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年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478年
  • 紀年戊午年(馬年
  • 大事:百官戎服入朝
  • 題外:郢州刺史黃回不願留在郢州
紀年,本年年表,大事,

紀年

戊午年(馬年
南朝宋升明二年
北魏太和二年
柔然永康十五年

本年年表

1月
蕭賾,蕭道成長子1、春季,正月,己酉朔(初一),文武百官全副武裝入朝,參加元旦御前祝賀。
2、中兵參軍公孫方平攻打西陽。辛酉(十三日),公孫方平戰敗,逃回。平西將軍黃回等軍抵達西陽,逆流而上。
3、丙子(二十八日),朝廷解除戒嚴。任命侍中柳世隆為尚書右僕射,驃騎大將軍蕭道成返回,鎮守東府
4、丁丑(二十九日),任命左衛將軍蕭賾為江州刺史,侍中蕭嶷為中領軍。
2月1、二月,庚辰(初二),以尚書左僕射王僧虔為尚書令,右僕射王延之為左僕射。
2、癸未(初五),加蕭道成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諸軍事,以衛將軍褚淵為中書監、司空。道成表送黃鉞。
3、丁亥(初九),北魏國主前往代郡溫泉。
4、癸卯(二十五日),返回平城。
3月1、宕昌王梁彌機,剛剛接位。
2、三月,丙子(二十九日),北魏遣使任命梁彌機為征南大將軍,梁、益二州州牧,封河南公、宕昌王。
3、郢州刺史黃回不願留在郢州,堅持求任南充州刺史,而且擅自率部曲東下。辛卯(疑誤),朝廷改命黃回任都督南兗等五州諸軍事,兼南兗州刺史。
4月
齊高帝,蕭道成1、夏季,四月,甲申(初七),北魏國主前往崞山。丁亥(初十),返回平城。
2、辛卯(十四日),蕭道成東府召見黃回。黃回已到,蕭道成留他在會客室,命桓康率數十人,一一列舉黃回的罪狀,連同黃回的兒子竟陵相黃僧念一併斬首。
3、甲午(十七日),任命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蕭映代理南兗州事,而用他的弟弟蕭晃接替二郡太守。
5月五月,北魏禁止皇族、貴戚及官員、士大夫不顧門第,與下層不同階層人通婚,違者以違抗詔書論處。
6月1、六月,丁酉(二十一日),劉宋任命輔國將軍楊文弘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2、庚子(二十四日),北魏皇叔拓跋若去世。
8月1、蕭道成認為,自大明年間以來,官府與民間查奢侈浪費成為風氣。秋季,八月,上疏奏請撤銷御府、左右尚方署裝飾及玩賞器物。辛卯(十六日),再上疏奏請禁止民間使用華貴的衣飾和用品,共十七條。
2、乙未,(二十日),任命蕭賾為領軍將軍,蕭嶷江州刺史。
9月
天文現象——日食1、九月,已巳朔(初一),出現日食。
2、丙午(初二),順帝下詔,賜給蕭道成持有黃鉞,任命他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兼揚州牧,上殿時可以穿鞋佩劍、入朝時不必快步小跑、奏事時不稱名,使持節、太尉、驃騎大將軍、錄尚書、南徐州刺史等官職,仍然如故。蕭道成堅決辭讓特殊的禮遇。
3、戊申(初四),太傅道成以蕭映為南充州刺史。
