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年
歷史大事
回紇慍沒斯率眾降唐
開成五年(八四0),回紇被黠戛斯攻滅。可汗兄弟溫沒斯及其宰相赤心、
仆固,
特勒那頡啜各率其眾抵天德(今內蒙
烏拉特前旗東北)塞下,請求內附。會昌元年(八四一)八月,
天德軍使
田牟、監軍韋仲平欲擊回紇以邀功賞,因奏稱慍沒斯侵逼塞下,請出兵驅逐。武宗命群臣集議,眾皆以為,出兵驅逐回紇為宜。宰相
李德裕力排眾議,認為回紇助唐,屢立大功,今部落離散,請求內附,當以漢宣帝受降匈奴呼韓邪之例,遣使鎮撫,運糧以賜,不得使
田牟等邀功生事。武宗遂許以谷二萬斛賑濟回紇慍沒斯等,並詔河東(今山西太原南)、振武(今內蒙和林格爾北)嚴兵以備。二年三月,慍沒斯以赤心狡黠難知,先派人轉告
天德軍使
田牟,稱赤心密謀進犯邊塞,遂誘殺赤心及
仆固。那頡啜收赤心部落七千帳東奔。四月廿日,慍沒斯率回紇
特勒、宰相等二千二百餘人降唐。五月十四日,遣鴻臚卿張賈安撫回紇降眾,以慍沒斯為左金吾
大將軍、懷化郡王;其餘酋長各授官爵。賜其部落米五千斛,絹三百匹。慍沒斯率其子弟入朝至京。六月,詔以其部為
歸義軍,以慍沒斯為軍使。賜慍沒斯兄弟姓李氏,慍沒斯名
李思忠,其弟阿歷支名李思貞、習勿啜名李思義、烏羅思名李思禮。三年二月,詔停
歸義軍,以其士卒分隸諸道為騎兵,優給糧賜。三月,河東
節度使劉沔上奏,稱
歸義軍回紇分隸諸道,不肯從命,已盡誅除。
會昌三年(八四三)正月,回紇
烏介可汗率眾侵逼振武(今內蒙和林格爾北),招撫回紇使
劉沔遣麟州(今陝西神木北)刺史
石雄、都知兵馬使
王逢率
沙陀、契苾、拓跋部落三千騎襲其牙帳,沔自以大軍繼後。雄至振武,派人轉告
太和公主駐車勿動,自城內鑿洞穴十餘,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帳。可汗大驚,棄輜重逃走,雄率軍緊迫不捨,十一日,大破烏介可汗於殺
胡山(今
呼和浩特北),斬萬餘人。可汗受傷,與數百騎逃亡,雄迎
太和公主返還。收降回紇部落二萬餘人。廿一日,以
石雄為御史大夫、
豐州(今內蒙
五原南)都
防禦使。
武宗信任宰相
李德裕,
觀軍容使仇士良由此忌恨德裕。會昌二年(八四二)四月,群臣將上武宗尊號,武宗即日將御丹鳳樓宣詔大赦天下。有人預告
仇士良:宰相與度支商議,欲減
禁軍衣糧及馬匹芻粟,士良遂揚言,稱武宗大赦天下時,神策軍士必
于丹鳳樓前喧譁鬧事。德裕聞訊,廿一日,請開延英殿抗訴。武宗得知大怒,即遣中使宣諭左、右
神策軍,稱“赦書並無此事,且赦書皆出朕意,非由宰相,爾安得此言!”士良惶愧謝罪。廿三日,群臣始上尊號,赦天下。
會昌二年(八四二)三月,回紇原
彰信可汗兄弟慍沒斯誘殺其相赤心、仆固。
特勒那頡啜收赤心部落七千帳東奔,至
幽州雄武軍(今河北薊縣北)。五月,幽州
節度使張仲武遣其弟仲至率兵三萬人出擊,大破那頡啜,其部落七千帳皆降,分配諸道。那頡啜逃亡,被
烏介可汗擒殺。
鄭覃,德宗朝宰相
鄭珣瑜之子,鄭州滎澤(今鄭州西北)人。初以
父蔭補弘文館
校書郎,累遷刑部郎中。元和十四年(八一九),遷諫議大夫,以直諫聞名。歷御史中丞、京兆尹,太和三年(八二九),召充翰林侍講學士,拜
工部侍郎,奏請置五經博士,校定經典,勒石於
太學。覃精於經學,與
李德裕為至交,系李黨主要成員。七年,德裕拜相,以覃為
御史大夫。九年,德裕罷黜,
李宗閔入相,貶覃為
秘書監。同年十一月,
甘露之變失敗,召入禁中草制,拜同平章事。時
宦官專權,覃與
李石輔政,遏制宦官,朝綱粗立。覃以
父蔭入仕,嫉進士浮華,開成(八三六—八四0)初,奏罷進士科,未得允許。後牛黨成員
李固言、
楊嗣復、
