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工程

652工程

根據毛澤東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決策,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批示,作為教育部重點高等學校的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內遷部分保密專業,選址自貢黃嶺創建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對外稱之為“652工程”),開始了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本科教育的辦學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652工程
  • 發生時期:20世紀60年代
  • 發生地點:四川省自貢市
  • 工程內容:內遷當時部分化工院校
工程背景,工程興起,工程建設者,工程的波折,文革中的工程,工程圓滿結束,回望與感慨,

工程背景

1960年代初,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進一步惡化,受到來自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爭威脅有增無減。面對可能出現的戰爭威脅,毛澤東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對如何防備敵人的突然襲擊問題要作專門的調查研究。為此,總參謀部於1964年4月25日提出了《對國家經濟建設防備敵人突然襲擊》的報告。該報告指出:我國“工業過於集中”,“大城市人口多”,“主要鐵路樞紐、橋樑和港口碼頭,一般多在大城市附近,缺乏應付敵人突然襲擊的措施”,“所有水庫的緊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壞將釀成巨大災害。報告建議由國務院組織一個專案小組,根據國家經濟的可能情況,研究採取一些可行的措施。
1964年6月6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著重講了備戰的問題。他指出:只要帝國主義存在,就有戰爭的危險。我們不是帝國主義的參謀長,不曉得它什麼時候要打仗。他又提出:要搞三線工業基地的建設,一、二線也要搞點軍事工業。
所謂一、二、三線,當時是按我國地理區域劃分的。沿海地區為一線,中部地區為二線,西部地區為三線。三線地區又分為兩大塊:一是包括雲、貴、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區的西南三線;一是包括陝、甘、寧、青四省(區)的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晉西地區的西北三線。其中,三線又有大小之分:大三線指西南、西北兩片;中部及沿海地區省區的腹地則稱之為小三線。
1964年8月,美國悍然轟炸越南北方,再次證實了毛澤東的憂慮。他在中央書記處討論三線建設會議上兩次講話,提醒大家要準備帝國主義可能發動的侵略戰爭。他不無憂慮地說:“現在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於備戰。工廠可以一分為二,要搶時間遷至內地去,各省都要搬家,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後方,不僅工業交通部門要搬家,而且院校和科研單位也要搬家。”
在此大背景下,高等教育部(簡稱“高教部”,下同)提出了《關於調整第一線和集中力量建設第三線的報告》,決定要向三線地區遷建部分高等院校。

工程興起

作為新中國誕生後最早創立的第一所化工高等院校,並承擔著國防尖端科研任務的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前身),被列在了7所首批要遷建的院校名單之中。為了回響國家的這一號召,一時間學校內的形勢變得“緊張而忙碌”起來,遷建籌備工作“悄然開始”(僅在領導決策層醞釀)。
當時,中央指示遷建學校確定候選地址要遵循以下原則:一、大分散小集中,即聯合幾個單位組成一個“小城鎮”;二、具備教學、科學研究、生產勞動三結合的有利條件;三、少占耕地,不占高產田;四、交通方便,有水源電源,有利於節約投資和開展基本建設。根據上述原則,1964年10月起學校派出先遣人員,先後在四川的灌縣、內江、自貢、宜賓等地作了20多處的實地考察,在綜合比對各種利弊因素之後,認為自貢地區作為學校遷建目的地較為適宜。因自貢是西南化學工業基地之一,便於貫徹當時“黨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另外,位處西南大後方,符合中央的總方針要求。最後,經與地方政府反覆研究,決定將分院建在自貢市自流井西北面的黃家山(珍珠山)附近。
1965年2月,根據先前高教部的指示,學校決定將機密、尖端及與國防有關的專業和研究室全部遷往內地,有放射化工、稀有元素、放射化工機械3個專業和菁染料、塑膠2個研究室。同時還決定將石油化工、物化工程兩個研究小組也遷去;而無機物、矽酸鹽、基本有機合成、塑膠、燃料化學、化工機械6個專業則要一分為二,即在內地也要興辦。至此,學校擬遷建的專業和研究室等涉及13個部門,初步構想,以此在內地建立學校的一個分部——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
在高教部的指導下,學校確定分院的學生規模為2800人,教職工為1145人;並對遷建的基本建設任務進行了規劃,初定各類建築總面積為10.54萬M²,總投資為1446.58萬元。1965年3月4日,高教部下達通知,同意學校擬定的分院基建方案。
1965年3月8日,高教部正式批覆同意華東化工學院在四川自貢市建立西南分院,對外,以“652工程”為代號。批覆還同意分院設定10個專業(放射化學、放射化工機械、稀有元素、石油及天然氣、無機物、矽酸鹽、基本有機合成、塑膠、燃料、有機合成),4個專門化(輻射化學、普通化工機械、化學製藥、染料),以及與上述相關專業所擔負的科研任務需要建立的菁染料研究室,及塑膠、物化工程2個科學研究基地。
1964年5月20日,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建設工程負責機構——“652工程辦事處”正式成立,錢昌彬為主任,龔德明、李廣友為副主任。下設人事秘書、施工、材料、財務、水電、設備、總務6個組。隨後,辦事處還成立了以國書麟(中共自貢市委副書記)為書記,苑心齋(自貢市計畫委員會主任)、黃岱甡、蔣凌棫為副書記的“652工程”現場黨委;及以王維任指揮長,錢昌彬、蔣鐵洲、龔德明任副指揮長的現場指揮部。至此,工程的籌建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工程建設者