10月1、冬季,十月,丁丑(初三),任命蕭晃為豫州刺史。
2、己卯(初五),抓獲叛軍將領孫曇,斬首。
3、北魏員外散騎常侍鄭羲前來訪問。
4、壬寅(二十八日),順帝王謝梵境為皇后。謝梵境謝莊的孫女。
11月1、十一月,癸亥(二十日),臨澧侯劉晃謀反,連同他的同黨,一併誅殺。劉晃劉秉的侄兒。
2、甲子(二十一日),改封南陽王劉為隨郡王
12月北魏馮太后猜忌青州刺史、南郡王李惠,於是誣陷李惠將投劉宋。
十二月,癸巳(二十日),誅殺李惠和他的妻子以及弟弟、兒子。馮太后因猜疑而屠殺滅十餘家。李惠歷任官職,都有成績,北魏的百姓特別為他呼冤痛惜。
大事件
達摩祖師塑像1、順帝升明二年(公元478年),指代蝦夷的“毛人”一詞出自《宋書.倭傳》。
2、日本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比較短。現存最早的文字資料產生於公元5世紀,而且是用漢語記載的。公元478年,當時日本的統治者之一倭王武致中國南朝皇帝的國書也是用漢文寫成的。
3、公元478年二月,於潛翼異山(在西天目大有村)一夕52處水出,漂流民居”。
4、達摩到中國傳教。
達摩於魏晉南北朝時(約在公元478年前)從海道來到中國,他作為中國禪宗的始祖,經慧可、僧粲、道信、
弘忍傳到六祖惠能,在中土又經6代。自惠能以後,南宗禪,分南嶺、青原兩系,才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
逝世 1、北魏皇叔拓跋若去世。
2、叛軍將領孫曇被斬首。
3、鐘朝(襲都督大將軍)繼母馬氏去世。
鐘朝,於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攜後母馬氏妻兒到白虎村(今福建長汀白石村)定居。
鐘朝繼母馬氏,生於晉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卒於南朝宋順帝開明二年(公元478年)。馬氏一生賢德,常常奉勸丈夫兒子在戰爭中謹慎殺戮,經常收容傷者、病者,深受當地官員的愛戴,死後葬於後山九龍崗癸山丁向,過去有流傳民諺曰:先有鐘家墓,後有汀州府。

大事

(1)春,正月,己酉朔,百官戎服入朝。
(1)春季,正月,己酉朔(初一),文武百官全副武裝入朝,參加元旦御前祝賀。
沈攸之盡銳攻郢城柳世隆乘間屢破之。蕭賾遣軍主桓敬等八軍據西塞,為世隆聲援。
沈攸之出動全部精銳部隊,猛烈攻擊郢城柳世隆利用對方弱點,屢次擊敗敵人攻勢。蕭賾派軍主桓敬等八支軍隊占據西塞,作為柳世隆的聲援。
攸之獲郢府法曹南鄉范雲,使送書入城,餉武陵王贊犢一,柳世隆魚三十尾,皆去其首。城中欲殺之,雲曰:“老母弱弟,懸命沈氏,若違其命,禍必及親;今日就戮,甘心如薺。”乃赦之。
沈攸之俘虜了郢城法曹南鄉人范雲,命他帶一封信回郢城,送給武陵王劉贊一隻小牛,送給柳世隆三十條魚,全都砍去頭部。城中守軍打算殺了范雲,范雲說:“我的老母親和小弟弟的性命,都握在沈攸之的手中,如果拒絕他的派遣,災禍一定會降臨到親人身上,今天被殺,死也甘心。”於是,釋放了他。
攸之遣其將皇甫仲賢向武昌,中兵參軍公孫方平向西陽。武昌太守臧渙降於攸之,西陽太守王毓奔湓城。方平據西陽,豫州刺史劉懷珍遣建寧太守張謨等將萬人擊之,辛酉,方平敗走。平西將軍黃回等軍至西陽,溯流而進。
