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空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間的武漢大空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乃至世界戰爭史上最著名的空中戰役之一,其中最有名的三次空戰分別發生在 2月18日、4月29日和5月31日。
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打響了淞滬會戰第一槍。第二天,國民政府在《自衛抗戰聲明書》中聲明:“中國決不放棄領土的任何部份,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中國的全面抗戰由此開始。
儘管當時中國空軍的飛機性能和數量遠遠不敵日本,但年輕的中國空軍不怕犧牲、英勇頑強、技術高超、敢打敢拼,連續主動出擊,配合地面部隊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極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這就是著名的武漢空戰。
基本介紹
- 名稱:武漢空戰
- 地點:武漢
- 時間:1938年2月18日—5月31日
- 參戰方:中華民國空軍
- 結果:中國戰勝,日本戰敗
- 主要指揮官:李桂丹 劉志漢等
- 組成戰役:2·18空戰,4·29空戰,5·31空戰
歷史背景,空戰情況,二·一八空戰,四·二九空戰,五·三一空戰,防空圖,空中防線,空戰烈士,芮冠雄,陳懷民,狄曾益,其他烈士,歷史評價,
歷史背景
當時駐防武漢、孝感地區的空軍有第3、4、5航空大隊和蘇聯志願航空隊。在1937年8月國民政府與蘇聯簽定互不侵犯條約,同時援助國民政府性能較好的伊-15(包括伊-15-3、伊-15比斯)和伊-16戰鬥機並派出志願航空隊。在此之前國民政府空軍損失慘重,幾無戰鬥力,第四大隊大隊長高志航也犧牲在日機的轟炸下。
空戰情況
1938年中國空軍抗擊日軍飛機空襲武漢的作戰。1937年12月,日軍侵占南京後,溯長江西犯。翌年春,日軍航空兵開始重點對武漢地區空軍基地進行連續大規模空襲,企圖摧毀其空中抵抗力量。中國空軍在蘇聯空軍志願隊配合下,英勇抗擊,1938年2~5月與日機多次空戰,其中規模較大的有三次。
二·一八空戰
1938年2月18日上午,日本出動12架重型轟炸機和26架三菱96-1戰鬥機在安徽、江西兩省交會處會合直撲武漢,第四大隊奉命迎敵。代理大隊長李桂丹率29架戰鬥機升空不久後便與敵機相遇,李命令第四大隊分頭迎戰,由第22、第23中隊擔任主攻,第21中隊負責掩護。
空戰中第21中隊的董明德、楊弧帆、柳哲生、劉宗武四機協同作戰首開記錄,擊落日戰鬥機一架。柳哲生在協同戰友擊落一架敵機後又單獨作戰擊落一架敵機。該機隊其他戰鷹又擊落三架敵機。與此同時第22中隊的11架戰機與日11架戰機相遇,且被敵死死咬住。但他們並未驚慌,而是利用飛機的良好機動性與敵周旋。一兩個回合後,就形成了單機混戰的局面,中隊長劉志漢首先擊落一架敵機,其他戰友也相繼擊落敵機共四架。第23中隊的8架戰機飛抵漢口上空時見第22中隊正處於劣勢,中隊長即命第23中隊全體增援,一番混戰後擊落2架敵機。
此次空戰負責掩護的第21飛行隊首先在漢口機場的西北方與敵人的10架飛機遭遇,並立即投入戰鬥,進入高度約4,000米。隨後,第22、23飛行隊也在武漢上空與敵展開了激烈的空戰。這是一場機群對機群的大規模對峙,雙方數十架飛機惡戰在武漢三鎮上空。高度從5000米到幾百米,上下翻飛,相互纏鬥,場面蔚為壯觀。
這場惡戰大約進行了12分鐘。敵空襲編隊指揮官金子隆司飲彈墜機身亡,然我方大隊長李桂丹上尉、飛行中隊長呂基淳上尉、飛行員巴清正少尉、王怡少尉和李鵬翔中尉等5人均為國光榮捐軀。飛行員張光明的座機被擊中29處,自己身負重傷,但仍頑強地堅持駕機返回機場。
此次空戰,被我軍擊落之敵機墜落地點分別如下:
由飛行員劉忠武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附近;趙茂生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和青山之間;信壽撰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黃陂和漢口之間;楊孤帆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東湖附近;柳哲生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西北5-6公里處;董明德、劉宗武、楊孤帆和柳哲生合作擊落的1架敵機墜毀於倉子埠附近;馬汝何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西北的黃花勞附近;劉志漢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西北10餘公里處的戴家山附近的水塘里;張明生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北段;吳鼎臣擊落的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西北約15公里處。此外,我高炮部隊還擊落敵轟炸機1架,其墜落於東湖後面。
