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輕型坦克(95式輕戰車)

95式輕型坦克

95式輕戰車一般指本詞條

95式輕型坦克,由日本三菱重工於1934年生產,是日本輕戰車中品質、性能最好的一款,九五式輕戰車主要任務是支援步兵並伴隨車輛快速前進,可以快速攻下敵人的據點。

95式輕型坦克的自重為6.7噸,戰鬥全重7.4噸,乘員3人(車長、駕駛員、機槍手),車長4.3米,車寬2.07米,車高2.28米,算得上是“小巧玲瓏”。不過,95式輕型坦克的最大特點是採用柴油機為動力裝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95式輕型坦克
  • 自重:為6.7噸
  • 乘員:3人
  • 車長:4.3米
  • 次型九八式輕型坦克
簡介,研製過程,動力裝置,特點,火力系統,裝甲結構,“北滿型”,“閃擊戰”,提高版,性能數據,

簡介

1939年5~9月間的蘇日哈拉哈河之戰(日方稱為諾門坎事件),是95式輕型坦克首次參加的一次較大規模軍事行動。這場戰爭以日本軍隊徹底失敗而告終。蘇聯紅軍朱可夫的指揮下,給日本侵略軍當頭一棒。這次戰爭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二戰中期日本不敢配合希特勒貿然北犯的重要原因之一。
95式輕型坦克
不過,首次參戰的95式輕型坦克,在戰場上表現不錯。戰爭中期,日軍第一戰車聯隊,即安崗支隊,作為增援部隊疾馳援至哈拉哈河東岸。作為第一梯隊的安崗支隊第4戰車團配屬35輛95式輕型坦克、8輛89式中型坦克和5輛94式輕裝甲車,以95式輕型坦克為主。
第4戰車團前出到哈拉哈河東岸20千米處,在731高地附近集結;而蘇軍的主力則部署在哈拉哈河西岸,但東岸仍有部分蘇聯軍隊。當日軍發現河東岸的蘇軍有撤退到西岸的跡象時,立即決定當夜偷襲東岸的蘇軍陣地。日軍戰車第一梯隊以89式中型坦克為先鋒,3個95式輕型坦克連分左、右、後呈菱形布置,迅速向蘇軍陣地進擊。當夜,下了大雨,電閃雷鳴,劃破夜空的閃電像探照燈一樣將蘇軍陣地照得一清二楚,日軍的坦克炮和機槍的命中率相當高;而蘇軍由於準備不足,一向逞威的120毫米榴彈炮,在日軍的偷襲下失去了威風。這一仗打下來,日軍共繳獲了4門120毫米榴彈炮,擊毀蘇軍坦克和裝甲車10輛,而日軍僅損失了1輛95式輕型坦克。
不過,這次日軍的小勝,僅是一次成功的偷襲戰。在日後坦克對坦克的較量中,日本的95式和89式坦克都不是蘇軍BT快速坦克的對手,損失慘重。95式輕型坦克火力弱、防護性差的弱點暴露無遺。唯一值得日本自豪的是,95式輕型坦克的機動性還算不錯。

研製過程

早在1927年,日本就決定研製國產戰車(坦克),包括重戰車和輕戰車兩大類。試製重戰車的結果,導致95式重戰車的誕生。輕戰車(輕型坦克)的研製工作1928年4月開始,1929年4月完成,定名為89式輕戰車。
在89式輕戰車的基礎上加厚了裝甲,戰鬥全重增加到11.5噸,便製成了89式中戰車(中型坦克),成為“日本第一種國產戰車”。1932年,日本研製出92式重型裝甲車,用於裝備日本的“騎兵戰車隊”,遂行偵察作戰任務。但這種裝甲車的主要武器是1挺13毫米重機槍,火力較弱,而89式中戰車的機動性又較差。於是,日本軍方想研製一種兼有92式裝甲車的機動性和89式中戰車的火力的輕型坦克。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方更意識到,要儘快研製出一種“步兵戰鬥用輕戰車”,以代替性能已顯落後的89式輕戰車,這就是95式輕戰車的發端。
95式輕型坦克95式輕型坦克
1933年7月,日本陸軍技術本部開始了設計工作,由三菱製作所來試製。三菱公司先期製成了A、B兩種制式樣車。隨後,又綜合它們的優點製成了正式樣車。1934年7月開始,依託騎兵學校和步兵學校,進行了射擊試驗和700千米的行駛試驗,證明其性能良好。但戰鬥全重超過了預定的6.5噸,達到了7.5噸,最大速度也未達到指標。經過減輕重量的修改設計後,於1934年9月製成了第二輪樣車,試驗時,最大速度曾達到了46千米/小時的較高速度,滿足了軍方的要求。又經過局部修改後,於1935年正式定型,由於這一年是日本皇紀神武天皇)2595年,所以定名為95式輕戰車(輕型坦克)。

