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優190

5優190

5優190是由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品種津5A(♀) R190(♂)選育而成的水稻品種。 2008年8月7日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08032

2021年12月,被列入撤銷國家級審定品種目錄。

基本介紹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粳型三系雜交水稻。在京、津、唐地區種植,全生育期179.6天,比對照中作93晚熟10天。株高130.7厘米,穗長21厘米,每穗總粒數211.8粒,結實率83.1%,千粒重24.1克。抗性:苗瘟4級,葉瘟2級,穗頸瘟發病率1級,穗頸瘟損失率1級,綜合抗性指數1.5。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8.4%,堊白粒率25%,堊白度2.9%,直鏈澱粉含量15.1%,膠稠度85毫米,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

產量表現

2006年參加京、津、唐粳稻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08.7千克,比對照中作93增產40.8%(極顯著);2007續試,平均畝產697.4千克,比對照中作93增產38.7%(極顯著),較對照津原45增產18.3%(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02.5千克,比對照中作93增產39.7%,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34.6千克,比對照中作93增產30.5%。

栽培技術

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區一般4月上中旬播種,播種前做好曬種與消毒,防治乾尖線蟲病和惡苗病,秧田用種量約為常規種的1/2。2.移栽:秧齡35天進行移栽,行株距30厘米×13.3厘米,每穴2~3粒穀苗。3.肥水管理:氮、磷、鉀、鋅肥配合使用,注意乾濕交替,確保有效穗在18萬左右。4.病蟲防治:注意對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其它病蟲草害防治同一般常規稻。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晚熟,產量高,米質優,抗稻瘟病。適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東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