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Q-99戰術干擾系統

AN/ALQ-99戰術干擾系統

AN/ALQ-99(V)戰術干擾系統(TJS) 是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EA-6B “徘徊者”(Prowler) 電子戰飛機的主戰裝備,用來對作戰目標進行電子攻擊。該系統於1965 年年底開始研製,是在AN/ALQ-76 人工控制的噪聲干擾吊艙的基礎上開發的,後於1971年開始服役。

基本介紹

  • 前型/級:AN/ALQ-76
  • 次型/級:下一代干擾機(NGJ)
  • 研製時間:1965年
  • 國家:美國
研發定位,系統組成,技術特點,性能數據,後續改進,服役事件,

研發定位

1960年代,美國海軍提出研製一種“智慧型”的電子干擾系統,以因對當前和未來的威脅,為空軍戰機和海軍艦載機提供掩護。該系統即為AN/ALQ-99(V)。

系統組成

一個完整的AN/ALQ-99(V)系統包括5 個外掛發射機吊艙、1個系統綜合接收機(SIR) 子系統,1部系統計算機和2 個操作員工作站。發射機吊艙是一個普通的4.7m×0.7m×0.5m方艙,配備有硬背,可支撐以下艙內設備:一部前向發射機與一部後向發射機:一台安裝在頭部的27kVA 衝壓式空氣渦輪發電機(RAT);一個安裝在中間位置的通用激勵器裝置(UEU);一個吊艙控制裝置;兩個方向可控的高增益發射天線陣。
AN/ALQ-99戰術干擾系統
美國空軍的EF-111A上用的是AN/ALQ-99E,這是一種內裝式干擾機,共有10部發射機,安裝在飛機內,由兩部90kVA的發電機供電。AN/ALQ-99E有5個激勵器,每個激勵器激勵兩部發射機。
飛機內有一台IBM 4Pi通用數字計算機用於完成戰術干擾系統的數據處理和導航功能,後一種能力可允許計算機調整發射波束的指向,以使干擾輻射限制在給定的30°扇區內,計算機也可以與顯示系統接口。
AN/ALQ-99戰術干擾系統

技術特點

採用外掛發射機吊艙。通過5 個吊艙的增減組合,可使EA-6B 電子戰飛機覆蓋相同或不同的頻段,在其64MHz~40GHz 的干擾頻率範圍內,有針對性地完成特定的作戰任務,對預警雷達、地面引導截擊雷達以及地空飛彈的探測雷達等實施有效干擾。
E/A-6B“徘徊者”E/A-6B“徘徊者”
具有全自動、半自動和手動三種工作模式。在全自動模式,系統計算機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分選,選擇合適的干擾回響,並啟動干擾。在半自動模式,由計算機識別威脅,給出威脅的優先等級,由系統操作員選擇特定威脅並啟用相應的干擾。在手動模式,每一名操作員監控各自的頻段,對威脅進行識別,並採取對應的干擾措施。
系統可施放瞄準干擾、雙頻干擾、掃頻干擾和噪聲干擾等。
可偵收電子情報。當系統不作為干擾機使用時,其SIR 接收機子系統可作為一種電子情報蒐集工具來使用。

性能數據

干擾天線增益:11dB
干擾天線波束寬度:30°
干擾頻率:64MHz~40GHz
頻段對應頻率
頻段頻率
1
64~150MHz
2
150~270MHz
4
0.5~1GHz
5/6
1~2.5GHz
7
2.5~4GHz
8
4~7.5/7.75GHz
9
7.5/7.75~11GHz
干擾功率密度:1kW/MHz
每部發射機發射功率:1~2kW(連續波);100kW(峰值有效輻射功率)
吊艙重:
不同發射機組合的重量
重量發射機組合重量發射機組合
494kg
1×頻段1+1×頻段2
482kg
1×頻段5/6+1×頻段8
460kg
2×頻段4
492kg
1×頻段5/6+1×頻段9
475kg
1×頻段4+1×頻段5/6
470kg
2×頻段7
465kg
1×頻段4+1×頻段7
472kg
1×頻段7+1×頻段8
467kg
1×頻段4+1×頻段8
482kg
1×頻段7+1×頻段9
477kg
1×頻段4+1×頻段9
474kg
2×頻段8
489kg
2×頻段5/6
484kg
1×頻段8+1×頻段9
480kg
1×頻段5/6+1×頻段7
494kg
2×頻段9

