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運輸機(C-8/CC-115/DHC-5 Buffalo),其中CC-115是加拿大軍隊對DHC-5“水牛”運輸機的軍用編號。DHC-5由DHC-4型飛機(C-7運輸機)發展而來,原型機於1964年4月9日裝載通用電氣CT-64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完成首飛。C-8運輸機在加拿大和美國陸軍(後來在美國空軍)服役,曾廣泛出口(裝載通用電氣CT-82渦輪螺旋槳發動機)。C-8運輸機一共製造了126架,1986年停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哈維蘭C-8運輸機
- 外文名:de Havilland Canada C-8
- 原產國:加拿大
- 研製方:德·哈維蘭加拿大(龐巴迪)
- 首發時間:1964年4月9日
- 類型:全天候短距起降運輸機
概況,研發歷程,研製試飛,交付使用,改裝測試,重獲新生,性能參數,
概況
C-8運輸機(DHC-5)由早期的DHC-4型飛機(C-7運輸機)發展而來,是一種全天候短距起降運輸機,起降距離甚至比一些輕型飛機更短。原型機於1964年4月9日裝載通用電氣CT-64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完成首飛。
C-8運輸機在加拿大和美國陸軍(後來在美國空軍)服役,曾廣泛出口(裝載通用電氣CT-82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加拿大皇家空軍在1968年獨立建軍,獲得了15架DHC-5A,編號CC-115。這批飛機換裝了2280千瓦(3055軸馬力)的CT64-810-1發動機,載重量增加到6280千克。C-8運輸機一共製造了126架,1986年停產。
研發歷程
研製試飛
在60年代初推進DHC-4“馴鹿”研發的同時,美國陸軍就在構思該機的後繼機了,要求採用最新的渦槳發動機技術,載重量相當於CH-47A“支奴乾”。1962年春 DHC-5贏得競爭,該機起初的綽號是“馴鹿II”,後改為“水牛”。美國陸軍、加拿大政府、DHC聯合出資進行項目研發,把一架“馴鹿”改裝成“水牛”原型機,換裝兩台通用電氣YT64-GE-4渦槳發動機,單台功率2135千瓦(2850軸馬力)。
1963年3月美國陸軍授予DHC一份契約,訂購了4架“水牛”評估飛機,編號CV-7A。但是在美國飛機製造商“購買美國貨”的政治壓力下,陸軍被迫取消了後續的生產型訂單。CV-7A在1964年4月9日首飛,1965年春全部交付。
DHC-5“水牛”基本上就是“馴鹿”的放大型,稍稍加大了翼展,機身加長10%,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18597千克,載貨重量幾乎達到了“馴鹿”的兩倍。“水牛”沿用了“馴鹿”的氣動外形以降低了製造成本,不過改用T形尾翼以避開襟翼和螺旋槳的亂流。“水牛”安裝兩台通用電氣的 T64-GE-10發動機,單台功率2135千瓦(2850軸馬力)。該機可載41名士兵、或35名傘兵、或24副擔架和6名坐姿傷員或醫務兵。載貨時可裝4820千克的貨物。“水牛”繼承了“馴鹿”優秀的短距起降性能,可在350米的跑道上起降。該機空重10119千克,海平面最大速度430千米/時,1524米高度巡航速度446千米/時,航程853千米。
交付使用
1965年1月美國陸軍把兩架CV-7A送到越南開始了為期3個月的評估。1965年末美國陸軍提出購買120架“水牛”,但被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於1965年12月否決。1967年陸軍的4架CV-7A隨其他“馴鹿”一起被移交給美國空軍,編號C-8A,多被用於測試用途。
加拿大皇家空軍在1968年獨立建軍,獲得了15架DHC-5A,編號CC-115。這批飛機換裝了2280千瓦(3055軸馬力)的CT64-810-1發動機,載重量增加到6280千克。部分CC-115還被改裝成貨運/搜救兩用型,外觀區別是在後人員艙門安裝了氣泡舷窗。1974年一家塗有聯合國色的加拿大“水牛”在黎巴嫩上空被敘利亞地空飛彈擊落,9名乘員全部喪生。
