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LQ-32 是美國海軍的電子戰裝備,70 年代中期開始批量生產,目前普遍裝備美國海軍護衛艦以上水面艦艇、兩棲作戰艦艇以及部分作戰支援輔助艦船。該系統主要用於雷達告警、電子干擾和信號截獲,可在艦艇上擔任點防禦任務,防禦飛航或反艦飛彈的攻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N/SLQ-32型艦載電子戰系統
- 類型:AN/SLQ-32
- 生產廠商:美國雷聲公司
- 作用:防禦反艦飛彈的攻擊
概述
SLQ-32系統原有三型,後來又發展了兩型。(V)1和(V)2型不包括電子干擾機設備,它們裝備護衛艦、軍輔船和驅逐艦等艦上。其他幾型有干擾機,裝備在巡洋艦、航母、兩棲艦、戰列艦和一些大型供應船上。到1998年度,SLQ-32已裝艦360多套。它已成為美國水面艦用標準電子戰設備。
SLQ-32在1989年初的單價:(V)1型33.5萬美元,(V)2型60萬美元,(V)3型540萬美元,(V)4型720萬美元。
1998年夏,美國海軍又與雷聲公司簽訂一項涉及30套SLQ-32(V)2中的前7套和一套SLQ-32(V)3修理的990萬美元的契約。預計修理和“改進”系統的供貨按計畫1999年7月開始,2001年10月結束。
主要功能
(V)1型用於探測頻段3(I/J頻段)全方位信號,能對來襲飛彈的威脅報警,並控制箔條幹擾發射裝置。(V)1型有兩個天線組件,分別安裝在艦的左、右舷。每個組件包括兩個頻段3的測向接收陣列和透鏡,另有一個覆蓋180°方位的頻段3的半全向天線。
(V)2型機是在(V)1的基礎上增加了兩路接收子系統。兩個頻段2的測向接收陣列和透鏡以及一個頻段2的半全向天線分別加到兩個天線組件上。頻段1的四個小螺旋天線布置在艦桁端(左右舷各兩個)覆蓋360°方位。
(V)3型機與(V)2不同處在於增設了有源干擾。干擾機包括供行波管用的八個高壓電源、一部應答式干擾機、一個數字開關裝置和一個干擾波形產生器。另外,存儲裝置增加了存儲容量。天線裝置增加了頻段3的發射天線和電子部件均在原天線的下部。(V)3機的天線裝置採用了液壓的兩軸穩定系統。
技術數據
(V)1、2、3型天線組件尺寸(高×寬×深)分別為:98cm×239cm×140cm、107cm×239cm×208cm、178cm×295cm×228cm,重量分別為:354kg、545kg、1199kg(見圖3.7-12)。
顯控台由一個16位計算機控制,顯示管上可顯示80列、36行字元或者圖像。三型的顯控台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面板上某些功能鍵。
顯示管可提供輻射源態勢,操作員指定一個符號就能從計算機中取得參數,自動顯示輻射源參數,並根據在鍵盤輸入的或由情報建立的資料庫顯示出輻射源類型。
性能特點
②方位和頻率測量均為寬開式,頻率範圍1~18GHz。系統截獲信號時間為51ns。
③有效干擾輻射功率達兆瓦級,能同時對付80部威脅雷達。干擾頻段為I、J頻段,轉髮式和應答式干擾。
④有100%工作比發射能力。在連續干擾雷達的同時,還能警戒和監視其他雷達。
圖3.7-12 SLQ-32(V)3系統天線(圖中半圓鼓為兩個半全向天線,正面三個矩形(從上向下)分別是頻段3、2測向天線和頻段3發射天線)
⑤對一般雷達、捷變頻雷達和隨機掃描雷達有100%的截獲機率。
⑥對每個信號均能精測頻測向。
新的(V)4型機用於航母,它採用了光纖技術。(V)4型機已裝在幾艘航母上。主要的改進是採用數字式存儲器可實現較快的威脅判斷以及提高了干擾抑制性能。有些分機間相距91m。系統有兩台計算機,各台與一部收發機靠近,它們用光纜相連。因為航母寬度大,因而使各分機間的協調工作複雜化。
(V)5型機由(V)2加“夥伴”(Sidekick)干擾機。後者已批量生產,裝備FFG-7級護衛艦,其輻射功率較小。
SLQ-32經過多次改進,其中阿戈系統公司提供了頻段1改進,包括0.5~2GHz範圍的單脈衝測向、超外差接收機和信號處理器。
SLQ-32的下一步發展將是AIEWS(“先進綜合電子戰設備”)計畫。AIEWS將分三個階段:I階段將大大提高SLQ-32威脅識別能力、到達角測量精度以及計算功能,但保留SLQ-32的基本結構。Ⅱ階段將具備新的探測能力,採用較好的射頻前端。Ⅲ階段將通過採用紅外和先進的艦載電子干擾機來使艦的“軟殺傷”功能提高。AIEWS實際上是SSDS(艦艇自身防禦系統)體系結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