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黃芪新品系94-02由甘肅省定西市旱作農業科研推廣中心採用集團選擇法經多年按程式選育而成。該品系2004-2006年,在定西市黃芪品種區域試驗中折合平均產量鮮黃芪9091.5Kg/h㎡,較對照品種甘肅黃芪94-01增產15.8%。黃芪新品系94-02樣品經甘肅省定西市藥品檢驗所按200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方法測定其內在質量:顯微特徵符合規定,薄層色譜均與對照一致,總灰分2.9%、酸不溶性灰分0.1%、浸出物41.4%、黃芪甲苷0.060%,分別優於《中國藥典》規定標準42%、90%、143.5%、50%。抗根病能力強,根病平均發病率為7.6%,病情指數平均2.4%,分別較對照降低6個百分點和2.2個百分點。該品系適宜在海拔1800~2500m,年降水量450~600mm的半乾旱區、二陰區和高寒陰濕區及同類生態區套用推廣。 關鍵字 黃芪 新品系94-02 選育 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94-02
- 外文名:94-02
- 中文名:黃芪
概述,選育經過,產量表現,品系鑑定試驗,品系比較試驗,地區區域試驗,大田示範試驗,主要特徵,植株特徵,藥材質量,抗病性,適應性及栽培技術要點,科學育苗,選好土壤,合理輪作,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建立制種田,
概述
黃芪是常用中藥材,具有醫療和保健的雙重作用。由於特定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悠久的栽培技術,產於甘肅省隴西、渭源、岷縣一帶的黃芪因質量好,藥用價值高,被譽為“隴芪”。2001年中國農學會特產之鄉組委會將隴西縣命名為“中國黃芪之鄉”。甘肅黃芪的栽培面積和產量約占全國份額的50%左右,黃芪業己成為甘肅省的重點支柱產業之一,發展黃芪生產對振興區域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甘肅黃芪栽培中普遍採用的品種為黃芪屬多種類型的混和體,田間表現良莠混雜,難於管理,嚴重製約著當地黃芪的產量和品質。為了貫徹中藥材GAP實現中藥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甘肅省定西市旱作農業科研推廣中心於1994年開展了黃芪新品種選育研究。以豐產、抗病、抗逆性強、質量符合《中國藥典》規定標準為黃芪新品種總體選育目標。經多年試驗比較,選育出了特徵顯著、農藝綜合性狀優良、高產、優質的黃芪新品系94-02。
選育經過
據記載,黃芪栽培種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從內蒙古引種於甘肅的隴西、渭源、漳縣、臨洮等地以來,已有40多年的栽培歷史。據田間觀察和室內檢測分析,當地黃芪表現出多種不同類型。從1994年開始,我們在渭源縣蓮峰鎮下寨村大面積種植的黃芪生產田中,選擇符合育種目標要求的:綠莖型、淡黃色花型(94-01)、紫莖型、紫色花型(94-02)和紫綠莖型、淡紫色花型(94-03)等單株各500株,當年採挖並測定主要農藝性狀,選擇生長健壯的種株分別假植;1995年分品系定植於觀察圃,繼續觀察結籽期的農藝綜合性狀和特徵特性,並再次去雜去劣,分品系單獨收穫種子;1996-1997年繼續擴繁,觀察測定各品系的主要農藝性狀。1998-2000年進行新品系鑑定試驗;2001-2003年對農藝綜合性狀好且符合選育目標的新品系94-02進行品系比較試驗;2004-2006年進行地區區域試驗和生產示範。
產量表現
品系鑑定試驗
黃芪新品系94-02在1998-2000年的品系鑑定試驗中,折合平均產量(鮮黃芪、下同)11067kg/公頃,較對照增產15.0%,居4個參試品系的第二位。其中,1998年產量8800.57kg/公頃較對照增產17.3%;1999年產量11301kg/公頃,較增產10.8%;2000年產量13101kg/公頃,較對照增產17.0%。
品系比較試驗
黃芪新品系94-02在2001-2003的年品系比較試驗中,折合平均產量8425.5kg/公頃,較對照增產20.0%。其中,2001年7722 kg/公頃,較對照增產21.2%;2002年產量8889 kg/公頃,較對照增產15.9%;2003年產量8667 kg/公頃,較對照增產22.8%。三年試驗產量結果均居參試品系首位,增產效應均達顯著水平。
地區區域試驗
黃芪新品系94-02於2004-2006年參加定西市在隴西縣首陽鎮、渭源縣清源鎮、漳縣殪虎橋鄉,岷縣十里鎮和中藥材科技示範園區等地進行的黃芪區域試驗。3年15點(次)折合平均產量9091.5 kg/公頃,較對照增產15.8%。其中,2004年在5點15次試驗中折合平均產量9124.5 kg/公頃,較對照增產15.0%;2005年在上列5點15次試驗中折合平均產量8865 kg/公頃,較對照增產15.9%;2006年在上列5點15次試驗中折合平均產量9282 kg/公頃,較對照增產16.5%。