李珏入相,覃與其屢爭,是非蜂起。四年五月,罷相,守左僕射。會昌二年(八四二)致仕,五月卒。
開成五年(八四0),回紇被黠戛斯攻滅。次年二月,回紇十三部立烏希特勒為
烏介可汗。
烏介可汗劫持
太和公主,駐牙於
大同軍(今山西
朔縣)北閭門山,往來天德(今內蒙
烏拉特前旗東北)、振武(今內蒙和林格爾北)之間,剽掠羌、渾部落。唐廷屢遣使慰喻,勸其還歸漠南,收復失地,可汗不奉詔。二年八月,可汗率眾南下,驅掠河東雜胡牛馬數萬,轉戰至
雲州(今山西大同)城下。九日,詔發陳許(今河南許昌)、山南東(今湖北襄樊)等道兵增援河東、天德、振武,待次年春驅除回紇。又遣回紇石戒直歸返,賜可汗書信,喻意停止剽掠,返還漠南。八月,武宗命群臣集議對付回紇攻守戰略,
太子少師牛僧孺等認為,宜固守關防,伺其可擊則用兵討除。宰相
李德裕以為,回紇勢衰,入犯邊防,出兵急擊,破之必矣,不宜守險以示弱。武宗採納
李德裕意見,詔以河東節度使
劉沔兼招撫回紇使,統一指揮諸道行營兵馬。
幽州節度使張仲武為東面招撫回紇使,回紇降將
李思忠為
河西党項都將、回紇西南面招撫使。諸道兵皆赴太原集中,命
劉沔屯兵
雁門關(今山西)。
吐蕃達磨贊普卒
會昌二年(八四二),
吐蕃達磨贊普卒(一說卒於會昌六年)。十二月八日,
吐蕃遣論普熱來唐告贊普之喪,武宗命將作
少監李璟為弔祭使。
吐蕃內亂
會昌二年(八四二),
吐蕃達磨贊普卒。達磨在世時,以佞幸之臣為其國相。達磨卒後無子,佞相立達磨妃林氏兄尚延力之子
乞離胡為贊普。
乞離胡以佞相與林氏專制朝政,其老臣數十人皆不能參政。首相結都那不滿,見
乞離胡不拜,被佞相誅殺,滅其家族,國人憤怒。佞相亦不遣使求唐冊立贊普。
吐蕃洛門川(今甘肅武山東南)討擊使
論恐熱勇悍多謀,以
乞離胡之立無名,遂與青海
節度使同盟舉兵,自稱國相,欲誅乞離胡等。
論恐熱率兵至
渭州(今甘肅隴西東南),遇國相尚思羅,大敗其眾。思羅棄輜重奔於
松州(今四川松潘),徵發蘇毗、吐谷渾、羊同等部落兵八萬人,拒抗恐熱。恐熱說降蘇毗等部落,擊殺尚思羅,並其眾合十萬人,自
渭川至松州,所過殘滅,屍首枕藉。
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今北京)人,寶曆二年(八二六)進士及第。太和二年(八二八),策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指斥
宦官專權及朝政弊端,主考官畏宦官權勢,判蕡落第,遂終身未仕於朝。
令狐楚出任山南西(今陝西漢中)節度使,
牛僧孺為山南東(今湖北襄樊)節度使,辟蕡為使府幕僚,以師禮待之。宦官深疾蕡,乃誣以罪。會昌元年貶為柳州司戶參軍,二年(八四二)卒於任。
劉禹錫卒
劉禹錫,字夢得,彭城人,一說東都(今河南洛陽)人。貞元九年(七九三)進士及第,登博學鴻詞科,
淮南節度使杜佑闢為
掌書記。隨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與
王叔文結交。順宗即位,轉屯田員外郎,參與
永貞革新,失敗後,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元和十年(八一五)改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歷諸州刺史,太和二年(八二八),入朝為
主客郎中,宰相
裴度奏薦禮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度罷相,出為蘇州刺史。遷
