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全國哀悼日

8·15全國哀悼日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突發特大山洪土石流(8·7甘肅舟曲特大土石流)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甘肅舟曲特大山洪土石流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10年8月15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基本介紹

簡介,相關儀式,

簡介

甘肅舟曲抗洪搶險指揮部最新通報,截至2010年13日16時,舟曲特大山洪土石流災害已致1248人死亡,496人失蹤。為甘肅舟曲特大山洪土石流遇難同胞舉行全國哀悼活動,這是繼2008年5月19日—21日為汶川地震遇難者設立全國哀悼日和今年4月21日為青海玉樹地震災區設立全國哀悼日之後,再一次為自然災害中遇難的普通公民設立的全國哀悼日。
舟曲舟曲

相關儀式

國旗為平民低垂,人民為同胞悲痛。此舉走出制度意義漸成一種慣例,體現社會的文明進步,彰顯政府全新的民本理念。下半旗是當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種致哀方式。這種做法最早見於1612年的一天,英國哈茲·伊斯號船長在探索北美通向太平洋水道時不幸逝世。船員們為了誌哀遂將桅桿旗幟下降一段,當船隻駛進泰晤士河時,人們見它的桅桿上下著半旗,不知何意,後來才知道是船長去世。到了17世紀下半葉,這種致哀方式流傳到大陸,並為各國所採用。我國“國旗法”明確規定,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可以下半旗誌哀。而全國哀悼日,除了降半旗外,警笛、汽笛長鳴,防空警報鳴響,停止公共娛樂活動,這是對逝者的一種深切哀悼和尊重,也是對生者的慰藉,同時還起一種警示作用,提醒世人不忘傷痛,珍視生命,珍惜今天。
人們不會忘記,2008年5月19日,為汶川地震遇難者設立的哀悼日,這也是第一個為平民而設的全國哀悼日。當時距地震發生時才一周時間,全國上下仍在舉全國之力,盡一切力量,用一切手段,組織一切救援措施,將災難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而在這之前,對遇難同胞的哀悼已在民間開始。就像此前的汶川與玉樹的抗震救災一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從天而降的災難,手足之情,心心相依;心同此心,情同此情,災民人民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災區人民的需求就是我們的使命,全國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急災區同胞之所急,解災區同胞之危難,在第一時間向舟曲災區人民傳遞來自祖國各地的關愛與溫暖,給他們以抗擊這場特大土石流災區的勇氣、信心與力量。而民間對舟曲遇難同胞的悼念活動也在開展之中,祭奠逝去的死者,為災區的人們祈福,這不僅僅是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民眾發自肺腑的衷心之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