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系統(Four Thirds System,又經常直稱為四三系統)是一種常見的照相機感光元件規格。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詳細介紹,沿革,優點,缺點,成員,微4/3系統,
基本介紹
4/3系統(Four Thirds System,又經常直稱為四三系統)是一種常見的照相機感光元件規格,由奧林巴斯(Olympus)與柯達(Kodak)共同設計研發並推廣。此規格針對數位單鏡反射式相機,目的在於使不同製造商之間生產的交換鏡頭產品可以無差錯的組合使用。4/3系統的名稱由來是其影像感光元件的規格與過去曾經存在過的4/3吋直徑攝像管相同(Video camera tube)。然而,這裡的尺寸並不是影像感光元件實際的尺寸,而是成像圈的直徑。大致上來說,影像感光元件必須位在成像圈正中央並且完全包絡在內,因此其感光區域的對角線長度(22.5mm)遠小於4/3吋(約33.87mm)。
除了標準的4/3系統之外,在2008年Olympus與Panasonic又陸續公開了使用一種稱為微4/3系統(Micro Four Thirds)新設計的新相機,並由Panasonic率先量產(Panasonic Lumix DMC-G1)。微4/3系統使用了4/3系統的感光元件規格,但取消傳統單眼反射式相機一定會有的反光鏡及五稜鏡,直接以數位方式進行影像對焦,具有體積更精簡、重量更輕巧的設計優勢,同時影像亦接近單眼反射式相機的質素。
“Four Thirds”是奧林巴斯公司的一個註冊商標。
詳細介紹
“4/3型感光元件”的對角線尺寸並非是4/3英寸(33.9mm),而是22.3mm。因此所謂4/3並不是直接說明感光元件的實際大小,而是指長方形的邊長之比為4比3(18mm:13.5mm),而不是普通相機的3比2(36mm:24mm)。通常,影象感光器件的大小表示一直是沿用真空影象感應管(VidiconTube)的計算方法而得出的結果。當時,VidiconTube的大小是用其外形直徑來表示。儘管影象技術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現在依然沿用這樣的說法。將4/3系統稱之為採用“4/3"感光器件”。4/3英寸感測器的面積只有傳統35mm膠片的1/4,其鏡頭等效倍增係數為*2(50mm鏡頭在4/3系統上的視角相當於35mm系統上的100mm鏡頭),因此,相機機身和鏡頭的高性能和小型輕量化得以兼顧。
“4/3”接口到底就是一個“可換鏡頭的小型數位相機”的新標準,依照這個標準生產的產品將像以往的單眼相機那樣可以更換鏡頭,像普通小型數位相機那樣便攜,像以往的4/3系統產品一樣有堪與35mm架構單眼相媲美的成像質量。
4/3系統除了新系統所制定的鏡頭接口標準為不同廠商生產的鏡頭提供了良好的兼容性支持,所以“4/3系統”規格仍與其他廠家相機和鏡頭具有互換性。讓新系統可以使用不同品牌的鏡頭成為可能。
沿革
- 2002年,奧林巴斯與柯達共同發表4/3系統。
- 2003年,柯達發表KODAK KAF-5101CE 影像感光元件,以針對奧林巴斯最新研發的首部4/3系統相機。
- 2008年,奧林巴斯與松下推出了由4/3系統修改而得到的電子式取景無反光鏡的微4/3系統。
優點
1、4/3體系所用的感測器面積相當於從前的小幅110規格膠片大小(110規格膠片大小約13*17mm,而APS-C尺寸則為21.5x14.4 mm),成像質量好於普通DC,操作性能接近單眼。
2、4/3系統被開發成為一種標準相機機身的鏡頭配置,鏡頭卡口完全統一,開放給所有的鏡頭製造廠家予以套用,目前可以為4/3提供鏡頭的工廠有奧林巴斯(OLYMPUS)、適馬(SIGMA)和徠卡(LEICA)等。
3、4/3系統鏡頭組件在最小的角度或在傾斜狀態下讓直接進入圖象感測器的光線最大化,從而提升了圖象的質量。
4、4/3系統是真正為數碼而生的標準,由於採用100%的數碼理念,因此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數碼單眼相機的潛力。
缺點
奧林巴斯推出4/3系統,使用了較小的CCD,並不是為了降低鏡頭成本,而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鑒於二個問題:
1,鏡頭的光束成傘狀,對於成像面,中心垂直,邊緣卻有角度。
2,CCD/CMOS 對垂直光線效果最好,對斜光線則效率降低, 4/3數碼單眼系統有意使用了較小的CCD,充分利用鏡頭中心部分光線,提高了成像質量,克服四周暗成像下降的現象。 全幅相機的致命弱點就是四周暗成像下降了。
成員
到目前為止,Four Thirds有下列公司成員: