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式坦克(98式主戰坦克)

98式坦克

98式主戰坦克一般指本詞條

98式主戰坦克,採用一門50倍口徑的125MM高膛壓滑膛炮,該炮與90-2和88C上的125MM滑膛炮有所不同,其身管顯得較長,抽氣裝置位於炮的中部,而後兩者的則位於炮的中部靠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98式坦克
  • 前型/級:96式主戰坦克
  • 次型/級99式主戰坦克
  • 國家:中國大陸
  • 類別:主戰坦克
  • 用戶:中國陸軍
坦克主炮威力,研發歷程,坦克輔助武器,坦克火控系統和觀瞄系統,坦克防護力,坦克機動性能,技術參數,主要特點,性能結構,火控系統,武器系統,夜視系統,防護性能,光電通信及對抗系統,動力傳動系統,

坦克主炮威力

98式主戰坦克裝備三種彈種,分別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發射二期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700米/秒,直射距離 2500米。距離2000米時可以擊穿550毫米的鋼製裝甲,使用合金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對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可達650毫米以上,發射破甲彈時初速1000米/秒。125滑膛炮還裝備炮射飛彈具備遠距攻擊能力。該炮配有性能可靠的自動裝彈機,火炮射速可達10發/分。1977年2月,在抖落了文革重負後,看著手中已經落後於北約和蘇軍近15年的裝甲力量,陸軍首次向軍委科技裝備委員會呈報了新型主力坦克的戰術、技術指標要求。在上級的要求下,軍工部門隨即展開了新型坦克的研發工作。1978年4月,國防科工委和五機部在山西大同召開了“784”會議,討論第二代(以後改稱第三代)主力坦克的研發方案,重新提出了新型第二代主力坦克的研發目標,並對戰技指標進行了論證。會議決定,第二代坦克以德國的“豹”2坦克為起點,主要作戰目標是蘇軍的t-72坦克。會後,五機部成立了會戰指揮部,任命了總設計師和副總設計師,掀開了我國坦克工業自文革後的首次發展高潮
經過協作攻關後,1979年3月,617廠和201所研發成功了代號1224的新型坦克論證性底盤試驗樣車。該車安裝有120毫米火炮,液力機械式變速箱、摩擦減震器和mb8v331tc41型引擎,總裝成功後立即投入試車,主要目的是為了考核從德國引進的mb8v331tc41型引擎、輔助系統以及行走裝置、總體布局和整車的總體性能。隨後,617廠和201所又研發了代號1226和1226f2的兩輛試驗樣車。這兩輛試驗樣車的外形相同,除安裝了與1224試驗樣車相同的120毫米滑膛炮外,無論是在坦克外形還是在車體結構上都與1224試驗樣車有很大不同,其戰鬥全重分別為45.3噸和45.8噸,車全長為9.947米(炮向前)。兩輛樣車的區別是動力裝置系統不同,1226試驗樣車安裝的是636廠生產的8v165型柴油引擎,該引擎的功率為1000馬力;1226f2試驗樣車安裝的是616廠生產的12v150型引擎,其功率也為1000馬力。兩種試驗樣車的動力傳動裝置均為縱置式,可整體吊裝,給保養車輛帶來了很大便利。另外,兩種樣車均採用了由617廠研發的液力機械綜合變速箱,該變速箱有4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案,操作輕便,加速性和轉向性能較好。懸吊裝置採用了扭桿彈簧和液氣筒複合懸吊,具有很好的避震性能。由於行走系統採用了6對小路輪和掛膠履帶,與以往的坦克相比,兩輛試驗樣車的通行能力和行走系統的壽命有明顯提高。

