機制進行了評級,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對慈善組織進行評級時的公平、公正,減弱了不同行業的慈善組織的在財務評級方面起跑線不同導致的偏頗,並防止了會計操作對評級結果影響過重,同時提醒了慈善組織重視透明與問責,以便增加公眾對慈善組織的信任度。同時,CCN在全球慈善評級界首創了社會公眾評價系統,該系統的創立緣於CCN深刻認識到公眾對慈善組織的評級最具話語權,故引入該系統。如此的評級系統儘可能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能更加合理地促進慈善界的良性發展。
3、數據來源於公共空間:CCN服務於社會各界,故對慈善組織進行評級時,數據來源在公共空間的可獲取性強。此舉保證了評級的公開性,CCN用來評級的數據社會各界均可在公共空間查詢獲得,同時也是為了讓慈善組織重視其透明度。
4、機構的公民身份:CCN的工作人員均未就職任何慈善組織,故制定評級方法與評定慈善組織時,不會出現對特定慈善組織的偏頗與優惠。正因為此,CCN注重評級時的非官方意識形態,其結果為社會各界廣為接受,故更能夠促進慈善界的公平競爭。

機構使命

建立慈善組織的第四方監督力量,促進中國慈善組織的規範化、透明化,促進其良性發展。促進慈善監督力量的多元化,減弱官方意識形態的影響,充分關注社會各界人士對慈善界的要求。鼓勵捐獻文化,鼓勵中國的第三部門的良性發展,使社會資源更有效地分配和運用,彌補中國第一部門和第二部門在社會職能上不夠完善之處,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評級方法

中國慈善指南網CCN的評級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客觀原則,完全依賴慈善組織的公開資料,包括從慈善團體網站或者各級民間組織管理局網站下載的年度工作報告和在網上查詢中心購買的最近期的財務核算報告。CCN按年度工作報告計算籌款效率,以及籌款成本、項目費用、員工薪酬和行政費用占年度支出的比例,同時還計算其他主要的財務績效指標,比如主收入增長、收入中可用於項目的比重、收入來源的多元性和公益項目支出的年度增長情況。此外,根據“新世紀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與創新:跨時變遷與跨國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結論,即為防止非營利組織會計操作對評級結果的影響過重,CCN加入了非財務層面的指標,包括透明度和問責機制的保障程度。此外CCN深刻地認識到公眾對慈善組織的評級才具有重要話語權,故加入了社會公眾評級指標,亦根據每年的盈餘或者虧損,和持有的可變現資產,來估測善款的需求。
中國慈善指南網CCN評級慈善組織的方法,雖然分為“營運效率”、“其他財務績效”、“透明與問責”和“社會公眾評價”四部分,但建議結合使用作為參考。而在傳播評級的意義時,需細心了解導致評級結果背後的理由,和可能出現的偏頗情形。另外,請自行從其他更多渠道了解慈善組織的項目和運作,成為慈善指南的擅長人士。
評級標準應對會計操縱的相關措施
一般民眾常會以非營利組織的公益項目開銷比來當做制定捐款決策的依據,認為公益項目開銷愈高的非營利機構,表示該機構將愈多的資源用在公益服務上,及非營利組織的績效愈好。所以,非營利機構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捐款,機構的管理層將有動機使該機構本身的公益項目開銷比極大化。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就非營利組織會計操縱與評級成績關聯性做的研究,採用了財務面及非營利治理面及非財務層面的參數,來探討可能從事會計操縱的非營利組織具有哪些財務面及非營利治理面的相關表象特徵。並更進一步探討慈善評級機構對非營利組織的評級成績是否會受到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操縱可能性的影響。經非營利組織會計操縱與評級成績關聯性研究發現,可能從事會計操縱的非營利組織具有如下五大表象特徵:
1
較低的剩餘邊際及剩餘盈餘
2
年度公益項目開銷比變動較大
3
公益項目的折舊費用較大
4
沒有透過政府發行發行債券
5
慈善評級成績較高
而且,上述研究實證發現,在BBB Wise Giving Alliance(美國優良企業局智慧捐贈聯盟)、Charity Navigator(美國最大慈善評級機構慈善導航)和AIP(評級特徵介於BBB wise Giving Alliance與Charity Navigator之間,且慈善評級方法不透明,因而排除了對AIP的分析)這三家美國慈善評級機構中,以Charity Navigator的評級成績最容易受到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操縱的可能性的影響,但是,BBB Wise Giving Alliance對非營利組織的評級成績和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操縱之間無顯著的關係存在。這可能因為BBB Wise Giving Alliance對非營利組織進行評級分析時,僅根據了美國國稅局990報表(Form 990),而未納入其它資料,如非營利機構所提供的審計後的財務報表、機構內部的治理與監督等,而使得評級成績最容易受到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操縱的誤導。而BBB Wise Giving Alliance 在對慈善機構進行評級時的分析資源最具多樣性,除了財務性指標外,還包括非營利組織本身的治理及監督等等在內的非財務面的指標。這也意味著對包括公募非公募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內的非營利組織進行評級時,不能過度依賴慈善機構的財務面諮詢而忽視非財務面(如非營利組織治理和民眾評價)的諮詢。
據此CCN(中國慈善指南網)為防止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操縱對評級結果的影響過重,在對慈善機構進行財務面上包括營運效率、籌款成本、善款利用、和主要來衡量非營利機構產能和可持續性發展的其它重要財務指標的基礎上,加入了非財務治理層面的指標,包括透明度和問責機制的保障程度。此外CCN深刻地認識到公眾對慈善組織的評級才具有重要話語權,還加入了全球首創的民眾評級指標及社會公眾評級指標,亦根據每年的盈餘或者虧損,和持有的可變現資產,來估測善款的需求。從而CCN評級指標除了財務面的指標之外,還包含了廣泛的非財務面的指標。建立起了一個健全的評級標準,同時考慮到了財務面及非財務面的評級指標,而不僅僅局限在財務面的標準。從而使得CCN對非營利機構的評級成績與非營利機構從事會計操縱無顯著關係。

