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由導論、正文六章和結語構成,分別論述60年代學生運動的根源、組織形式與矛盾衝突、政治理念與文化主張、運動的烏托邦構想及其實踐模式、學生運動對60年代和60年代以後的社會文化與政治的影響。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導論部分旨在介紹國內外有關60年代學生運動研究的主要學術觀點和理論流派,說明研究本課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章論述60年代激進學生運動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根源。筆者在這一章里通過歷史分析指出,建構在深厚社會理想主義價值觀之上的悠久的激進社會批判傳統為60年代學生運動提供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土壤;20世紀前期的學生運動為60年代的學生運動提供了諸多遺產;自進步主義時代以來歷經“新政”和“公平施政”改革,追求進步意識已普遍深人人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冷戰在美國的多重效應;高等教育的變化與觀念衝突;新文化批評與新英雄的湧現;等等,所有這些方面,作為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轉型所形成的矛盾的表征,匯成新一代反叛青年的校園與街頭政治破土而出的多重活水源頭。
緊接著的一章論述老左派組織的衰微與新一代激進力量崛起的關係,主要學生組織的產生、發展和組織內部的結構特徵以及與不同組織間的和諧與衝突關係。本章以“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緣組織”(SDS) 研究個案,集中分析其組織形式、內外矛盾以及發展演變,並從中總結其基本特點,探索組織蘊涵的種種致命因素。
在第三章里,分析校園反叛者的東部猶太和新教文化背景與SDS前期的制度內改革關係,著重論述作為改革運動表現形式的“經濟研究與行動計畫”的社區改革行動和伯克利自由言論運動的內容,其中運動的政治主張與文化理想是主要分析對象。通過分析,指出了制度內改革向超越制度的對抗轉變的必然性。
突然全面升級的越戰,決定性地改變了學生運動的方向和性質,學生運動中心迅速由東向西轉移,西部更加激進、更加年輕的嬉皮文化的一代闖人前台,成為學生運動的主體。在烏托邦文化激情的推動下,學生運動從抗議很快向反抗(政治文化對抗)和激進變革(文化大拒絕與極少數人的恐怖主義攻擊)轉變,在這由低到高演進的軌跡中,挫折感在其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學生的直接政治行動和先鋒派藝術以及嬉皮士行為合流,使文化變革成為整個運動的根本目標和基本內容,極少數學生個人英雄主義式的恐怖主義暴力行動的動力和目標仍然在此。暴力對抗既是學生政治浪漫主義的巔峰,又是運動的晚鐘夕照。這是第四章的基本內容。
第五章闡述了學生反對派對美國社會的批判立場和理論依據,通過對《休侖港宣言》和以馬爾庫塞社會批判理論為代表的一系列文本的分析,深人剖析其理想社會藍圖的烏托邦特性。對烏托邦理論構想和烏托邦實驗―烏托邦另類空間的主要特徵及其反功利主義倫理進行細緻論述,以充分展示其激進特徵。
最後一章論述學生反叛運動的終結和主要由它建構的作為當代美國社會寶貴遺產的“60年代精神”對現當代美國社會文化的革命性影響,探討導致學生運動終結的多種內外因素,對這場學生反叛運動的社會作用、文化意義和歷史地位進行全面而充分的評價;對60年代學生運動的激進價值觀和後現代主義話語之間的異同進行了比較分析,揭示了二者之間的密切聯繫,著重強調前者對後者的興起所具有的本源性意義。
在結語裡,筆者對以上章節內容進行了概括,認為60年代文化反叛精神已經制度化,並融入現代美國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美國社會的現在和未來。
另外,筆者在正文之後特別附上《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寫作所依據的主要中英文資料索引,旨在方便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