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式步兵戰車

89式步兵戰車

三菱89式步兵戰鬥車(英語:Mitsubishi Type 89 IFV,日語:はちきゅうしきそうこうせんとうしゃ)是日本陸上自衛隊搭配坦克使用的步兵戰鬥車、兼具武器和裝甲是開發成功的日本第一種步兵戰鬥車和第三代裝甲車。1980年三菱重工開始開發本車到1984年開始試驗車、技術試驗・實際試驗完成後1989年服役。

陸上自衛隊的步兵都稱為普通科的“裝甲戰鬥車”。陸上自衛隊員間也有用Fighting Vehicle簡稱FV。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菱89式步兵戰鬥車
  • 外文名:Mitsubishi Type 89 IFV
  • 服役1989年至今
  • 單位成本:6億日元
  • 數量:69輛
  • 衍生型99式自行榴彈炮
研製背景,基本設計,動力系統,武器系統,防護系統,基本信息,戰術運用,服役情況,總體評價,

研製背景

20世紀70年代,各國特別是在歐洲、中東戰場上作戰的陸軍部隊,都進一步加快了步兵戰車的研製和裝備速度,美國M2A2“布雷德利”履帶式步兵戰車、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等先進戰車均屬其列。日本在這方面的研究實際早就開始了,但是由於國民對戰爭的反感,而且在《和平憲法》的限制下、認為可抑制威脅出現的唯心主義評論者較多,新一代步兵戰車研製計畫因此未能達到由辦公室轉入工廠的程度。然而,隨著勃列日涅夫“緩和”的假面具因進攻阿富汗而被剝去,大藏省也認識到研製新一代步兵戰車的重要性,於是一種可冒激烈炮彈射擊、能伴隨坦克進入陣地的戰車研製計畫終於得到了批准。
美國M2布雷德利步戰車美國M2布雷德利步戰車
1981財年,日本防衛省提供了發展車體和炮塔樣機的資金。1984年,日本投入6億日元用於發展4輛新式履帶式步兵戰車。經過樣車試驗階段,新式步兵戰車定名為89式步兵戰車,1989年,日本陸上自衛隊開始採購89式步兵戰車,因為價格昂貴沒有能夠大規模生產,但是採購數量也在逐漸增加。按原計畫,在20世紀末為日本陸上自衛隊批量生產超過300輛89式步兵戰車,能夠基本滿足需求。
89式步兵戰車89式步兵戰車
1984年製成樣車,計畫在90年代裝備部隊,將生產300輛

基本設計

潛望鏡,能在白晝使用,其中一具也可更換為被動式夜視鏡。在駕駛員位置上方有一具可旋轉的潛望鏡。89式步兵戰車的基本布局比較傳統,車體前部左側為動力室,右側為駕駛室,炮塔位於車體中部,車體後部為載員艙。駕駛室有一扇可以向右開啟的艙門蓋,駕駛員前方布置有3具
89式步兵戰車前視89式步兵戰車前視
89式步兵戰車的車體、炮塔由裝甲板焊接而成,能夠抵禦輕武器以及炮彈彈片攻擊。為了對付空心裝藥破甲彈,車體前部和炮塔採用了間隔裝甲,車體側面裝有用普通材料製成的很薄的側裙板,側裙板前後開有四個蹬腳口,方便成員上下。車體外形採用傾斜式設計以產生更好的防彈效果,前部上裝甲的斜面非常低而平滑,前部車頂中央設定了用於動力傳動裝置的檢查窗,左側有冷卻空氣進氣口。前部下裝甲的傾斜角度較小,左右擋泥板上裝有前大燈,包括方向指示器、白熾燈和紅外線燈。車體前部左側有百葉窗式發動機排氣口,在相鄰位置有進氣口,供中冷器和渦輪增壓器使用。右側駕駛室前後設定了駕駛員副班長座椅,駕駛員艙口上裝有3具潛望鏡,副班長艙口處有2具,後者座椅右側還設定了向車體斜前方射擊的射擊孔。
車體中部為戰鬥室,安裝有大型雙人炮塔,右側有與車體前後相連的通道,炮塔由帶傾斜設計的甲板構成,形狀複雜,武器裝備設在中間,右側是車長、左側是炮長,炮塔上為其提供了一個向後開啟的出入艙門蓋,炮塔前部有供車長和炮長使用的頂置潛望式瞄準鏡。炮長還有2具固定潛望鏡用於前、左方向觀察,車長也有6具向各個方向觀察的潛望鏡。在炮塔上還安裝了一種可探測敵飛彈攻擊的雷射探測器,這種探測器在日本裝甲車輛上廣泛使用,一旦探測到雷射束,車輛就可以做規避運動。炮塔前方還裝有大型潛望瞄準鏡,外部左右兩側安裝了飛彈發射器,後面有備用品箱。飛彈前方下部各安裝了4具煙幕彈發射器,主要武器是35毫米機關炮和7.62毫米並列機槍。
觀察、射擊口觀察、射擊口
車體後部的載員室可容納6名士兵,共有6具潛望鏡供載員使用,保證了士兵的外部視場。載員室上面有開向左右兩側的艙蓋,士兵可探身車外進行壓制周圍火力的戰鬥,但是這樣會妨礙大型炮塔的轉動,限制其使用。因此在載員室內部設定了射擊孔,士兵通過這些射擊孔可進行較廣範圍的射擊。前方左右兩側的射擊孔為了保證前方射界而在凸緣部開設了凹口,為球形座射擊孔,這種設計主要是為了更精確瞄準目標,從而彌補步兵戰車上的射擊孔設計不合理,導致士兵只能通過潛望鏡估測而將槍托抵在腰間進行射擊造成效果不理想的遺憾。載員室尾部設有兩扇大型車門,供士兵登車,左右兩側有帶百葉窗的小箱,是核生化過濾器等的換氣裝置,尾部左右裝有尾燈。
射擊口特寫射擊口特寫