大田示範試驗
2006年在渭源縣路園鎮勝利村和峪林村、蓮峰鎮河家灣村和孔家坪村,隴西縣渭河鎮李家營村和灘兒村、昌谷鄉崖彎村、首陽鎮董家堡村、雙泉鄉胡家門村、菜子鎮菜子村、碧岩鎮王莊村、通安鎮遼坡村、柯寨鄉劉家掌村,漳縣殪虎橋鄉瓦房村、三岔鎮堆糧坪村、大草灘鄉新聯村、金鐘鎮大石門村和寨子村,岷縣中寨鄉中寨村、小寨鄉古城村、西江鄉唐家村、梅川鎮店子村和牙里村、茶埠鄉鋪里村、岷山鄉上崖寺村等4縣18個鄉(鎮)設定生產示範7.3公頃,黃芪新品系94-02平均產量10638 kg/公頃,較對照增產11.8%,特級品出成率16.1%,一級品出成率21.6,根病普遍率7.2%。
主要特徵
植株特徵
黃芪新品系94-02染色體基數X=8,全生育期510d左右。主根圓柱狀,長50~120cm,中下部有側根2~5個,外表皮淺褐色,內部黃白色,主根上疏生橫長皮孔,根斷面有明顯的豆腥味。一年生植株莖高25~35cm,二年生植株莖高71~92cm。莖稈紫色,有3~9個分枝,開展度25~40cm,莖上著生較密白色伏毛,地下莖基部具多數瘤狀不定芽。葉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3~10cm,小葉10~20對,廣橢圓形,托葉離生,三角狀卵形,帶急尖,小葉長1.2~1.9cm,寬0.65~0.81cm,兩端近圓形,葉正面光滑,背面疏生白色伏毛。花淡紫色,花期6~7月。種子扁腎形,色澤棕褐色,成熟期7~8月,千粒重7.75g,發芽率88.5%。
藥材質量
根據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名貴中藥材綠色栽培技術》一書中黃芪的分級標準,94-02特等品出成率平均21.5%,一級品出成率30.6%,分別較對照提高4.8和5.4個百分點。
94-02新品系經甘肅省定西市藥品檢驗所按200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方法測定,結果性狀和顯微特徵均符合規定,薄層色譜均與對照一致,總灰分2.9%、酸不溶性灰分0.1%、浸出物41.4%、黃芪甲苷0.060%,質量分別優於200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標準42%、90%、143.5%、50%。
抗病性
在三年輪作周期的土壤條件下,黃芪94-02根病平均發病率為7.6%,病情指數平均2.4%,分別較對照降低6個和2.2個百分點。該品系抗黃芪根病能力較強,適宜於在黃芪主產區大面積推廣套用。
適應性及栽培技術要點
該品系在海拔1800~2500m,年降水量450~600mm的半乾旱區、二陰區和高寒陰濕區表現良好,適宜同類型生態區套用推廣。
科學育苗
黃芪新品系94-02以種子育苗繁殖為主。幼苗喜冷涼濕潤氣候,怕高溫乾旱,忌水澇,最怕強光直射。種子的種皮較硬,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沸水催芽處理,即將選好的種子放入沸水中,快速攪拌90秒鐘,然後立即加入冷水冷卻,待水溫降至40℃後再浸種2小時,再將水瀝出,加蓋麻袋等物悶種12小時,待種子膨脹後,搶墒播種,採用秸稈覆蓋遮光。要求育苗地土壤疏鬆,腐殖質含量高,肥力狀況好,酸鹼度PH7-8,通氣透水性能佳的輕壤土為宜。
選好土壤,合理輪作
黃芪新品系94-02根系發達,入土較深,喜肥沃土壤,怕田間積水受澇。要求選擇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排灌便利,富含腐殖質的黑壚土或黃綿土,質地中壤為宜。前茬以麥類作物為好,輪作周期要求三年以上。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 種苗平擺 黃芪94-02地上部開展度中等,要求行距25cm,株距20cm,定植深度10cm左右,種苗平擺於種溝為宜。保苗18~20萬株/公頃為宜。
科學施肥
施腐熟優質有機肥7.5萬kg/公頃以上,配施化肥純N150~225kg/公頃,P2O5225~270kg/公頃,K2O60~90kg/公頃。肥料全部用作基肥,一次均勻施入土壤。
建立制種田
按“黃芪高效制種技術規程”建立制種基地。制種田要加強田間管理保證安全越冬,翌年植株返青前,追施磷酸二銨225kg/公頃,並及時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黃芪94-02花序為無限型,應分期採收種子。採收標準以莢果下垂、變黃、呈半透明,種子淡褐色時為宜。採收後的莢果及時風乾脫粒,防止發霉變質而影響種子質量,種子要科學貯藏,確保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