巴西購買了24架DHC-5,2008年退役,秘魯也購買了16架。“水牛”於1972年停產,但因市場需求DHC在1974年重啟生產線,推出了DHC-5D,換裝2334千瓦(3130軸馬力)的CT64-820-4發動機,載重量提高到8165千克。此外還有DHC-5B和DHC-5C方案,分別安裝T64-P4C和羅羅“標槍”RDa.12渦槳發動機,但沒有投產。1976年2月16日,一架DHC-5D打破了12,000–16,000千克級別螺旋槳運輸機的爬升速度紀錄,爬升到3,000米耗時2分12.75秒,爬升到6,000米耗時4分27.5秒,爬升到9,000米耗時8分3.5秒。
126架“水牛”中的最後一批於1986年交付,除加拿大、巴西、秘魯外,其他用戶還包括:喀麥隆(5)、厄瓜多(4)、埃及(10)、肯亞(10)、茅利塔尼亞(2)、墨西哥(2)、阿曼(2)、蘇丹(4)、坦尚尼亞(6)、多哥(2)、阿聯(5)、薩伊(3)、尚比亞(7)。
總體而言“水牛”的銷售沒有“馴鹿”成功。為了促銷,DHC製造了一架與DHC-5D相似的DHC-5E進行巡迴演示,該機的內飾可快速在貨機、客機、VIP客機間更換,甚至客貨混合布局。該機在1984年的范保羅航展上墜毀,給DHC造成沉重打擊。
改裝測試
1971年在美加聯合項目下,一架加拿大的CC-115被紐約水牛城的貝爾航宇公司改裝成XC-8A氣墊降落系統(ACLS)驗證機。該機可在任何地形甚至是水面降落。機腹下安裝了氣墊系統,機翼兩側安裝了類似於水上飛機的浮筒,並且保留了原先的起落架。
1975年春該機開始試飛,然後美國空軍接手在萊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繼續試飛到1979年。最後該機改回CC-115後歸還給加拿大,現仍在加拿大空軍作為搜救機服役。氣墊降落系統的複雜性抵消了帶了的好處,最終沒有飛機採用該系統。
NASA埃姆斯中心把兩架C-8A改裝成XC-8A驗證機。第一架被用於增強型吹氣襟翼短距起降研究飛機項目(AWJSRA),該機換裝兩台羅羅“斯貝”渦扇發動機,機翼經過大規模修改後安裝了固定前緣縫翼和吹氣襟翼,從發動機壓縮機引出的高壓空氣後從襟翼上表面排出,從而獲得了很低的失速速度。同時發動機尾噴管可向下偏轉6~104度,但該機的主起落架不能收放。1972年AWJSRA首飛,便顯出了極端的短距起降能力。
NASA和波音聯合改裝了第二架“水牛”,被稱為安靜短程研究飛機(QSRA)。該機在機翼上方安裝了4台萊康明F102渦扇發動機,並改裝了上吹氣機翼。1978年QSRA開始試飛,同樣表現出了良好的短距起降能力。該機甚至在“小鷹”號航母上完成起降,無需彈射和尾鉤攔阻。此外QSRA比傳統的噴氣式客機更為安靜,並可在靠近市區的小型機場進行短距起降。
這兩種短距起降驗證機都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測試了各種先進飛行控制技術。兩機在80年代報廢,獲得的經驗被用於麥道C-17運輸機上。
重獲新生
維京推出了DHC-5NG,換裝PW150渦槳發動機和6葉複合材料螺旋槳、衝鋒-7 Q400支線客機的發動機艙、霍尼韋爾的Primus Apex航電和玻璃座艙,機身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組件。維京還考慮為DHC-5NG配備增壓座艙,使其成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貨機。該公司也在遊說加拿大政府採購DHC-5NG作為CC-115的後繼機。
性能參數
幾何尺寸:機長24.08m,翼展29.26m,機高8.73m,翼面積87.8㎡;
重量與載荷:空重11412kg,最大起飛重量22316kg,有效載重8164kg;
飛行性能:最大速度467km/h(高度3050m),失速速度124km/h,航程1112km(高度3050m),升限9450m,爬升率1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