研發歷程

從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如何在平坦的三北地區防禦和阻擊北方隨時會兵臨城下的重裝集群,對於裝備窘陋的陸軍而言是個大傷腦筋的問題。借著與北約國家剛建立的準盟友關係,我國曾考慮引進德國的“豹”2坦克作為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裝備。一時間,軍方高層和工廠的技術人員成了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的常客。單在綜合了全面的考量後,軍方最終還是決定在吸收消化“豹”2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具有我國特色的主力坦克。因此,在設計1224、1226和1226f2試驗樣車的過程中,充分借鑑了德國“豹”2坦克的許多設計理念。
1226和1226f2試驗樣車採用了焊接式炮塔,彈艙設定在炮塔尾部,乘員4人,在採用了許多新技術的條件下,試驗樣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一次性研發成功,同階段的部件研發工作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使我國的坦克技術發展和技術儲備有了新的實踐和積累。
1994年,總參兵種部和兵器總公司先後召開了兩次“三代坦克火控系統研發方案評審會”。同年8月,在我國南方某地,2輛三代坦克初期樣車進行了濕熱地區的適應性摸底試驗。試驗中,2台樣車共行駛了3800公里,發射各種炮彈200餘發,完成16項試驗項目。9月,在北京坨里和槐樹嶺地區又對三代坦克進行了可靠性摸底試驗和潛渡試驗。1995年~1996年,3輛三代坦克初期樣車在黑龍江塔河縣北方試驗場進行了寒區摸底試驗。1996年初,兵種部三代坦克型號辦公室在包頭召開設計定型協調會。5月,617廠開始了三代坦克正式樣車的總裝工作。12月3日,在裝甲兵裝備技術研究所試驗場隆重舉行了三代坦克的交接儀式,三代坦克從此正式由工程研發階段進入設計定型階段。
12月底,試驗部隊迅速將三代坦克正式樣車中的4輛調往塔河進行寒區適應性試驗。在近2個多月的試驗中,4輛樣車累計行駛6900公里,完成近20餘項試驗項目。1997年底,三代坦克的正式樣車再次進入塔河試驗場進行寒區試驗,4輛樣車累計行駛20000公里,完成近30餘項試驗項目,發射各種炮彈760餘發。到1998年底,在經歷了5年的試驗和部隊試用後,三代坦克終於完成設計定型任務。經檢測,三代坦克在火力、火控、裝甲防護性能以及一些高新科技的套用上達到或超過了設計要求。由於三代坦克已被指定為“9910工程”(國慶五十周年閱兵)的重點車型,時間任務緊迫,在有關單位的不懈努力下,1998年底,三代坦克通過了鑑定定型,正式命名為ztz-98式主力坦克,並小批量生產參加“9910工程”。1999年10月1日,98式坦克在國慶閱兵式上首次公開露面。
在完成了98式坦克的設計定型後,科研單位又開始在該坦克基礎上加緊研發改進型號。與98式坦克相比,98改的綜合性能上又有較大提高,尤其是整車的可靠性。2001年底,首批40輛98改坦克開始試裝備解放軍裝甲部隊。

坦克輔助武器

98式主戰坦克使用了一挺新W85型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備彈500發)和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炮塔兩側各有5個82毫米煙幕彈發射器。

坦克火控系統和觀瞄系統

98式改進型坦克上安裝有中國研製成功的第二代凝視焦平面熱像儀,該熱像儀不需要光電掃描,而是由探測器直接接收全視場熱輻射信息而成凝視圖像.其作用距離可達2500-3000米,靈敏度和解析度比第一代有了很大提高,且結構緊湊、造價較低,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4000小時左右,在能見度只有100米在惡劣環境中對目標的發現距離約2500米,識別距離2000米。
近幾年中國在火控系統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先後研製成功了多種自動跟蹤式火控系統和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式火控系統。
外媒報導,在98式改進型主戰坦克上就安裝了中國最新型的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式火控系統。這是一種可對射擊結果實施自動校正的火控系統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據稱,在測試中,98改在2000米對運動目標進行的數十次第二發補射中,命中率均達到了設計要求,整體性能令人滿意。

坦克防護力

98式炮塔下在防護力相當於500MM均質裝甲,車體防護力相當於420-460MM均質鋼裝甲;美國的M1A1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500MM和650MM的均質鋼裝甲,德國的豹IIA4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480MM和560MM的均質裝甲,由此看來,98式主戰坦克與西方坦克的防護水平有較大差距。而且,這些指標是只考慮裝甲的情況,沒有考慮其它防護手段。
據外媒所道,98式坦克在炮塔後部裝有一種被稱為ZM87的雷射眩目壓制干擾裝置,能夠干擾和破壞敵方觀瞄器材,有效作用距離2500米,強化後可達到3000米。這套雷射壓制觀瞄系統相對於西方主戰坦克可以稱得上是獨具特色。再有,部分98式坦克上還裝有JD-3紅外干擾機,可以干擾紅外製導飛彈。

坦克機動性能

98式主戰坦克安裝的是國產1200馬力的4衝程8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坦克單位功率24馬力/噸,公路時速大於65千米/小時,由靜止加速到32千米/小時僅需10秒,懸掛系統為先進扭桿彈簧式。98 式坦克加裝副油箱後的最大行程為400千米。
另據外電報導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能夠生產1500馬力的坦克用柴油機,並且已經用到了99A型主戰坦克上。大馬力的柴油機將使新式坦克的機動性能大大提高,功率與西方國家先進的坦克相比毫不遜色。

技術參數

乘 員:3人
戰鬥全重:48噸
車 長:11米
車 寬:3.4米
車 高:2米
火 炮:125毫米滑膛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三種不同類型的炮彈,列裝了雷射制導炮射飛彈系統。
並列機槍:7.62毫米
高射機槍:12.7毫米
彈藥基數:炮彈:40發
7.62毫米彈:3000發
12.7毫米彈:500發
發 動 機:1台渦輪增壓柴油機。
發動機功率:1200馬力
最大速度:6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400公里

主要特點

重量較輕、裝甲較厚,具有多種自我偽裝能力和自動滅火裝置,戰場生存能力尚可。
具有計算機穩像式火控系統、自動裝彈系統、導航定位系統和夜視能力,穿甲能力強。
發動機功率大,可使用汽油、柴油、煤油等多種燃料,並具有先進的通訊系統。

