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2在B肝病毒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發病中的分子作用機制

《AIM2在B肝病毒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發病中的分子作用機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甄軍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IM2在B肝病毒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發病中的分子作用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甄軍暉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B肝病毒相關性腎炎(HBV-GN)腎小球及小管細胞內發現病毒樣顆粒並檢測到病毒DNA,因此有學者提出“HBV在腎組織內直接感染致病”觀點,但一直未能闡明損傷機制。病毒究竟是“過客”還是“主角”?黑色素瘤缺乏因子(AIM2)是近年來免疫界的重大發現,能識別胞漿內dsDNA進而活化Caspase-1,形成炎性複合體,介導炎症因子的加工與分泌。HBV是dsDNA病毒,課題擬通過細胞結合組織學實驗檢測HBV-GN腎小球固有細胞內AIM2及下游因子表達(預實驗證實腎組織內HBV-DNA與AIM2激活、Caspase-1表達等呈正相關),再套用AIM2siRNA進行逆向實驗,最終證實HBV DNA通過激活感測器AIM2啟動胞漿內炎性複合體形成、釋放炎性因子,揭示HBV直接引起腎損傷的作用機理,使AIM2炎性體成為治療HBV-GN等疾病的可能目標;同時進行患者尿液AIM2檢測以期成為臨床檢驗助診新指標。

結題摘要

B肝病毒相關性腎小球腎炎(HBV-GN)是HBV感染主要的肝外表現之一,免疫複合物引起的腎組織損傷是HBV-GN目前較為公認的發病機制。而現今免疫電鏡對HBV-GN腎組織的超微形態結構觀察發現腎固有細胞內HBV的存在,以及PT-PCR檢測技術在HBV-GN腎組織內直接檢測到HBV-DNA的複製,均提示除HBV抗原-抗體複合物在腎小球沉積等經典免疫複合物致病途徑外,還應該考慮HBV直接感染所致的組織損傷可能也參與了發病。據此有學者提出“HBV可在腎組織直接感染、複製及損傷”的觀點。雖有上述研究和證據支持這一觀點,卻都僅為形態學觀察結果或分析推論,少有在分子水平闡明病毒的直接損傷機制的相關研究,因此仍需深入探討,以揭示HBV病毒本身在疾病發生的分子作用通路。 胞漿內DNA是機體發生免疫應答的一個強力激發因子,免疫反應過程中所涉及的下游信號通道已被廣泛研究和揭示,但是機體對細胞漿內的外源性DNA的識別和觸發機制知之甚少。近年來免疫學基礎研究發現:PYHIN蛋白成員--IFI16和AIM2是細胞內的雙鏈DNA感受器,IFI16能夠感受胞質和核內dsDNA,發起天然免疫應答,通過不同信號通路最終誘導產生IFN-β參與炎症反應;AIM2可感知轉染到胞質中的外源性dsDNA並與其結合,通過其特殊結構域使Caspas-1的活化, 形成炎性複合體,參與炎症反應。不同研究證明,細胞感染病毒後,細胞內的外源性dsDNA會激活AIM2並使之持續表達,成為一個重要的炎症反應物並觸發一系列胞內反應,分泌和釋放IL-18、IL-1β,進而發揮致炎和致凋亡等多種重要的生物學活性。其中由TLR4介導的信號通路中MyD88 依賴性途徑,通過TIR區域向胞內傳遞信號,激活JNK和NF-κB等因子,引起IL家族蛋白及IFN的釋放這一下游信號通路已被多項研究證實。 近年來陸續可見關於PYHIN家族蛋白及細胞內DNA感受器的研究報導,但均局限於免疫學基礎研究及腫瘤病因學研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報導則主要集中在細菌感染方面,少量關於HBV與AIM2的研究主要為基礎研究,未見PYHIN家族蛋白在HBV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和探討。HBV是雙鏈DNA病毒,基於在HBV-GN腎組織腎小球固有細胞內中已經明確發現HBV-GN存在及其複製,結合細胞內IFI16和AIM2相關研究取得的上述進展,本研究設定IFI16、AIM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