沈攸之派他的將領皇甫仲賢攻打武昌,中兵參軍公孫方平攻打西陽。武昌太守臧渙向沈攸之投降,西陽太守王毓逃往湓城。公孫方平占據了西陽,豫州刺史劉懷珍,派建寧太守張謨等率一萬人反擊。辛酉(十三日),公孫方平戰敗,逃回。平西將軍黃回等軍抵達西陽,逆流而上。
攸之素失人情,但劫以威力。初發江陵,已有逃者;及攻郢城,三十餘日不拔,逃者稍多;攸之日夕乘馬歷營撫慰,而去者不息。攸之大怒,召諸軍主曰:“我被太后令,建義下都。大事若克,白紗帽共著耳;如其不振,朝廷自誅我百口,不關餘人,比軍人叛散,皆卿等不以為意。我亦不能問叛身,自今軍中有叛者,軍主任其罪。”於是一人叛,遣人追之,亦去不返,莫敢發覺,鹹有異計。
沈攸之一向喪失人心,只靠暴力來脅迫。剛從江陵出發時,便有人逃亡。後來攻擊郢城,歷時三十多天,不能攻克,逃亡的人卻無法制止。沈攸之騎馬崐日夜不停地視察各營,好言撫慰,可是逃亡者不見減少。沈攸之大怒,召集各軍主說:“我奉皇太后的命令,首唱大義,前往京都。大事如果成功,有官大家做。如果失敗,朝廷自然會殺我滿門百口,跟任何人無關。最近士卒紛紛叛離,都是你們沒有盡心。我也不能一一追捕,從今天起,軍中士卒逃亡,軍主承擔罪責。”於是,一個人逃亡,派人追捕,追捕的人也跟著逃亡,沒有一個人敢報告沈攸之。軍心不穩,各懷異心。
劉攘兵射書入城請降,柳世隆開門納之;丁卯夜,攘兵燒營而去。軍中見火起,爭棄甲走,將帥不能禁。攸之聞之,怒,銜須咀之,收攘兵兄子天賜、女婿張平虜,斬之。向旦,攸之帥眾過江,至魯山,軍遂大散,諸將皆走。臧寅曰:“幸其成而棄其敗,吾不忍為也!”乃投水死。攸之猶有數十騎自隨,宣令軍中曰:“荊州城中大有錢,可相與還取以為資糧。”郢城未有追軍。而散軍畏蠻抄,更相聚結,可二萬人,隨攸之還江陵。
司馬劉攘兵將請降書射入郢城,柳世隆開門接納。丁卯(十九日),夜晚,劉攘兵縱火燒營,率軍離去。沈攸之軍中發現起火,士卒們紛紛棄甲逃命,將領們無法制止。沈攸之得到訊息,暴跳如雷,氣得咬住自己的鬍鬚。立即逮捕劉攘兵的侄兒劉天賜、女婿張平虜,斬首。天色微亮,沈攸之率軍過江,抵達魯山,部眾紛紛潰散,各將領也都逃走。臧寅說:“貪圖他僥倖成功,去享富貴;而在失敗時,把他拋棄,我不忍心這樣做。”於是投水自殺。沈攸之身邊仍有數十個騎兵侍衛,向軍中士卒宣稱:“荊州城有的是錢糧,你們可以回來,一同去取。”此時,郢城沒有派兵追擊,逃散的士卒,又害怕遭到蠻族的劫殺,於是重新集結,約有兩萬人,跟隨沈攸之,折回江陵。
張敬兒既斬攸之使者,即勒兵;偵攸之下,遂襲江陵。攸之使子元琰與兼長史江,別駕傅宣共守江陵城。敬兒至沙橋,觀望未進。城中夜聞鶴唳,謂為軍來,、宣開門出走,吏民崩潰。元琰奔寵洲,為人所殺。敬兒至江陵,誅攸之二子、四孫。
雍州刺史張敬兒殺了沈攸之的策反使節,隨即整頓部隊。得到沈攸之東下的訊息,立即率兵襲擊江陵。沈攸之命兒子沈元琰,與兼長史江、別駕傅宣,共同守衛江陵城。張敬兒率軍抵達沙橋,駐軍觀望,暫不前進。江陵城中百姓,夜晚聽見鶴叫,非常驚慌,傳言說敵軍已到,江、傅宣打開城門逃走,官民潰散。沈元琰逃到寵州,被人誅殺。張敬兒開進江陵,誅殺沈攸之兩個兒子、四個孫子。
攸之將至江陵百餘里,聞城已為敬兒所據,士卒隨之者皆散。攸之無所歸,與其子文和走至華容界,皆縊於櫟林;已巳,村民斬首送江陵。敬兒擎之以,覆以青傘,徇諸市郭,乃送建康。敬兒誅攸之親黨,收其財物數十萬,皆以入私。
