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型細胞質雄性不育遺傳研究及新的育性恢復基因定位

BT型細胞質雄性不育遺傳研究及新的育性恢復基因定位

《BT型細胞質雄性不育遺傳研究及新的育性恢復基因定位》是依託揚州大學,由湯述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BT型細胞質雄性不育遺傳研究及新的育性恢復基因定位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湯述翥
  • 依託單位:揚州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質核互作雄性不育是一複雜的遺傳性狀。在水稻BT型不育細胞質的育性遺傳方面,多數研究認為BT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受1對顯性基因控制,並將Rf1定位在第10染色體上。還有一些研究認為存在2對基因控制的育性遺傳情況,但尚未定位到新的基因。本項目申請者在雜交粳稻育種中發現豫粳6號A的可恢復性明顯不如其他BT型不育系,恢復系TR2604僅能正常恢復9201A,廣親和品種02428則對BT型不育系的恢復表現為不完全顯性,利用這些特異親本配製的雜種在組合間表現明顯的育性差異。本研究,針對BT型雜交粳稻育種中發現的問題,利用已積累的特異三系資源,繼續就BT型不育細胞質育性遺傳的複雜性進行探討,進一步了解和明確BT型不育細胞質在不同組合中的育性遺傳規律,定位新的育性恢復基因,為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手段選育強恢復力的BT型粳稻恢復系和可恢復性好的不育系提供依據。

結題摘要

闡明BT型不同雜交粳稻組合育性存在差異的原因,對於BT型粳稻恢復系及雜交組合的選育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研究利用豫粳6號A,9201A及其相應保持系以及恢復系TR2604,閔120及02428配製群體進行遺傳分析與基因定位,結果表明:恢復系閔120、TR2604對不育系9201A、豫粳6號A育性恢復均受單個主基因Rf1a控制;豫粳6號A(B)與TR2604 F1不育為雜種花粉不育,受單基因S38(t)控制,該基因被定位於第7染色體上標記RM18和RM234之間約180kb物理區段內;02428中帶有1對新的BT型恢復基因基因Rf18(t),該基因被定位於第2染色體上標記RM12941和標記RM12938之間23.6 kb物理距離內,Rf18(t)基因效應表現為部分恢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