性能結構

火控系統

98式坦克上安裝的是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該系統屬指揮儀型數字式坦克火控系統,主要由晝夜觀瞄、測距三合一的下反穩像式瞄準鏡、火控計算機、控制盒、耳軸傾斜感測器、炮塔水平角速度感測器、橫風感測器、炮控分系統組成。該系統與簡易式火控系統的差別在於其光學瞄準線與火炮相互獨立穩定,以炮長瞄準線作為穩定的基準,火炮隨動於炮長瞄準線。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是通過一個二自由度陀螺儀穩定瞄準鏡中的下反射稜鏡來實現炮長瞄準線的雙向穩定。在瞄準狀態時,炮長操作操控台驅動瞄準鏡的瞄準線,使其瞄準跟蹤目標,而火炮隨動於瞄準線。當炮長在坦克行進間從瞄準鏡向外觀察目標時,瞄準鏡中的目標和背景幾乎是不動的,極大的方便了炮長在坦克行進間進行射擊,而且射擊時只需一次瞄準。使用時,炮長將瞄準鏡標誌瞄準目標中央並發射雷射測距後,目標不會出現擾動,炮長只需繼續瞄準目標就可以射擊。另外,火控系統中還配有火炮重合射擊裝置,當火炮調到計算機計算出的瞄準角和方位前置角的位置時,該裝置會自動輸出允許射擊訊號,如果此時炮長已經按下射擊按鈕,火炮會自動射擊。由於該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是炮長瞄準線在高低向和水平向都穩定的,因此98式坦克不僅能在靜止時以較高的命中率射擊固定和活動目標,而且還可以在行進間以較高的首發命中率射擊固定和活動目標。為提高坦克的作戰能力,火控系統中增加了車長對火控進行操作的功能。在98式坦克車長指揮塔前方,有一具可360度旋轉觀察的上反式周視瞄準鏡。該瞄準鏡與炮長瞄準鏡一樣,均可在高低和水平方位上獨立穩定,並有雷射測距和夜視功能,可獨立穩定的搜尋、選擇和瞄準目標。車長可以進行目標指示,當炮長完成對一個目標射擊後,車長可調轉炮塔,使炮長捕捉車長選定的目標射擊。此後,車長可繼續搜尋新的目標。如果車長突然發現對己方威脅較大的目標時,可立即調轉火炮和炮塔,當火炮瞄準線與車長瞄準線重合時,炮塔停止轉動,這就實現了超越調炮功能。如車長需了解炮長正在執行的任務時,可按下監視炮長按鈕,此時車長瞄準線與炮長瞄準線重合,車長鏡停止轉動,車長鏡和炮長鏡觀察同一目標,從而實現車長監視炮長功能。
98式坦克的車長和炮長無論晝夜都具備行進間射擊固定和靜止目標的能力,射擊反應時間短,當靜對靜時≤6秒,靜對動時≤9秒,動對動時≤15秒。經測試,98式坦克在2000米距離上的首發命中率在85%以上。為適應錯綜複雜的戰場環境,98式坦克的火控系統還可以降級使用。當穩像部分出現故障時,該系統還可作為自動裝表簡易式火控系統使用;假如自動裝表簡易式火控系統也出現故障,還可以用人工裝定表尺進行瞄準射擊。
近幾年,由於在火控系統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先後研發成功了多種自動跟蹤火控系統和瞄導合一的大死循環式火控系統。在98式改進型坦克上,安裝的是最新型瞄導合一的大死循環火控系統。瞄導合一大死循環火控系統是一種可對射擊結果實施自動校正的火控系統,假如首發射擊不中時,該系統能對脫靶情況進行實時測量,把偏差的距離和角速度自動輸入火控計算機進行下一發彈的修正計算後立即射擊,大大提高了次發命中率。在大死循環火控系統中,如何自動的實時測出彈著點偏差並進行自動校正,是套用這種火控系統的前提和技術關鍵。系統中必須有能自動跟蹤目標和自動跟蹤彈丸的裝置和感測器。跟蹤目標用自動跟蹤器實現,自動跟蹤器可用閉路電視和熱像儀實現;自動跟蹤彈丸採用脫靶距離感測器(如無線電定位感測器及觀點感測器等)實現。由於熱像儀可以根據目標的熱特徵跟蹤目標,又能利用彈丸的熱特徵自動跟蹤彈丸,因而也可以作為自動跟蹤器和脫靶距離感測器。由於大死循環火控系統是建立在對脫靶距離實時自動校正的基礎上,因而要求火炮要有行高的初速,這樣彈丸飛行的時間就能縮短利於迅速校正射擊。大死循環火控系統可明顯提高第二發彈的命中率,用於射擊越野行進的高速目標效果明顯。在測試中,98改進型坦克在2000米距離對運動目標進行的46次第二發補射中(人為設定),命中率為100%。