沈攸之殘兵西返,距江陵一百餘里,得知江陵城已被張敬兒占領,士卒再度逃散。沈攸之走投無路,跟他的兒子沈文和逃到華容邊界,在櫟樹林中上吊自殺。已巳(二十一日),鄉民砍下沈攸之父子人頭,送到江陵。張敬兒把沈攸之父子的首級放到盾牌上,用青布傘蓋在上面,到各集市上展覽,然後送到建康。張敬兒大肆屠殺沈攸之的親友黨羽,沒收財產數十萬,皆中飽私襄。
初,倉曹參軍金城邊榮,為府錄事所辱,攸之為榮鞭殺錄事。及敬兒將至,榮為留府司馬,或說之使詣敬兒降,榮曰:“受沈公厚恩,共如此大事,一朝緩急,便易本心,吾不能也。”城潰,軍士執以見敬兒,敬兒曰:“邊公何不早來!”榮曰:“沈公見留守城,不忍委去;本不祈生,何須見問!”敬兒曰:“死何難得!”命斬之。榮歡笑而去。榮客太山程邕之抱榮曰:“與邊公週遊,不忍見邊公死,乞先見殺。”兵人不得行戮,以白敬兒,敬兒曰:“求死甚易,何為不許!”先殺邕之,然後及榮,軍人莫不垂泣。孫同、宗儼之等皆伏誅。
當初,倉曹參軍金城人邊榮受到府錄事參軍的侮辱,沈攸之為了替邊榮報仇,將那個錄事用皮鞭抽死。張敬兒快要進城時,邊榮正任留守司馬。有人勸他到張敬兒那兒投降,邊榮說:“身受沈公厚恩,共同擔負如此大事,一旦情況危急,就改變本心,我做不到。”城防崩潰,士卒捉住邊榮,帶到張敬兒面前。張敬兒說:“你為什麼不早來?”邊榮說:“沈公命我守城,我不忍心丟下不管,自己逃走。本不希望活命,何必多問!”張敬兒說:“死有什麼難得崐!”下令斬首。邊榮含笑走出。邊榮的門客太山人程邕之抱住邊榮說:“我與邊先生交遊多年,不忍心看到邊先生被殺,我寧願先死。”劊子手不能下刀,報告張敬兒,張敬兒說:“求死容易得很,為什麼不準?”先斬程邕之,再斬邊榮,軍卒們都流下了眼淚。輔國將軍孫同、主簿宗儼之等,全被誅殺。
丙子,解嚴,以侍中柳世隆為尚書右僕射,蕭道成還鎮東府。丁丑,以右衛將軍肅賾為江州刺史,侍中蕭嶷為中領軍。二月,庚辰,以尚書左僕射王僧虔為尚書令,右僕射王延之為左僕射。癸未,加蕭道成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諸軍事,以衛將軍褚淵為中書監、司空。道成表送黃鉞。
丙子(二十八日),朝廷解除戒嚴。任命侍中柳世隆為尚書右僕射,驃騎大將軍蕭道成返回,鎮守東府。丁丑(二十九日),任命左衛將軍蕭賾為江州刺史,侍中蕭嶷為中領軍。二月,庚辰(初二),朝廷提升尚書左僕射王僧虔為尚書令,右僕射王延之為左僕射。癸未(初五),加授蕭道成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諸軍事。任命衛將軍褚淵為中書監、司空。蕭道成上疏交還皇帝誅殺專用的銅斧。
吏部郎王儉,僧綽之子也,神彩淵曠,好學博聞,少有宰相之志,時論亦推許之,道成以儉為太尉右長史,待遇隆密,事無大小專委之。
吏部郎王儉是王僧綽的兒子。神采煥發,學而不倦,見識博廣,從小就有當宰相的大志,朝野輿論對他很推崇。蕭道成任命王儉為太尉右長史,對他十分尊重,二人關係密切,事無小都交給他處理。
(2)丁亥,魏主如代湯泉;癸卯,還。
(2)丁亥(初九),北魏國主前往代郡溫泉。癸卯(二十五日),返回平城。
(3)宕昌王彌機初立。三月丙子,魏遣使拜彌機征南大將軍、梁·益二州牧、河南公、宕昌王。