環境概況

當前,中國超過日本,與美國成為經濟總量最大的兩個國家已成事實;中國在如何擴大民間慈善資源的功效方面,也隨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建立健全慈善捐贈信息統計、專業分工和監督制度方面,中國可以適當借鑑在美國行之有效的相關經驗,逐步完善包括政府主管機關的監督、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制度及行業自律機構的監督、利益相關者公眾及媒體的監督、獨立慈善評級機構的監督在內的四方外部監督機制,促進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慈善事業蓬勃發展。

美國慈善外部監督及慈善評級環境概況

首先美國相關法律規定了慈善服務組織和基金會有向政府稅務部門和社會公開其財務、活動等信息的公共責任。慈善組織財務公開責任包括被動公開和主動公開兩種形式。“被動公開” 通常指向政府稅務部門提交的財務和活動狀況的年度報表, 即990 表和990-PF 表。“主動公開” 指基金會和慈善服務組織有義務每年發布一份年度報告, 其中提供經過審計的財務數據和受資助情況報告, 以達到美國稅務法規所要求的財務公開。990 表是一種相當全面、簡明、指標化的評估或考量工具。990 表中必須反映機構資產、收入、支出和人員薪金情況, 包括機構前5 名收入最高的成員名單、前5 名支付最高的契約商名單、籌款花費, 以及與所有董事會成員有關的金融交易記錄。私人基金會的990-PF 表中還要附加全年所提供的所有資助款項。通過以上信息公開和審查對慈善組織的非營利性進行監督, 可以防止不適當享用免稅資格和公眾捐贈行為的發生。如1970年, 在美國一家著名的慈善基金會組織Boys Town 提交國稅局(IRS) 的報表中, 發現其2 億元永久基金的收益和900 萬元的年度開支中有1/3 用於募款開支, 經費使用不合理。Boys Town 董事會不得不採取措施, 改進管理。有關統計數據顯示, 曾有兩個州的籌款成本一度占到13.8%和26%, 因此許多州和地方政府做出規定, 只有那些能證明將捐款主要用於慈善目的而不是工資和行政費用的組織, 才能進行慈善募捐。
其次美國慈善捐贈的外部監督是雙向度的, 即政府部門與公民組織通過上下互動, 共同實現對慈善捐贈運行過程的監督。行政監督並不排斥或取代公眾監督, 而是注重行政監督與公眾監督的並行。從外部公民組織來講, 美國的慈善機構自發組成許多全國性行業協會(社團), 如“美國基金會理事會”、“獨立部門”、“董事會資源” 等, 大大推動慈善組織自律功能的完善。“美國基金會理事會” 是一個由2100 多個基金會和資助公司組成的會員組織,成員單位總資產超過3070 億美元。“獨立部門” 的會員單位有600 多個, 包括基金會、慈善服務機構、民間研究機構、信息公司等。這些行業協會的交流,增進了會員組織的透明度。
再者大眾傳媒構成非正式監督機制之一, 與普通公眾參與形成輿論互動, 反映社會公眾的“問責” 訴求。大眾媒體作為公共輿論的重要傳播途徑, 通常傾向於負面報導, 因為壞訊息和醜聞往往更具有“新聞價值”。所以, 大眾傳媒的一個主要取向是披露和追蹤報導所發現的問題, 如慈善組織執行領導超高酬金、善款挪用、籌款欺詐、慈善與政治競選或恐怖活動相關聯等。1992 年美國聯合勸募總裁阿拉莫尼的超高薪酬與貪污事件經《紐約時報》及幾家媒體陸續揭露之後, 造成其下台入獄。大眾傳媒容易引發相關司法聽證或調查以及公眾對慈善事業治理標準的討論, 有助於強化慈善組織的行為準則。所以一些有違規行為的慈善組織寧願被罰巨款, 也不願被媒體曝光。
最後更為重要的是在美國, 不經過外部財務審計的慈善組織, 不可能吸引到慈善資金。同時隨著慈善機構的增多, 一批專門化的第三方慈善評級機構也應運而生。這些慈善評級組織屬於非營利組織, 不接受被評級機構的費用或資助, 而是通過其他經費資助來進行評級, 並把評級結果公之於眾。“慈善導航”作為美國一家最大的慈善評級機構,每年對教育、藝術、健康、環境、動物保護等各類慈善組織進行評估, 提供機構規模、開支額、私人捐贈、公眾評議、執行長低報酬等各個單項前十名排行榜, 評級等級由高到低分為四星到無星; 其中也包括一些負面排行, 比如籌款回扣率、財務危機、贈款囤積等排行。公眾根據相關專業網站提供的詳細信息和慈善評級情況, 能夠判斷慈善組織的資質和公信度, 決定是否對其進行捐贈。