21日,武漢各界舉行萬人集會和遊行,以“慶祝空捷,追悼國殤”。這次空中大捷極大地鼓舞了軍心和民心,也更加激發了廣大軍民高漲的抗戰熱情。
1938年2月20日,中國共產黨在武漢創辦的一張機關報——《新華日報》專門發表了題為“慶祝空軍勝利”的短評,該短評指出:
“敵機侵襲武漢,我國空軍,奮勇迎戰,把敵機打落11架,這不僅是武漢防空的一大勝利,同時也是中國整個軍事上的一個偉大勝利。這個事實表明中國軍民抗戰到底的勇氣和犧牲決心,也是以劣勢的軍事技術戰勝敵人優勢武力的信號”。
同日下午,武漢各團體紛紛發起祝捷大會,並公祭殉職的五位空戰英雄。此外,會場內還擺放著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及第18集團軍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懷和西北各界婦女救國聯合會駐漢口代表鄧穎超以及孟慶樹等個人送來的花圈。
21日,新華日報還刊登了題為“向空中英雄致敬”的兩封致敬書。它們是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和鄧穎超等我黨領導人投書的。
四·二九空戰
1938年4月29日,侵華日軍出動36架轟炸機在12架戰鬥機的掩護下企圖偷襲武漢三鎮向天皇獻禮。我空軍出動第四大隊和蘇聯志願航空隊總計60餘架戰機迎敵,並制定了以伊-16對付日轟炸機,以伊-15攔截、引誘日戰鬥機脫離機群分而殲之。但在武漢上空第四大隊只有9架戰鬥機,敵機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面對劣勢,9架戰機沖入敵機群展開混戰。其中陳懷民死死咬住一架敵機,不論敵機如何擺脫都無法成功,並迅速將其擊落。日帶隊機長氣急敗壞命令日機集中向陳懷民開火,年輕的陳懷民英勇奮戰,卻無法抵擋日機的輪番進攻,飛機多處被擊中無法再戰,但他沒有跳傘求生,而是撞向敵機,與一架敵機同歸於盡。
五·三一空戰
為報復“四·二九”的慘敗,日軍又於1938年5月31日出動36架戰鬥機、16架轟炸機進襲武漢。我空軍掌握情況後,即升空隱蔽伺機作戰。當日機進入武漢地區時,我方採用合圍攻擊的方法,對敵進行猛烈攻擊,日機只得且戰且退。
防空圖
武漢空戰中的戰鬥機這張標註有“極機密”字樣、名為《武漢防空總配備及判斷敵機攻擊來路圖》的軍用地圖,現庋藏於湖北省檔案館特藏庫內。
經過嚴密的保全及防護措施,親眼見到這張70多年前的極為珍貴的機密軍用地圖。湖北省檔案館呂焰華先生介紹,該地圖原糸(民國)湖北省政府機密檔案。
該地圖幅面與一張對開報紙版面相當,比例尺為1/80萬。圖中不僅用紅色箭頭和線條標註出了敵機極有可能從空中進犯武漢的線路,還用不同顏色的圓圈勾勒出武漢上空一道又一道嚴密的空中防禦網。
特藏庫工作人員趙岩先生曾是一名空軍飛行員,據他介紹,從圖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早在武漢空戰發生前,我們的軍事部署就已將可能發生的武漢空戰納入抗戰計畫,制定了嚴密的空防地圖,並預計日軍飛機進犯武漢的線路將分為“兩主”和“三次”:兩條主要進攻線路,一是從北面由河南信陽,經湖北孝感空襲武漢,一是從東面,由江西九江,經湖北蘄春、鄂城進逼三鎮;而三條次要空中進犯線路則用較淺紅線標識,分別是從湖南、陝西及安徽方向進軍武漢。
空中防線
“無論是2·18空戰,還是4·29空戰,及至後來的5·31空戰,中國空軍均取得戰果。”該1937年制定的武漢空防軍事地圖中,以漢口為中心的八道空中防線對保衛大武漢的安全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據介紹,武漢上空的最外圍一道防空線為“監視地帶線”,至漢口半徑約190多公里;
第二道防線為“空襲警報線,據漢口半徑約150公里,進入此線,說明日本空軍進犯武漢的意圖已十分明顯,應發出空戰警報;
第三道防線為“空軍作戰外弧線”,據漢口半徑約80公里,是保衛武漢的首道空中狙擊戰線;
第四道防線是“緊急警報線”,據漢口半徑約70公里,城內將拉響空襲警報,三鎮市民迅速疏散;
第五道防線“燈火管制線”,據漢口半徑約50公里;
第六道防線“空軍作戰內弧線”,據漢口半徑約30公里,基本已進入三鎮上空。在此防線內,中國飛機可以實現“最小載油量和最多裝彈量”,為戰鬥力最強,中方作戰條件優越,因此也是有效打擊敵機的區域;
第七道防線“高射炮射擊地帶”,據漢口半徑約12公里;
專家認為,軍事地圖的制定對1938年的武漢大空戰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後來的事實證明,數次空戰的敵機進犯路線,基本與此空防圖預計的一致。尤其是在“4·29”空戰中,中國空軍首先就是在“作戰外弧線”設伏,等待敵機進入布好的口袋,迫使敵戰鬥機與轟炸機分離。繼而又在“作戰內弧線”,集中優勢兵力與日機肉搏,經30分鐘激戰。
