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伯克利音樂學院始建於1945年,創始人是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鋼琴和作曲的勞倫伯克教授,只講授當時還不登大雅之堂的爵士音樂。原名施林格音樂大廈,是以伯克的老師約瑟夫·施林格命名的。最初它被創辦的目的是為了突出施林格和諧和作曲系統的優點。1954年學校的課程擴展後伯克以他的兒子李·伯克為名將學校的名字改為伯克利音樂學校。學校正式獲得教育許可證後1973年又改名為伯克利音樂學院。李·伯克本人從來沒有正式學過音樂,而是研究商業和不動產法,不過他的女兒路希·伯克是該學院的畢業生。剛開始只招收到一名學生,但隨著爵士音樂的變化與發展,該學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有志於現代音樂的學生,隨之發展壯大。到了50年代,
伯克利音樂學院開設的課程又增添了鄉村音樂、
藍調以及搖滾樂。60年代,當
通俗音樂大行其道時,伯克利音樂學院增添了通俗歌曲寫作課程,使音樂創作者能夠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音樂製作室來錄製他們的作品。到了90年代,音樂已經成為年收入數百億元的產業,伯克利音樂學院又設定了音樂商業
企業管理專業,以培養懂音樂又懂市場行銷的現代商業管理人才。此後,隨著
音樂療法在美國的興起,伯克利音樂學院又設立了相應專業,以培養下一世紀也許會流行的全新音樂醫療方法和技術。正是由於這種順應時代的發展,才有今天享有盛譽的伯克利音樂學院。
伯克利音樂學院提供4年制的學士學位課程,學生前兩年上基礎課:
和聲、
對位、辨音訓練和音樂技術,後兩年進入各專業課程學習。學院設有12個專業:古典音樂作曲、爵士音樂作曲、現代音樂寫作與製作、電影音樂錄製、音樂商業管理、音樂教育、音樂製作技術與工程、音樂合成、歌曲寫作、音樂療法、演奏和專業音樂。從
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無論學什麼專業都必須是一個專業水平的演奏家,至少要精通一種樂器。
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學費十分昂貴,例如1999年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學費為全年15350美元,再加上食宿雜項大約需要2.5萬美元。學院提供的獎學金也不少,大約有500萬美元。在獎學金的發放上,美國學生和外國學生基本一視同仁。只要是出類拔萃的申請人都有機會獲得獎學金。
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入學申請程式也和一般的學院不同。學生自己錄製的音樂磁帶是錄取的主要依據之一。外國學生不需要
托福成績。
但英文基礎差的學生會被安排到一般社區學院先補習英文。學校十分惜才,對招生慎之又慎,對於有音樂天才的和與音樂無緣的考生,錄取或不錄取會迅速作出決定。但是許多有才能的學生並非全面發展,他們自認為音樂是自己的天生使命,若被拒之門外,有可能意味著一個音樂人才遭到了扼殺。因而,學院總是想方設法給他們機會,幫他們圓夢。
伯克利音樂學院環境優美,學生生活豐富多彩。新入學學生中的一部分人可以住校,其餘的則散居於附近的民宅。學校教學設備先進,有優良的演奏廳,附近有號稱世界上最大的音像製品商店TOWER RECORDER。
伯克利音樂學院不僅是音樂天才的搖籃,也是全世界音樂家的聖地。
外籍學生入學要求
SAT Verbal 580分,Math 663分;托福 550分。
申請截止日期基本為前一年12月到當年2月。
著名校友
董舜文: 台灣著名薩克斯樂手
王源(Roy):歌手,演員,TFBOYS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