武器系統

早在70年代,我國科研人員就展開了大口徑坦克炮的研發工作,先後研發成功了120公厘、125公厘和130公厘等多種口徑的坦克炮。在三代坦克炮口徑的選擇問題上,曾經有120公厘和125公厘兩種口徑之爭。從實際情況看,120公厘高膛壓光膛炮的性能並不比125公厘坦克炮遜色,甚至某些性能上還優於125公厘坦克炮。由於98式坦克在設計時參考了蘇式t-72坦克的許多技術特點,並直接借鑑了其自動裝填機,這主要是為了大幅縮短研發周期。重新研發適用於120公厘火炮的新型自動裝填機,在增加坦克設計難度的同時,坦克的整體設計也必須做較大修改。再者,120公厘炮彈為整裝式結構,這就意味著與其配套的自動裝填機體積不會太小,會給炮塔內的安裝劃定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從西方安裝有自動裝彈機的法國勒克萊爾坦克和日本90式坦克看,其尾艙式自動裝彈機的結構都比較複雜。我國89式120公厘自行反坦克炮的尾艙就安裝有半自動裝彈機。儘管提高了射速,但單從89式自行反坦克炮龐大的炮塔就可對其內部半自動裝彈機的體積和複雜程度窺之一二。
從防護上講,雖然西方坦克大都實現了彈藥隔艙化,但在戰場上採用尾艙式炮塔的坦克的生存能力不見得就比採用炮塔吊籃式自動裝彈機的坦克高多少。單從彈藥被命中的幾率看,將彈藥布置在尾艙的坦克要高於布置在車體內的坦克。另外,隨著整裝彈藥重量的不斷增加,造成裝填手工作負荷不斷增大,以坦克炮向大口徑化發展的趨勢看,在坦克上實現彈藥的自動裝填已成為必然。
我國前後發展了120公厘和125公厘反坦克彈藥,前者採用整裝式結構,後者採用了分裝式結構。125公厘坦克炮早在1985年就研發成功,經不斷改進,定型後的125公厘坦克炮的膛壓已高於120公厘坦克炮。最終安裝在98式坦克上的是zpt-98式50倍徑125公厘高膛壓光膛坦克炮。炮聲身採用高強度pcrni3nov,炮口動能比俄羅斯2a46m-1型125公厘坦克炮提高近15%,比“豹”2a5和m1a1/a2坦克上的rh-120型120公厘坦克炮高近5%。由於對身管實施了液力自緊技術,從而滿足了高膛壓火炮對身管強度的要求。為提高身管的耐燒蝕磨損壽命,火炮採用全膛鍍鉻工藝,使其壽命達到500發穿甲彈的水平,接近世界先進水準。為增強熱防護效率,身管上安裝了雙層鋁板氣隙式熱護套,散熱效率為70%。
與俄羅斯2a46m-1型125公厘光膛坦克炮一樣,ztp-98型坦克炮的炮閂也為橫楔式,由沖桿彈簧式半自動控制,其上裝有機械和電氣式雙功能擊發系統。火炮反後坐裝置為下置式,由帶液量調節的筒式後坐節制桿式駐退機以及帶針形桿復進節制器的三筒液氣式復進機組成。火炮的藥室長880公厘,正常後坐距離為280公厘~320公厘,最大後坐距離為330公厘。火炮身管質量為2.02噸,炮閂質量為72公斤,迴轉部分質量為2.6噸。火炮身管的抗彎強度為4320牛頓/米,厚度公差為0.6公厘,工藝加工彎曲度為0.7密耳,自由誤差為0.18密耳。射擊精度比俄式2a46m-1提高了10%。
zpt-98型坦克炮的搖架呈箍形,底座長1500公厘。底座上設有兩條後坐滑軌,前滑軌為銅質環形襯筒,襯筒與炮身之間的安全膨脹間隙為0.3~0.9公厘,用於補償身管射擊時產生的熱膨脹量。後滑軌由位於炮尾環和搖架上的軌道支架構成。可快速拆卸的搖架頸部由4顆螺栓固定。楔形半自動炮閂設在火炮上方,開閂力為245牛頓。車內加裝一個駐退器和復進機液量可見控制裝置,可在火炮不進行人工後坐情況下檢查液量。另外,在火炮炮口端面裝有前瞄準鏡墊片,炮長藉此可在車內迅速調整火炮。根據需要,火炮可用電點火裝置、電擊發和機械式手動擊發射擊。火炮可前抽更換,更換可在1小時內完成。
zpt-98型坦克炮配備的彈種包括採用半可燃藥筒的(使用新型太根發射藥)鎢/鈾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尾翼穩定破甲彈和尾翼穩定多功能殺傷爆破榴彈,彈藥基數為41發,其中2發置於自動裝彈機的旋轉輸彈機內,19發放置在戰鬥室的各彈藥箱內。在發射第三代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700米/秒),可在2000米距離擊穿640公厘厚的均質裝甲,而最新型特種合金穿甲彈(貧鈾穿甲彈)在該距離上的穿甲厚度可達到700公厘,其彈芯長徑比為30:1。為強化反坦克作戰能力,98式坦克還配備了多功能榴彈,此乃增加裝藥的高爆型,威力較大,足以使一般坦克喪失戰鬥力。另外,98式坦克還配有仿俄制斯維爾河/反射9k119型(西方稱at-11“狙擊手”)雷射駕束制導炮射飛彈系統,車內一般攜帶有4枚飛彈。經過改進,新型炮射系統在98式坦克的炮長瞄準具內裝有雷射發射機,飛彈的發射裝藥加長,全彈質量也有所增加。該彈可針對某種攻擊情況(如靜止發射攻擊),選擇複雜的飛行軌跡,低空飛向目標。
98式坦克的自動裝彈機仿自俄式坦克,該系統由旋轉輸彈機、彈匣提升機、推彈機、藥筒底殼拋出機構、火炮電機閉鎖器、記憶裝置、自動裝填機配電盒、裝彈操縱台、自動裝填機操縱台、彈量指示器和全套電氣系統安裝組成。自動裝彈機的裝填角固定在4度30分,每發彈的裝填時間為8秒。在自動裝填方式時,98式坦克的主炮射速為8發/分,采人工裝填,射速降為1~2發/分。試驗證明,該自動裝填機的間隔故障率為千分之三。更新型的性能優良、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的裝彈機系統已研發成功,將裝備在98改進型坦克上。
98式坦克的輔助武器包括1挺86式7.62公厘並列機槍,安裝於火炮右側,采遙控電擊發,彈鏈供彈,每條彈鏈內裝250發彈,總共備彈2000發。車長指揮塔上裝有1挺qjc88式12.7公厘高射機槍,由車子在炮塔外手動操縱,用單倍準直瞄準鏡,對空中目標的最大表尺射程為1.5公里,俯仰範圍為-4~+75度,戰鬥射速為80~100發/分,備彈300發,分裝在5條彈鏈中。為了方便射擊,在98式坦克的炮塔上共設有3個高射機槍槍架,其中車長指揮塔前方和右側各有一個,炮長艙門左邊設有1個。另外,3名乘員各配有1支56c型或95式無托突擊步槍。