“652工程”建設留下來的檔案記錄不多,而影像照片更是十分稀少。這幅老照片是當年參與工程建設的老同志捐贈給檔案館的,並經他們聯絡和回憶,將其中兩幅照片上的所有人員的姓名作了確認,為學校保存珍貴史料的完整性彌補了缺憾。

工程的波折

1、選址的波折
根據四條選址原則,先遣人員已於1964年末至1965年初作了認真細緻的實地考察,並決定將分院建在自貢轄區內的黃家山附近。
黃家山系荒山禿嶺,土地貧瘠,選擇這一地區建設分院符合當時確定的選址原則。更重要的是該地原為自貢市擬建的化工專科學校校址,其地形情況已經市城建局測繪過,部分農田已徵購,校舍的總體布置也作過規劃,個別建築物的地基已施工完畢。此外,該校址通往市區的簡便公路已修通,又有天然氣管道經過,離自來水廠也不遠。因此,學校認為在此建設分院,各方麵條件都比較有利,又可以省去許多工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
然而,當學校上報的方案經高教部(1965年3月8日)批准後不久,黃家山地區先後於3月31日、4月11日發生了兩次地震,且第二次震級達到芮氏7級以上。震後,經有關部門測定,分院選址所在地均在兩次地震的中心範圍之內。另據史料記載,該地區為地震頻繁活動地帶,這對於擁有大量易燃、易爆等化學危險品和置有許多精密儀器、玻璃器皿的化工學院來說,無疑是極為不利的。據此,學校只好另選新址。
在當地政府的全力幫助下,工程辦事處成員又馬不停蹄地奔走於自貢轄區各地,尋找更為合適的新址,最終改至離自貢市38公里的鄧關鎮附近的黃坡嶺。
選擇黃坡嶺作為分院建設地,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一、該地比較貧瘠,農戶拆遷較少;二、地點比較隱蔽,附近均是丘陵地帶;三、鄰近有鄧關鹽廠、自貢閥門廠、炭黑廠、晨光化工廠(後為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所在地)、天然氣試驗站等化工生產和科研機構。地下資源也極為豐富,有大量的鹽滷及天然氣,有利於貫徹教學、科研、生產勞動三結合;四、黃坡嶺上地勢平坦,基礎牢固,周圍有發展餘地。另外,交通方便,有公路直達自貢、宜賓等地;離水源、電源也不是太遠;不在地震震源地區。當然,不利的是離市中心較遠,運輸造成的基建成本等會有較大增加。綜合以上利弊,學校最終還是決定在此興建分院,並將改址情況重新上報了高教部。1965年5月3日,高教部再次發文,同意學校在自貢鄧關鎮建分院的意見。至此,“652工程”選址的波折終告段落。
2、總體規劃的變遷
分院校址選定後,為了貫徹“有利於教學,有利於科研,有利於生產勞動,有利於安全管理”的精神,結合化工類學校的特點,學校於1964年5月28日提出了初步的總體建設規劃意見,並上報高教部備案。但負責工程具體設計工作的華東建築設計院的技術人員,到分院現場將各類建築單體的地位放線、查驗後,發現地形圖與實地不符,要求總體規劃需做調整和修改。經學校研究後,總體規劃作了如下變動:一、原規劃中一些建築物間距太近,建議適當放寬。如,中心區南北向間距稍近,將之從60M放寬到70M;用作菁染料研究的實驗樓與實驗4樓相距太近,將其東移一段距離。二、原規劃中一些建築物的布局,建議要作調整。如,實習工廠、鍋爐房放在教學區內不安全,建議改到半工半讀區內;幼稚園周圍的空間太小,無活動場地,也要適當予以擴展。
7月22日,高教部批覆同意學校上報的規劃修改意見。8月,四川省第一建築工程公司等施工人員進駐工地開始前期施工;10月7日,分院基建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在施工建設過程中,設計院又發現了一些問題,故對總體規劃再次作了部分修改,如將分院的總建築面積從10.54萬M²增加到105472M²。然而,在當時“勤儉建國”的思想指導下,學校經過慎重考慮,非但沒有增加總建築面積,反而壓縮了5616M²。調整後的分院總建築面積計畫建設99784M²。
1965年11月6日,時任高教部部長的蔣南翔、副部長劉仰嶠、段洛夫等蒞臨黃坡嶺分院建設工地視察,並對工程辦事處的同志強調了國家建設分校的初衷和意義,同時提出了“高標準、高質量、低造價”的建校原則。為了貫徹蔣部長的指示精神,學校於12月14日再次調整了分院的總建築面積數,提出要在規劃設計中少建9957M²(最後為7064M²)。經過反覆修整,“652工程”的總體規劃終於得到確定。