後續改進

迄今為止,AN/ALQ-99(V)系統仍在使用,且經歷過四次重大的性能改進。這些改進為能力增強型(EXCAP)、能力改善型I(ICAP-Ⅰ)、能力改善型II (ICAP-Ⅱ)和能力改善型Ⅲ(ICAP-Ⅲ)。其中,後三次改進都是在20世紀70 年代中期以後進行。現在,經過ICAP-II改進的AN/ALQ-99(V)系統,已裝備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主戰電子戰飛機EA-6B ICAP- II Block 89 和Block 89A; 經過ICAP-I改進的AN/ALQ-99(V)系統,不僅要裝備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EA-6B ICAP-II電子戰飛機,還裝備了美國海軍新一代艦載電子戰飛機EA-18G “咆哮者”(Growler)。
EA-18G “咆哮者”EA-18G “咆哮者”
EXCAP階段。這是AN/ALQ-99(V)系統經歷的首次重大性能改進,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實施。在此階段,對最初裝備使用的“基本型”AN/ALQ-99(V)系統進行了擴頻,即在其原有的4 個工作頻段[頻段1(64~150MHz)、頻段2 (150~270MHz)、頻段4 (500~1000MHz) 和頻段7 (2.5~3.5GHz)] 上,增加了頻段6(1~2.5GHz) 和頻段8 (4~7GHz); 加大了計算機存儲容量,擴充至16KB;採用AN/AYK-6A 計算機; 採用了程控雷達告警接收機; 更新了吊艙激勵器。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改進是系統數位化程度得到較大提高。例如,在此改進前,採用主控振盪功率放大體制的AN/ALQ-99(V)系統,其主控信號由每個吊艙內的跟蹤接收機提供。改進後,系統以新的激勵器作為發射機的信號源,用主控振盪器取代跟蹤接收機。主控振盪器實際上是一個數位訊號發生器,它能接收從計算機來的數位訊號,包括雷達類型、工作頻率、脈衝重頻等各種威脅信號的信息。因此,1973年首批服役的改進後的AN/ALQ-99(V)系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功率管理能力,能夠將干擾功率集中在需要干擾的方向上,增強了干擾能力。
ICAP-Ⅰ階段。AN/ALQ-99(V)系統經歷的第二次重大性能改進是在ICAP-Ⅰ階段完成的。第一批AN/ALQ-99(V) ICAP-Ⅰ型系統於1976 年開始投入使用。其主要改進措施為: 採用了新的多格式顯示器和全積體電路,縮短了反應時間;增加了頻段9(7.5~10.5GHz),擴展了高頻段的頻率覆蓋; 提高了干擾功率; 把控制器從飛機駕駛員位置移到1號電子對抗操作員處,使得機組人員承擔的工作更加合理。
ICAP-Ⅱ階段。AN/ALQ-99(V) ICAP-Ⅱ型系統在1983 年開始投入使用。這種系統增加了頻段3和頻段10,系統工作頻率範圍進步擴大,可覆蓋0.064~ 18GHz,能對付SA-6和SA-8地對空飛彈等作戰目標。另外,系統採用了新的多波段激勵器;完善了軟體和顯示器;加強了功率管理; 提高了威脅識別和相關能力;頻段採用閉鎖技術,使接收機具有“間斷觀測”能力; 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維修性。
ICAP-Ⅲ階段。AN/ALQ-99(V)系統經歷的第四次重大性能改進階段被稱為ICAP-Ⅲ階段,又叫做“先進能力”(ADVCAP) 階段,被視為是對AN/ALQ-99(V) ICAP-Ⅱ型系統接收機和感測器進行一次全面的改進升級。其目的是要進一步擴展系統射頻高、低端的無源探測能力;採用先進的接收機/處理機,進一步縮短系統反應時間;進一步增大千擾功率和效率。1988 年,由利頓公司(Litton) 研製ADVCAP 的EA-6B 型工程樣機開始試飛,1991年全面生產。
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擁有EA-6B“徘者”電子戰飛機中經過ICAP-Ⅲ改造的EA-6B飛機,加裝了AN/ALQ-99(V) ICAP-II型系統、AN/ALQ-218(V)接收機系統、全彩色座艙顯示器、改進的AN/AYK-14 任務計算機、第二個GPS/慣導系統單元、更新的內部通信系統以及夜視兼容座艙。

服役事件

參加了越南戰爭、“黃金峽谷”行動、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奧德賽黎明”行動。表現優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