動力系統

行動裝置包括每側6個掛膠負重輪、扭桿式獨立懸掛裝置。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另外還有3個托帶輪,這與第二代戰車73式不同,其他各國研製的戰車均採用此種方式;履帶為雙銷、橡膠襯套式,在第1、第2、第5、第6負重輪處安裝了減震器。
行進中的89式步戰車行進中的89式步戰車
動力裝置位於車體前部左側。研製89式步兵戰車的目的是伴隨90式主戰坦克作戰,所以其機動性比73式更加受重視,發動機的選用就是有力證明。89式戰車裝備日本三菱SY31WA水冷4衝程直列式6缸柴油發動機,帶有中冷器和渦輪增壓器,氣缸工作容積量為16.96升,輸出功率441千瓦/2000轉/分。傳動裝置為帶變矩器的變速箱,有4個前進擋和2個倒擋。只有該發動機沒有繼承日軍裝甲車輛採用風冷發動機的傳統,是第一種真正採用水冷方式的履帶式裝甲車輛用發動機。由於水冷發動機的採用,發動機得以小型化,整體動力裝置也能容易布置在車輛前方,才能為空間的有效利用帶來便利。89式步兵戰車的結構設計從此方面說是最為理想的,但是要打破傳統觀念使之得以實現,陸上自衛隊和三菱的作用則是第一位的。
行進中的89式行進中的89式
89式步兵戰車戰鬥全重為26噸,單位功率達到了16.9千瓦/噸,超過了M2A2“布雷德利”履帶式步兵戰車,從數據上來看,其速度達到70公里/時,也占有優勢,實際能力基本屬於同一水平。