夜視系統

98式坦克上的炮長用熱像儀是解放軍裝備的比較先進的熱成像系統,該熱像儀的探測器為SPRITE探測器,其光敏面是貼上在藍寶石襯底上以光刻掩膜而成底8條蹄鎘汞晶片。SPRITE探測器與單元數組探測器相比,其優點是探測器就完成了時間延遲積分處理,即signal processing in the element,SPRITE也由此得名。SPRITE探測器必須在80K左右且真空中才有良好的性能,所以它需要封裝在杜瓦瓶里,由制冷機對杜瓦瓶進行製冷。98式坦克上炮長熱像儀採用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機製冷,連續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試用探測器工作的製冷時間為5分鐘。熱像儀全重42公斤,採用串並聯方式掃描,視場為5.6X3.8度(11.4倍);12X8度(5倍)。在晝間對坦克目標的識別距離為2400米,夜間為2500米。
我國已研發成功第二代熱像儀,該熱像儀不需光電掃描,由探測器直接接受全視場的熱輻射訊號而成凝視圖像,因此也稱凝視焦平面熱像儀。其作用距離可達3~5公里,靈敏度和解析度比第一代熱像儀有很大提高,且結構緊湊,造價低廉,平均無故障時間為4000小時,在能見度只有100米的惡劣環境中對目標的發現距離為4000米,識別距離2500米。該熱像儀已安裝在98改進型坦克上。