(3)宕昌王梁彌機,剛剛接位。三月,丙子(二十九日),北魏遣使任命梁彌機為征南大將軍,梁、益二州州牧,封河南公、宕昌王。
(4)黃回不樂在郢州,固求南兗,遂帥部曲輒還;辛卯,改都督南兗等五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
(4)郢州刺史黃回不願留在郢州,堅持求任南充州刺史,而且擅自率部曲東下。辛卯(疑誤),朝廷改命黃回任都督南兗等五州諸軍事,兼南兗州刺史。
(5)初,王蘊去湘州,湘州刺史南陽王未之鎮,長沙內史庾佩玉行府事。先遣中兵參軍韓幼宗將兵戍湘州,與佩玉不相能。及沈攸之反,兩人互相疑,佩玉襲殺幼宗。黃回至郢州,遣輔國將軍任候伯行湘州事;候伯輒殺佩玉,冀以自免。湘州刺史呂安之鎮,蕭道成使安國誅候伯。
(5)當初,湘州刺史王蘊離職時,新任湘州刺史、南陽王劉還沒有到任,由長沙內史庾佩玉代理府州事。劉先派遣中兵參軍韓幼宗率軍進駐湘州,跟庾佩玉發生摩擦。等到沈攸之起兵反抗朝廷,二人更互相猜疑,庾佩玉就襲擊誅殺了韓幼宗。黃回到郢州時,派輔國將軍任候伯代理湘州事。任候伯又斬庾佩玉,希望能使自己倖免。朝廷新任命的湘州刺史呂安國到位後,接到蕭道成命令,誅殺任候伯。
(6)夏,四月,甲申,魏主如崞山;丁亥,還。
(6)夏季,四月,甲申(初七),北魏國主前往崞山。丁亥(初十),返回平城。
(7)蕭道成黃回終為禍亂;回有部曲數千人,欲遣收,恐為亂。辛卯,召回入東府。至,停外齋,使桓康將數十人,數回罪而殺之,並其子意陵相僧念
(7)蕭道成認為黃回終究是禍患。黃回有部曲數千人,蕭道成打算遣散或收編,又恐怕激起反抗。辛卯(十四日),蕭道成在東府召見黃回。黃回已到,蕭道成留他在會客室,命桓康率數十人,一一列舉黃回的罪狀,連同黃回的兒子竟陵相黃僧念一併斬首。
甲午,以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蕭映行南兗州事,仍以其弟晃代之。
甲午(十七日),任命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蕭映代理南兗州事,而用他的弟弟蕭晃接替二郡太守。
(8)五月,魏禁皇族,貴戚及士民之家不顧氏族,下與非類婚偶;犯者以違制論。(8)五月,北魏禁止皇族、貴戚及官員、士大夫不顧門第,與下層不同階層人通婚,違者以違抗詔書論處。
(9)魏主與太后臨虎圈,有虎逸,登閣道,幾至御座,侍衛皆驚靡;吏部尚書王睿執戟御之,太后稱以為忠,親任愈重。
(9)北魏國主隨馮太后一齊去虎圈觀看老虎,一隻老虎突然逃出,跳上御道,幾乎跑到御座前,左右侍衛嚇得驚呆或逃跑。吏部尚書王睿,手拿長矛抵擋。馮太后讚揚他的忠心,更是寵愛信任。
(10)六月,丁酉,以輔國將軍楊文弘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10)六月,丁酉(二十一日),劉宋任命輔國將軍楊文弘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11)庚子,魏皇叔若卒。
(11)庚子(二十四日),北魏皇叔拓跋若去世。
(12)蕭道成以大明以來,公私奢侈,秋,八月,奏罷御府,省二尚方雕飾器玩;辛卯,又奏禁民間華偽雜物,凡十七條。
