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俯衝轟炸機

A-12俯衝轟炸機

 A-12伯勞鳥(英語:A-12 Shrike)俯衝轟炸機是美國寇蒂斯-萊特在1933年為了取代舊式的A-3和英制DH-4這兩種雙翼機而研製的,此型機在抗戰時也為中國空軍採用,而由於當時的英語翻譯問題而把此機Shrike音譯為許來克,中國飛行員簡稱其為許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12俯衝轟炸機
  • 外文名:A-12 Shrike
  • 次型/級:A-16攻擊機
  • 研製時間:1942年
  • 類別:俯衝轟炸機
  • 用戶:美國陸軍航空兵
  • 數量:46架
  • 首飛時間:1933年 
  • 所屬國家:美國
結構特點,使用情況,

結構特點

A-12的機身被分成兩部份,翼根樑柱和發動機架為鋼管焊接而成為一體,翼根下方為固定式起落架,兩機輪之間為人字形可調校式連桿連線,左右翼之上也各有人字形可調校式連桿連線到機身以增加結構強度,後段機身為鋁合金制骨架外加簿鋁蒙皮,機翼為下單翼,機翼前緣裝有滑動式自動開縫翼,翼後部份為襟翼,總的來說,A-12以1930年代來說是先進的設計,但其機身和機翼之間仍如同一戰時的雙翼機一樣有張線。

使用情況

A-12在抗戰爆發時裝中國空軍第9大隊,初期用於支援華北戰場但不久中日兩軍在上海進行淞滬會戰,第9大隊的A-12進駐浙江曹娥,8月15日正當上彈準備出擊之際,日軍13架九四式俯衝轟炸機突然來襲,在空戰中日機被擊落4架而國軍的A-12被擊落1架和在地面上被炸毀4架,另一架在起飛時失事損毀,空襲後國軍完好的A-12原要飛去長興機場,但一架A-12又在起飛時墜毀,其餘在途中又遇上9架敵機而又有一架被擊落,經此一役,國軍的A-12死傷慘重而唯有撤退去河南許昌。8月25日,國軍的A-12原要用炸彈攻擊沿長江登入的日軍運兵船,但由於炸彈未能及時運到,唯有祇用機槍掃射日軍但戰果甚差,反而有兩架被日艦的防空炮火擊落,其餘多架受傷。9月開始,國軍的A-12支援華北戰場,11月炸毀漳州鐵橋以解安陽之危,之後轉戰南京,之後由於A-12使用頻繁而損傷太多,故退出戰線改為飛行訓練用機,1938年8月21日,3架第12中隊的A-12在武漢上空作飛行訓練突然遇上日機來襲而慘被擊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