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5.25英寸軟碟是攜帶型軟碟。軟碟(Floppy Disk)是個人計算機(PC)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質軟碟。軟碟有八寸、五又四分一寸、三寸半之分,5.25英寸軟碟是軟碟時代最受歡迎的產品。
技術參數 軟碟在使用之前必須要先
格式化 ,完成這一過程後,磁碟被分成若干個
磁軌 ,每個磁軌又分為若干個
扇區 ,每個扇區存儲512個
位元組 。磁軌是一組
同心圓 ,一個磁軌大約有零點幾個毫米的寬度,數據就存儲在這些磁軌上。 一個1.44M的軟碟,它有80個磁軌,每個磁軌有18個扇區,兩面都可以存儲數據。我們能這樣計算它的容量:80×18×2×512≈1440K≈1.44M。檔案的大小用位元組表示,但在存儲的時候卻是以簇為
分配單元 ,即一個簇中不能包含兩個檔案的內容,也就是說無論一個檔案有多小,哪怕它只有一個位元組,一旦它占用了一個簇,那么別的檔案就不能再寫入這個簇了,也就是說這個簇中其它還未用上的空間就被浪費了。 每個簇由一個或多個扇區構成,對軟碟來說,一個簇只有一個扇區,即512
位元組 ;對於硬碟,簇的大小和
硬碟分區 大小有關,分區容量越大,每個簇的
扇區數 就越多。對一個含有5個位元組的檔案,它在軟碟上至少要占用512個位元組,在硬碟上會更多。 用軟碟備份數據是個好方法,只要方法得當,它們可以保存5-8年的時間。在使用軟碟時,需要注意:不要劃傷
碟片 ,碟片不能變形、不能受高溫、不能受潮、不要靠近磁性物質等等。
發展歷史 世界上第一個5.25英寸(容量1.2兆)的軟碟機,是1976年的時候由shugart associates公司為
IBM 的大型機研發的。後來才用在ibm早期的pc中。
8英寸軟碟的出現
第一批商業軟碟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問世,它們對角長達8英寸(20.3厘米);到70年代末,這些龐然巨物可以儲存500kb到1.2mb的數據(這取決於它們是單倍還是雙倍的容量密度)。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IBM推出的全球第一台PC,是計算機業里程碑似的革命性的飛躍。但是
IBM 的System370計算機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這種計算機的操作指令
存儲 在半導體記憶體中,一旦計算機關機,指令便會被抹去。於是在1967年,IBM的SanJose實驗室的
存儲 小組受命開發一種廉價的設備,為大型機處理器和控制單元保存和傳送
微代碼 。這種設備成本必須在5
美元 以下,以便易於更換,而且必須攜帶方便,於是
軟碟 的研製之路開始了。 4年後又推出一種直徑8英寸的表面塗有金屬氧化物的塑膠質磁碟,發明者是艾倫·舒加特(Alan Shugart,後離開IBM創辦了
希捷 seagate公司),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軟碟 標準“軟碟”的父輩,最大容量1.2MB。
5.25英寸軟碟的出現
在1976年,5.25英寸(13.3厘米)軟碟問世。相對較小的身軀使它迅速取代了8英寸軟碟,並且自然成為了剛誕生的個人電腦的標準配置。那時,每一個軟碟能儲存360kb的數據,而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容量提升至1.2mb。後來擁有更大容量和更穩固構造的3.5英寸(8.9厘米)軟碟漸漸流行起來,5.25英寸軟碟開始衰落。