(12)蕭道成認為,自大明年間以來,官府與民間查奢侈浪費成為風氣。秋季,八月,上疏奏請撤銷御府、左右尚方署裝飾及玩賞器物。辛卯(十六日),再上疏奏請禁止民間使用華貴的衣飾和用品,共十七條。
(13)乙未,以蕭賾為領軍將軍,蕭嶷為江州刺史。
(13)乙未,(二十日),任命蕭賾為領軍將軍,蕭嶷為江州刺史。
(14)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14)九月,已巳朔(初一),出現日食。
(15)蕭道成欲引時賢參贊大業,夜,召驃騎長史謝,屏人與語,久之,無言;唯二小兒捉燭,道成慮難之,仍取燭遣兒,又無言;道成乃呼左右。,莊之子也。
(15)蕭道成計畫延聘當時德高望重的人才,共同幫助他建立偉業。夜晚,召見驃騎長史謝,屏去左右侍從,說出了自己的打算,等了很久,謝卻不說一句話。這時仍有兩個大手舉蠟燭的小兒在旁侍候,蕭道成想到謝認為還不夠嚴密,於是蕭道成自己手舉蠟燭,把兩個小兒打發出去,可是,謝仍不語。蕭道成只好把侍從喚回房內。謝是謝莊的兒子。
太尉右長史王儉知其指,他日,請間言於道成曰:“功高不賞,古今非一。以公今日位地,欲終北面,可乎?”道成正色裁之,而神采內和。儉因曰:“儉蒙公殊盼,所以吐所難吐;何賜拒之深!宋氏失德,非公豈復寧濟!但人情澆薄,不能持久;公若小復推遷,則人望去矣。豈唯大業永淪,七尺亦不可得保。”道成曰:“卿言不無理。”儉曰:“公今名位,故是經常宰相,宜禮絕群後,微示變革。當先令褚公知之,儉請銜命。”道成曰:“我當自往。”經少日,道成自造褚淵,款言移晷。乃謂曰:“我夢應得官。”淵曰:“今授始爾,恐一二年間未容便移;且吉夢未必應在旦夕。”道成還,以告儉。儉曰:“褚是未達理耳。”儉乃唱議加道成太傅,假黃鉞,使中書舍人虞整作詔。
太尉右長史王儉知道蕭道成的意圖,有一天,他向蕭道成請求密談,王儉說:“功勞太高,就沒有賞賜,這種事情,從古到今,不止一人。以公今天的地位,想要始終面北稱臣,怎么可以?”蕭道成嚴厲斥責他,但神色卻很溫和。王儉說:“我蒙公特殊愛護,所以說出別人不敢說的話,為什麼拒絕得如此堅決?劉姓皇家失德,如果沒有你,他們怎么能闖過難關?可是,人心澆薄,感恩之心,無法持久,只要你稍尺之軀也不能自保。”蕭道成說:“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王儉說:“你今天的名望和地位,本來是固定的常任宰相,最好在禮節上表現得跟一般官員不一樣,略微顯示政局將發生變化。不過此事應先告訴褚淵,我願意傳達這個意思。”蕭道成說:“我親自前往。”過了幾天,蕭道成親自拜訪褚淵,氣氛融洽。談了很久,蕭道成才說:“我夢見升官。”褚淵說:“剛剛宣布任命,恐怕一二年間不會再有變更,而且,吉祥的夢,未必旦夕就能應驗。”蕭道成回來,告訴王儉,王儉說:“褚淵還沒有開竊!”王儉就建議加授蕭道成為太傅,再賜給黃鉞,命中書舍人虞整撰寫詔書。
道成所親任遐曰:“此大事,應報褚公。”道成曰:“褚公不從,奈何?”遐曰:“彥回惜身保妻子,非有奇才異節;遐能制之。”淵果無違異。
蕭道成親信任遐說:“這種大事,應該告訴褚淵。”蕭道成說:“褚淵萬一不同意,怎么辦?”任遐說:“褚淵珍惜生命,愛護妻子兒女,並無奇特的崐才能和高尚的節操,我能制住他。”褚淵果然不表示反對。