武器系統

89式步兵戰車的主要武器是瑞士厄利空公司生產的KDE35毫米機關炮,由瑞士直接提供技術、在日本按許可證自行生產。該炮與日本87式自行高炮及L90牽引式高射機關炮上使用的KDA35毫米機關炮屬於同一系列,在降低重量的同時,射速也降低到200發/分,身管為90倍口徑,重量51公斤,不僅可以對地面目標射擊,還可對空射擊,但是由於沒有配備有效的瞄準裝置,僅限於自衛作戰。
89式主炮及飛彈發射器89式主炮及飛彈發射器
89式裝備的機關炮口徑大於美國M2A2“布雷德利”履帶式步兵戰車的25毫米機關炮和英國“武士”步兵戰車的30毫米機關炮,雖然口徑更大、火力更猛,但是不能進行點射,而且沒有配備穩定機構,無法進行行進間射擊。現超過89式戰車35毫米機關炮口徑的車輛很多,如裝備40毫米機關炮的瑞典CV9040步兵戰車和安裝本國仿製瑞典40毫米機關炮的韓國NIFV步兵戰車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更是同時裝備了100毫米炮和30毫米機關炮。
35毫米機關炮可以使用的彈種包括燃燒榴彈、曳光彈、穿甲榴彈和脫殼彈4種,榴彈初速為1160米/秒,脫殼穿甲彈初速為1385米/秒;穿甲威力在使用脫殼穿甲彈時,在400米距離上為70毫米,在1000米距離上為40毫米。機關炮與坦克進行正面交戰顯然是極為困難的,但是如果與輕型裝甲車輛作戰,則可以處於優勢地位。根據89式步兵戰車的任務,該炮還可發射安裝在炮塔左右兩側的79式反坦克飛彈(重型馬特),它由川崎重工業研製,不僅可攻擊坦克,也可用於擊毀登入艦船,全長1.57米,直徑153 mm,飛行速度為200米/秒。飛彈有效射程在4000米以上,制導方式為有線半自動瞄準線指令制導方式,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需要射手不間斷地瞄準目標。79式反坦克飛彈的使用,使89式步兵戰車具備了反坦克能力。然而,這樣的戰鬥對裝甲防護力薄弱的89式步兵戰車來說只能是自衛性的、應急的,絕不可能成為積極主動性的。
89式使用的35mm炮彈89式使用的35mm炮彈
在機關炮的左側安裝了1挺74式7.62毫米並列機槍,由日本生產,廣泛套用在日本自衛隊的裝甲車輛上,是在步兵攜帶型62式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該槍全長1.085米,重20.4公斤,最大射速為1000發/分。
79式反坦克飛彈發射器79式反坦克飛彈發射器
89式步兵戰車的武器配置是由其相對較為特殊的運用思想決定的。當時,為了與嚴重威脅北海道的前蘇聯裝甲部隊配備的BMP-1步兵戰車BMP-2步兵戰車相對抗,89式步兵戰車選擇了旨在對抗BMP的武器系統。考慮到作戰對象所採用的武器為73毫米低壓炮(BMP-l)以及30毫米機關炮和反坦克飛彈(BMP-2),89式步兵戰車也許稱得上是一種最佳車輛。

防護系統

89式步兵戰車的防護處於較低水平。該車在研製時,世界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的車體都趨於採用鋁合金,如美國“布雷德利”、英國“武士”、義大利“標槍”等,只有89式採用了防彈鋼板。當時有種看法認為鋁合金在中彈時有燃燒的危險,因此為了避免此危險,89式選用了鋼製裝甲。儘管鋁合金的燃燒危險性屬於杞人憂天的問題,但是該車能夠置時代潮流於不顧,斷然放棄水上機動性,通過採用鋼製車體來確保防護性,從這個層面上來說,89式步兵戰車是值得圈點的。
89式步兵戰車89式步兵戰車
從海灣戰爭時起,也就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其他國家的步兵戰車都掀起了加強防護力的高潮,“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採用了重型裝甲,“武士”安裝了“挑戰者”主戰坦克上採用的“喬巴姆裝甲,法國AMX-10P和義大利“標槍”步兵戰車都增裝了附加裝甲,就連最初採用鋼裝甲的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最終也增強了裝甲,其重量也由最初的28.2噸增加到了33.5噸。西班牙和奧地利共同研製的ASCOD(即西班牙的“皮薩羅”、奧地利的“槍騎兵”)步兵戰車安裝了爆炸反應裝甲。在世界各國步兵戰車不斷加強裝甲防護能力的情況下,日本89式步兵戰車自服役以來從未增強過裝甲,完全落後於同時代車輛。但是日本陸上自衛隊既不是不了解世界的發展趨勢,也並非不想增強89式戰車的防護力,他們一直認為該車的裝備數量很少,如果加裝不適宜批量生產的附加裝甲會導致成本更高,就這樣猶豫不決最終沒能向財政省提出來,只能放棄對89式步兵戰車裝甲防護能力的增強計畫。
89式步兵戰車後視89式步兵戰車後視

基本信息

基本規格
空重
26.5噸
全長
6.8 米
寬度
3.2 米
全高
2.5 米
乘員
3車員+7步兵
裝甲類型
武器裝備
主要武器
KDE90口徑35mm機炮
次要武器
74式車載7.62mm重機槍
其他武器
79式反坦克飛彈
基本性能
發動機
直列6汽缸渦輪柴油引擎
輸出功率
600 hp
懸掛系統
扭力桿
最大行程
400 km
最大速度
70 km/h