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時白居易亦居東都,二人唱和往來。會昌二年(八四二)七月卒,年七十一歲。劉禹錫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貶逐巴楚時,學習當地民歌俚調創作《竹枝詞》,詞意高妙,風韻天成,對後世詩歌創作有很大影響。其七言律、絕,精闢含蓄,多為傳誦名篇,白居易稱他為“詩豪”。散文不拘一格,長於論說。在政治上反對墨守成規,主張“稽弊而矯”、“唯變所適”。雖然長期貶逐,但積極進取,意志不衰。有《劉賓客集》傳世。
史料記載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會昌二年(壬戌,公元八四二年)
朝廷以
回鶻屯天德、振武
北境,以兵部郎中李拭為巡邊使,察將帥能否。拭,鄜之子也。
回鶻復奏求糧,及尋勘吐谷渾、党項所掠,又借振武城。詔遣內使楊觀賜可汗書,諭以城不可借,餘當應接處置。
三月,戊申,李拭巡邊還,稱振武
節度使劉沔有威略,可任大事。時河東
節度使苻澈疾病,庚申,以沔代之。以金吾上將軍李忠順為振武
節度使。遣將作少監苗縝冊命
烏介可汗,使徐行,駐於河東,俟可汗位定,然後進。既而可汗屢侵擾邊境,縝竟不行。
回鶻嗢沒斯以赤心桀黠難知,先告田牟雲,赤心謀犯塞。乃誘赤心並仆固殺之,那頡啜收赤心之眾七千帳東走。河東奏:“
回鶻兵至橫水,殺掠兵民,今退屯釋迦泊東。”
李德裕上言:“釋迦泊西距可汗帳三百里,未知此兵為那頡所部,為可汗遣來。宜且指此兵雲不受可汗指揮,擅掠邊鄙。密詔
劉沔、武仲先經略此兵,如可以討逐,事亦有名。摧此一支,可汗必自知懼。”
夏,四月,庚辰,天德都
防禦使田牟奏:“回鶻侵擾不已,不俟朝旨,已出兵三千拒之。”壬午,
李德裕奏:“
田牟殊不知兵,戎狄長於野戰,短於攻城。牟但應堅守以待諸道兵集,今全軍出戰,萬一失利,城中空虛,何以自固!望亟遣中使止之。如已交鋒,即詔雲、朔、天德以來羌、渾各出兵奮擊
回鶻,凡所虜獲,並令自取。
回鶻羈旅二年,糧食乏絕,人心易動。宜詔
田牟招誘降者,給糧轉致太原,不可留於天德。嗢沒斯誠偽雖未可知,然要早加官賞。縱使不誠,亦足為反間。且欲獎其忠義,為討伐之名,令遠近諸蕃知但責可汗犯順,非欲盡滅
回鶻。
石雄善戰無敵,請以為天德都團練副使,佐田牟用兵。”上皆從其言。初,太和中,
河西党項擾邊,文宗召
石雄於白州,隸
振武軍為裨將,屢立戰功,以
王智興故,未甚進擢。至是,德裕舉用之。甲申,嗢沒斯帥其國
特勒、宰相等二千二百餘人來降。
上信任
李德裕,
觀軍容使仇士良惡之。會上將受尊號,御丹鳳樓宣赦。或告士良,宰相與度支議草制減禁軍衣糧及馬芻粟,士良揚言於眾曰:“如此,至日,軍士必於樓前喧譁!”德裕聞之,乙酉,乞開延英自訴。上怒,遽遣中使宣諭兩軍:“赦書初無此事。且赦書皆出朕意,非由宰相,爾安得此言!”士良乃惶愧稱謝。丁亥,群臣上尊號曰仁聖文武至神大孝皇帝。赦天下。
五月,戊申,遣鴻臚卿張賈安撫嗢沒斯等,以嗢沒斯為左金吾大將軍、懷化郡王;其次酋長官賞有舉。賜其部眾米五千斛,絹三千匹。
那頡啜帥其眾自振武、大同,東因室韋、黑沙,南趣
雄武軍,窺
幽州。
盧龍節度使張仲武遣其弟仲至將兵三萬迎擊,大破之,斬首捕虜不可勝計,悉收降其七千帳,分配諸道。那頡啜走,
烏介可汗獲而殺之。時烏介眾雖衰減,尚號十萬,駐牙於大同軍北閭門山。楊觀自
回鶻還,可汗表求糧食、牛羊,且請執送嗢沒斯等。詔報以“糧食聽自以馬價于振武糴三千石。牛,稼穡之資,中國禁人屠宰;羊,中國所鮮,出於北邊雜虜,國家未嘗科調。嗢沒斯自本國初破,先投塞下,不隨可汗已及二年,慮彼猜嫌,窮迫歸命。前可汗正以猜虐無親,致內離外叛,今可汗失地遠客,尤宜深矯前非。若復骨肉相殘,則可汗左右信臣誰敢自保!朕務在兼愛,已受其降。於可汗不失恩慈,於朝廷免虧信義,豈不兩全事體,深葉良圖!”
