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le Manufacturing》是對敏捷製造的概念、方法及相關技術做的全面的描述,是美國進行先進制造技術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敏捷製造
- 外文名:Agile Manufacturing
- 目的:為了應對21世紀的挑戰
- 首次提出:1988年
- 分類:敏捷製造
敏捷製造,英譯,介紹,敏捷製造觀點,
敏捷製造
英譯
Agile Manufacturing
介紹
為了應對21世紀的挑戰,重振美國製造業的雄風,1988年,美國里海大學的幾位教授和美國的GM公司首次共同提出了敏捷製造的概念。他們在美國國會和國防部的支持下會同美國眾多工業界的主要決策人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美國21世紀製造戰略報告》中對敏捷製造的概念、方法及相關技術做了全面的描述,是美國進行先進制造技術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在報告中,作者們建議通過綜合運用近年來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迅猛發展的產品製造、信息集成和通訊技術來構造一個全新的競爭系統。在該系統中,最基本的目標是把產品生產所需的所有資源――人,資金和設備(包括企業內部的和分布在全球各地合作企業的)通過計算機和通訊技術聯繫在一起進行集中管理,實現它們的最佳化利用。報告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工業生產模式――以動態聯盟為基礎的敏捷競爭模式。
敏捷化思想的出發點是基於對未來產品和市場發展的分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產品的需求和評價標準將從質量、功能的角度轉為最大客戶滿意,資源保護,污染控制等等。產品市場總的發展趨勢將從當今的標準化和大批量到未來的多元化和個人化,1小時照片沖印和立等可取的配眼鏡服務就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敏捷製造的範例。
敏捷製造觀點
敏捷製造認為,在未來的新生產模式下,決定產品成本、產品利潤和競爭能力的主要因素是開發、生產該產品所需的知識的價值而不是材料、設備和勞動力。已開發國家在認識到它們無法與開發中國家在人員工資和勞動力成本上競爭之後,希望能儘可能地獲取利潤中的知識部分,希望掌握迅速把知識融進產品轉變為利潤的方法和手段。
競爭使得一個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製造技術越來越複雜,生產批量越來越少。過去大批量生產的剛性生產線,顯得越來越不適應。競爭要求企業能將原有的剛性生產模式改成敏捷化的;要求企業能迅速進行重組,以對市場機遇做出敏捷反應,生產出用戶所需要的產品。當發現單獨不能做出敏捷反應時,能通過高速信息公路的工廠子網和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從組織跨企業的多功能開發組到動態聯盟,來對機遇做出快速回響。敏捷的概念就是要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提高其駕馭未來市場和競爭環境的能力。使其能從變化的調整中掌握主動並贏得競爭。敏捷競爭要求企業能最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和現代技術,能通過並行工程和仿真技術的利用,通過對全生產過程的仿真模擬來實現第一個產品就是最優產品的目標從而徹底取消原型和樣機的試生產過程。敏捷性使企業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質量、更低的成本和更優質的服務來贏得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