防護性能

98式坦克的外形低矮(不到2.3米),車首和炮塔正面採用可更換式新型複合裝甲。其中車首用均質軋制裝甲焊接而成,重要部位採用迭型陶瓷複合裝甲加強。首上裝甲板為多層複合裝甲,具體結構為鋼-玻璃纖維板-超硬鋼-鋼,總厚度為220公厘,傾角為22度,其防護能力相當於420~450公厘均質裝甲。車體首下裝甲板厚度為80公厘,掛裝有兩塊大型鋼質塑膠板,也可以掛一具推土鏟。車體兩側安裝有8公厘厚夾布橡膠履帶裙板,前護板和側裙板對帶傾斜引信的反坦克地雷和破甲彈有一定防護作用。另外,為保護駕駛員的安全,其座椅懸吊在車體上,底部加強了防護裝甲,兩側各焊接有一根垂直鋼架,用以提高結構強度。98式坦克的炮塔裝甲由複合材質和特種鋼組成,兩者間的夾層內還有特種材質,故又稱間隙式複合裝甲。其在2000米距離上可抗擊穿甲能力在500公厘的動能穿甲彈和破甲能力在800公厘以上的戰防彈。在1997年冬季進行的低溫試驗中,98式坦克經受了14發105公厘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攻擊,無一擊穿坦克的炮塔前裝甲。後來用T-72C坦克上的125公厘炮對其射擊6次,依然無法擊穿炮塔前裝甲。
如果披掛上附加裝甲,在車重增加0.7噸的情況下,98式坦克的抗APFSDS穿甲能力在550公厘以上,抗HEAT穿甲能力在1060公厘以上;在炮塔和車體上安裝新型雙防反應裝甲後,抗APFSDS和HEAT的能力可達到600~1100公厘。另外,98式坦克的側禁止前端還裝有反應裝甲,頂部裝甲也得以強化。
眾所周知,坦克最薄弱的防護在炮塔頂部,在制導武器(尤其是攻頂彈藥)比重日趨增重的今天,單純依靠坦克的硬防護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坦克生存的要求。為進一步增強98式坦克的生存力,其上安裝了反導軟防護系統。該系統由JD-3紅外干擾機、煙霧彈系統、雷射告警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JD-3紅外干擾機由紅外發射機、電源和控制裝置、控制板組成,系統總質量為75公斤。通常情況下,在坦克主炮兩側各裝一台JD-3紅外干擾機。JD-3紅外干擾機的方位覆蓋範圍為主炮兩側22度方位角,高低覆蓋範圍是5度,在探測到來襲目標後2秒內發射0.7~2.5μm波段的紅外脈衝輻射訊號。紅外干擾機能夠持續發射編碼紅外脈衝干擾訊號,使紅外製導反坦克彈藥的制導電路產生假訊號,可有效干擾“TOW”、“龍”、“霍特”等反坦克飛彈。
煙霧彈系統由94式煙霧發射器和97式煙霧彈組成。該系統可在3秒內在距離坦克50~80米處形成氣溶膠煙霧屏障,對敵方的雷射目標指示器和雷射測距機產生禁止,對0.4~14μm波段具有較好的遮蔽作用,持續作用時間為20秒。試驗證明,該系統可使“TOW”、“龍”、“小牛”、“地獄火”等反坦克飛彈的命中率降低75~80%;使“霍特”、“米蘭”等反坦克飛彈的命中率降低2/3;使雷射測距機輔助射擊的各種火炮命中率下降2/3。
除軟防護系統外,98式坦克上還可以安裝新型主動式防禦系統。該系統由控制裝置、毫米波雷達、發射系統組成,各子系統採用了模組化設計,可以快速更換。該系統的工作原理是:車長將系統置於工作狀態,此時雷達採用監視工作狀態。當探測到距坦克50米之內、在規定的範圍內飛行的目標時,雷達自動轉換成跟蹤模式,並向火控計算機提供目標的彈道數據,由火控計算機確定來襲彈藥是否可能命中坦克。如判斷來襲彈藥會命中坦克,雷達則提供精確跟蹤數據,計算機確定防禦彈藥的發射位置和時間,在來襲彈藥距坦克1.5~4.2米處爆炸,擊中來襲彈藥,使來襲彈藥的彈頭提起爆炸或使其偏離飛行軌道。如判斷來襲彈藥不構成威脅,雷達則恢復到監視狀態。主動防禦系統可對付速度為70~700米/秒的來襲目標,系統重新做好準備只需0.2~0.4秒。該系統對協同作戰的步兵危險區為20~30米。另外,該系統可自動識別假目標,如飛鳥、子彈、炮彈破片和己方發射的炮彈或飛彈等。主動防禦系統可安裝在多種裝甲車輛上,可將裝甲車輛的生存能力提高近2倍。安裝該系統的坦克不會對其他坦克產生電磁干擾,系統本身也有良好的反電子干擾能力。