空戰烈士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國民政府的重要機構遷往武漢,武漢成了中國抗戰的指揮中心。日本軍方亦將戰矛直指武漢。
1938年元旦才過,日本飛機就連續不斷空襲武漢三鎮。中國空軍為了奪回制空權保衛大後方,與日本空軍展開了殊死激戰。
芮冠雄
1938年4月29日,日本海軍第二聯合航空隊出動45架九六式艦載機,氣勢洶洶地向武漢撲來,企圖炸毀我漢陽兵工廠和空軍基地。
洞若觀火的中國空軍早已作好殲敵部署,從漢口王家墩機場派出19架戰鬥機,加上從南昌飛來的蘇聯航空志願隊的45架戰鬥機,總共64架升空攔截來犯之敵。芮寇雄在大隊長毛瀛初率領下,與戰友們一道,駕駛著剛從蘇聯購回的伊-15戰鬥機投入戰鬥。雙方戰機在空中上下翻騰,你沖我撞十分激烈。被我空軍擊中的日機,拖著縷縷濃煙墜毀于田野山谷。就此一戰,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20多架。芮冠雄後來進駐四川,1940年5月18日,在成都上空試飛由蘇聯援助的DV高空轟炸機的時候,因超高飛行缺氧而殉職。這天距他24歲的生日只有4天。
陳懷民
在著名的“4·29”空戰中,還有一位年僅22歲的空軍英雄陳懷民。陳懷民就讀於常州無線電學校,1933年進入中央航校學習飛行,1937年9月19日在保衛南京的空戰中,擊落1架敵機,並負了傷,傷愈後又參加了台兒莊戰役。在“4·29”空戰中,他駕駛著才從蘭州接收來的伊-152戰鬥機,直插敵機群中,開戰5分鐘就擊落敵機1架。在遭到敵人5架96式艦載戰鬥機圍攻時,陳懷民的座機中彈起火,他沉著地緊握操縱桿,扭轉機身猛烈撞向日本海軍第二航空隊高橋憲一的96式艦載機,高橋憲一當即機毀人亡。撞機後的陳懷民翻身出艙,因為降落傘被烈火燃燒,陳懷民從3000米高空墜落江中。被英雄壯舉所感動的百姓堅持在江中反覆打撈,直到6月初,英雄的遺體才從淤泥中浮現。人們在烈士的飛行服里找到一塊懷表和留給母親家用的一枚大洋。
當年在武漢舉行二萬多人參加的追悼大會,於佑任題寫的輓聯是:“英風得天地,壯氣作山河。”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秦邦憲也敬獻了花圈,輓詞寫著:“捐軀報國”。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的輓詞是:“精忠神勇”。
狄曾益
1938年8月3日,早上9點左右,日本出動18架96式陸攻機,70多架戰鬥機空襲漢口。駐漢口的中國空軍和蘇聯航空志願隊的4個大隊派出52架戰鬥機進行攔截(20架伊-152、13架伊-16-10、11架鬥士、7架霍克Ⅲ、1架伊-15)。
其他烈士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八年抗戰中,在保衛淞滬地區、保衛南京、保衛武漢、保衛重慶、保衛芷江B-29重型轟炸基地等等一系列空戰中,乃至在死亡航線-駝峰航線上犧牲的空軍英烈們。他們中間有著常武地區抗日空軍驕健的身影,他們是:高謨、惲逸安、沙興達、沙荻洲(兄弟倆)、石乾貞、芮冠雄、狄志揚、狄曾益、陳懷民、陳德奎、吳之驊、許葆光(1944年8月7日吳之驊和許葆光同在保衛芷江空戰中犧牲)。
歷史評價
武漢空戰(包括南昌空戰)是戰果被嚴重誇大的空中戰役。中國(包括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和日本兩軍在8次交鋒中,實際一共損失了74架飛機,其中中國(含蘇聯)損失52架,日軍損失22架。而戰時雙方宣稱的總戰果卻高出近4倍。
1938年,是蘇聯飛行員和蘇制戰機撐起了華中天空的保護傘。在武漢、南昌歷次空戰中,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的出動架次遠超中國空軍,很多蘇聯飛行員為中國人民血灑長空。
訓練水平決定戰鬥力。日本海航飛行員選拔嚴格,訓練時間充足且重視實戰性,所以在交鋒中完全壓制了中蘇飛行員,中方的作戰交換比(52:22)相當難看。對照日方戰損記錄,國民黨方面長期宣傳的“武漢空戰大捷”缺乏事實根據。
先進的戰術思想是戰鬥勝利的前提。中方飛機性能相對日機並沒有代差,特別是以高速度、高爬升著稱的伊-16,如果運用得當足以教訓進犯的日軍。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國軍飛行員習慣於低速盤旋纏鬥,難以掌握伊-16的高速特性,也不願深究其配套的戰術,反而更偏愛靈活但低速的伊-15,這與當時空戰戰術的發展趨勢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僵化的頭腦卻使武器的優勢無從發揮。
此外,日軍團隊配合嫻熟,在局部總能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而中方大多數時候雖占數量和主場優勢,戰報中卻屢屢出現“遭遇敵機圍攻”的字眼:空戰早已進入了編隊作戰的時代,中方的戰術協同與配合卻毫無進步,這些也讓國軍在未來數年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