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路系統將在網路容量、用戶連線數上實現大幅提升,並基於網路可維護性、能效和用戶體驗等多個方面提出全新的網路願景和設計原則。在無線通信領域中,測試評估技術對於整個行業的作用舉足輕重。在5G關鍵理論和技術研究過程中,同步開展面向5G新技術的多層次全面評估,將為5G關鍵技術篩選和未來標準化提供重要性能參考。本書將著重介紹面向5G通信系統的軟硬體仿真和室內外聯合測試評估方法,結合國際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對網路層和物理層各項關鍵技術的測試評估方法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描述。內容主要包括:5G候選技術分析及測試挑戰、測試技術的演進過程、以鏈路級和系統級為主的軟體仿真方法、硬體在環測試、遠程測試、信道測量與建模、外場測試和其他各類新型測試評估方法等。
基本介紹
- 書名:5G仿真與評估方法
- 作者:楊暘
- ISBN:9787121318160
- 類別:通信網路
- 頁數:356
- 定價:¥89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7
- 開本:16開
專家,前 言,
專家
5G技術叢書專家委員會
專家委員會主任
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IMT-2020(5G)推進組顧問
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劉韻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叢書特別顧問
張乃通: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
專家委員會委員
曹淑敏:IMT-2020(5G)推進組組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原院長
張新生: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未來移動通信論壇常務副理事長
侯自強(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王曉雲(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畢 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趙先明(中興通訊有限公司)
童 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陳山枝(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
張 平(北京郵電大學)
尤肖虎(東南大學)
李少謙(電子科技大學)
王 京(清華大學)
李建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G技術叢書編審委員會
編審委員會主任
楊 暘(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編審委員會委員
楊峰義(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王映民(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
陶小峰(北京郵電大學)
張欽宇(哈爾濱工業大學)
金 石(東南大學)
季新生(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李雲洲(清華大學)
葛曉虎(華中科技大學)
武 剛(電子科技大學)
王海明(東南大學)
徐 景(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
前 言
面向增強移動寬頻、大規模機器通信和超可靠低時延業務的5G網路將於2020進行商業部署。國際電聯(ITU)從2012年開始組織全球業界開展標準化前期研究,已經確定了願景和關鍵性能指標,具體涉及頻譜利用率、能效、峰值速率、連線密度、時延和可靠性。進入5G 時代,不僅5G 新技術在不斷發展,新技術的測試手段和評估方法也面臨著挑戰。
本書作者結合國內外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自身長期從事評估驗證工作的研究基礎和實踐經驗,對5G候選技術及測試挑戰、測試技術的演進過程、信道測量與建模、軟體仿真方法、軟硬體聯合仿真、硬體測試評估和外場測試等各種先進的仿真評估和測試技術進行詳細介紹和深入分析。本書是從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人員的視角進行選材和論述的,為便於讀者理解重要概念和方法,書中穿插了大量的仿真和測試案例,可供本領域的測試技術研究、工程實踐人員以及通信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考。
本書共6章:第1章簡要介紹5G的技術需求、候選技術以及由此帶來的5G評估驗證方面的新挑戰;第2章介紹測試技術本身的演進過程,使讀者對測試技術有一個較為全面和系統的了解;無線信道是通信系統設計和性能評估重點關注的部分,在第3章中,作者詳細分析和介紹無線信道建模和仿真方法;第4章到第7章重點介紹無線新技術測試和驗證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先進仿真和評估方法,其中,第4章主要講解軟體仿真方法,第5章介紹軟硬體聯合仿真方法,第6章介紹5G硬體測試評估平台,第7章給出外場測試方法。
本書由楊暘、徐景、王浩文和時光共同主持編寫,各章節主要編寫人員如下:第1章由徐景和朱元萍負責編寫;第2、5和6章由王浩文負責編寫;第3章由孫健負責編寫;第4章由李凱、楊秀梅和唐建紅負責編寫;第7章由許暉負責編寫。作者單位分別來自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和山東大學。本書所涵蓋的內容,得益於長期從事評估驗證工作的研究積累和實踐經驗總結,相關科研工作得到了國家科技部、IMT-2020推進組、FuTure論壇以及業內各位專家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謹表衷心感謝。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各位同仁的辛苦工作,使得本書能夠儘早與讀
者見面。此外,5G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測試平台建設等都還在深入探索和研究階段,先進的測試方法和技術相關的諸多知識也有待於進一步驗證和提煉,囿於作者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書中不妥和錯誤之處不乏其例,懇請各位專家、同仁和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