在98式坦克的內部安裝有集體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抑爆系統,戰鬥艙、駕駛艙及其艙蓋的內壁加裝有一層防輻射襯層,可降低r射線對乘員的傷害。此外,在坦克被穿甲彈擊中時還可以防止乘員受到從內部崩落的碎片的傷害。車體和炮塔均塗有三色迷彩塗層。
在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的裝甲車輛由於沒有裝備預防“二次”效應的有效設備,導致了慘重傷亡(尤其是較為先進的T-72坦克)。經測試,坦克戰鬥艙內,由HEAT射流引起的車內油氣混合物爆炸,會在140毫秒~240毫秒內形成0.35~1.4兆帕的超壓,有的甚至達到2兆帕,伴隨爆炸形成的熱輻射強度可達6~10瓦/平方公分。當彈丸穿透裝甲板時,車內人員很容易受到三種主要危害:壓力衝擊、皮膚燒傷和毒劑效應。對人體而言,假如作用於身體的壓力時間超過50毫秒,0.1兆帕以上的超壓通常會造成肺部永久性損傷。0.3兆帕以上的超壓將使人員的死亡率達50%。當超壓值達到0.4~0.5兆帕時,人員將必死無疑。按醫學要求,皮膚以下0.08公厘深處的溫度超過43.5攝氏度,身體裸露部位將遭受難以恢復的2度燒傷。或者用熱輻射計表示,即10瓦/平方公分強度的熱輻射作用在皮膚上的時間超過100毫秒時,所引起的皮膚燒傷將會達到1度。除了超壓、皮膚燒傷外,毒劑對乘員的傷害也不能忽視。在殘酷的戰場環境下,當車輛中彈時,車內乘員處於高度緊張、擔憂狀態。人員體內腎上腺素將會增高,這會增加人體對毒性物質的敏感性。毒性物質來自爆炸後的產物、燃燒的產物及熱分解產物。爆炸產生的毒性物質取決於來襲彈藥的性質,燃燒和熱分解產生的毒性物質的多少取決於感受穿透射流的敏感速度和滅火的持續時間。綜上所述,裝甲車輛內一旦發生“二次效應”,對車內乘員的傷害將是致命。因此,給裝甲車輛配備高效的滅火和抑爆系統,預防“二次效應”,對提高坦克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裝甲車輛內,有效的滅火抑爆系統應該具備敏感的探測器、快速的控制系統和有效的滅火劑,這樣才能有效制止爆炸和徹底地避免“二次效應”。通過研究人員地反覆試驗證明。如在130毫秒內撲滅坦克內的各種火災,就能夠避免各種油氣混合物的爆炸。在預防二度燒傷時,只要10瓦/平方公分熱輻射作用在皮膚表面的時間不超過100毫秒,就能使乘員避免遭受較為嚴重的二度燒傷。但是,如果壓力的作用在50毫秒以上時,同樣會造成人體的各部位損傷甚至死亡。因此,自動滅火抑爆系統的反應時間越快、抑制超壓和避免燒傷效果就越好。
早在60年代初期,我國就展開了裝甲車輛自動滅火系統的研發,但由於各種原因進展緩慢。直到中越邊境衝突後,戰場上的血的教訓使解放軍提高了對裝甲車輛自動滅火裝置作用的認識並產生了迫切要求,自動滅火系統的研究工作因而加快。1980年,我國自行研發了80式自動滅火裝置並裝備於各型裝甲車輛上,經實踐證明,使用效果良好。但是,該系統還不具備抑爆功能。因此,80年代初,我國引進了“SAFE”系統,並很快完成了樣機試製和全部系統的國產化。後來,在其基礎上我國又發展了更先進的自動抑爆系統。98式坦克上裝備的是92式自動滅火抑爆系統,該系統由關係探測器(6個)、控制盒、滅火瓶(4個)、緊急開關和電纜組成。該系統可在50毫秒內抑制由於HEAT射流引起的戰鬥艙油氣混合物爆炸,並能夠將油氣爆炸產生的壓力限制在0.1兆帕以內,這樣能夠使乘員的皮膚燒傷程度限制在1度以下,故可以達到滅火抑爆作用,防止“二次效應”發生。在滅火瓶中,裝有液態的“哈隆”1301滅火劑,並充滿氮氣,閥體直接裝在瓶口上,不使用分布管路,這樣可以極大的縮短噴射時間。

