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
K.515和K.516堪稱是一對優秀的姐妹篇,不過姐姐是優雅活潑的,而妹妹確是憂鬱感傷的。K.515的第一樂章以兩個外聲部——第一小提琴和
大提琴的對話作為開始,中間的聲部持續的發出C大調的和弦。然後,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交換著角色,以C小調重複著振奮人心的第一主題。在技巧上,第一主題呈現部非常新穎,主題從較低的音區移到高音區,從一個聲部移到另一個聲部,得到了突出的強調。同時,這種將分成數段的主題分布在各種樂器上的作曲技巧,以直接的方式傳遞出旋律的擴展感和空間感。第二、三樂章是行板還是小步舞曲,專家間有著激烈的爭論。第四樂章是一首迴旋奏鳴曲,寫的非常老練。在這裡,你能感覺到對位因素和精湛技巧毫不費力的融合,覺察到優雅的音樂衝動和富有動力的個性渾然一體。
與之相對,K.516中瀰漫著一個以全音階或半音階延續的下行音列,讓人聽了心裡十分不好受。這種悲情有時十分明顯,有時則處於背景之中,構成了一幅陰暗、但不乏詩意的境界。在第一樂章的呈示部,兩件樂器被分為兩個三重奏組:第一組是兩把小提琴和第一中提琴,第二組是兩把中提琴和大提琴。它的第二主題保持在G小調上,顯得更為陰沉和焦灼,它主宰著這個最令人激動和最不同尋常的樂章的發展部。第二樂章的小步舞曲富有強弱的對比和旋律的中斷並行不悖,與傳統的小步舞曲形式沒有任何共同點。第三樂章激動人心柔板小提琴被加上弱音器,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呈示部,一個是再現部,它們僅被一個小節所連線,所產生的沉重感令人難以釋懷。第四樂章的快板之前有一個柔板引子,引子之後是一個複雜而形式不太明朗的迴旋曲。
1787年,莫扎特完成了C大調五重奏K.515和g小調五重奏K.516,它們連同一首由c小調管樂小夜曲改編的五重奏K.406一起出版。這兩首無可置疑的偉大的五重奏再一次反映了莫扎特慣於在同一時期內構思兩部截然相反、互相對比的作品的習慣。C大調五重奏是莫扎特所有四樂章器樂曲中規模最宏大的,總長度達到1149小節。
在
莫扎特寫作的20多首弦樂四重奏中,最好的是獻給海頓的6首(1773),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莫扎特的思想和風格──真摯親切、明快開朗的性格和樂觀主義的精神狀態。與海頓、貝多芬不同的是莫扎特的天才不是表現在四重奏方面,而表現在五重奏上。其中最為突出的是《C大調弦樂五重奏》(1787)和《g小調弦樂五重奏》(1787)。前者在曲式結構、主題處理等方面有創新,後者是一部悲劇性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憂慮與思考。
樂章
1.快板,C大調,奏鳴曲式。呈示部先由第二小提琴與兩把中提琴以三和弦刻劃出主和弦,大提琴與第一小提琴奏出主題。在C小調上,第一小提琴奏第一主題的前半樂句,大提琴奏後半樂句,經經過句後交換位置,以D大調奏前後半樂句,然後轉為G大調,第一小提琴在其它4件樂器的和弦中呈示第二主題。呈示部的結尾主題先出現在第一小提琴聲部,其它樂器重複。發展部再三出現第一主題,然後各樂器反覆結尾主題,再發展第二主題。再現部第一主題與在呈示部一樣狀態,經經過部,在G大調上分別表現這個主題的前半與後半樂句,再以主調再現第二主題、結尾主題。
2.小步舞曲,小快板,C大調。以兩把小提琴呈示的旋律成為小步舞曲的中心,中段開始時為第一小提琴與4件樂器對話,但後面基本圍繞第一小提琴為中心進行。
3.行板,F大調,奏鳴曲式。呈示部由兩把小提琴呈示第一主題,第一小提琴與第一中提琴又在C大調呈示新的副主題,經經過部,第一小提琴奏第二主題,然後又奏終結部主題。這個樂章省略了發展部,再現部再現第一主題、插句,並以主調再現第二主題和呈示部結尾主題,由第一中提琴主奏尾奏而結束。
4.快板,C大調,奏鳴曲式,有迴旋曲風格。第二主題為G大調,第一插句為G大調,第三插句為C大調,第一、第二主題都以變形處理。第一主題共再現4次,第二主題再現3次。
唱片
這首五重奏除幾大套全集的版本,另可選:
1.維也納弦樂六重奏團版,EMI,CDC5 5108-2。這張唱片上另有理查·史特勞斯的《隨想曲》。
2.豪斯音樂團(Hausmusik)演奏版,Virgin,CD編號 VCD45169-2(2張)。這2張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第三、第五、第六弦樂五重奏,《企鵝》評介三星。
3.阿卡多與巴特傑、霍夫曼、佩普斯、費利皮尼合作版,NUOV,CD編號6775。這張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第四號弦樂五重奏》。
4.東京四重奏團與祖克曼合作版,RCA,CD編號09026 60940-2。這張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第三號弦樂四重奏》,《企鵝》評介兩星。
5.奧蘭多四重奏團與伊瑪合作版,BIS,CD編號433。這張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第二號弦樂五重奏》。
6.謝倫貝格(Schellenberger)與柏林愛樂四重奏團演奏版,DENO,CD編號C37-7034。這張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