嗢沒斯入朝。六月,甲申,以嗢沒斯所部為
歸義軍,以嗢沒斯為左金吾大將軍,充軍使。
嗢沒斯請置家太原,與諸弟竭力扞邊。詔
劉沔存撫其家。
烏介可汗復遣其相上表,借兵助復國,又借天德城,詔不許。初,可汗往來天德、振武之間,剽掠羌、渾,又屯杷頭烽北。朝廷屢遣使諭之,使還漠南,可汗不奉詔。
李德裕以為“那頡啜屯于山北,烏介恐其與奚、
契丹連謀邀遮,故不敢遠離塞下。望敕
張仲武諭奚、
契丹與
回鶻共滅那頡啜,使得北還。”及那頡啜死,可汗猶不去。議者又以為
回鶻待馬價。詔盡以馬價給之,又不去。八月,可汗帥眾過杷頭烽南,突入大同川,驅掠河東雜虜牛馬數萬,轉斗至雲州城門。刺史張獻節閉城自守,吐谷渾、党項皆挈家入山避之。庚午,詔發陳、許、徐、汝、襄陽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來春驅逐
回鶻。
丁丑,賜嗢沒斯與其弟阿歷支、習勿啜、烏羅思皆姓李氏,名思忠、思貞、思義、思禮;國相愛邪勿姓愛,名弘順;仍以弘順為
歸義軍副使。上遣回鶻石戒直還其國,賜可汗書,諭以“自彼國為紇吃斯所破,來投邊境,撫納無所不至。今可汗尚此近塞,未議還蕃,或侵掠雲、朔等州,或鈔擊羌、渾諸部。遙揣深意,似恃姻好之情。每觀蹤由,實懷馳突之計。中外將相鹹請誅翦,朕情深屈己,未忍幸災。可汗宜速擇良圖,無貽後悔。”上又命
李德裕代
劉沔答回鶻相頡乾迦斯書,以為:“回鶻遠來依投,當效呼韓邪遣子入侍,身自入朝。及令
太和公主入謁太皇太后,求哀乞憐,則我之救恤,無所愧懷。而乃睥睨邊城,桀驁自若,邀求過望,如在本蕃,又深入邊境,侵暴不已,求援繼好,豈宜如是!來書又雲胡人易動難安,若令忿怒,不可複製。回鶻為紇吃斯所破,舉國將相遣骸棄於草莽,累代可汗墳墓,隔在天涯,回鶻忿怒之心,不施於彼;而蔑棄仁義,逞志中華,天地神祇豈容如此!昔郅支不事大漢,竟自夷滅,往事之戒,得不在懷!”