戰術運用

伴隨坦克作戰是89式步兵戰車的研製思想,協同坦克行動的基本任務就是完成坦克難以承擔的重要詳細敵情(反坦克武器、障礙)的蒐集以及敵目標摧毀和障礙清除等任務。89式步兵戰車當攻擊堅固陣地或武器配置不明的陣地時,搭載步兵需要下車,緊密配合坦克和步兵戰車車載武器作戰;在奪取陣地後,為了確保此陣地不失,也應展開與以上相同的戰鬥行動。這是對步兵戰車來講最為困難的進攻陣地作戰,這種步坦協同作戰如果得以實施的話,其他戰術行動的配合就會更加容易。
協同作戰協同作戰
  • 坦克為先導。依靠坦克的火力和機動能力向敵陣地突進,然後使步兵緊跟其後,以迅速奪取目標.這樣做的前提條件是在突擊前確保敵陣地地雷區等有坦克用通路,而且敵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等比較薄弱。
  • 步坦同時突進。通過兩者的密切配合,發揮步坦戰鬥力,突進到敵陣地,以奪取目標。
  • 步兵為先導。在可以判斷敵迫擊炮火力已經受到壓制之時,而且還判斷,如不奪取敵陣地,就不能確保坦克通過地雷區,或者因為敵坦克、反坦克武器等,坦克突擊會蒙受很大的損失。
  • 防空行動:作戰中,應經常警惕敵飛機及武裝直升機的攻擊,通常,為不給敵人以攻擊的機會,可採取偽裝、隱蔽和分散等方法,有時還可用機關炮開展自衛戰鬥。
  • 攻擊:步兵戰車和坦克組成的力量稱為步坦組(隊),通常採用如下的編制實施攻擊:步兵連+坦克連或坦克排,或者坦克連+步兵排,這種組合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威力,互相取長補短,作為有機結合的戰鬥分隊行動。
  • 接敵迫近:邊準備戰鬥,邊選定適當的躍進方法前進。躍進方法分逐次躍進和交替躍進。各處躍進的距離根據支援坦克或者步兵戰車的有效射程、地形、地物和視界等情況確定。逐次躍進是指在不明情況時,有可能會突然蒙受敵人射擊,因而有必要慎重前進,此時採取逐次躍進方法;交替躍進則指必須迅速前進,而且需要判斷前進路線的狀況,這時採取交替躍進方法。

服役情況

89式步戰車均服役於陸上自衛隊第7師團第11普通科連隊第1・3・5中隊、戰車教導隊普通科教導連隊第1中隊(改編第五中隊)。其他還有北部方面教育連隊普通科教育中隊和陸上自衛隊武器學校也有少數配備。直到平成16年度生產69輛以上。
注意炮塔上的標誌注意炮塔上的標誌
事實上機甲師團的第7師團是唯一普通科連隊全部已經有73式裝甲車機械化的第11普通科連隊集中配備、年間生產數1~2輛成本1輛6億日圓以上、第11普通科連隊全都升級成89式裝甲戰鬥車。第11普通科連隊以外北海道普通科連隊裝備的73式裝甲車也都預計替換成96式裝甲運兵車。
第11普通科連隊炮塔前面各中隊的標誌如下
  • 第1中隊:老鷹頭部後面加上“1”數字。
  • 第3中隊:向左看的三頭魔犬、右方有第二次大戰中日本軍航空機名稱(零、雷電、疾風等)。
  • 第5中隊:蜜蜂、後方有“5”數字。

總體評價

89式步兵戰車的腳踏車採購價格為6.8億日元,不考慮國內和國際價格問題,僅統一折算成日元,CV9030單價2.3億日元(1994年挪威陸軍購買),“武士”步兵戰車單價1.27億日元,可見89式戰車的價格是很高的。過高的價格意味著裝備數量的縮水,2004年,日本陸上自衛隊因89式步兵戰車價格過高而以69輛結束了採購,結果第7師唯一的步兵團——第11步兵團裝備的73式裝甲輸送車未能實現全部更換。89式步兵戰車作為日本陸上自衛隊第三代履帶式裝甲戰車,綜合性能指標沒有太大缺陷,火力與機動能力上可圈可點,與西方同類步兵戰車的能力相比基本持平,唯獨防護能力過於低下,這恐怕也制約89式步兵戰車成為同類戰車中佼佼者的因素。
89式步戰車89式步戰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