文革中的工程

1、從停建到復建
1966年5月爆發的“文化大革命”,在數月間迅速席捲全國各地。學校西南分院的建設工程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1967年1月16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停止施工的通知》,指出“凡是尚未開工的工程,一律不準開工”;“已開工的工程,應區別不同情況,分別做好竣工收尾工作或停工維護工作”。根據《通知》精神,學校和工程建設單位不得不予以執行,分院建設暫告一段落。
截至教育部下達停止施工通知,分院建築施工面積為58543M²,占計畫總面積的59.5%,其中已竣工的面積為43995M²,占計畫總面積的44.74%。
1979年11月,兩校開始交接和部分搬遷工作。移交等詳情如下:
土地和建築物:分院的土地面積為405.02畝,房屋建築面積為67464M²,包括附屬固定設施和人防工事在內,分院建築物總價合計815.9萬元,全部移交給川化使用。兩幢在建的家屬宿舍和教學用房(僅基礎),作未完成的基建工程也移交給川化續建。
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及庫存物資等:①儀器、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移交給川化共4347台,計414.76萬元,489台調回總院,計66萬元;報廢81台,計10萬元;②各種機動車19輛,移交給川化17輛;③廣播、電影、電話、食堂和醫療設備(除總院調回2台醫療設備外)全部移交給川化使用;④移交給川化的圖書資料為166930冊,計39萬元,調回總院8511冊;⑤移交給川化的家具為12427件,計40萬元,調回總院4814件;⑥移交給川化的其它各種庫存物資(包括低值儀器等)計116萬元。
經費方面:除留川職工的工資及相關福利等基數額度由總院報教育部劃轉川化外,原分院預算外的3萬元留川化使用,同時總院還從下年度的預算外收入中調撥2萬元以作支援川化辦學。
人員安置方面:①在校學習的432名學生於1979年8月立即全部遷回上海總院繼續學習;②在校689名教職工中,留川化工作241名(教師49名,職工192名),留四川省內其它單位工作5名(教師2名,職工3名),調回總院工作179名(教師80名,職工99名),調回上海另行分配工作202名(教師150名,職工52名),調往其它省工作52名(教師35名,職工17名),退休職工3名。其餘7名也作了妥善安置。
1982年7月3日,所有移交工作全部完成,華東化工學院在大西南的辦學歷史畫上句號。652工程圓滿完成。