動力裝置

戰車上採用什麼樣的動力裝置,當時的日本軍方有過一場大辯論。一種意見認為,應當採用國際上通用的汽油機;另一種意見認為應當大膽地採用柴油機。後者的意見認為,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採用價格相對便宜的柴油(日本人叫“輕油”)更有利;更重要的是,戰車上用柴油不易引起火災。這說明日本軍方是較早認識到坦克柴油機安全性的國家之一。辯論的結果,後者占得了上風。柴油機派還認為,戰車上的柴油機應該是風冷式的,以避免水冷式的保養麻煩、冬季易結冰等弊端。無疑,這一認識還是很前衛的。
戰車柴油機的試製工作由三菱公司實施,1933年末試製成功。這是一種直列6缸風冷式柴油機,缸徑130毫米,活塞行程180毫米,最大功率達135馬力,後調至120馬力。它和89乙中戰車上用的是同一種柴油機。應當說,蘇聯於1938年才研製出舉世聞名的V2柴油機。說日本是最先採用坦克柴油機的國家,還是說得過去的。至少和波蘭的7TP輕型坦克(1934年製成,採用的是德國造的“紹勒爾”柴油機)是並駕齊驅的。
動力裝置布置在車體後部右側的動力艙內,因主動輪前置,所以發動機的動力要通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傳遞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發動機的排氣管在車體外部右後方,接有消聲器,以降低排氣噪聲,利於偵察行動。主油箱容量為100升,副油箱容量為30升。變速箱為機械式,轉向機構為離合器-制動器式,結構較簡單。
行動裝置的特點是,採用了中等直徑的負重輪,每側4個,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懸掛裝置為平衡式,每兩個負重輪為一組,通過平衡臂使水平螺旋彈簧拉伸或壓縮。每側有2個托帶輪。履帶是鋼製的,節距較短。戰車的最大速度達到了40千米/小時,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這一水平還是較高的。最大行程為250千米。

特點

在總體布置上,95式輕型坦克有許多突出的特點,如:總體上的“小巧玲瓏”、整車的高度較高、炮塔位置偏左、車體側面“鼓大包”、“歪把機槍”等。這些特點,從側面和頂部的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無疑,這些都是總體布置上的需要。這裡只簡單地作些分析。
從頂視照片中可以看出,炮塔位置偏左和車體側面“鼓大包”,是緊密相聯繫的。由於動力-傳動裝置的位置偏右,而傳動軸又通過戰鬥室,致使整車的高度增加;而為了不使整車的高度過分增加,又不得不使炮塔的位置偏左布置。由於車體的寬度不足2米,變速箱在車體前部,動力艙在後部,中部的戰鬥室要布置下3名乘員、炮塔、火炮和彈藥等,顯得十分擁擠,不得已,只好將戰鬥室的兩側鼓出一個弧形大包。至於“歪把機槍”,也是同一個道理。日本人將95式輕型坦克定位為“支援步兵用戰車”,這樣,在主炮面向前方的同時,也要有向後的火力。但是,炮塔的輪廓很小,不可能在正後方布置一挺機槍及機槍手的位置,只好將機槍側向一個角度,成為“歪把機槍”。看來這些奇特的布置,還是很有名堂的。

火力系統

95式輕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門94式37毫米坦克炮,1933年試製完成。這種37毫米火炮身管相對較長,全炮長1.36米,重僅64千克,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在3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穿透45毫米厚的鋼裝甲。彈藥基數為120發。發射的彈種有穿甲彈和榴彈。火炮的高低射界為-10度~+24度,方向射界為左右各10度。也就是說,即使炮塔不旋轉,火炮也可以左右轉動10度。
輔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機槍,可自動連發射擊,乘員需抵肩射擊,彈倉內有20發機槍彈(到二戰後期改為鏈式供彈),帶1.5倍的瞄準鏡,其中的1挺為前機槍,另1挺為炮塔後機槍,共攜彈3 000發。前機槍由機槍手操縱,炮塔後機槍由車長操縱。前機槍的射界為:高低-10度~+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炮塔後機槍:高低-10度~+2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由此還可以看出,95式輕型坦克的車長是夠累的,一個人既要指揮全車作戰,又要打炮、裝炮彈和操縱炮塔後機槍,一個人乾三個人的活。不過,95式輕戰車既然定位為“支援步兵作戰”,機槍火力便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火力布置和乘員分工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裝甲結構

95式輕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鉚接和焊接結構,以鉚接結構為主,裝甲厚度為6~12毫米,主要部位的裝甲為12毫米厚,僅能防輕武器的攻擊。防護性差,是95式輕型坦克的致命弱點。但是,由於二戰中東南亞各國及中國軍隊很少有反坦克武器,致使95式輕型坦克能肆虐於一時。在日軍入侵菲律賓、馬來亞(今馬來西亞)的戰鬥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成為肆虐東南亞的急先鋒。在日軍入侵中國的許多戰鬥中,95式輕型坦克和97式中戰車相配合,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不過,在和美軍交手的島嶼爭奪戰中,95式輕戰車就只有挨打的份兒了。
95式輕戰車的總生產數量達1250輛,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北滿型”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還製成一種“北滿型”95式輕戰車(日本人的叫法)。其特點主要表現在行動裝置上。由於95式輕型坦克的負重輪間距和中國東北地區紅高粱地的壠距差不多,致使這種坦克在這一地區橫跨地壠越野行駛很困難,甚至發生類似“共振”的強迫振動現象。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日本人特意在第1、2負重輪和第3、4負重輪之間各加一個小直徑的輔助負重輪,才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種“北滿型”95式輕戰車,僅在現地改裝了少量,用來裝備侵占中國東北北部的關東軍戰車部隊。