戊子,
李德裕等上言:“若如前詔,河東等三道嚴兵守備,俟來春驅逐,乘
回鶻人困馬贏之時,又官軍免盛寒之苦,則
幽州兵宜令止屯本道以俟詔命。若慮河冰既合,
回鶻復有馳突,須早驅逐,則當及天時未寒,決策於數日之間。以河朔兵益河東兵,必令收功於兩月之內。今聞外議紛紜,互有異同,倘不一詢群情,終為浮辭所撓。望令公卿集議。”詔從之。時議者多以為宜俟來春。九月,以
劉沔兼招換回鶻使,如須驅逐,其諸道行營兵權令指揮。以張仲武為東面招撫
回鶻使,其當道行營兵及奚、
契丹、室韋等並自指揮。以李思忠為河西党項都將回鶻西南面
招討使,皆會軍於太原。令沔屯
雁門關。
初,奚、
契丹羈屬
回鶻,各有監使,歲督其貢賦,且詗唐事。
張仲武遣
牙將石公緒統二部,盡殺
回鶻監使等八百餘人。仲武破那頡啜,得室韋酋長妻子。室韋以金帛羊馬贖之,仲武不受,曰:“但殺
回鶻監使則歸之!”癸卯,
李德裕等奏:“河東奏事官孫儔適至,雲回鶻移營近南四十里。
劉沔以為此必
契丹不與之同,恐為其掩襲故也。據此事勢,正堪驅除。臣等問孫儔,若與
幽州合勢,迫逐
回鶻,更須益幾兵。儔言不須多益兵,唯大同兵少,得易定千人助之足矣。”上皆從之。詔河東、
幽州、振武、天德各出大兵,移營稍前,以迫
回鶻。
上聞
太子少傅白居易名,欲相之,以問
李德裕。德裕素惡居易,乃言居易衰病,不任朝謁。其從父弟左司員外郎敏中,辭學不減居易,且有器識。甲辰,以敏中為
翰林學士。
李思忠請與契苾、
沙陀、吐谷渾六千騎合勢擊
回鶻。乙巳,以銀州刺史何清朝、
蔚州刺史契苾通分將河東蕃兵詣振武,受
李思忠指揮。通,何力之五世孫。
冬,十月,丁卯,立皇子峴為益王,岐為兗王。
黠戛斯遣將軍踏布合祖等至天德軍,言“先遣都呂施合等奉公主歸之大唐,至今無聲問,不知得達,或為奸人所隔。今出兵求索,上天入地,期於必得。”又言“將徙就合羅川,居
回鶻故國,兼已得安西、
北庭達靼等五部落。”
上遣使賜
太和公主冬衣,命
李德裕為書賜公主,略曰:“先朝割愛降婚,義寧家園,謂
回鶻必能禦侮,安靜塞垣。今
回鶻所為,甚不循理,每馬首南向,姑得不畏高祖、太宗之威靈!欲侵擾邊疆,豈不思太皇太后慈愛!為其國母,足得指揮。若
回鶻不能稟命,則是棄絕姻好,今日已後,不得以姑為詞!”
上幸涇陽校獵。乙卯,
諫議大夫高少逸、
鄭朗於閣中諫曰:“陛下比來遊獵稍頻,出城太遠,侵星夜歸,萬機曠廢。”上改容謝之。少逸等出,上謂宰相曰:“本置諫官使之論事,朕欲時時聞之。宰相皆賀。己未,以少逸為
給事中,朗為左
諫議大夫。
劉沔、
張仲武固稱盛寒未可進兵,請待歲首,李忠順獨請與
李思忠俱進。十二月,丙寅,
李德裕奏請遣思忠進屯保大柵,從之。
丁卯,
吐蕃遣其臣論普熱來告達磨贊普之喪,命將作少監李璟為弔祭使。
劉沔奏移軍
雲州。
李忠順奏擊回鶻,破之。
丙戌,立皇子嶧為德王,嵯為昌王。
初,
吐蕃達磨贊普有佞幸之臣,以為相。達磨卒,無子,佞相立其妃糹林氏兄尚延力之子
乞離胡為贊普,才三歲,佞相與妃共制國事,
吐蕃老臣數十人皆不得預政事。首相結都那見
乞離胡不拜,曰:“贊普宗族甚多,而立糹林氏子,國人誰服其令?鬼神誰饗其祀?國必亡矣!比年災異之多,乃為此也。老夫無權,不得正其亂以報先贊普之德,有死而已!”拔刀剺面,慟哭而出。佞相殺之,滅其族,國人憤怒。又不遣使詣唐求冊立。洛門川討擊使
論恐熱,性悍忍,多詐謀,乃屬其徒告之曰:“賊舍國族立糹林氏,專害忠良以脅眾臣,且無大唐冊命,何名贊普!吾當與汝屬舉義兵,入誅糹林妃及用事者以正國家。天道助順,功無不成。”遂說三部落,得萬騎。是歲,與青海節度使同盟舉兵,自稱國相。至渭州,遇國相尚思羅屯薄寒山,恐熱擊之,思羅棄輜重西奔
松州。恐熱遂屠渭州。思羅發蘇毘、吐谷渾、羊同等兵,合八萬,保洮水,焚橋拒之。恐熱至,隔水語蘇毘等曰:“賊臣亂國,天遣我來誅之,汝曹奈何助逆!我今已為宰相,國內兵我皆得制之,汝不從,將滅汝部落!”蘇毘等疑不戰,恐熱引驍騎涉水,蘇毘等皆降,思羅西走,追獲,殺之。恐熱盡並其眾,合十餘萬,自
渭州松州,所過殘滅,屍相枕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