回望與感慨

當我們悄悄地走進檔案庫房,去掀開那已“沉睡”了30年的一本本卷宗,重溫分院建設那段艱難、曲折的歷史時,感慨萬千;大小不一、已經開始泛黃而又數不清的文稿紙和其上各式各樣的文字記載,仿佛又把我們帶回到了遠在千里之外的黃坡嶺。
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建設這一如此浩大的工程,前後歷經了15個春秋,光是涉及到的人,就數以千計:上至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級政府領導,下到學校幹部民眾、工程籌劃、設計、施工人員、教職工家屬及當地百姓。檔案中稱:據不完全統計,“文革”爆發前,已有274人次直接參與了工程的籌建等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從上海總院抽調去的65名幹部、教師和從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借調去的8名幹部、教師,還有當地調集或徵用來的有關人員。“文革”後期,招收工農兵學員的任務下達後,為了滿足教學任務急需,分院要求總院儘快設法增派170名教職工前去支援。總院派去、或其它單位調去、或剛畢業分配去分院工作的年輕人,有的剛結婚,有的去了以後結婚,造成許多“牛郎織女”。為了照顧這些兩地分居的夫妻,總院通過各種渠道,從上海等全國各地商調了相當一部分人員前去分院工作。
為了確定選址和基建方案,不知有多少人膽戰心驚地攜帶相關的秘密資料和圖紙,乘汽車、趕火車、搭輪船來回奔走於自貢、成都、上海、北京等地,供各級領導和機構及時審閱和拿主意。而為此所召開的大大小小會議,更是難以計數。為了保證分院的建設工期和質量,時任高教部長的蔣南翔也親自蒞臨工地視察。年近70高齡的張江樹院長與邵家麟副院長、蘇元復副院長等乘坐螺旋槳的老式小飛機,翻山越嶺,前往自貢建設工地檢查、指導工作。家在上海和外地的教職工,帶著大包小包,每年都要走幾趟“蜀道”(當時入川有北線、南線和長江水道,均非常不方便,而且還要轉車,去一次自貢,耗時數晝夜),有的還要拖兒帶女。由於車票緊張,沒有座位,站上一整天,也是家常便飯的事。其路途之辛勞,難以言表。
在分院工作的教職工,無論哪個年齡層次,他們的心中都曾有過不可名狀的青澀和揮之不去的辛酸:有的雙親年邁、體弱、多病,卻無法在其身邊照顧,哪怕是一聲問候,也要通過長達十來天的信函來捎帶,有的甚至連最後的盡孝都無法實現而抱憾終生。有多少年輕人,他們天天在翹首盼望著遠方的那一半是否有鴻雁飛來?這樣的等待,不是一天、一星期和一個月,而是數年。有許多去分院參加工作時還不到20歲的少男少女,15年回來後,卻早已過了而立之年。還有在黃陂嶺長大的那幫天真爛漫的孩子,早已習慣了那裡的鄉土生活,回到上海後卻感到那么的陌生。
分院建設始終與國家的命運相聯繫。從籌辦到興建,從停辦到恢復,再到移交、搬遷,整個過程都是依據國家的戰略決策需要所進行的,她自始自終是那段歷史環境下的特定產物,故也留下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
參與分院建設的所有幹部、教職工,他們付出的不僅是辛勤與汗水、智慧與才華,更是滿腔的熱情和無悔的年華。他們克服各種困難,遠離家鄉,“拋妻、離子、別母”,十幾年如一日,與當地人民一道,默默無聞地奮戰在大西南,為祖國的國防建設、教育事業灑熱血、作奉獻。
分院建設對我國西部科教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長期存在著東、西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作為遠離西南中心城市的自貢地區,在籌辦高等教育事業的道路上更是步履艱難。分院的遷建,很大程度上推進了自貢地區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在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8],已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發展,推動著西南地區科教事業的不斷前進。
“浮雲東往,皓月西行,寂寞黃嶺可曾靜?金風陣陣,蛙蟲爭鳴,莫道秋夜無佳音。欲求鵬程萬里,雄心、信心、恆心”。當年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建設過程中鑄就的“勤奮求實、艱苦奮鬥、頑強拼搏、開拓創新”的黃坡嶺精神,現已成為華東理工大學和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根脈相連、共展宏圖的力量和源泉。
“黃坡嶺精神”,永放光芒!“652工程”,名垂青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