“閃擊戰”

馬來半島“閃擊戰”,日本人稱為“馬來半島電擊戰”,是二戰中期日軍和英軍在馬來半島發生的一次重大戰役。戰役從1941年12月8日打響,日軍在馬來半島北部泰國的宋卡和馬來亞的哥打巴魯強行登入,以97式中型坦克和95式輕型坦克組成的機械化部隊,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向南挺進700千米,一直打到新加坡。交戰的結果,以英軍帕西瓦爾中將率部投降而告終。
投入戰鬥的是,日軍山下奉文上將指揮的第25集團軍共11萬人。擔任突擊任務的是第3戰車集團(相當於坦克師的規模),轄4個戰車團,坦克數量相當於諾門坎事件中坦克數量的一倍。而由帕西瓦爾中將指揮的英軍兵力約9萬人,但裝甲車輛只有“布倫”裝甲輸送車一類,連97式中型坦克和95式輕型坦克也打不過,再加上英軍指揮失當和士氣低落,失敗在所難免。
在對95式輕型坦克的評價上,參加馬來半島戰役的日本戰車兵認為:在和英國戰車的對抗中“性能占優勢,值得信賴”;“越野行駛能力很強”;經過保養維修,在行駛1 000千米以後,“一輛故障車也沒有”,裝備95式輕戰車的戰車第6團因此並命名為“維修保養之神”(整備之神樣)。看來95式輕型坦克的機動性能和可靠性相當不錯。
日本人寫的戰史中,對馬來半島“電擊戰”大吹特吹,稱為堪與德軍閃擊波蘭、閃擊法比盧荷相媲美的“經典閃擊戰”,日軍指揮官山下上將也被譽為“馬來之虎”。順便說一句,這個沾滿東南亞人民鮮血的“猛將”──山下奉文上將,在七七盧溝橋事變時,在攻打南苑、廊坊、房山的戰鬥中,也充當了急先鋒,並多次“討伐”華北抗日根據地,對中國人民也欠下了血債。在二戰結束後,山下奉文被菲律賓馬尼拉軍事法庭處以絞刑,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提高版

為了全面提高95式輕型坦克的性能,日本人於1938年又研製成功98式輕型坦克。該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7.2噸,乘員3人。在外觀上它和95式輕型坦克已經有了較大區別,主要表現在:車高較低,車長縮短;車體每側有6個較小直徑的負重輪、3個托帶輪;炮塔形狀有較大變化,更接近於現代坦克。主動輪仍前置。內部布置上也有較大變化。
98式輕型坦克的主要武器為1門100式37毫米坦克炮彈藥基數106發。輔助武器為1挺7.7毫米重機槍,攜彈3 160發。
動力裝置為100式直列6缸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提高到130馬力。1個主油箱容量為48升,2個副油箱容量各為40升。因發動機橫向布置在車體後部,故萬向聯軸器沿左側通過戰鬥室將動力傳遞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這種布置方式有利於降低車高,並縮短車長。變速箱為滑接齒套式,有4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行動裝置仍為平衡式懸掛裝置,每兩個負重輪為一組,但前4個負重輪和水平螺旋彈簧相連線,後2個負重輪則和傾斜螺旋彈簧相連線。最大速度達到了50千米/小時,機動性上比95式又有很大提高。
其主要部位的裝甲厚度為16毫米,防護性上比95式有較大提高。但它的防護力仍然較弱,加上在二戰中的總生產數僅有100輛左右,在戰爭中並未發揮多大作用。
95式和98式還有一些改進型,包括:二式輕型坦克、三式輕型坦克、四式輕型坦克和五式輕型坦克,它們的生產數量都很少。其中,三式輕型坦克換裝為57毫米坦克炮;四式輕型坦克換裝為97式中型坦克的炮塔和57毫米坦克炮。由於生產的數量很少,這些改進型輕型坦克很少在戰爭中使用,也談不上發揮什麼作用。

性能數據

戰鬥全重 7400kg
車長 4.38m
車寬 2.07m
車高 2.28m
引擎 n.a.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8/26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50 km
乘員 3人
火力裝備 37mm Type 98 L/37 ; 2x7.7mm Type 97 MG
彈藥 37mm:119發;7.7mm:2940發
裝甲 6-12mm
爬坡度 30-40度
通過垂直牆高 0.60m
越壕寬 2.00m
涉水深 1.00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