中國慈善外部監督及慈善評級環境現狀

在中國為增強慈善捐助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益慈善組織的社會公信力,引導公益慈善資源的有效使用,推動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已經先後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基金會信息公布辦法》、《救災捐贈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並於2011年12月16日正式向社會發布《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開指引》。同時相關法規在不斷完備和細化,在慈善事業準入、組織架構、財產管理、行業評估和信息統計方面都逐步會制訂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 將會逐步確立超越行政裁量權的“法治” 思維, 並將各類慈善基金納入社會監督和司法監督體系, 並返還慈善事業的民間屬性。目前正在起草或修訂中的《慈善法》有望在建構更加科學、完善的外部監督機制方面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其次為了推動基金會行業自律,促進公益慈善事業健康發展,2010年初,由30多家國內有影響的基金會共同發起籌建的中國民間公益行業自律機構“基金會中心網”,建立起了基金會行業信息披露平台,並促進了行業自律機制形成和公信力提升,培育良性、透明的公益文化,促進了基金會體系的透明度。
再者2011年“郭美美”事件,大眾傳媒與普通公眾參與形成輿論互動,掀起一陣陣輿論狂瀾,雖後查明,郭美美及其母與中國紅十字總會無直接關聯。不過最重要的是,事件反映了當前慈善組織運作不透明、對慈善組織監管不到位和慈善法律缺位阻礙慈善組織發展的事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慈善機構對透明及問責保障的重視,而這凸顯了媒體作為慈善外部監督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而就在2012年國中國首家獨立第三方專從慈善組織評級的機構中國慈善指南網(China Charity Navigator)成立,截止2012年1月,中國慈善指南網已經公示了對第2523家中國內地慈善機構的評級。中國慈善指南網所評級的慈善機構囊括了動物保護、科教文衛、就業扶貧、環境保護、藝術體育、公共利益、宗教團體、國際事務和人類服務等多個領域。中國慈善指南網的評級指標包括了營運效率、籌款成本、善款利用、衡量非營利機構產能和可持續性發展的相關重要財務數據、透明度、問責機制保障程度和全球首創的民眾評級指標及社會公眾評級指標等,亦根據每年的盈餘或者虧損,和持有的可變現資產,來估測善款的需求。評級等級分為不作評級、未達星級和一星到五星,共七個等級。其中還包括對每家非營利機構發布容易被理解的機構評語和對其發展的相關建議。而且資料庫還包括近1600家的慈善機構的工作及財務報告,並正努力建立完善的中國內地慈善機構資料庫,集評級、分析、透明度指數和財務數據,務求公眾能點擊一下便知,公眾根據相關中國慈善指南網提供的詳細信息和慈善評級情況, 能夠判斷慈善組織的資質和公信度, 決定是否對其進行捐贈,並進一步提升慈善機構的透明度和營運水平,推廣慈善活動和關懷文化,同時推動中國公益慈善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