光電通信及對抗系統

調頻通信是擴展頻譜(擴頻)通信的一種,作為通信電子對抗的重要手段被廣泛套用於裝甲車輛的通信系統。98式坦克上採用的是新型VHF-2000型坦克通信系統,該系統具備良好的電子對抗性能,系統通用性好,便於使用維修,可靠性高,電磁兼容性及同台多機工作性能良好等特點。在98式坦克炮塔後部右側,有一具敵我識別與雷射通信系統,其雷射敵我識別與雷射光波作為載波傳遞訊號。這是一套小型化的一機多功能的車載系統,供車長用於敵我識別、發射數字指令、進行語音通信,並可發展用於雷射搜尋。系統的全方位接收機控制頭也可用於對0.9~1.06μm雷射告警器。該系統可抗光、電、磁干擾,工作距離≥3.6公里,高低向-10~+45度(與車長周視鏡相同),水平向360度,識別一次目標時間≤0.6秒,有60種敵我識別密碼。系統能顯示敵我識別結果。數字通信指令、正在通信與等待通信車的概略方位。
在坦克炮塔尾艙右側頂甲板上方,裝有9602型GPS導航定位接收天線,負責接收並放大導航衛星發射的高頻訊號,並變成中頻訊號送入接收機。在炮塔尾艙內右側甲板上,接收並處理來自天線的中頻訊號盒來自GPS接收機顯示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其顯示控制器安裝在炮塔內右側座圈下方,顯示導航信息並輸入輸出控制指令。9602型GPS衛星導航儀是二通道的C/A碼接收機,可對四顆衛星按時分制進行時序觀測,採用L1載波上調製的C/A碼進行續距測量,由導航處理機實時求出三維位置和速度。如果可供觀測的衛星只有三顆時,接收機可以將人工輸入的高程或上次三維定位得到的高程作為已知值,進行二維定位,實時求出經緯值,對於軍事用戶而言,可將經緯值交換成我國九四軍用網路坐標值。9602型GPS接收裝置被動式導航、無積累誤差、保密性較好。可全天候向乘員提供坦克所處位置的三維坐標式軍用網路直角坐標,能提供坦克的行進方位、行進速度等數據。輸入目標可提供目標的方位和距離。輸入多個航路點後可建立航線,並對偏航距離和接近目標距離進行報警。設備本身具備進行共況自檢和故障診斷功能。9602型GPS屬單一的粗碼定位系統,其精度相對較低(100米),對於有些戰術要求還不能滿足。“GLONSS/GPS”兼容型導航定位位置在我國已研發成功。它的精度可以達到20米。單一GPS只是過渡產品,最終要被雙G兼容機所取代,一旦98改進型坦克配備了雙G兼容機,則可與車內電台、雷射測距等設備連線起來,構成車際信息系統,可實現戰場管理,火力支持、目標營救、敵我識別等多種戰術任務,屆時98改進型坦克將成為解放軍最新的數位化坦克。
在98式坦克炮長艙門後部基座上,裝有一具新穎獨特的裝置,此即為雷射壓制觀瞄系統。由於紅外干擾機的作用僅局限於干擾紅外製導方式的飛彈,不能幹擾其它方式制導的飛彈,要具備多功能幹擾能力,就要為坦克配備多種不同的光電對抗設備。該系統在與敵方對抗時,能起到干擾和壓制對方觀瞄系統的作用。該系統供車長或炮長操作,能發射雷射束對敵方觀瞄體系進行壓制、干擾。由於雷射束固有的特性,既然能壓制干擾觀瞄系統,那么對人體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對於使用直視型光學觀瞄鏡對己方觀瞄的敵方人員的眼睛,其殺傷效果特別明顯。另外,雷射壓制觀瞄系統還可以對敵方使用可見光、近紅外光電感測器的火控、制導系統(如雷射測距機、微光夜視儀電視攝像頭、觀瞄鏡等)實施干擾,使之飽和失效,甚至產生永久性損壞,即儀器致盲,從而失去戰鬥能力。同樣,為預防敵方對己方實施雷射照射,98式坦克上的駕駛員均配有防雷射光鏡。雷射壓制觀瞄系統由微機控制器、跟蹤轉台及隨動系統、雷射壓制儀、熱成像干擾機(氣體雷射發射機)組成。為實現車長、炮長遙控跟蹤瞄準,對跟蹤轉台採用數字式位置死循環控制方式。該系統可360度全方位工作,俯仰角為-12~90度,跟蹤角速度左右為45度/秒,俯仰40度/秒。從炮長(或車長)按下按鈕到系統對準目標只需1秒鐘。雷射輸出能量為1000兆焦,脈衝重複工作頻率為10次/秒,最大作用距離為4000米,系統連續工作時間為30分鐘,雷射器的壽命為120萬次。

動力傳動系統

長期以來,缺乏大功率引擎是制約我國主力坦克水平的一大技術瓶頸。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在80年代末研發成功了多種1200馬力的大功率柴油引擎。其中150HB系列的1200馬力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引擎的性能較為出色,被選中作為98式坦克的動力系統。可能是在設計時參考和借鑑了德國MTU公司的MB871ka501型引擎的設計理念,所以150HB引擎與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由於安裝了大功率引擎,51噸重的98式坦克的單位功率達到了23.54馬力/噸,最大公路時速高達70公里/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在輸出功率相同的情況下,150HB引擎的質量比英國“挑戰者”坦克上安裝的CV12TVC-1200型引擎輕15%。
為適應裝甲兵的發展要求,我國在150HB柴油引擎的基礎上研發成功了具有世界水準的150HB1500馬力大功率引擎,其研製時瞄準的目標九四德國的MT883型引擎。該引擎已安裝在98改進型坦克上。經測試,98改進型坦克的最大公路時速和最大越野時速分別為72公里/小時和60公里/小時。
在98式坦克上仍採用傳統的機械傳動、液力控制裝置。傳動裝置由傳動箱、兩個側變速箱和同軸側傳動器組成。側變速箱為行星式,帶摩擦離合器,採用液力操縱,有7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每個變速箱內有2個閉鎖離合器和4個機械式制動器。
在行走部分上,98式坦克採用兩條雙銷掛膠履帶(每條由85塊履帶板組成,總質量為2.1噸,使用壽命為10000公里)、6對直徑為730公里的雙緣路輪、兩對掛膠托帶輪、兩對掛膠托邊輪以及主動輪和誘導輪組成,主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在第一、第二和第六路輪上安裝有液力套筒式避震器和“Z”形軸避震器。懸吊裝置的扭桿沿底甲板橫向布置,操縱裝置的拉桿沿側甲板布置。由於對扭桿進行了改進,路輪行程增至340公厘,從而使車輛平均行駛速度提高了12%,從停車狀態加速到42公里/小時只需10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