到cd普及的90年代初,5.25英寸軟碟已經完全消失了。鮮有存儲設備擁有5.25英寸軟碟這樣的神秘感,可以激發用戶的想像力。關於它的各種故事和玩笑,在今天看來仍然有趣。由於這些軟碟的某部分會一直裸露在外,所以5.25英寸軟碟極易受灰塵的影響而無法使用,吹走那些粉塵這些小毛病往往能得到修復。
在當時,學生和吝嗇鬼們的一大消遣就是把單面磁碟變成雙面磁碟,方法就是在磁碟上合適的地方再開個口(有個打孔器就很方便了)。如果你想讓一個可擦寫的軟碟變成唯讀,只需要把邊緣的一個小孔封起來。
軟碟 是
個人計算機 (PC)中作為一種可移貯存硬體,它是用於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動的小檔案的理想選擇。軟碟有八寸、五又四分一寸、三寸半之分。軟式磁碟驅動器則稱FDD,軟碟片是覆蓋磁性塗料的塑膠片。
早期的計算機一般使用5.25英寸軟碟機,5.25英寸軟碟機主要有兩種。一種為5.25英寸雙面高密軟碟機(也叫5.25寸1.2m軟碟機),可讀寫5.25英寸雙面高密軟碟(1.2m)、5.25英寸雙面低密軟碟(360k)、5.25英寸單面低密軟碟(180k)。另一種為雙面低密軟碟機,與前者的主要區別是不能讀寫5.25英寸雙面高密軟碟(1.2m)。 5.25 吋軟碟 標準mfm格式,使用於 ibm pc 及兼容電腦 早期的 40 軌單密度格式 320kb,單面80軌,隨即由 360kb 取代 360kb,單面80軌,改進型 1.2mb,雙面80軌 私有編碼格式 apple ii 電腦的 disk ii 所使用的專屬編碼格式。
3.5英寸軟碟的出現
5.25英寸的軟碟雖然從體積到容量上都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它還是有很多缺點,比如軟碟採用的外包裝比較脆弱,容易損壞,體積也比較大。因此很多廠家並沒有滿足於這種軟碟,他們都在不斷地進行探索,以尋求更為先進的軟碟。新一代軟碟的開發終於被日本的索尼公司拔得頭籌。1980年,索尼公司率先推出體積更小、容量更大的3.5英寸軟碟機和軟碟,不過剛推出的時候在當時並沒有被一些主要PC廠家所接受,市面上流行的依舊是5.25英寸的軟碟。
使用技巧 1、不可觸摸軟碟盤面,因為這樣可能擦傷表面或因手指接觸後留下
指紋 ,粘上灰塵並發霉。輕則因
磁頭 與盤面距離加大使讀寫不可靠,重則會劃傷盤面使軟碟報廢。
2、書寫標記時不要用原子筆或硬鉛筆,因為這樣會刻傷軟碟表面,引起軟碟讀寫出錯。最好使用軟鉛筆書寫標記。
3、不要用
橡皮擦 抹標籤上的字跡,因為擦抹時掉下的碎屑有可能進入軟碟內,引起軟碟和驅動器工作不正常,甚至損壞。
4、在使用標籤時,應先將有關的存儲內容、標題等寫在標籤上,然後再貼到封罩右上方。不能把
磁頭 窗或中心孔及索引孔擋住,否則,軟碟不能正常工作。更換新標籤時,應將舊的撕下再貼上新的,這樣,才不致使軟碟加厚,影響插入驅動器。
5、切不可在軟碟上壓重物,不然,就可能引起軟碟變形,造成永久性損壞。
6、軟碟不能放在陽光下直接曝曬,因為聚氯乙稀封罩會因溫度過高而變形,致使軟碟不能正常記錄。
7、不可用夾子或橡皮筋綑紮軟碟,保存軟碟時必須裝入專用盒內,以防造成封罩或介質的破壞。
8、操作時必須保證環境清潔,不允許吸菸、喝飲料,以免污染軟碟。
9、軟碟應遠離有機溶劑,切勿靠近或接觸乙醇或含有
二氯二氟甲烷 之類的物質,以免溶解、溶脹變形。
10、軟碟應有正確的存放方式。通常以幾片或十片一起垂直立放在紙質盤盒或適當的盤架內,不要水平重疊放置。
11、不可把軟碟放在磁鐵、收音機、電視機、電機、變壓器附近。因為這些物體都會產生磁場,導致軟碟上的信息破壞。
12、若軟碟在高溫或低溫下存放過,在使用之前應在正常工作環境下放置5分鐘後,再插入驅動器工作。
13、在用新買的軟碟存儲信息之前,必須對它進行
格式化 操作,否則,信息將無法存儲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