丙午,詔進道成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使持節、太尉、驃騎大將軍、錄尚書、南徐州刺史如故。道成固辭殊禮。
丙午(初二),順帝下詔,賜給蕭道成持有黃鉞,任命他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兼揚州牧,上殿時可以穿鞋佩劍、入朝時不必快步小跑、奏事時不稱名,使持節、太尉、驃騎大將軍、錄尚書、南徐州刺史等官職,仍然如故。蕭道成堅決辭讓特殊的禮遇。
(16)以揚州刺史晉熙王燮為司徒。
(16)任命揚州刺史、晉熙王劉燮為司徒。
(17)戊申,太傅道成以蕭映為南充州刺史。冬,十月,丁丑,以蕭晃為豫州刺史。
(17)戊申(初四),太傅蕭道成任命蕭映為南兗州刺史。冬季,十月,丁丑(初三),任命蕭晃為豫州刺史。
(18)己卯,獲孫曇,殺之。
(18)己卯(初五),抓獲叛軍將領孫曇,斬首。
(19)魏員外散騎常侍鄭羲來聘。
(19)北魏員外散騎常侍鄭羲前來訪問。
(20)壬寅,立皇后謝氏。後,莊之孫也。
(20)壬寅(二十八日),順帝王謝梵境為皇后。謝梵境是謝莊的孫女。
(21)十一月,癸亥,臨澧侯劉晃坐謀反,與其黨皆伏誅。晃,秉之從子也。
(21)十一月,癸亥(二十日),臨澧侯劉晃謀反,連同他的同黨,一併誅殺。劉晃是劉秉的侄兒。
(22)甲子,徙南陽王為隨郡王
(22)甲子,(二十一日),改封南陽王劉為隨郡王。
(23)魏馮太后忌青州刺史南郡王李惠,誣雲惠將南叛;十二月,癸巳,誅惠及妻並其子弟。太后以猜嫌所夷滅者十餘家,而惠所歷皆有善政,魏人尤冤惜之
(23)北魏馮太后猜忌青州刺史、南郡王李惠,於是誣陷李惠將投劉宋。十二月,癸巳(二十日),誅殺李惠和他的妻子以及弟弟、兒子。馮太后因猜疑而屠殺滅十餘家。李惠歷任官職,都有成績,北魏的百姓特別為他呼冤痛惜。
(24)尚書令王僧虔奏以“朝廷禮樂,多違正典。大明中即以宮懸合和拂,節數雖會,慮乖雅體。又,今之清商,實由銅爵,三祖風流,遺音盈耳,京、洛相高,江左彌貴,中庸和雅,莫近於斯。而情變聽移,稍復銷落,十數年間,亡者將半,民間競造新聲雜曲,煩淫無極,宜命有司悉加補綴。”朝廷從之。
(24)劉宋尚書令王僧虔奏稱:“朝廷所用的禮節和音樂,大多違反古代正式規範,大明中期,就把懸掛的鐘磬用來伴奏舞和拂舞,節奏雖然可以合拍,但不夠高雅,有失體統。另外,現在流行的清商樂,實際上來自銅雀台。曹氏三代帝王的風韻,遺留下來的樂聲,仍在耳際。京師洛陽,對它十分崇尚。到了長江以南,更顯得高貴,沒有再比它更中庸清雅的了。可是,情況不斷變化,欣賞趣味也跟著轉移,以後,逐漸衰落。十幾年之間,失傳的將近一半,民間競相製作新的歌曲,淫亂雜蕪,應該命令有關部門,加以整理補充。”朝廷批准。
(25)是歲,魏懷州刺史高允老疾告歸鄉里,尋復以安車征至平城,拜鎮軍大將軍、中書監;固辭,不許。乘車入殿,朝賀不拜。
(25)這一年,北魏懷州刺中高允,因年老及患病請準退職,回到家鄉。不久,又被朝廷用安車徵到平城,任命為鎮軍大將軍、中書監。高允堅決辭讓,朝廷不準。準許他坐車直接到上殿,朝賀時不用叩頭行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